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研究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早在2009 年,微软就为我们展示了一段构想未来的视频———2019 年我们生活的世界。视频中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任何平面都可以用来当作交互的界面,事物之间都是连通的,任何事物的信息都可以随时显示,人们可以仅靠手就与虚拟出来的物体进行交互。看完这段视频,我们可以描绘未来生活是镜面的、科技的、智能化的、无所不能的,交互是无处不在、全空间的,无负担的肢体交互,科技为我们勾勒了未来的智能生活,也告诉了我们设计的方向。

一、去设备化

未来生活中事物都是具有交互性的,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事物的信息,比如洗手间的镜子可以当作显示屏,汽车的玻璃、建筑的外立面可以显示当天的温度以及观看者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且不需要其他专门的设备用以辅助就可以显示,信息可以在各个界面进行传递。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去设备化,生活中的原有事物在科技的帮助下发挥它最大的功能,而使得我们不再需要生产多余的设备,例如杯子在原有物理属性的基础上有了数字化信息功能。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隐藏在事物之下的各种传感器、显示器、捕捉设备等在发挥作用。也正因为这样,未来是全空间、无负担的最自然的肢体交互方式。

二、回归本真的交互方式

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直觉设计”思想,无意识、自觉的自然行为是最好的交互行为。视频中人手上下、左右挥动,与之交互的界面跟随手的方向进行移动; 儿童在透明玻璃上画出的图形可以变成动态的,将其指向其他图形,它们之间便会发生互动; 你在空气中肢体的行为都可以与承接的界面发生交互。这就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肢体交互,人们不用思考,不用学习,第一反应产生的动作,是潜意识中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用习得的动作。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功能,还需要虚拟影像、捕捉、悬浮触控、全息技术等的科技支持。

三、全空间的智能环境

未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一个普适计算的模式中,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信息存在于任何一个平面,并且可以悬浮于立体空间,人们的肢体随便一点就可以与之发生交互,这是一个全空间的智能环境。

四、更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

从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到现在扁平化已经成为一种设计原则,是信息搭建的扁平化,一切趋于简洁,为的是信息传递的快速而直接。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传递信息,省略无必要的修饰,无论是视觉的累赘美化,还是交互行为的繁复。直接、无障碍地传递信息,准确、快捷的信息交流才是好的设计。从信息界面的显示,到肢体交互方式,和全空间随时随地的交互环境,都告诉我们,这一切是为了直达目的,让受众最快捷地获取信息。

在普适计算的全智能空间,数字化的信息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相信,未来设计行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没有所谓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或多媒体设计明显的区分,都是在进行智能空间的具有交互属性的信息交流设计,大家各尽其能,完善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而如今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如何进展呢? 多媒体艺术设计要如何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淘汰呢? 在当下多媒体艺术设计要如何改革呢? 首先多媒体艺术设计必须再次扩展其概念外延,在数字媒体时代寻求一种跨平台的“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保持其自身优势,并融入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以推动媒体艺术的发展。

五、跨平台、跨设备的响应式显示

如今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多,显示尺寸各有不同,发布平台也有不同,跨端的Web开发需求越来越迫切。响应式设计就是在多种设备上进行跨端的界面适配,它可以根据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台式机等各种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进行自动调整,实现一站式直达并且无缝的用户体验。多媒体设计很早就注意到了移动端的作品开发,但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自适应终端的显示。多媒体作品可以利用H5 搭建移动Web显示,H5 在2015 年的火热程度已经引发了对于原生APP生死存亡的讨论。H5 也确实为多媒体作品带来了无限生机。首先就是解决跨端的响应式显示,再者它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作品的视频显示、3D动画和交互功能,这使困扰我们多年的网络传播限制大型视频、动画、交互等问题得以解决。

2015 年,由北京印刷学院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罗曦萌等6 名同学创作的毕业设计作品《一时一生》,就是一部以H5 技术开发的网络平台发布的多媒体作品。作品界面实现了跨平台的响应式显示,界面以适合移动端的超长页面滚动浏览形式展示,作品融合了二维动画视频、三维静态模型、三维动态空间展示等元素。这部作品为多媒体作品的技术开发拓展了新的领域,也告诉我们,多媒体设计必须关注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六、多媒体艺术设计应该是多种媒体融合的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属性,是各种媒介可以参与的,打破仅屏幕显示的作品展示状态。即丰富作品的输入设备和输出状态,可以有投影仪、捕捉设备、各种传感器等。作品的展示方式向空间扩展,这不仅仅是像交互装置作品那样的空间状态,因为未来是全空间的交互状态,多媒体作品应该从信息呈现和交互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呈现。交互行为从屏幕向立体空间延伸,发挥肢体交互的空间优势———最自然交互状态,将比特和原子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完美无缝地接合起来。当然要想实现全空间的肢体交互方式,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是无数的传感、捕捉等设备。

