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评探讨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新媒体艺术与批评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普及,是20世纪人类信息传播领域最伟大的事件;而新媒体催生的新兴艺术形态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媒体批评探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媒体批评探讨论文 篇1:

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研究

内容提要: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开展,能够体现出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同时也有利于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打造。本文在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面临的问题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优化对策与可持续发展建议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网络媒体;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问题与策略

新闻批评性报道对于大众传媒发挥自身舆论监督功能具有着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国内新闻批评性报道而言,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是互联网、对外传播和批评性报道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提高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水平,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网络舆论传播和国际舆论传播中的责任感,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一、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面临的问题

(一)批评性报道深度。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只有十多年的时间,而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实践所开展的时间则更短,这也导致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理论相对薄弱。虽然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性报道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政策标准与价值观,但是在国际舆论环境中,不同国家所具有的传播政策和价值观也体现出了一定差异,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所具有的政策依据与价值观依据,其说服力和影响力尚有待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也导致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在面临反驳时会出现无章可循的问题。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新闻媒体而言具有更加多元化的批评方式与批评对象,但是在庞大的数据流中,一些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为了获得轰动效应,而使用商业化炒作、虚假信息等博得受众眼球,在此过程中,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不仅难以针对新闻事件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批评,并且也会失去自身针砭时弊的功能。

(二)批评性报道的影响力。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所开展的批评性报道,应当是对新闻事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确保自身的观点能够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虽然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但是许多批评性言论都会被逐渐掩盖,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观点的警示作用和指导作用,而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欠缺影响力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特点,焦点新闻与热点新闻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而这些新闻也会被之后的焦点新闻与热点新闻所快速掩盖,因此,国内外新闻受众并不会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长久的关注,这导致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如果不能及时地对某一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就会使批评性报道的传播时机稍纵即逝。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传播范围都是十分有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影响力的提升。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新闻媒体而言,互联网环境下的英语新闻媒体虽然在批评性报道的传播速度方面表现出了一定优势,但是在批评性报道影响力方面仍旧相对欠缺。

二、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优化对策

(一)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舆论传播环境中,对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科学地做出借鉴有益于有效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需要承认的是,西方新闻媒介在批评性报道的生产与传播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借鉴的经验,但是,与此同时,脱离中国国情,盲目借鉴西方批评性报道经验,很可能会导致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發育不良”,并使其发展空间受到制约。为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性报道的生产与传播实践中,有必要遵循“取精去糟”的原则,通过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对适应我国社会现状和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发展现状的批评性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等做出探索与创新,从而确保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过程中有理据可循。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深度,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还应当重视自身与社会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从而形成自律与他律共同构成的批评性报道监督机制,并减少社会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对国内外新闻受众所产生的误导。

(二)丰富批评性报道方式。丰富批评性报道方式,是提升受众关注度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以及日益激烈的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竞争中,这对于提升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影响力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方面,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参与到网络互动当中,从而发挥出网络媒体传受双方互动性较强的优势,而社会大众通过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及时地了解更多的批评性报道信息,而且可以针对自身的疑惑找到答案。显然,相对于传统的、欠缺互动的批评性报道方式而言,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关注,继而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影响力。另外,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也可以与其他媒体开展广泛合作,如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与传统英语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可以让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依托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而获得受众的信任,从而确保受众对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进行良好的接受,并确保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充分发挥出自身功能。

三、我国网络英语新闻批评性报道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批评性报道环境。网络媒体中的言论自由,能够反映出网络文明的发展程度,而要推动网络媒体言论自由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批评性报道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有必要在批评性报道环境构建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大众参与到批评性报道的讨论当中,从而让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体现出民主化的特征,并适应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环境的优化来看,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需要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同时也需要享有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从而确保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能够在践行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为国际新闻受众传递出不同的观点与声音。于此同时,在开展批评性报道的过程中,批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也应当得到强化,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批评性报道机制,并发挥出我国英语新闻媒体在监督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当然,国际新闻受众在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批评中的参与,对于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所开展的批评能够得到国际新闻受众的有效反馈,这对于我国网络英语批评性报道方式、批评视角、批评内容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批评性报道的专业化水平。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的专业化水平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关键,而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在批评性报道中体现出连续性,如使用新闻专题的方式开展新闻批评,针对比较突出或者国际新闻受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批评等;其次是批评性报道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不仅要求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所开展的批评要抓住批评重点,而且需要围绕批评重点对批评内容进行延伸,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批评性报道倾向。需要客观承认的是,无论是在批评性报道的连续性还是批评性报道的规模方面,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实践体系有待完善以及批评性报道散乱等,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因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从业者仍旧仍重而道远。要提升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专业化水平、拓展批评性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应当以自身改革与发展为出发点,首先对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体制与机制进行关注与批评,在此基础上,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需要对自身所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与互联网舆论环境做出清晰的认知,针对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国际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开展批评性报道工作,从而确保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能够在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影响力的强化。

