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投资审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伴随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规模日趋扩大,境外投资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通过介绍境外投资易产生的主要风险点,秉承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提出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国有资产境外审计新路径——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内部投资审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内部投资审计论文 篇1:

内部控制审计与投资者保护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提高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反之,则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起误导作用,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本文从上海家化被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的案例入手,分析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 上海家化 投资者保护

2014年3月13日,上海家化公布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是2014年我国公布的第一份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也是继新华制药、北大荒、天津磁卡、贵糖股份、海联讯之后我国出现的第6份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上海家化为何被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利益有何影响?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审计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投资者保护简述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1.内部控制审计是保证内控审计质量的必然要求。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仍处于初步建立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且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强制披露只针对主板上市公司,众多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及广大非上市企业当前仍处于自愿披露阶段。这使得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披露的内控审计报告流于形式,对内控缺陷避重就轻、避而不谈,甚至会拉拢事务所帮其遮掩。只有完善内部控制审计,使之走向规范化,才能保证内控审计质量,避免当前存在的种种内控审计乱象。

2. 内部控制审计是揭示内部控制缺陷、提高公司质量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对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提高公司质量有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督促管理层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从而使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更加规范有效,提高公司整理质量。王美英(2013)通过对2007-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描述性分析,发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都显著好于未披露公司,表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公司质量。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内部控制审计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投资者了解被投资单位内部控制状况的重要途径,其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并决定资金的选择与流向。冉筱奇和刘阳(2014)通过对2011-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的日异常收益率(AR)和累计异常收益率(CAR)的研究,验证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引起了股权投资者的关注并显著影响着股权投资者的决策,使其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具有决策有用性。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能提高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低下,报告披露得不充分、不及时,则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起误导作用,导致决策失效,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所以,内部控制审计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上海家化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顾

2014年3月13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家化”)发布的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其公司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报告认定上海家化存在三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分别涉及关联交易、销售返利和运输费用核算、财务人员培训领域。这是2014年我国公布的第一份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也是继新华制药、北大荒、天津磁卡、贵糖股份、海联讯之后我国出现的第6份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

(二)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的原因分析

上海家化此次被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涉及关联交易问题。

关联交易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公司运作中经常出现的而又易于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自2013年5月上海家化原董事长葛文耀与公司大股东平安信托内斗牵出的“小金库”问题后,上海家化与吴江市黎里沪江日用化学品厂(简称“沪江日化”)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12月17日上海家化发表整改报告,正式承认沪江日化为其关联公司,并详细披露了此前证监会责令其披露的与沪江日化的关联交易情况,这些交易之前从未经过审计和披露。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的关联交易主要涉及三方面:

1.未在年度报告中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整改报告显示,不但是上海家化,上海家化集团也入股了沪江日化。上海家化集团与沪江日化的关联关系始于2008年3月。当时,上海家化集团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集团退管会”)和上海家化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家化退管会”)双双出资沪江日化,前者持股10%,后者持股15%。2009年2月,集团退管会在沪江日化的持股比例增加至15%,上海家化退管会的持股比例增至30%。2012年1月,上海家化退管会的持股比例增加至33%。2013年5月,集团退管会15%的股份全部退出,上海家化退管会持股比例减少至30%。7月,上海家化退管会30%的股份全部退出,沪江日化管理委员会解散。图1显示了上海家化及集团与沪江日化之间的股权关系。

2.未对采购销售关联交易进行审议并在临时公告中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与关联法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0万元以上,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0.5%以上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提供担保除外),应当及时披露。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发生的交易(上市公司提供担保、受赠现金资产、单纯减免上市公司义务的债务除外)金额在3 000万元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的关联交易,除应当及时披露外,还应当提供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证券服务机构对交易标的出具的审计或者评估报告,并将该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的关联交易,涉及金额为24.12亿元,其中,向沪江日化累计采购金额为14.33亿元,累计销售金额为9.79亿元。各年份采购和销售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期间,除2008年销售金额外,各期采购、销售项金额均逾1亿元,远远超过《上市规则》中规定的300万元、3 000万元上限;从采购、销售金额各自占净资产的比重来看,各期发生的采购、销售金额均超过当期净资产的5%,其中2011年比重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1.41%、14.71%。如此巨大金额的关联交易,之前竟从未经过审计和披露,严重违反了《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

