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畸形泌尿系统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在产前进行超声检查。将分娩结果和引产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胎儿畸形泌尿系统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胎儿畸形泌尿系统论文 篇1:

产前超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0例单胎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以胎儿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2000例娩出胎儿中,经临床诊断确诊16例存在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0.8%;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90%,准确度为99.85%,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99.95%;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0.928)。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准确率较高且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是较为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胎儿畸形类型的20%左右,早期诊断非常重要[1]。随着超声诊断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产科检查,其已成为早期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关于此类医学研究较少[2]。本研究探讨了应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进行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0例单胎孕妇临床资料,年龄22岁~38岁,平均年龄(29.47±4.29)岁;孕周28周~36周,平均(32.03±2.25)周。

1.2方法

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武汉中旗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GEe10)对胎儿进行检查,设定探头频率为3.5MHz,指导孕妇采取仰卧位,将探头置于腹壁,对胎儿羊水指数、胎盘发育情况以及脐动脉血流情况等进行检测,以纵切面检查胎儿脊柱两侧扫查肾脏,将探头旋转90°再对肾脏做横切面检查,仔细观察肾脏大小、形态、集合系统以及是否占位等情况,最后检查盆腔内膀胱充盈或者排空,保留胎儿泌尿系统异常多切面检查图像。

1.3观察指标

记录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以胎儿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产前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表明一致性较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

2结果

2.1胎儿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

2000例娩出胎儿中,经临床诊断确诊16例存在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0.8%。其中肾积水9例,多囊肾2例,多发性囊肿1例,其余包括肾缺如、马蹄肾等共4例。

2.2产前超声诊断结果

以胎儿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灵敏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99.90%(1982/1984),准确度为99.85%(1997/2000),阳性预测值为88.24%(15/17),阴性预测值为99.95%(1982/1983)。见表1。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0.928)。

3讨论

胎儿泌尿系统检查是产科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可早期诊断出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从而有效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并减轻家庭负担。但目前医学界关于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与胎儿娩出后诊断结果对比的相关研究较少[3]。本研究以胎儿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9.90%,99.85%,88.24%及99.95%,表明产前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有較高的临床价值,准确率较高且简单快捷。分析其原因在于,超声检查可通过屏幕清晰显示胎儿结构形态,并实时动态观察胎儿运动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还可通过相关措施对于胎儿各系统畸形进行有效分型。但由于胎儿在腹中体位不断变化且孕妇腹部脂肪层较厚等因素,可能导致产生误诊或者漏诊现象[4]。因此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效果显著,但需进行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度。综上所述,将产前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准确率较高且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敏,杨凤菊,周吉凤.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5):968-970.

[2]荆春丽,李静,尤淑艳,等.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漏误诊病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3(4):329-331.

[3]杨蕾.胎儿畸形不同孕周的早期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3):3113-3114.

[4]钟艳,吴贻怡,陆振林.产前超声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7):124-125.

辽阳妇产医院 111000

作者:于波

胎儿畸形泌尿系统论文 篇2:

产前超声诊断应用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在产前进行超声检查。将分娩结果和引产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分娩和引产结果:1246例产妇中,有30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包括肾积水17例,多囊肾6例,肾缺如3例,多发性肾囊肿2例,一侧肾异位1例,单侧肾发育不全1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2.41%。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共检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28例,包括肾积水16例,多囊肾6例,肾缺如2例,多发性肾囊肿2例,一侧肾异位1例,单侧肾发育不全1例;诊断准确度为83.33%,灵敏度为99.36%,特异度为99.7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效果

胎儿畸形在产科临床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生理缺陷,同时也是影响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1]。在各种先天性畸形中,泌尿系统畸形发病率高,如果能够在产前检出并及时处理,则可大大减少新生儿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提高人口质量。目前,临床中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方法主要为影像学检查,其中,超声检查操作方便、无创、费用低,所以在临床中的普及率较高[2]。近年来,超声检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孕产妇在产前选择做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来筛查胎儿畸形,本研究对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现将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4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孕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53±3.24)岁。孕周15-23周,平均(20.18±2.85)周。初产妇765例,经产妇481例。入选标准:单胎妊娠,心、肝、肾功能检查及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

1.2方法

超声检查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EPIQ 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5MHz。检查方法:孕产妇仰卧,先扫描胎儿的各个系统器官,之后再重点扫描胎儿的泌尿系统,扫描的先后顺序为两侧肾纵面、两侧肾脏的短轴切面,之后测量肾脏大小、肾盂前后径,如果肾盂前后径超过10厘米,则判定为肾积水。

1.3确诊方法

对分娩后的胎儿进行诊断,或者对引产儿进行解剖,通过病理检查来证实胎儿是否为泌尿系统畸形。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13.0统计软件包。

