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深化安全整顿方案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民政局深化安全整顿方案汇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政局深化安全整顿方案1

各行政村、镇属单位、企业:

为进一步巩固我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推进我镇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武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武安委[2009]1号)文件要求,决定在2009年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建设“平安*”。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机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促进我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整治内容

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逐步建立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安全生产大环境。

(一)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以预防较大以上事故为中心,以压事故、减伤亡为目标,加大道路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多发危险路段分级挂牌督办和突出问题专题整治工作力度,强化对驾驶人、重点车辆、新(改)建道路、客运企业及危险货物的源头管理,杜绝产生新的隐患,不断减少隐患存量。积极组织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做好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对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营运客车超员、农用及非营运车违法载客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路面管控能力,规范道路行车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对农村支线及其营运客车和城乡公交站(场)的安全监管,加大农村、山区道路安全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安全条件的工作。

(二)危险物品、矿山安全、电力、有限空间专项整治。

1、危险物品方面:以加强危险物品(重点是氢氟酸、液氯、液氨、甲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产品)试生产、工艺变更、设备检修和运输环节的事故防范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击以及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等具体措施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督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工艺自动化、“三危”(危险物质、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落实和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抓好发展规划、宣传教育、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危险物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行为。在经有关部门组织领导下,完善危险物品道路运输部门联合监督管理机制和烟花爆竹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活动。

2、矿山安全方面(包括废弃矿山):露天矿山要全部实施中深孔爆破,严厉查处不分台阶开采、无开采方案(或不按开采方案开采)和二次爆破作业等违章违规行为;地下矿山以完善机械通风系统、提升系统(设备)、安全出口、采空区处置等安全生产条件为重点,全面落实防坠落、防跑车等安全技术措施。以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台帐、完善安全设施,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矿山企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加大对废弃矿山的整治力度。

3、用电安全方面:以治理用电安全及电力设施重点隐患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强化对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监管,规范其安装和使用行为,并逐步形成隐患治理常态机制;扎实做好用电安全教育和电力设施保护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涉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和全员安全用电及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努力构建镇、村两级监管机构,又有广大电工从业人员参与的用电安全及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网络,提高用电安全及电力设施保护监管工作覆盖面。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夏季高温等)、重点领域(建设施工、铸造、设备检修、农配网现场以及旅馆饭店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人群(电工、电焊工、手持电动器具操作工等)的用电安全管理,加大对涉电违法违规行为、无证上岗、私自安装自备电源、“三线”无序交叉跨越、超容量、超负荷、外力破坏、偷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规范用电安全秩序,坚决遏制触电事故多发态势,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4、有限空间方面:督促有关重点行业和企业认真组织学习并对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省地方DB33/707—20*),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继续以危化、医化、电镀、印染、食品、造纸、环保和建筑、市政施工等行业为重点,督促登记在案或检查发现的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场所和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在进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和监护;对有限空间作业违法行为,将联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消除事故隐患,杜绝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三)消防安全及“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

以排查治理重大火灾隐患为主线,明确第二批重点整治地区,按照“技术改造与人员搬离并重”的整治思路,全面推广“网格化”整治和管理模式,不断加大对“三合一”和“多合一”建筑、出租房屋、中小旅馆等消防安全重点场所的综合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以重大火灾隐患挂牌整治为手段,加大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开展“六个必查”、落实“六个一律”,严厉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违章行为。以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单位和地下建筑为重点,对辖区内建筑消防设施配置、运行、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抽查,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建筑消防设施火灾隐患。加强技术防范,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施工安装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加强综合整治,全力消除建筑电气重大火灾隐患;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全社会用电安全意识,坚决遏制电气火灾事故高发态势。

(四)建设施工专项整治。

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督,依法规范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和建设市场秩序,严把施工单位安全资质关;积极配合建设主管部门继续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资质施工、非法转(分)包违法行为,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设施,引导施工企业对高危作业实施定额、限员生产。镇属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参加工程招投标和取得施工许可证;交通、水务、供电等部门要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杜绝无资质(或资质达不到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承建相关工程。按照谁颁发施工许可证、谁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原则,严格工程项目开工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动态监管。各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保证建设工程安全条件、作业环境及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落实。

在认真抓好上述方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同时,结合本镇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重点治理,突出防范较大以上事故。继续做好冲压作业、矿山采空区、民爆器材、城市燃气、工业气体、防雷安全、特种设备和游乐设施、校园周边及学生接送车、旅游车辆等安全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对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既突出重点,又讲求实效。

三、整治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站在建设“平安*”的高度,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全面排查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突出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二)分工负责,切实消除隐患。

1、镇安委会负责全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

2、镇工业经济发展办负责组织工业功能区企业、在建工程,矿山及危化企业等行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镇综治办负责组织烟花爆竹行业以及出租房消防安全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镇城建办负责组织本镇商场及网吧等第三产业、农村、非工业功能区企业在建工程及废弃矿山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镇社会事业发展办负责组织本镇“十小”行业、旅游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总校搞好学校安全生产工作。

