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委工作计划范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在新的时间周期还是新的任务周期,工作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该如何写好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信委工作计划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信委工作计划篇一:

市委十届四次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深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提出了全力以赴扩投资、坚定不移调结构等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4年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上项目、扩投资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大力构建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要求是主动适应十八大以来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谋划,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主动工作,奋力有所作为。

1、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先体现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根据十八大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产业现状和《工业振兴行动方案》,今年我市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煤化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加工等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的六大产业。在推进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市委“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强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这一科学判断,继续抓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工程,把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心放在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上,通过抓项目、抓投资、抓投产,达到调结构、促转型、谋跨越的目标。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拓展产业新领域。二是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生态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产业高端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四是对经济运行超前分析预警,靠前协调生产要素供给,确保工业经济稳定运行。

2、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十八大把信息化提高到新的高度。尽快适应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工作从“跟跑”变为“领跑”,是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

今年的信息化工作,要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安防产业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网”融合步伐,扩大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三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升信息技术的支撑能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经信委工作计划篇二: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打好产业振兴攻坚战,加速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之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国工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运行,清水塘工业区绿色搬迁等诸多挑战,也蕴含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省“四化两型”战略深入实施、全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良好机遇,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再创工业辉煌的总目标,按照“五城四基地一走廊”的总体布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全力打好产业振兴攻坚战,推进传统产业优质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全力做大总量,优化质量,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工业经济的预期目标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力争达到12.5%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均增长20%以上,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确保我市在全省新型工业化综合考核中第一方阵地位。

围绕以上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强化政策引导为抓手,启动工业振兴“十百千”工程。力争5-8年内,培育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100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亿元企业。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大力开展以10家龙头企业牵手100家配套中小企业,100支市直机关服务小组帮扶1000家工业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牵手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对部分新上生产性建设项目免收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制定主机企业采购本地配套企业核心零部件奖励政策,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对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跨越台阶的进行相应奖励,鼓励企业跨越成长。

(二)以构建多点支撑产业为目标,实施10大工业振兴行动计划。围绕传统产业优质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工作思路,按照“五城四基地和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布局,高标准做好产业规划,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推行个性化的工作举措,突破关键性的制约瓶颈,启动实施“541”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即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汽车、服饰、陶瓷5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4大新兴产业,以及冶化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三)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为重点,实施工业项目“三个一批”建设行动。策划包装一批工业招商项目。重点围绕“五城四基地”、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策划包装一批项目,按照“541”产业体系,分门别类建立项目库,并从中筛选一批重大工业招商项目,作为明年招商工作重点。重点加快一批工业项目建设。梳理出2014年重点建设的一批在建工业项目,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加快推进北汽基地二工厂、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通用航空示范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建成投产一批工业项目。加强对重大引进项目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强化项目建设的督查、督办,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施工环境。力争签约一批项目,落地一批项目,建成一批项目。尽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以优化提升服务为核心,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强化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指导。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式和发展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十百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创建科学的工业振兴考评体系,大力营造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发展氛围。

(五)以保障用气供给为重点,切实加强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保障,全力破除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瓶颈。重点保障用气供给,积极配合供气企业争取上游供气计划合同兑现,尽力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加强工业用地储备,加大闲置用地清理力度,加快征地步伐,力争重大工业项目用地、园区企业用地等需求优先得到满足。进一步加快标准厂房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校企人才对接合作、银企融资对接合作活动,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用工、用钱难问题。对“有产能、有市场、有效益、缺资金”的“三有一缺”中小企业,为其提供短期贴息、低息贷款,帮助企业开足马力,释放最大产能。

上一篇:供电所工作规划下一篇:工科大学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