自从入股沪江日化以来,上海家化的采购金额逐年增加。资料显示,上海家化入股后的2008年9个月采购金额为1.35亿元,2012年采购金额上升至3.2亿元。而上海家化当年年报显示,公司从前5名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合计为7.02亿元,这意味着仅沪江日化一家就占到前5名总金额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与沪江日化的关联交易在上海家化日常经营活动中分量之重。该关联交易未披露,严重影响了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

3.未对资金拆借关联交易进行临时公告披露。2008年沪江日化因车间改造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申请向公司借款,2008年12 月20日公司与沪江日化签订借款协议,协议中规定公司向沪江日化提供有偿借款,金额为2 000万元,利息参照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20%计算收取,2009年1月4日公司支付沪江日化2 000万元借款。2009年,沪江日化因厂房改造规模较原先预期扩大,又向公司申请借款1 000万元,2009年9月1日公司与沪江日化签订借款协议,协议中规定公司向沪江日化提供有偿借款,金额为1 000万元,利息参照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20%计算收取,2009年9月14日公司支付沪江日化1 000万元借款。2010年12月22日,沪江日化按协议规定归还 3 000万元借款,沪江日化按年支付公司利息。截至2011年5月11日,沪江日化支付完毕相应利息,共计224.64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关联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而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发生的累计 3 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在之前从未披露过,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与上市公司发生的经营性资金往来中,应当严格限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不得以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而上海家化将如此巨大数额的资金拆借给关联方沪江日化,也违背了《通知》中的规定。

(三)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

信息披露对公司股价的波动有重要影响,而股价与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公布当天对应公司股票的涨跌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表2是我国出现的6份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公布当天各自股票涨跌情况。

1.对投资者利益的负面影响。由表2可知,大多数公司在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公布当天的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这反映出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布对投资者利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表明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被投资单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对投资者而言是不利消息,刘焱等(2013)证明了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之后对股价大体上会产生负面的市场反应,投资者会对此产生厌恶情绪,致使股价下降;而股价下降则会导致相关投资者利益的流出。因此,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布,对投资者利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对投资者利益的正面影响。表2中,虽然多数公司股价在公布当天下跌,但上海家化却逆向而行,当天股价非但不降,反而大幅上涨,使相关投资者获利。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审计报告传达出的正面信号。

当一家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时,是否意味其财务状况就较差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审计机构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部分失效,但企业若能提出整改措施及时修正以保证财务报表有效,这样的结果是可以被投资者所接受的。上海家化对前期对应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编制年报时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差错,使其年报得到与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截然不同的结果:标准无保留意见的2013年年报。年报显示:2013年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44.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4%、28.76%。这也使投资者理性地认识到:虽然上海家化内控出了问题,但其财务状况还是良好的。投资者不会因为上海家化的否定意见内控报告而对其全盘否定,反而对其良好的财务状况给出了积极的反应。

同时,在内部控制审计还不完善的现阶段,上海家化并没有像部分企业那样为自己找“遮羞布”,而是接受了普华永道作为外部审计师为其提出的意见,普华永道在审计过程中也保持了自己的审计独立性,这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由此可见,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布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随着投资者对内控审计报告的理性认识不断深入,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布也能为投资者带来利益流入。

三、完善内部控制审计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建议

鉴于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实行统一规范的内控审计披露制度

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强制披露只针对主板上市公司,众多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及广大非上市企业当前仍处于自愿披露阶段。而实事求是的披露内控缺陷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流入,在非强制的政策下,多数企业会“报喜不报忧”,粉饰性披露或干脆不披露。将强制披露制度覆盖到所有上市公司,则可避免企业因“自愿原则”造成的利己行为。而统一规范是强制性披露的必要条件,对披露的时间和具体内容实行统一规范的制度规定,能有效避免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的弊病。