北京印刷学院在多媒体作品开发方面也一直不断地尝试与外设备的结合,虽然目前看来更多的是设备帮助了作品,交互形式只是外设备的功能体现。但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实现技术为设计服务,使肢体交互方式自然而然发生,内容需求可以得到最贴切的使用。2014 年,北京印刷学院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张威等3 名同学创作了一部名为《流光》的毕业设计作品,是应用“光”进行绘图,如同沙画艺术般。但它将人手变成了画笔,通过leap motion设备,捕捉人的动作,与“光”进行互动。这部作品的突破首先是“多”媒介的使用,再是表达内容扩展到了光、影,是一种空间的立体呈现状态,而不再是以图、文为主的内容展现,最后作品是一个全交互的过程,它需要观者的参与和互动。

七、关注科技的发展

设备是媒介,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媒介背后的科技力量。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联系非常紧密,多媒体艺术也不例外。科技推动时代的发展,新的科技出现,势必引发以此为核心功能的各种应用。比如增强显示技术,随之诞生的智能眼睛,此技术在展示展览中的应用,车载导航仪方面的应用等。我们也看到未来生活的智能化空间,要实现那些随心所欲的交互现象,那是无数肉眼看不到的,隐藏在事物之下科技的作用,比如全息技术、悬浮触控、捕捉、感应等。世界上各大IT公司无不设立科学实验室,比如Google X实验室,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谷歌眼镜、自动驾驶汽车。而它还在进行各方面的科学实验,为人类构想大到外太空、生物医药,小到物联网、导航等各方面的设计[2]。我们常说设计可以改变人类生活。“设计”是行为,“科技”是力量,科技武装设计,才能实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任务。多媒体艺术设计必须关注科技的发展,从作品的载体、其核心功能交互设计,到作品的发布形式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的支持,而且每一个技术的发展都可以使多媒体作品有所突破。比如上文提到的H5 技术,悬浮触控、增强显示、全息影像技术等等这些和交互设计息息相关的新科技,还有各方面可以支持“设计”改变生活的科学技术,我们必须关注它们,才能更好地为设计插上翅膀,才能有更多超现实的概念设计,引领我们勾勒美好的未来生活。

北京印刷学院的多媒体作品一直致力于新的交互方式的开发,也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目前是在本行业内不断更新技术,做力所能及的应用。比如,我们自研开发的H5 技术后台的网络平台多媒体作品《一时一生》,Unity 3D技术后台的移动端多媒体作品《巧夺天工》,还有前两年比较风靡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ools开发的多媒体作品《胶印机原理》等。这是一个开端,当各方面条件成熟,硬件设备、研发资金、人员配备等都能健全起来的时候,多媒体作品必将成为人类向普适世界前进的先行兵。

八、多媒体艺术设计是各种创作手段可以参与的

多媒体艺术设计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图、文、声、像的展示,如同上面提出的,它是向空间延伸的,所以它是各种创作手段可以参与的,比如肢体、舞蹈、声音、光影,等等。当作品的创作手段多元化时,计算机更多的是一个数据处理中心,它只是整个作品的一个环节,各种元素和各种手段,再加上各种设备,整个作品如同一副拼贴画,最后也能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效果。生活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多媒体舞台表演、多媒体灯光秀、多媒体话剧、多媒体展示空间,等等。例如2014 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是实景演出与环境虚拟影像、多媒体灯光合为一体的效果。在这些应用中,多媒体技术是完成主体艺术的辅助技术,就是说这时是舞台表演艺术,多媒体只是增添舞台效果的一种技术。而现在我们把它们的主辅关系对调,将表演、灯光等元素融入多媒体艺术当中,让它们来丰富多媒体艺术的效果。在这里提出的是创作手段,而其背后的意义是对设计本质的认识和设计精神的认可。后现代美学中我们接受任何可以带来心理愉悦的体验形式,因为设计的本质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现今物质世界极大丰富,需要满足的就是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正因如此,我们鼓励各种手段去参与设计,才更能创作出不一样“体验”的作品。

2013 年,北京印刷学院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张建新等3 名同学创作的毕业设计作品《舞动的琴弦》,是一部融入表演和音乐的多媒体作品。主创者请来了古筝演奏家和舞蹈家,琴弦上安装了捕捉器,根据琴音的变化使画面产生变化,这是作品的第一部分; 作品第二部分是根据舞者的表演,捕捉他的动作而随机产生图像。

九、结论

未来是全空间的智能化生活,而我们在通向它的道路上还要经历很多的革新。现在是移动媒体终端炙手可热的时代,而产品的软硬一体化、信息跨平台的网络共享化也在迅速发展,不久的将来智能终端会逐步成熟,当科技、媒体和艺术三位一体共同进步时,新的时代就将开始。多媒体艺术设计必将在这个时代承担重要的角色,依托于它本身数字化的属性,增强其“多”媒介的融合性,扩展多样化的创作手段,用科技妆点交互设计,打造跨平台、跨终端的信息交流体系。

摘要:未来是普适计算模式下的全智能空间,构想设计为我们勾勒了未来的美好生活,也为我们指引了设计的方向。而多媒体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发展呢?本文认为,应立足于其本身数字化的属性,寻求一种跨平台的“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扩展多样化的创作手段,融合科技的力量,以推动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设计,未来生活,科技,肢体交互

上一篇: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疗效体会下一篇:我国心理咨询市场需求与行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