(三)探索多元化的批评性报道渠道。长期以来,包括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内的国内新闻媒体,都是党与国家的喉舌,特别是在我国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需求中,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正是因为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社会地位,因此,从国内来看,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与特权,这种优势与特权体现在我国英语新闻媒体理所当然地对社会与个人开展批评,而社会与个人却并没有充足的权力与渠道对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开展批评。这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应当重视批评渠道的拓展以及媒介与国内外新闻受众互动平台的探索和搭建,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在具有话语权的基础上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开展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不仅能够让社会大众自由地提出自身观点,而且也可以让我国网络新闻媒介及时地收集到社会大众的反馈信息,這对于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报道方式、批评报道视角的及时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从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批评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来看,社会型批评报道、文化型批评报道是主要的批评类型,而经济类批评报道、政治类批评报道等则并不多见,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报道内容选择方面所持有的谨慎态度。然而事实上,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只有在国内外敏感领域作出深刻、真实的批评报道,才能够让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也才能够实现自身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提升。因此,这是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开展批评性报道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四、结语

针对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在批评性报道深度与影响力方面的不足,我国英语新闻媒体应当重视批评性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通过丰富批评性报道方式来提升自身报道所具有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为了推动我国网络英语新闻批评性报道的持续发展,我国网络英语新闻媒体有必要构建良好的批评性报道环境、提升自身批评性报道的专业化水平,并探索多元化的批评性报道渠道,从而展现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嗅觉,并促进自身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静:《做好批评报道应把握的尺度》,《今传媒》2012年第09期。

[2] 王勇、袁春妮:《<南方周末>批评报道的变化趋势研究——以2008年3月6日至2011年3月6日为例》,《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4期。

[3] 陈玲、关华:《改革开放30年来批评报道的发展变迁——浅析我国舆论监督、媒介生态演变以及记者角色的变化》,《东南传播》2009年第04期。

[4] 郝雨、郝艳辉:《民生新闻批评报道采访技巧和策略》,《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05期。

(作者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

作者:石鹏飞 赵建伟

媒体批评探讨论文 篇2: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

一、 新媒体艺术与批评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普及,是20世纪人类信息传播领域最伟大的事件;而新媒体催生的新兴艺术形态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回顾这几十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新媒体的界定并非总是固定不变,它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不断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却是相对明确,综合性、跨学科和交互性成为其主要特征,形成一门全新的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学科一样,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目前人们还没有对它有透彻的理解,其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特别是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我国的新媒体艺术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关注与跟踪,到范畴界定的提出与讨论,再到理论的探索与建构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最初面临的一种命名的困惑、一种身份的焦虑、一种对象的模糊和不确定,到逐步转向对学理的关注。本世纪初,新媒体艺术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新媒体艺术探讨的文章书籍,如黄鸣奋的《彼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2000),王秋凡的《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2002)、许江、吴美纯主编的《非线性故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2003)、张朝辉、徐翎的《新媒介艺术》,以及陈玲的《新媒体艺术史纲》(2007)等等,从不同层面阐述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可是,透过新媒体艺术现象背后以其本体特征作为理论研究重点的讨论尚显不足,学科的整合、多向度比较和“理论——分类——发展史——批评”的体系构建存在严重缺失,特别是有关新媒体艺术批评方面,其理论基本空白。笔者借助“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新媒体艺术批评”作关键字搜索,能检索到的相关文章屈指可数。

