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本科毕业指导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才档案姓名:戴永生职务: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贵州省名中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学本科毕业指导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学本科毕业指导论文 篇1:

医学本科生看四、六级考试对毕业从医的影响

摘要: 对医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近59.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66.7%认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本文重点从四、六级考试的报考对象、考试性质、考察侧重点上来说明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原因,并且对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医学生本科生 毕业从医

一、引言

在本科生期间,医学生们主要需要通过四﹑六级这两个基本的英语考试。一般来说四级考试合格是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而六级考试合格是当今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应聘条件之一。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对医生的新要求,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能否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已越来越受到医学人士的关注。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时间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月29日。

(二)调查对象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类本科学生。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我们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处理。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并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填写问卷,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8个专业,共300人。共发出调查表300份,收回293份,有效调查表276份,收回率为97.6%。

(三)调查结果

1.四六级考试是否能满足从医的需要。

2.关于是否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及是否有必要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问题。

3.医学生本科教学中加入医学英语的内容,是否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如果有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能否取代今后医生职称考试中的英语部分?

三、讨论与分析

以上数据表明,近59.4%的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66.7%的医学生十分希望能够通过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以解决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同时53.6%的学生认为针对医学生的英语考试或者专业英语部分的考试能够影响以后的工作,这与大多数人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相符合。

1.从四、六级考试来分析,其考试对象是所有学生及部分社会人士,所以其性质是英语基本水平的检测工具,其考查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强调了语言听说能力。四、六级考试合格只能说明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对于医学这个专业领域,不论其单词还是语法结构,不论其翻译还是口语表达都有自身的特点,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专业化这一特点,而这些英语能力不是四、六级考查合格的学生所具有的,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

2.从医学生毕业从医来看,医学生本科毕业从医主要有以下两种可能: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者。

临床医生:医学生毕业直接到各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这要求医学生必须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英语)、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这些考试对医学英语有一定的要求,而四、六级考试满足不了这种英语专业化的要求。另外,在从事临床工作过程中,医生还需用英语与特殊病人及家属沟通,这就要求在四、六级的听说能力基础上还应具有医学英语本身的特色。医疗器械、医药说明对英语的专业化更说明了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

医学研究者:其对英语基本水平及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只有具备比四、六级考试合格更高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而又专业化的英语能力才能不断与国内外交流先进的医学知识,并通过自身努力在医学科研上有所成就。

四、关于几点思考和建议

1.有关部门应该针对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使医学生毕业从医道路更加顺利,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2.医学本科生可以在本科学习期间通过组织医学英语竞赛、参加选修课等方式自行学习医学专业英语,来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3.医学院校在未来英语教学中可以在完成一般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在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应注重相关专业词汇的教学,逐步实现中英文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鑫友.从2008年6月四级考试看趋势.

[2]陈丽,孙菊芳.CET改革及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新要求.求实,2006.1.

[3]丁年青.医学英语与英语医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2):40-41.

[4]杨国俊.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化策略[J].外语界,2002,(3).

本文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2007学年学生课外科研学术活动立项第171号项目“国内外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与探索”阶段性成果之一。指导老师: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肖向阳副教授。课题组组长: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04级中西医结合李维丽。

作者:刘萍萍 朱丽莎 林心宇

中医学本科毕业指导论文 篇2:

全国名中医戴永生:用一生践行人民幸福的“中医梦”

人才档案

姓名:戴永生

职务: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贵州省名中医。

专业特长:首次提出五行“一源而三岐”的发展史观,并完善五行方法论,创新中医五行辨证7类35个证候模式,首研脏腑五行病机,独创中医五行辨证并应用临床,对五行系列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擅长应用中医五行辨证辨治肝胆脾胃肠病症及内科疑难杂症,在治疗胃癌前病变、肝纤维化、复发性口疮等疑难杂病的诊治做出突出贡献。

观气色、听声息、询问症状、指摸脉象,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一番操作下来,戴永生基本上能针对患者的情况准确开出药方。

今年78岁的戴永生坚持每周三次坐诊,患者焦虑着走进他的诊室,再出来时脸上充满希望。“我原来生病在戴老师这里看好了,今天是带娃娃来。”来自遵义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重获健康是一名医者的本职,能运用自己所学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并认可中医、相信中医,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聊起中医,戴永生的眼睛里闪着光亮。

知行合一践行“中医梦”

戴永生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医师,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对中医也格外感兴趣,1961年,戴永生考入当时的贵阳医学院,开始正式走上中医道路。