(二)建立健全惩戒监督机制

规章制度的完善并不能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运行,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督和惩戒力度,以经济处罚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处罚。分清责任方,对不同程度的未披露内控缺陷分等级实行经济和行政处罚,为实践环节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上市公司应加强内控、积极配合审计工作

上市公司应完善自身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重大缺陷。应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积极配合内控审计人员的工作,为其合理要求提供人员、资金和环境支持;虚心接受审计方提出的建议,不得以辞审、扣费等方式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进行威胁。

(四)审计人员应提升执业能力、保持独立性

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存在的缺陷应如实指出并披露;审计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的审计独立性,对被审计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应予以坚决拒绝。同时,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让实施内控审计的从业人员能全面把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内容,并在实践中提升执业能力。

(五)投资者应提高判断力,加强对信息的关注理解

作为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和使用者,投资者对审计信息的关注度和理解,会反过来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审计对被投资单位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力度。投资者对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重视与监督,可以避免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走过场,促进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真正发现存在的控制缺陷,减少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重视和理解,把握实时动态,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的披露与进展;同时应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对信息的鉴别判断力,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X

参考文献:

1.李兆华,史春蕾.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投资者保护实现路径[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4,(2).

2.刘焱,姚海鑫.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披露现状研究——基于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4).

3.陈留平,胡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基于2012年沪市数据[J].财务与会计导刊,2014,1(下).

4.孙伟.集团关联公司之间资金拆借管理浅析[J].会计师,2010,(11).

5.向佳.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分析——新华制药被出具否定意见[J].企业导报,2012,(11).

6.余建耀.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探讨[J].会计师,2013,10(上).

7.孔萍,张佩璐.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探析[J].国际税收,2013,(10).

8.董丽英.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10).

9.R.Mithu Dey, Mary W.Sullivan. Was Dodd-Frank justified in granting internal control audit exemption to small firms?[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12,(7).

作者:肖迪凡 黄莲琴

内部投资审计论文 篇2:

基于境外投资风险点的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新路径选择研究

[摘 要] 伴随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规模日趋扩大,境外投资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通过介绍境外投资易产生的主要风险点,秉承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提出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国有资产境外审计新路径——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

[关键词] 境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审计;新路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03

0 引 言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国全面走向了世界。伴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共和国脊梁、微观经济重要基础的国有企业,积极实施了 “走出去”战略,开展了境外承包工程、收购资源、并购企业、境外上市等国际化营运活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上升,中央优势骨干企业成为了我国境外投资的主力军,全球正在兴起一股“中国海外投资潮”。

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章轲在《以十八大精神引领境外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报告中提到:“数据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12年底已经达到79家,仅次于美国。截止2011年底,我国13 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累积达到4 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2万亿美元。另一个数据表明,截止2011年3季度末,包括外汇储备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工程承包在内的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已经高达4.7万亿美元。”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充当了主力军的国有企业,其境外业务在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境外业务的审计监督,是适应境外业务总体规模不断增大的需要,是维护国家资产完整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是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仅2011年审计署审计公告结果显示,20多家企业中,有7家国有企业海外业务存在信息失真、投资失误、合同诈骗、转移资产等问题。如201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向其境外子公司无依据转移收入28.31万美元。由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关注境外资产和投资的权益和安全情况,监督国有资产境外投资的相关情况,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企业审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央企境外投资存在许多问题及不足。如中国铁建沙特轻轨项目造成 41 亿元人民币亏损、中海外波兰 A2 高速公路项目若完工将预亏 3.95 亿美元、利比亚战乱中国企业涉损合同额达 188 亿美元等,这些亏损事件无不折射出国有企业海外经营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控欠缺。从这些投资失利中,国家审计应看到在开展相关境外审计项目时的突破点及关注点。