艺术批评作为艺术作品欣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任何艺术品沟通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它对艺术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其根基扎入在其它相关学科之中,因而我们可以借鉴相关艺术类形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新媒体艺术批评。但新媒体艺术又与其它艺术有本质不同,它不但呈现多种表现形式,从具有视听效应的材料装置到互动的电脑系统,从超媒体到人为的虚拟环境,从网络到网际空间,这些相互约束和相互影响的内质自始自终地贯穿在这些艺术形式之中。由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多个不同领域的技术,使其观念和形态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发展的制约,这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存在巨大区别。

二、两种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批评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立足于探索作品的审美因素、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方式。简言之,就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一道真诚地传达艺术作品的“美感”。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如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艺术家更好地创作;二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引导欣赏者进行鉴赏。

新媒体艺术批评顾名思义,是建立在对新媒体艺术这一对象分析上的艺术批评,对新媒体艺术作品以及新媒体艺术现象等给出客观的鉴别、评价、界论,使受众更客观地接受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美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艺术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它背离了传统学院派艺术的创作标准,转而崇尚用科学技术和新媒体设计出来的新形态的作品,创造一种特殊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与气氛。这种情境与气氛便是如今的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它们的形式十分多样:数字音乐、数字图形、数字动画、全息照相术、互动装置、互动数码电影和电视、互动戏剧、虚拟空间等等,以及其他形式的交流艺术。这种纷繁的艺术形式,带来了评判和取悦标准的混乱,也带来了新媒体艺术审美领域里多变的模式,这既是新媒体艺术的独特价值,也是今天艺术领域内不拘一格的样式,是对传统艺术的延伸。这也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要“整体”地观察和把握事物的特征,达到接近新媒体艺术的本质特性。

三、新媒体艺术批评特色对比

那么,新媒体艺术批评究竟在艺术批评方面有哪些发展呢?

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身份”的不同,传统的艺术家的身份往往是单一的,比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这些领域的艺术家,他们往往是各自领域里精妙绝伦的大师,他们都非常“擅长”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人们,不一定人人都接受过单纯和专门的艺术训练,他们可以是科学家、程序编写人员和电脑技术人员,他们掌握了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知识和创作力。新媒体艺术家们有一些是专职的,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维持生计,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利用业余闲暇,靠兴趣投入自己热忱进行创作,以此不断寻求新的艺术梦想。他们所能方便接触到的设备资源,加上自己不断创新的思维,都是维系他们创作的重要条件因素。这与传统艺术家们通过成为一名产品设计师、项目策划师或大众媒体顾问等,通过自己的艺术品直接获取利益维持生计完全不同。正如新媒体艺术家克里斯达.索末尔和劳伦特.米格诺诺指出的,他们从未在美国展览中获得过回报,只从欧洲和日本的一些组织中获得过一些资助。另外一种情况是,与传统艺术家合作,艺术家提供观念与形式的创意,他们则是后台的技术实现者,他们是艺术创作中新的主干力量。虽然这些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却是即将成为艺术主流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在艺术范畴内占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所以新媒体艺术批评在对艺术家进行评论时,必须考虑到新媒体艺术家的多重身份,不能单一的思考,传统的“齐常化”判断失去意义。

综观艺术史,艺术中的主要变迁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变革密切相关,深受影响。如西方的解剖原理、远近透视等,但是技术只是传统艺术实现的手段而已,从来不会构成艺术自身的“硬件”条件,并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艺术的可视性,而由长久积淀下来的艺术的精神传统潜在地控制着当代的艺术批评。新媒体艺术却大不相同,该门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其观念和形态的演变与技术发展平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由于技术的空前使用,对新媒体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数字艺术所依赖的数字技术、装置艺术所依赖的录像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组成部分以及自身的“硬件”条件,这就要求新媒体艺术批评不会像传统艺术批评那样崇拜精神传统,而应该体现时代精神,注重对技术性的考察和探究。

艺术作品的独立意境,从来不用考虑其他过多的因素。而新媒体艺术是跨领域和跨媒介的艺术。新媒体艺术批评不能像传统艺术批评那样只顾画里,不顾画外,新媒体艺术批评是一种大科学、大美学的批评,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媒介因素的影响。