2 结果

2.1分娩和引产结果

1246例产妇中,有30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包括肾积水17例,多囊肾6例,肾缺如3例,多发性肾囊肿2例,一侧肾异位1例,单侧肾发育不全1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2.41%。

2.2超声诊断结果

1246例孕产妇中,有28例检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包括肾积水16例,多囊肾6例,肾缺如2例,多发性肾囊肿2例,一侧肾异位1例,单侧肾发育不全1例。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见分别为83.33%(25/30),99.36%(1238/1246),99.75%(1213/1216)。见表1。

3 讨论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是胎儿畸形中的一种类型,导致畸形的原因主要为胎儿肾脏发育不良或发育缺陷[3]。此病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如果产前未检出,则可导致缺陷儿出生,给患儿的家庭带来痛苦。近年来,产前检查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多数孕产妇会遵从医嘱,定期到医院来检查胎儿的生长情况,以及筛查畸形。我院为降低泌尿系统畸形患儿的出生率,特选取124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前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准确度为为83.33%,灵敏度为99.36%,特异度为99.75%。

胎儿出生之前,代谢物通过胎盘实现交互利用,所以即使肾脏发育不良或肾缺如,胎儿也能够在母体内存活。但是胎儿出生之后,肾脏成为主要的代谢器官,所以肾脏发育不良、肾缺如等泌尿系统畸形胎儿出生后病死率高[4]。产科临床中为降低新生儿畸形的病死率,提高新生儿的质量,一般鼓励、倡导孕产妇在分娩前定期体检,除了检查胎儿的各个器官之外,还要详细检查胎儿的泌尿系统发育情况。本研究中,1246例孕产妇检出30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达2.41%。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遗传、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超声检查中,有28例胎兒检出泌尿系统畸形,2例漏诊,诊断准确率达到83.33%。这说明产前超声检查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式。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来看,检出率最高的肾积水,若要提高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则孕产妇可选择在孕20-27周时接受超声检查,利用孕产妇羊水丰富、胎儿活动空间较大的优势来多角度观察胎儿的各个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多囊肾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种发育畸形与肾盂积水比较相似,医生需加以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囊肾的囊与囊难以连接,肾形态不正常,周围没有正常的肾实质;肾盂积水与周围的扩张肾盏相互关联,肾形态正常,周围有正常的肾实质[5]。除了肾积水、多囊肾之外,还有肾缺如、异位肾、融合肾、重复肾等泌尿系统畸形,临床医生应借助超声检查进行诊断、鉴别。

综上,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依萍.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7):1299.

[2]朱霞,陈欣林,冯倩,等.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产前超声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02):122-128.

[3]于清霞,曹福志,刘海燕,常青,张保隆.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12):83+102.

[4]安邦,辜晓蓉,刘剑,刘天喜,黄华,陈丽.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运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04):78-79.

[5]吴向东, 李开林, 聂红莲,等.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6, 29(3):554-556.

作者:王晓敏

胎儿畸形泌尿系统论文 篇3: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摘要】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高,为0.15%-0.4%,在各系统畸形中占的比例大,为15%-20%,且约有10%的双侧肾脏畸形是致死性畸形。一些肾脏畸形如马蹄肾、多发性囊性发育不良肾、肾积水还是染色体异常的表现之一。随着产前诊断的开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胎儿畸形在宫内被检查出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检出率逐渐提高。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研究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泌尿系统从体节外侧的间介中胚层发育而来。人类肾脏在胚胎发生时,经过原肾、中肾和后肾三个连续过程。原肾完全退化,中肾管发育成输尿管芽,后肾发育成人体内永久的肾。胚胎发育到第3周末由生肾节产生原肾小管,第4周中肾小管在前端的生肾索内发生,第5周输尿管芽形成,其后发育为输尿管、肾盂、肾盏。在孕6-9周时,正常肾从盆腔上升到腰部。膀肌是由泄殖腔扩大并由尿直肠生殖隔分开形成的腹侧发育而来。以上过程紊乱或受阻,可出现多种泌尿系统畸形。引起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基因缺陷、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药物作用、接触放射线等,可引起染色体异常和精子畸形,进而影响受精卵的质量。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有以下几种。

1,肾发育不全或缺如

肾脏畸形中单侧肾发育不良或缺如约占20%。单侧肾发育不良声像图上一侧肾脏过小,较同孕周肾脏小1/2以上,但形态结构尚可正常,可不伴羊水过少。单侧肾缺如声像图胎儿脊柱两旁仅见一侧肾脏,外形大小及内部回声与孕周相符,对侧肾区无肾脏,肾上腺“平卧征”,一般不伴羊水过少。双肾发育不全或缺如时最大特点是合并羊水过少,发育不良的肾体积小于孕周,肾实质回声增强同肾窦回声,皮髓质结构不清,孕20周后仍不能发现肾显像,膀肌中无尿液。双肾缺如常合并心脏畸形、骨骼肌肉及神经系统异常。