从审计角度来看,审计最基本的职责是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性,而危机爆发前的美国,对次级贷款的审核不严格,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把握不足都说明现行的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保证境外资产的安全完整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新路径——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对维护国家海外资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有企业境外项目实施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针对企业风险对管理和控制提出改进建议,以实现监督国有资产境外投资的相关情况,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 理论基础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体制中重要的监督部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国家审计发展历史,主要是国内经济业务审计历史。随着境外业务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境外业务审计已经展开,但与对国内业务审计相比,由于制度、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审计范围、力度和频度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审计要适应现代化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法、独立预防查处国有企业境外业务拓展中的问题,促进其健康运行。

在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时内部控制审计应运而生。内部控制审计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执行、控制企业风险的重要途径,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识别、分析、评估企业的风险,给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和重点,有重点地进行审计,既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又能保证审计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和一个使其得到良好运行的机制。这其中就需要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进行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不仅便于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还可以发现现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当发现相关内部控制缺陷时,应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其利益相关者的损害。审计监督站在独立、客观与公正的立场上,是内部控制监督的核心要素。

国家审计对于相关部门内部控制的关注有其必然性。从理论上来看,源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国家审计有义务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审计准则,对政府部门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和利用公共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分析、考量和评价,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高效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审计实践来看,国家审计机关对于相关部门内部控制的关注,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内部控制薄弱的环节。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内部控制的发展推动审计的发展。在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部门,其所提供的会计和其他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就高一些,发生错弊行为的可能性相对低一些,可靠程度较高。审计对象的可靠程度高,开展审计工作的难度就小,所做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就少,所用成本低, 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2)内部控制的完善推动审计工作范围、 重点的变化。 理论界对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的描述有一个公式:T=S+R-SR,其中,S表示审计的范围,R表示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T表示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这个公式说明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审计的范围和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内部控制可靠程度越高,审计证据就越可信,对其的依赖和利用程度也就越高,审计风险相应降低,这时就可以缩小审计的范围,进而减少审计的时间、成本,审计效率和审计结论的准确率就高。在审计时,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审计人员往往确定一些重点审计领域,在存在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寻找审计的重点领域将相对容易很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部门管理中的失控现象及内部控制确定的各项业务重要性排序,决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国家审计应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开展企业审计时,注重揭示影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深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方针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维护企业安全,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由此可以看出,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可以缓解国有企业境外业务时面临的审计范围、力度和频度等方面的困境,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项目审计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2 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新路径的构建

2.1 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

随着国有资本参与境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和能力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普遍不足,应对风险的能力也相当有限,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国有资本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隐患也逐渐开始暴露并释放出来。2011年3月爆发的利比亚事件更是将国有资本境外投资推上了风口浪尖,使人们再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境外投资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风险隐患及其伴随的巨大破坏力。这些风险的积聚和爆发不仅导致了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的巨大亏损,也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管理陷入深深的困境,甚至给国家整体形象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国有审计在进行境外审计时必须高度关注其投资风险问题,决不能将其与境内投资风险一视同仁。也因此,对国有资本境外投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显得尤为紧迫。

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主要有以下风险。

2.1.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因投资者所在国与东道国政治环境发生变化、东道国政局不稳定、政策法规发生变化给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通常包括战争、内乱、征收、征用、没收、国有化、汇兑等发生的风险,有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一旦发生将给投资者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政局动荡风险。2011年发生的利比亚战争,使在利比亚进行投资与建设的中央企业遭遇了极大风险,如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石油公司在利比亚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勘探设备和车辆均遭受“洗劫”,损失相当严重。在利比亚重建中,尽管在经济、技术和资金方面,中国参与利比亚重建必不可少,但由于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曾有的立场使得利比亚高层或普通百姓难以理解和接受,以及利比亚战后政治派别林立,东西部政治权力的争夺激烈,新的政治环境将更加复杂,对参与重建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谓面对巨大的利润和同样巨大的风险。

