良种良法推广方案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良种良法推广方案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良种良法推广方案1

为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促进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应我市种植且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快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缩短品种更新更换周期,通过良种良法的推广,带动栽培技术进步,优化结构,不断提高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水平,实现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10年全市优质高效良种覆盖率由现在96%提高到98%,主要农作物的主推品种(当家种)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加快品种更新更换周期,力争每3—5年更新更换一次;通过良种推广带动栽培技术进步,各项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所产生的农业产值,其中良种贡献率由现在的40%提高到45%。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

按照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成立**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农业局、市农科所的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良种评议专家组。领导小组在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刘仕正

副组长:谭华进、李翔、谭景春、翁伟业

成员:李健扬、赵伟明、朱兆仕、蓝海、林慕容、陈楚钦、陈荣俊、谢文青、黄洪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种养办,办公室主任由李翔同志兼任。

良种评议专家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谭华进

成员:谭景春、李健扬、朱兆仕、谢文青以及各镇农技站长。

(二)建全工作机制

按照良种推广“引进(培育)—试验—表证—示范—推广”的工作流程,建立创新型良种良法推广机制。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负责良种的引进工作;市农科所在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承担品种比较试验;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在全市范围内设立3—5个表证、示范点;表证、示范点所在镇的镇农办(农技站)要积极承担配合做好品种的表证、示范工作;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每年每造组织良种评议专家组对引进主要农作新品种进行评议,并召开品种观摩会。

(三)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广东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我市良种良法推广的管理制度,保护良种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市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市农业局依法对我市种子实行管理,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有关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定我市的良种的发展规划和良种推广计划,组织农作物品种选育、引进、试验、表证、繁育和推广,我市推介良种良法的信息;监督、管理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以及生产、经营活动;负责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有关程序工作。

2.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必须是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同时必须在适宜于品种特性的生态区域内推广。

3.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需扩大试种的新品种,必须符合如下条件,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1)必须在本行政区域内经两个生产周期以上的多点试验、表证、示范,有试验、表证、示范的分析数据和总结书面材料,品种栽培技术措施;

(2)必须经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良种评议专家组评议通过;

(3)必须是优质良种,符合国家优质的等级标准并能为当地市场所接受、经济效益高、群众欢迎的品种;

(4)必须具备优良综合的性状,即丰产性能好、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较强的抗病虫性。

4.因经济发展需要,订单农业等推广的特殊品种,应用单位必须向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提交品种的来源、省审定证明书(如无省级审定证明书,必须经市良种评议专家组的评议)、特征特性、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及种植地点、生产规模等相关资料审核备案。同时要与生产者签订生产协议,并提供生产技术培训指导,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5.凡未经市良种良法推广领导小组良种评议专家组评议的新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生产者推广应用,如有违反规定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使生产者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赔偿损失。

(四)加强技术培训

新的优良品种推广部门要加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新品种试验、表证、示范的过程中,摸清新品种的特性、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采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新品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发挥良种的优良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良种良法推广方案2

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于年2月14日下发了《关于申报年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及补贴资金的通知》(农办财号),通知中指出中央财政于年启动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通知还对补贴的基本原则、实施范围及规模、补贴品种、补贴对象及标准、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省农业厅分别于2月中旬和3月上旬两次召开产棉大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工作会议。按照部里文件和省农业厅要求,我省共有80万亩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面积,其中我县24万亩。为了将我县棉花良种补贴工作落到实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1号文件、农办财号文件和省农业厅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扩大棉花良种的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为目标,以良种推广为切入点,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单产水平,改善纤维品质,做大做强我县棉花优势产业。

二、主要目标

省里确定我县棉花良种补贴面积24万亩,在此面积内种多少补多少,但超过部分没有补贴,没有完成的指标由国家收回。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棉花良种补贴政策,认真落实棉花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确保完成棉花良种补贴面积任务,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户。

三、工作步骤

1、确定补贴品种。我县符合要求的品种较多,为了做到公开、公正和优中选优,在确定我县补贴品种时严格遵守以下原则和程序。第一,所申报品种必须符合政策要求。第二,一年一申报,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考察考评,年补贴的品种以2005、2006年集中示范和大面生产表现为依据。第三,根据考评结果,广泛听取植棉农民代表、企业代表的意见,最终由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品种推荐委员会确定申报品种。第四,供种企业及所供补贴品种由省农业厅决定,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里确定的品种中进行选择。年,省农业厅确定我县7个品种为良种补贴品种,分别为岱杂1号5.5万亩、湘杂棉7号7万亩、湘杂棉11号5.5万亩、湘杂棉3号3万亩、湘杂棉6号1.5万亩、湘丰棉1号1万亩、农杂62补贴面积0.5万亩。

2、确定棉花良种补贴标准。由于年国家棉花良种补贴方案出台时,已有60%的农户已购种,年的补贴只能以实际种植补贴品种的面积为准,按每袋(罐)15元的标准补到农户。因此,按照省农业厅的规定,由省农业厅招标确定种子到户价,将补贴后的差价补给农民。所有补贴品种在每个乡镇都设有乡镇,农户要到指定的经销点购指定品种才有补贴,在外县或非指定地点购种都没有补贴。所有补贴品种只补F1代种子,F2代种子没有补贴。

3、确定补贴棉花种子的发放程序。年由省里招标确定的供种企业指定县级商负责各自品种在我县的具体经营活动。植棉农户凭上述七个品种在我县指定供种企业的购种发票、包装袋和棉花良种补贴种子跟踪卡,由村、乡镇登记造册,与供种企业核对无异议后,由县财政局、农业局与供种企业结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银行办理好存折,农户凭村委会证明到乡镇农技站领取存折。

四、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棉花良种推广补贴工作是一项较新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实事求是,严格按政策规定认真组织实施,把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实到户,把好事办好。

2、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认真做好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以建制村为单位将良种补贴政策宣传到户。同时,农业部门要积极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做好配套服务,引导、提高农民选购良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华容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蔡勋华任组长,农办主任易立新、财政局长万松斌、农业局长陈金生任副组长,农业局副局长杨学武及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学武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县农业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棉花良种推广补贴的各项工作。二是设立华容县棉花良种补贴品种推荐委员会,委员会由陈金生、杨学武、唐生虎、缪立群、李云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代表)、万正清(财政部门代表)、卢四清(用棉企业代表)、陈爱福(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代表)、肖碧南和卢四云(植棉农民代表)组成,由陈金生任主任,杨学武、万正清任副主任。三是各乡镇要明确相应的组织和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4、强化监督检查。每年棉花种子销售结束后,县良种推广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抽专人组织检查,大乡镇查3个村,小乡镇查2个村,每村查一个组,每组查10户,核查质量跟踪卡、登记花名册及种子袋是否相符,发现弄虚作假、抬价压价或扰乱市场秩序以及跨区域销售牟利的,将调减下年该乡镇的补贴种子数量。对因种子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根据《种子法》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确保棉花良种补贴政策执行到位。

上一篇:创新档案工作机制林业科技论文下一篇:中学体育改革下的中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