在学校期间,戴永生勤奋刻苦,学到许多扎实的理论知识。本科毕业后,为积累更多临床经验,戴永生扎根基层医院,一干就是十多年。

1980年,贵州省组建中医研究班,戴永生又成功考入。在贵州省中医研究班,戴永生得到著名中医大家袁家玑教授亲自教诲和前来讲学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指导。3年学习结束,戴永生留在母校工作,一边为学生上课,一边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坐诊。

知行合一,常学常新是戴永生的日常。“医学这一行,必须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我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用实践印证理论。”戴永生告诉记者,“《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东恒的《脾胃论》等著名医学著作我经常认真研学,再研究自己的新东西。”

随着医术不断提高,找戴永生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从医过程中,戴永生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曾经有一位从吉林慕名而来的患者,被丙肝折磨多年,辗转求医均没有好转,病情一度恶化成肝硬化,患者痛苦不堪。经过戴永生的医治,患者一年之后恢复健康。为戴永生送来锦旗时,“我以为自己好不了了。”这名患者握着戴永生的手不停哽咽,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提出五行“一源而三岐”

一直以来,戴永生遵循“中医要继承,更要发展”的治学理念,他首次提出五行“一源而三岐”的发展史观,并完善五行方法论,创新中医五行辨证7类35个证候模式,首研脏腑五行病机,独创中医五行辨证并应用临床,对五行系列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擅长应用中医五行辨证辨治肝胆脾胃肠病症及内科疑难杂症,在治疗胃癌前病变、肝纤维化、复发性口疮等疑难杂病的诊治做出突出贡献。

2007年,戴永生达到退休年龄,但他接受医院返聘繼续发挥余热,站在医疗战线治病救人。如今,在国家、贵州省相关部门以及医院的支持下,戴永生出诊在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截至目前,他培养博士生4人、硕士研究生7人,带教本科生182人、进修生20人,为入职青年教师及医生进行岗前培训18场。

“戴老师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非常认真负责,跟着他学习的时候,他在我们医案上写的批注密密麻麻,讲得非常清楚,我们真正学到了很多医疗技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郭银雪说。

中医医生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戴永生尽管年事已高,但一直坚持在路上。

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如今的有名中医,戴永生坦言,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社会的环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中医越来越信任,贵州对中医也越来越重视,只要想学习,总会有很多的机会。”戴永生说,“国家和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和厚爱,让我更加安心、更有信心和动力继续治病救人和师承教育,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去实现‘中医梦’。”

作者:罗欢

中医学本科毕业指导论文 篇3:

军医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分析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是本科学员培养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医学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均有毕业论文训练和考核要求,并作为本科学员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其质量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了解”、“选题情况”、“资料获取”、“老师指导”、“时间安排”以及“重视程度”六个部分。主要调查对象为我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其中医学检验专业33名学员,药学专业62名学员,实验技术专业19名学员,生物技术专业41名学员,共计155名学员。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47份,回收率为95%。

2 问卷调查统计

2.1政策了解情况(如表1)

2.2选题情况(如表2)

2.3资料获取情况(如表3)

2.4老师指导情况(如表4)

2.5时间安排情况(如表5)

2.6重视程度(如表6)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加強行政管理导向力度

调查中发现学员对毕业论文相关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干指导老师,而通过学校机关和院系层面相对较少,说明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应该加强学校和院系机关的管理职能,通过组织见面会,促进教、学、管三方的有效沟通,详细讲解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规定,使得学员在进行论文撰写前学校的政策要求以及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有清楚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2增强学员自主选题

毕业论文撰写作为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我校79.6%的本科毕业学员的论文选题均由导师指定方向,虽然选题方向更为科学、合理,但大大制约了学员自主性的发挥,同时缺乏选题环节,不利于全面的科研训练,实际上,78%的学生都愿意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因此,应进一步给予学员自主选题的自由度,导师和院系应该进一步加强选题论证,从而让学员学会从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高其科研兴趣和爱好。

3.3促进各项能力培养

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学员往往感觉难度较大,缺乏实验动手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搜索查阅文献能力等,这提示我们在学员课程学习阶段应加强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专门开设“专业英语”、“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让学员在前期尽可能多的接触、学习科研方法和科研技巧,同时可让本科生融入研究生科研小组共同培养,利用研究生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定期组织学员观摩、见习教师所在科室的科学研究和学校、院系以及科室的学术讲座,进行文献查阅、信息收集归纳整理以及文献阅读报告活动,体验科技人员风范和科学研究活动与过程,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科研意识。

作者:岳娟娟 陈钢

上一篇:度农村干部工作总结下一篇:传统语文教育下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