传统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是审美发现,传统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对话,或是经历相同的悲欢,或是通过与把握将思维与意念转化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过程,最终达到审美的发现或者是心灵的共鸣等。然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形态上有着质的不同,它摆脱了对材质的依赖,形成了一种非物质的、用时间衡量的境界,突破了传统审美准则,形成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新媒体的虚拟特征给艺术感受者带来了强大的错觉力量,否定了现实,创造了另一个虚幻的空间,在这个虚幻的空间有着自身的意蕴和无穷性,同样在这个虚拟的空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这使得新媒体艺术审美变得复杂,也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没有固定的标准,使得人们在评价一种新媒体艺术时不得不考虑给自身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震撼。

传统的艺术创作者和受众是分离的,创作的直接交流很少。而新媒体艺术中的互动数字系统,是开放的多维的系统,在这系统中,“受众”也可称为“互动者”,他们不仅是新媒体艺术领域内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动作品中实现基本交互的角色。他们在与作品互动时,对于作品的内在运行是一无所知的,只能将对作品的初步认识转变为接受审美的交互过程。在新媒体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受众显得是如此的重要,他们不仅能够表现出接受一件作品时的态度,也会意识到作品反映出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往往是创作者所不知的),当他们手持鼠标、靠近传感器装置或通过肢体改变作品界面的原有面貌的时候,受众变成为新界面状态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作者的替身。作品的开放的、可进入的结构空间,使得新媒体艺术产品与传统艺术作品的复杂结构有所区别,互动艺术打破了固定物质化的程式体系和超越了由传统艺术总结的经验与结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预先突破了西方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是为在艺术作品、内容与受众之间交换信息而创造了一条通道。这个通道能够建立一个可对话的网络作品、可感应的互动空间、可导航的娱乐装置等,它可以足够地开放以适应各种交流,而不局限于单向的反馈中。这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比传统艺术批评更要考虑到受众,考虑到互动者的感受和体验。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和批评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无法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批判。要么基于对技术的考虑从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手段方面进行评价,要么抛开技术因素从传统美学范畴内单纯地对艺术效果进行评价,要么在机器范畴内对装置本体进行评价,要么从作品的人文意义以及社会意义进行评价,甚至可以抛开一切从计算机运用创新程度进行评价,但无论采取哪种评价,对艺术品来说都是不可靠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也使得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实现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参考标准和评价标准,也许我们可以从其基于某一方面或者是人为观念或者是意识评判进行评价和检验,但无论如何对新媒体艺术的评价不是一个单一概念,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四、结语

当前,在欧美国家,新媒体艺术以强劲的势头,已经形成了各自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创作体系,数以百计的国际媒体艺术节、大型活动与互联网都不断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交流信息的平台,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新美学形态与应用技术可以快速的在国际上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

今天,在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作材料的时代里,艺术家不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体技巧的专攻中,而更多地应主题理念、展览环境的客观条件,寻求科学技术与主体素材相结合的新方法。新媒体无可置疑地为艺术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的可能。长久以来固定的思维模式、知识架构体系,容易使人们专注于一套传统的理解方式,使我们很难体味新媒体艺术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如何运用现代批评为新媒体艺术创作以及发展做出贡献是值得探究的,也是新媒体艺术理论发展中亟待填补的空缺,新媒体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更深刻地了解新媒体艺术,构建完整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2. 舒可文.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3. 王瑞光.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思考[J].南方刊论.2008.12

4. 张志伟.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J].装饰.2002.4

5. 李雪.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的比较[J].科教文汇.2008.7

6. 颜翔林、沈虹.审美发现——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

7. 许鹏.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

8.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9.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

10.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3

11.葛红兵、叶片红.大众传媒时代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之我见[J].艺术百家.2007.04

12.祝明杰.当下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国际视野[J]. 电影文学.2007.17

13.傅文斯荔.当代新媒体艺术探讨[J].大众DV(大众摄影.下半月).2007.2

14.肖永亮.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A]. 廖祥忠. 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15.肖永亮. 文化创意和新兴艺术[J]. 艺术教育2008.8(总第181期).

16.肖永亮.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5.

