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语文教案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宽容语文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宽容语文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宽容语文教案二: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多年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育的辛酸,也品味到了教育的快乐。在这段记忆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的片段,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同时也会成为一种美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中……

那年秋天,我刚调入实验小学。到新学校一报到,便接任六(3)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原班主任因病请假)。这对一个只有九年教龄五年班主任经验的我确实很棘手,压力特别大。一则我初来乍到,工作环境陌生,班上的学生陌生,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陌生。还听说城里的孩子很不好管理,我对自己很没信心。二则丈夫在乡下工作,我一人带着六岁正在上学前班的儿子,家务活一人全包,实在有些吃不消。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开学不久,我和孩子相继患上重感冒,中药、西药、吊瓶三管齐下仍不见好转。有天晚上,我发烧到39.1摄氏度,十二点多才在匆匆赶回的丈夫的陪同下去医院打针,第二天仍脸色绯红的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为了尽快走进这个陌生的班级,我通过各种渠道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学初和中秋节期间,我分别开展说话课和演讲赛,并给他们精神和物质奖励。我每天早早到校,又和他们一起放学……我以为我能感化学生,以为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可令我难过的是这些根本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他们对我充满了敌意与不屑,此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后妈”真的不好当!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仍是如此,课堂上同学们无精打采,并不配合;课后与我若即若离。我委屈极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明白自己还没有走进学生心里,还没有打开学生的心结,长此以往,我辛苦不说,工作干砸了是小,最重要的是害了一个班72名学生呀!不行,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可是,此时若对他们表现出任何的不满都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决定开展一次“说说心里话”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孩子们踊跃发言,诉说他们与原来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句句话语都充满了对他们的感激与思念,有很多同学还当场流下了眼泪。他们特别希望这两位老师能回来带他们,而对我只字未提……可我仍很高兴,因为我找到了同学们不能接受我的原因,同时我也看到了这是一群多么重情重义的孩子呀!我顺水推舟,说:“同学们,今天我非常高兴,我看到了懂得感恩的你们,我特别羡慕邵老师和宋老师。他们确实是优秀的老师,可宋老师已经退休了,邵老师也因生病治疗而不能继续带你们,但我相信,这两位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我们要化思念为动力,把学习搞好,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这样,他们知道了也会感到欣慰的!”一席话说的同学们茅塞顿开。我又趁热打铁,诉说了自己近一个月来所受的苦和从没因私事耽误大家学习的工作态度……我用慈母般的话语感化他们,更用父亲般的胸怀谅解他们,在他们低头抽泣的忏悔中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应该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这十六个大字,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一番交心、谈心,我的心血没有白费。也许是我的宽容、爱心唤回了六(3)班学生的良知,孩子们对我友好了许多,把我当一个大姐姐看待,并用勤奋的学习来回报我的辛苦。我也严格要求学生,制定可行的制度,让学生知道做人的标准并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紧紧围绕在老师周围,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此事,我总结出,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只有沟通才能相互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支持!当我再次走进六(3)班,心情变得轻松而又开心!

第二年7月,我平安地送走了这72名孩子,而且毕业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暑假期间,有几位同学还问我:“吴老师,你还能接着带我们吗?”那一刻,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包围了,原来,走进学生心里只需短短一年的时间!原来当班主任有苦也有乐!

如今,我已接任一个新的班级,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相信只要用宽容和爱心浇灌花朵,花朵就会开得鲜艳美丽!

(作者单位 湖北省竹山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自动调焦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软件开发团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