2,异位肾

超声检查一侧或双侧肾窝内未探及肾脏回声,并伴有肾上腺“平卧征”改变,仔细检查腹腔其它部位或盆腔可以发现肾脏回声。异位肾有时可合并其它部位异常,如心血管、消化系统、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畸形。有学者认为彩超检查寻找肾蒂血管有助于异位肾的定位和识别。异位肾需与游走肾相鉴别,前者伴有发育不良或合并其他畸形可鉴别。

3,肾脏囊性疾病

肾脏囊性疾病有多种分类法,目前多数学者采用Potter分类法。婴儿型多囊肾又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即PotterⅠ型,由6号常染色体基因缺陷引起,ARPKD超声表现为双肾对称性增大,有时可达正常肾脏的3-10倍,肾脏回声弥漫性增强,主要在肾髓质部分,而周围皮质部分则表现为低回声。ARPKD的肾外表现:常见因肾脏严重受损而出现的羊水过少;严重者可出现Potter综合征,即因羊水过少导致胎儿肺发育不全、脸部变形以及腹部机能不足等,死亡率高。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即PotterⅡ型,MCDK的病因是在妊娠早期胎儿发生了严重的泌尿系梗阻,包括输尿管的闭锁,导致同侧后肾退化、实质丧失。残存扩张的集合管变成大小不等的囊泡并被原始发育不良的组织分隔,其囊泡因实质丧失而少有束缚,较易向周边分散,外观较圆,如葡萄串样。

4,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

重复肾声像图表现为肾脏形态可正常或欠规整,肾集合系统分为上下两团,略轻度分叶状,肾窦内少量无回声区可显示出两个相互独立的肾窦不连通。重复输尿管声像图为全程增粗,直至盆腔显示条索状无回声区,内径1.5-2.5cm。有报道认为,三维CT成像能为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提供确切依据,认为其可清晰显示正常肾和输尿管及因功能差而显影淡且积水的重复肾输尿管,从而明确诊断。

5,马蹄肾

多见于男性胎儿。两侧肾脏的一极在脊柱之前相互融合,90%为下极融合,声像图上常表现为肾盂分离,超声检查发现早期胎儿肾盂积水,有学者认为横切面扫查时一定要由肾上极到肾下极平行移动探头作一系列横切扫查,并与矢状切面结合扫查,这一扫查手法应作为胎儿肾脏超声检查中的常规规程,以便及时发现马蹄肾。彩超在诊断异位肾及融合肾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融合肾可显示正常血管树。

6,肾盂积水

肾积水居泌尿系畸形首位。常为单侧,继发于肾盂输尿管处狭窄、输尿管膀肌交界处狭窄、后尿道瓣膜、膀肌输尿管反流及prune-belly综合征。声像图显示肾轮廓增大,轻度肾积水,肾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分离;重度肾积水肾实质回声消失,肾盂肾盏均扩张,呈数个大小不等的相互连通的无回声区。肾盂扩张在许多正常胎儿中相当常见,大部分轻到中度的胎儿肾积水在胎儿出生后消失。有学者认为肾盂轻度分离是肾脏存在泌尿功能的表现。

7,泌尿道扩张

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两种,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梗阻造成肾盂肾盏扩张,声像图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肾盂扩张,肾脏横切面上肾盂前后径>10mm;输尿管膀肌连接部位狭窄或输尿管返流等所致的输尿管扩张,正常输尿管不能显示,当输尿管扩张时,胎儿下腹部盆腔内可显示边界欠清的条索状无回声结构,与一侧肾盂相连;尿道后瓣膜,由于尿液排出受阻,造成膀肌积尿,声像图上表现为巨膀肌,继之输尿管、肾盂肾盏均扩张,形成巨输尿管和严重肾积水;Prune-belly综合征,包括腹壁膨胀无张力、泌尿道梗阻及隐睾3种异常。

此外,还有巨膀肌、脐尿管末闭合合并尿囊囊肿等。其他少见畸形如巨膀肌-小结肠-肠蠕动迟缓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也是一种少见的最严重的功能性肠梗阻。超声检查可见巨大膀肌,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羊水过少,小肠扩张等病变。肾肿瘤常超声表现为肾脏区的不均质实性肿块回声,形态不规则。

展望

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最普遍、实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传统二维超声己是宫内胎儿检查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三维超声技术能够克服二维超声空间显像不足的弱点,成为二维超声技术的重要辅助手段。二维、三维超声的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的准确率。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及医师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系统产前超声诊断方法的推行,胎儿畸形检出率明显增高,诊断孕周也不断提前。因而,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及早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对判断胎儿预后、早期治疗及优生优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佰成等.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2004

[2]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作者:董洋 赵睿

上一篇:文化节策划书下一篇:我的暑假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