肖永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傅琳

作者:肖永亮

媒体批评探讨论文 篇3:

大众传播视野下媒体批评之我见

摘要:在媒体走向大众化时代的环境中,媒体与文学批评的联姻成为必然。媒体批评更加接近于大众,使作品与受众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回馈机制,构建起批评的介入平台;但由于思想缺席,利益在场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媒体批评利大于弊,它与传统批评的共生、互补,将对文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众传媒 媒体批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以其巨大的能量楔入文学批评的空间,形成文学批评的新格局,其突出表征乃是文学批评成为传媒合唱的一个嘹亮的声部。由于媒体批评是社会性最为广泛而内涵也最为驳杂的文艺批评,自2000 年始,便不断有人著文对传媒批评提出质疑与批评。一些有关传媒批评的专题研讨会也纷纷召开,从而把传媒批评问题更加显豁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本文将着力探讨:媒体批评存在的必然性、媒体批评产生了哪些有益的变化,又导致了哪些根本性的遮蔽。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媒体批评在当今批评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媒体批评兴起的心然性

关于传媒批评或曰媒体批评,一般而言,它指称的是发表在媒体上的,由新闻记者、编辑、专栏作者、制作人操纵、策划、制作、撰写的,以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批评。在上世纪80年代,批评家掌握着主导权,通过媒介引导着读者的阅读和欣赏,确立文艺作品的地位。在这里,发言的是文艺专家学者,媒体只是工具、传声筒。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媒体的话语权发生了转移,从专家学者的手中转到了记者、编辑那里。媒体批评走上了前台,控制了媒体文艺舆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媒体全球化的影响。20世纪末期,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犹如一股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涌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引导的传媒业更首当其冲的成为时代的关键标志。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对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接受的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有的文艺样式都进入传媒渠道,通过传媒的转述和选择而实现其社会化过程。各种创作流派,理论思潮纷至沓来,文学批评的立足点和理性判断的立场自然也会随之发生转变。立足于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无论对于新的创作流派进行诠释,还是对作家作品的剖析,宏观上可以在全球化语境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力,微观上则可面对转型期的文学实践,站在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角度加以观照,甚至传统的文本也因了新的、多方位的理论视角而得与阐发与引申。在这个意义上,在媒体全球化多元语境中,促使跨媒体的文学传播必须构建与之适配的理论框架、多元话语体系,才能在全球一体化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拥有自己的多元对话体系,媒体与文学批评的联姻成为必然。

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直接影响和催动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而市场经济的魔力又必然对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具体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大潮把文化与文学也卷入市场,并且资本也迅速进入文化市场,使文化与文学成为产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其二、市场经济向文化领域的扩张渗透以及文化的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既有的文化体制,带来了一些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化。文化人作为个体生产者,并不一定考虑体制化的需要,而更多是为消费市场和经济利益而生产。其三,更深刻的影响还在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思维方式与经济价值观的普泛化,使其成为整个社会主导性、支配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渗透到当今社会的一切领域,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文化和文学价值观念。在这种前提下,作者、出版社、发行商的共同期望便是尽可能的使更多受众了解作品,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便是媒体批评的介入。因此,当文学受众的接受需求呈跨媒体状态之时,就意味着文学传播与文学批评走向跨媒体的必然。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流通与消费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顺理成章的在沟通作品与受众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媒体批评的价值定位

媒体批评成为专家和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对它的评价也是莫衷一是、毁誉参半。誉之者认为,批评的天下将属于媒体批评,传统批评将会成为信息时代的恐龙;毁之者认为,媒体批评对中国大众文化构成了软暴力,应该退出文艺的圣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传统批评也好,媒体批评也好,都不例外。如何准确地把握它们,客观地对待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正是本文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媒体批评兼有现代媒体、活泼通俗和大众批评三种规定性。媒体的这些特性使文学批评的方式得以拓展。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任何影响,都是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对人的组合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①正因为如此,文学批评的评判对象从传统的纯文学的文本形式扩大到了对影视作品的评说,对网络文学的分析,甚至对流行歌曲的艺术和文化审视。可以说,文学批评的视角已逐渐更加平民化、大众化,这对引导普通读者的审美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刊发文艺评论与批评论文的专业报刊严重萎缩、在众多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从业人员纷纷转行隐退的情况下,许多新闻传媒主动承担了本应由文艺批评肩负的联结文艺与受众的中介职责,在广大文化受众与当下文艺创作之间搭建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媒体的桥梁达于作者、评论家,而针对这些反馈信息,作家、评论家又会给予相应的反映。其信息的不断回馈、交流,使读者、作者、评论者三方达到空前的思想交融,形成良性互动的状态,接受美学所追求的文学接受的境界,在大众传播媒体所构筑的互动平台上得以成功实现。