2.1.2 经济风险

近年来,世界经济环境愈发复杂,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发达经济体低速增长,全球实体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加大,对央企境外投资影响巨大。突出表现为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未来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包含利率、汇率、股票、债券以及衍生品风险等。金融风险中,又以汇率风险、衍生品风险、金融危机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最为显著。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为例,2008年以来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有多家央企爆出了金融衍生品业务巨亏的消息。中国远洋所持FFA(远期运费协议)约浮亏40亿元,东方航空因航油套期保值导致公允价值损失约为62亿元,与之类似,国航燃油套期保值合约公允价值损失也高达68亿元。粗略估计,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上海航空3家国有航空企业,就曾因金融衍生品交易而导致发生的账面亏损总额己达131.7亿元。

2.1.3 政策法律风险

政策法律风险主要是受东道国政策法律约束及东道国政策法律变化给投资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境外投资中的跨国并购为例,各国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等需要,通常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制约。

其中,合同风险是最为重要的风险,潜伏于合同洽谈、起草、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之中。例如中铁建沙特项目。2009年2月,中国铁建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务部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该项目合同总金额为120.7亿元人民币。本次项目工期要求为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达到35%运能;2011年5月完成所有调试,达到100%运能。但是,2010年10月26日中国铁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交所同时发布公告,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的轻轨项目预计将发生41.53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也是中国建筑企业有史以来在海外项目上的最大亏损。究其原因,也是合同风险管控不到位所造成。

2.1.4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是指自然灾害的不可预见性和摧毁性,带来的损失与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极大。2010年巴基斯坦发生洪灾,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在该国承建的杜伯华水电站项目坝区营地受洪水袭击,使百余名中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受困,虽中巴政府积极展开营救,仍造成少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无法估量。

2.1.5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战略选择、产品价格、销售手段等经营决策引起的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突出表现为行业风险。自2007-2008年以来,我国一些企业由于误判形势,先从国际市场高价买入并囤积了大量原材料,之后却因市场形势的变化与急转直下,形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最后为了去库存周转只得以低价销售。如此一来,在高进低出的双重挤压之下,使得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经营困境甚至危机。

2.2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流程

针对上述的投资风险点,应开展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首先从企业的风险管理入手,通过分析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内外部环境采用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的相关技术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内部控制体系风险数据库中的风险相比较,确定风险识别率,进而分析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风险管控措施,得出内部控制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率,在以上两者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的剩余风险,根据剩余风险确定审计的重点,进行现场审计,发现内部控制执行中的风险,最终确定企业的剩余风险,给出相关建议(见图1所示)。

作者:单淑敏

内部投资审计论文 篇3:

把握政府投资审计职能定位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

政府投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投资审计监督的范围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逐步过渡到管理性审计、效益性审计,审计方式由工程决(结)算逐步过渡到跟踪审计,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政府投资审计理念和方法。地方审计机关应站在一个全新角度和一个全新高度正确把握政府投资审计职能定位,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应勇于理论和实践创新。下面从把握政府投资审计职能定位角度,对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创新政府投资审计理念

一是提升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投资决策部署开展政府投资审计。随着政府重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取得突破,为适应城市建设“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需要,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找准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关键点、切入点,围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思路,理念要新、眼界要宽、思路要广、方法要多、重点要突出、热点要聚焦,不断拓展政府投资审计领域,将政府投资相关的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投资审计监督的重点对象,将全部政府性投资项目纳入审计视野,努力构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新格局,实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新发展。

二是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结)算审计中的地位,在制度、体制和机制层面上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切实可行建议。以服务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来开展投资项目审计工作,通过工程决(结)算审计、工程投资管理审计和工程投资专项调查审计等审计方式,关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注重揭示和反映政府投资管理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揭示和反映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层面上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促进健全有利于政府投资工作科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当好政府投资决策和管理工作的好参谋和好助手。

三是提升绩效审计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模式。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政策执行、项目管理、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方面评价工作,促进政府投资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转变职能和观念,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能。注重对政府重大重点市政项目和重要民生资金建设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实际上是以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为对象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坚持以项目资金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基础,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审计,在项目管理审计基础上对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进行评价。