6、各工作片、驻村干部负责组织各行政村内家庭作坊、企业、加工点、农村消防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废弃矿山盗采监控工作。

7、县公安(交警大队)、交通、农业、水利、国土、供电、卫生、质监、文广等部门负责事项由镇各相关职责部门协助负责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8、镇总校负责学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强化基础,构建长效机制。在全面分析隐患成因及其引发事故的传导机制,认真总结近年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整治措施,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和源头控制,加强基层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四、整治时间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宣传发动阶段。从现在起至4月底。主要是制定工作方案,搞好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二是治理整顿阶段。时间为5月至8月。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对本辖区、本部门(行业)进行全面督促检查,落实整治责任和措施。三是重点监控阶段。时间为9月至11月。主要是巩固整治成果,进一步分析、检查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针对秋冬季事故多发的特点,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监控、整治和消除力度,确保实现整治目标。四是总结验收阶段。时间为2009年12月。镇安委会将结合年初安全生产奖励政策进行总结验收。

民政局深化安全整顿方案2

民政局加快安全生产深化方案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

治理活动的通知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力整治各类事故隐患,努力防范和遏止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生产年”活动要求和《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浙安委[2009]1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通知》(温安委[2009]2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通知》(乐安委[2009]2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消除隐患就是保护生命”的观念,深入开展以“生命工程”为载体的专项治理行动,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整治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实现三个“零增长”为总体目标,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乡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民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事故隐患明显减少,源头管理与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到2009年底,全镇各行各业安全隐患排查率达95%以上,隐患整治率达90%以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指标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三、工作重点

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范围和重点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船舶修造、建筑施工、机电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交通运输企业和设施;特种设备、村镇燃气、农机水利等单位;学校、幼儿园、网吧、宗教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以及家庭作坊等其他有关行业和领域。

四、工作分工

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基层站所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牵头组织实施。

(一)化工、烟花爆竹和船舶修造等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镇安监中队牵头组织实施。

(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网吧、出租房消防安全排查治理工作由七里港派出所牵头组织实施。

(三)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临水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工作由城建站、七里港航所、*湾海事处按各自职责牵头组织实施。

(四)公共电力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七里港供电所牵头组织实施。

(五)建筑施工领域、违章建筑、非法建筑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七里规划分局建设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六)市政工程、城镇燃气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城建站牵头组织实施。

(七)水利设施及工程建设、农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农机站牵头组织实施。

(八)学校、幼儿园、医院隐患排查治理文卫体办牵头组织实施。

(九)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镇安监中队协助质监部门实施。

(十)宗教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镇统战办牵头组织实施。

(十一)各类商品交易市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七里港工商所牵头组织实施。

(十二)违章用地、非法用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七里港国土资源管理所牵头组织实施。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3月20日前)。制订“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并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3月20日前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二)实施阶段(2009年3月下旬至10月底)。按照“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各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各种;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本隐患数据库,并进行分类和建档;对辖区内各类隐患整改进行梳理协调,重大隐患实行分级挂牌督办整治。

(三)验收考核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中旬)。在市督查验收之前,各部门按时将本单位“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总到镇“安全生产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安全生产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总结后于11月25日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全镇“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林乐海书记为组长,张山清、陈祥浩、林益、潘力俭、陈新乐、倪海泉等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安监中队,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各部门也应根据实际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镇政府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实施者,通过“网格式”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协调解决重大隐患整治工作中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及时指导、监督、协调本系统、本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要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建档监控和定期上报等制度,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三)加大行政执法和打“三非”、反“三违”工作力度。在“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各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的“三非”行为。对“三非”行为造成事故的单位,要依法从严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督促和引导企业开展纠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从源头上防范事故;要结合隐患排查数据库建设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自查登记工作,采取分批执法、分类处置的办法,对规定时限内不上报隐患自查情况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跟踪督办;对拒不执行安全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隐患严重并多次整改无效的,一律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取缔关闭,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四)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对各类整治难度大、危险性高、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全面的梳理建档,建立镇级分级督办制度,定期挂牌公布,明确整改治理责任单位、整改治理督办单位、整改治理内容、整改治理措施、整改治理期限。建立隐患登记和销号制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通过综合分析,制订隐患整治方案和整治验收标准,明确整治重点和工作目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上报和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监督。把隐患排查整治与企业分类管理相结合,与行政许可相结合。通过隐患整治,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深化全员安全培训,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三级教育”制度,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宣传,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发动广大群众和全社会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一些隐患整改不主动、不配合的生产经营单位予以曝光,对一些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给以大力宣传,对群众举报的各类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按照《*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以奖励。

(六)强化监督,严格考核。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是列入镇政府“平安千村”创建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重要考核内容,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列入村居、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考核。

各村居、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按时报送相关信息和报表。对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要及时进行总结,报市安委会办公室进行推广,推进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上一篇:夏令营活动方案下一篇:教委创模宣教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