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管理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接踵而来,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科研与生产脱节、产学研联合松散、科技管理理念和模式落后等,这些问题使农业科技管理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现代农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业科技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科技管理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性的提出创新农业科技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问题;创新;对策

0.前言

农业科技管理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根据我国农业科技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性的提出创新农业科技管理的有效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确

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

1.2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

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3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

1.4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一直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一直阻碍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创新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办法

为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创新中心以引入竞争机制为核心,以推行量化管理为抓手,着力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一是推行竞争上岗办法。全部推行竞争上岗,并针对不同岗位的目标任务,制定不同的竞争上岗办法,建立起“自由申请、量化打分、公平竞争、优者上岗、劣者淘汰”的竞争上岗机制。二是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对各创新团队和创新岗位,均实行目标合同管理,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个创新团队和创新岗位都有自己的明确任务、总目标和年度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具体、全程跟踪、科学管理。三是实施创新岗位考核办法。按照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制定了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考核办法,对上岗人员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四是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我国有关管理规定,制定了创新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到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确保专项经费落到实处、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一整套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创新中心的高效运转。

2.2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一是突出科技人员主体地位。通过调整分配政策,设置首席专家岗位和四级创新岗位,提高了科技人员待遇,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优惠政策,引进硕士以上高层人才,吸引一批科研领军人才,彻底扭转人才外流的现状,初步实现高层人才的有效聚集。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创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随着人才的聚集和条件的改善,科研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2.3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美国舒尔次博士有句名言:没有先进的农民就没有先进的农业。可想而知,农业发展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紧密相联,相辅相成,要培养先进的农民,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抓好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一是抓好農民科普学习平台建设。要结合农村党员远教平台,在每个行政村建立农民科技活动室,购置电视、播放器等影像设备,专人负责管理,有条件的村还可以开通宽带上网,全天候向村民开放。同时科技、科普、农办、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不定期向村级农民科技活动室赠送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碟片、书籍等科普资料,农民朋友想学什么就播放什么技术成果,或看什么技术书籍,努力让农民在茶余饭后的娱乐中学到科技知识,使科技活动室成为老百姓天天逛过乐园,享受科技,自觉学用科技。二是抓好农业实用教育培训。要深化农函大、农广校教育方式、方法,联系我国农村产业特点,通过办专业班的形式培育一大批有专业技术知识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的作用。运用村宣传窗、村广播大力宣传推广适合当地实际的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并组织农户培训活动。要把对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的一项硬任务来落实,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农业科技相关部门要按“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在每个村挑选一个优势产业,进行帮助培育发展,千方百计做强做大,形成特色和品牌,以此带动村民加入生产经营队伍,使村民在实践中学到科技实用技术,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

2.4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科研经费保障。要按照国家要求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在确保财政科技项目经费三分之一用于农业科研的同时,要通过财政筹一点,工商资本集一点,民间捐一点的办法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农业创新创业工程建设,并制定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研发经费保障体系。从而确保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有足够经费支持。二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要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独立或合股创办风险投资公司,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同时,要积极探索金融保险机制引入农业科技研发工作中来。即农业科技研发项目参加金融保险投保,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研低风险机制,切实解决农业、农民搞科研的后顾之忧。三是强化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要把技术保障作为项目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来考虑,农业科研项目立项时,一般项目必须有1-2人中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参与承担课题研究,重大项目必须要有涉农院校(所)等高层次科研机构或高层次人才参与联合攻关。同时,要充分发挥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科研力量优势,建立专家咨询服务热线,随时随地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艳蓉.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与对策[J].山区经济.2010.05.

作者:陈晖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国内农业科技管理的一些浅见

【摘 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发,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但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新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然后进行了原因分析,试图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 现状 原因 解决办法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合理组织、策划各项农业技术活动,在最合理、最有效的经济和时间范围内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进而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的是以农促工的策略,大力促进工业化生产,完成大量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不受重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规范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因为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改进。

二、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

1.农业科技管理主体不明确。现代农业就是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的老路子,依靠科技、人才、资金、管理走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子。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都是各级政府,但是管理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有效实施。与此同时,部分科技投资主体、收益地位不明确,就很容易导致管理上出现问题,制约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农业的长远发展。

2.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缺乏。国家政府在新时期虽然不断重视农业的投入和发展,都会将农业发展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下面各级政府也会加大农业专项资金投入。但是我国依然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地方的主动权不是很大,用于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并不多,因此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管理的投入效果就不明显,现代高新农业发展就会因为缺乏资金错过良好的机遇。

3.农业科技宣传不到位,农民采用新科技的热情不高。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要素,科技的具体实施还是要靠农民的支持和推动。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管理依然是政府主导,政府并没有加大农业新科技的宣传,这样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农业科技难以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同时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规模化农业发展程度不够,也使得农业科技难以推广。

4.农业资金匮乏,总体机械化水平较低。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农业科技的研发,也影响了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就难以发挥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现代农业科技管理的对策

1.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的制定,进行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农业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明确科技管理主体,打破原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技管理的法律制度管理体系,有效保护农业知识产权;其次还要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加强成果转化,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还要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将科研投入作为农业发展持久的内在动力

2.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转化。科技转化现实生产力需要经过一段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和机制,所以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科技转化体系,加强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必须建立良好的利益关系,有效发挥科研成果的推动作用。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企业的有效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避免中间资源丢失,信息误差。

3.不断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农兴国的根本在于高素质的农业人才。现代社会,人才是竞争、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同各级人才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转化力度,实现“政、企、校、研、资”良性互动。政府还需要建立人才储备库,在这种长效机制下建立一支文化、技术、管理兼备的现代化农业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各种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良好的农业人才发展机制,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现代农业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程度。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即使有一些农技站,也早已变成了空壳子或者变成单纯的营利性机构。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建立基层农业推广站,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不断深化农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推广体系,积极应对加入世贸后对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冲击;其次还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尽力挖掘各地农业发展潜力,建立健全良好的农业风险抵御机制,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信息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农业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现代信息平台,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各县市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还要转变政府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科技科技管理机制;最后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和有效的农业预警机制。

四、总结

在新时期,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新社会的需要,为此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体系。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科技的有效推动力,建设一个生气盎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断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耀邦.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强新世纪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1(01)

[2]曲军;胡胜德.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3]余春友.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改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1)

作者:何东东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 篇3:

《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现状与成因;新体系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

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 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 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 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

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 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 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 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 “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 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三)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 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应香江 苏英杰

上一篇:国有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农村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