二、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制度

一是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地方政府投资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法律地位,为实施政府投资审计创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建立政府投资审计经费保障制度,制定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经费保障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所需要的审计经费应由财政予以充分保证,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协调配合机制。通过与发展改革委、重点办、建委、财政局、监察局等部门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地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政府投资审计结果,更好地发挥投资监管机制的整体效能作用。通过与政府投资建设责任单位建立审计工作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提供政府投资审计业务指导。

三是完善审计部门投资审计工作机制和业务制度。制定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操作规程、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审核会商管理暂行规定等方面规章制度,完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程序,完善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规范和业务流程,完善委托社会中介公司协议及承诺文书,明确委托业务双方权责利关系,实现投资项目长效管理,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审计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管理

一是规范投资审计管理,夯实投资审计基础工作。逐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信息收集、整理、归纳、更新等工作,有计划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象数据库,保持对项目动态信息的定期更新,创造条件实现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日常项目管理运用审计管理系统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提高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效率,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管理,杜绝项目安排随意性。将投资审计项目列入了地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结合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竣工情况,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每年从符合审计条件的政府主导投资的建设项目库中选择投资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经审计机关党组讨论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投资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后,项目计划在执行中一般不追加任务,体现投资审计项目计划的严肃性。

三是加强聘请外部人员的管理,确保协审工作质量。为有效缓解政府投资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通过政府购买劳务、服务外包等方式,积极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规范聘请外部人员参与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行为,通过采取建章立制、严格准入、质量控制、结算复核、业务考核等多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外聘人员、协审质量、协审风险、廉能建设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质量。

四、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方法

一是做好投资项目决(结)算审计工作,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应以结算审计为基础,加大项目管理审计力度,丰富投资审计内容,投资审计工作应实现从单纯的工程决(结)算审计向工程管理审计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审计包括前期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招投标程序管理、合同管理、签证变更管理、项目资金管理、工程预算执行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程结算数超概算以及工程质量等内容,投资审计层次提高,投资审计内容在每年财政“同级审”报告中才能得以较大篇幅反映,体现投资审计工作成果,投资审计工作地位才能体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审计充实了项目投资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报告不再是简单的核减数字,还包括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于政府投资相关的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有重大意义。

二是做好财务审计与工程结算审计有机结合工作,逐步改变单纯的工程结算审计方法。整合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部门财务审计职能优势,将基建财务审计与工程结算审计相结合,及时交流沟通,发现问题疑点,让投资审计不留死角,将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与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同步进行,促进基建工程结算和项目资产的顺利移交。积极思考和探索财务审计方法在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中运用课题。目前,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工作主要是由有资质的专业工程师完成,审计方法采用工程预决算工作方法,部分工程结算审计取证不够完善;财务审计取证严谨,以事实为依据,以财经法律为准绳,财务审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工程结算方法的不足,财务审计方法运用在投资审计工作中是大势所趋,对提高工程审计质量和防范审计风险意义重大。

三是做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实现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政府投资相关部门有无依据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时出台地方政府投资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等;检查政府投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有无依法履行各种行政管理的职能,严格执行各项政策,严格项目管理。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正确处理管理和监督关系,建立重点项目跟踪审计制度,主动跟进,关口前移,源头防控,实施动态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促进项目建设单位控制造价、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五、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廉能管理

一是通过建章立制工作,从制度层面上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效能建设。将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程序、步骤、要求等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投资审计工作公开透明、有据可依、阳光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由裁量权,规范投资审计行为。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审计风险防控。通过主动建立“防火墙、隔离网”,明确自身的定位,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公司去完成。

二是建立审计人员准入机制,从人员素质上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效能建设。争取政府对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采取不同措施解决投资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如:通过设立投资审计中心或投资审计直属专业局等专业机构充实政府投资审计人员、从政府部门抽调和审计部门内部培养政府投资审计人员、采用长期外聘的方式增加政府投资审计人员、服务外包方式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等。

三是建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机制,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上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效能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健全投资审计业务操作规程,完善投资审计项目复核机制,尤其建立工程结算初审结果复审制度,解决“由谁复核、复核审计经费保障”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南昌市审计局)

作者:应国平

上一篇:大学生问卷调查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项目调研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