媒体批评的兴起给文学批评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建立多元化的批评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媒体批评与传统的批评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文学批评是一种精英化和严肃高雅的批评,在文艺价值标准的指导下通过条分缕析对文艺作品的品质作出判断,在表达上面要言之有据,论述周密、审慎稳妥,具有学术的严整和规范。媒体批评兴起于严肃高雅文艺边缘化,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网络进入大众生活之际,其批评领域涉及到大众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传统的雅俗之分,在媒体批评面前失去了代表价值标准和等级秩序的意义。媒体批评与传统批评即不是互相对立的,同时又保持着各自的特点。“每一种批评都有自己的批评活动的文化环境,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作者、读者、载体和话语体系,它们互为补充,分别达成各自的文化和审美的意旨。”②媒体批评需要理性参与,传统批评必须走向个性化;媒体批评充当民间言论的代言人,传统批评注重批评的宏观性与历史性,二者同时存在,互相渗透,共同发展,共同构筑批评的立体图景。

三、媒体批评的局限性与超越的途径

不可否认,媒体批评关心的是媒体自身的利益,它的基本立场必须符合为我所用的目的,因此,新闻、消息、有预谋地炒作及直接或变相的组织批评行为等等,构成了媒体批评的常见方式和表现特点。然而,不能因为媒体批评带来的危害,就否定其积极意义,也不能让它负全责。其实,应该公正合理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大众媒体应该有它的自省意识,提高自己的品位,力避自己的短处;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家必须超越大众媒体的局限,从自己内心找回文学的尊严、作家的良知,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具体来说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寻回自我,增强批评家的主体意识

面对现代媒体的日渐“强势”,一部分批评主体迷失了自我,处在独立判断的悬置状态。要找回自我,就必须坚守自信,加强主体的批评意识。批评家们首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理论修养,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满足文学审美消费要求的同时,对大众的审美心理消费要求进行适当的导引,尤其是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

第二、加强互动,树立平等对话的意识

媒体批评其实是最需要互动的,对牛弹琴或者对着石头说话,那种感觉肯定不会好,也不可能达到什么良好的效果。这里所说的“互动”主要包括批评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媒体批评的执业者和一般受众之间的互动、批评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被批评的客体之间的互动、被批评者与一般受众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可以表现为情况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又可以表现为受“批评”之后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还可以表现为对“批评”的反批评如何进行的切磋。在互动中,要有平等对话的意识。只有平等的、对话式的批评,才能铺就通向真理的道路;也只有摆事实、讲道理,坚持以理服人,正确地对待并行使自己的批评权,媒体批评才能有效地遏制自己的“霸气”,得到受众的普遍信赖和尊重。

第三、重视审美,提升受众的审美鉴赏力

媒体批评应具有审美属性和市场价值判断并存的双重属性,既保持有传统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又要充分肯定文学在走了向跨媒体阶段所呈现的旨在满足世俗的感性娱乐的因素。但尤其重要的是,不可忽视文学创作与接受的审美品位的提升,并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与视野体现批评的价值。

总而言之,媒体批评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还有不断拓展的趋势。但媒体批评在实践中存在着大量问题和缺陷,离“健康的批评”尚有距离。因此,我们应兴利除弊、扬长避短,让媒体批评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挑选审美对象、甄别艺术美丑的参照物,倘如此,无论对于匡正文坛时弊、繁荣文艺创作,还是优化受众的阅读选择、正确引导文化消费,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

②王山.批评:碰撞中的坚守与新生——“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综述[D].文艺报,2001.

(范 莉,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范 莉

上一篇:工厂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最新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