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调整, 全社会对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对我国高等预防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预防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巩固专业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对于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现培养目标, 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4]。有学者开展的研究表明, 近年来,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其中既有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的原因, 也有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笔者结合指导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实践, 就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相应对策展开论述。

1 主要问题

1.1 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

近年来, 随着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 很多人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前的例行程序和环节, 写的好与坏都无关紧要, 不会影响正常毕业。此外, 由于预防医学专业撰写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安排在最后一学期, 大部分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和备考研究生等多重任务和压力, 分散了精力和时间, 撰写毕业论文时不能全身心投人, 论文选题草率、立意不新、内容平淡等现象逐渐增多。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 整体论文质量令人担忧。

1.2 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国内有关学者曾进行专门调查,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技巧、专业外语应用、统计图表应用、统计指标选择、论文撰写中的讨论、外文摘要、结论部分规范书写等方面[5]。笔者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还发现, 除上述问题外, 很多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不了解国家当前的主要卫生政策, 不掌握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常识, 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模糊, 影响了论文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应用价值。

1.3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够规范和严格

各高等院校虽然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上制定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但各院系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往往外紧内松, 指导教师也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 轻视毕业论文指导的倾向。在论文设计、开题、中期管理、答辩等过程环节很少进行专门检查, 也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特别是缺乏监督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相互审阅的工作机制, 致使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规范, 监督措施流于形式, 最终使毕业论文难逃“走过场’的结局。

2 对策

综合分析上述问题, 其中既有客观矛盾和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又有学生自身和指导教师的个人原因。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不仅能有效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而且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 提高毕业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公共卫生院系要给毕业生创造比较宽松的条件, 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出严格、规范并符合实际的毕业论文考核制度或管理细则, 并不断健全和完善, 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制度保证[6]。团总支、辅导员、教研室协同配合,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不仅能够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还能有效锻炼和培养个人综合素质, 对于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2 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当前国家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 既结合科研、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又考虑技术条件、时间、经费的可行性。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方向的文献, 让学生自己寻找有待解决的问题, 提出研究的思路和目的。满足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为学生开设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讲座。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固定的方法与格式, 要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训练, 必须通过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如文章结构、语言陈述、实验数据的整理加工、图表的制作与表示方法、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等。每一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并准备论文设计前, 都应安排专业教师给学生讲解流行病学调查技巧和方法、统计学方法应用以及具有预防医学专业特点的论文写作讲座, 使学生了解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方法, 具备撰写科技论文的初步技巧和能力。

三是实行论文开题、中期、答辩全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负责制, 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全程指导和参与论文开题、中期报告、答辩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应每2~3周组织一次阶段总结, 邀请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完善研究方法, 保证论文质量和进度。

2.3 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在院校毕业论文有关管理规定基础上, 公共卫生院系应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 制定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或细则, 使有关管理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严格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责任制度, 通过检查和考核, 将毕业论文带教质量与指导老师资格聘用、年度考核结合起来, 促使指导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同时严格要求学生, 通过阶段性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将检查结果与毕业论文成绩挂钩, 严格考勤制度, 对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 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或停止其毕业论文答辩。

2.4 建立毕业论文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院系要对论文写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认真验收, 严格把关, 建立全方位、系统的监督和控制体系。一是由学院负责总体监控和把关。制定制度、标准、任务和目标, 制定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二是由教务办公室部署和安排质量监控工作, 并负责监督实施。督促各教研室按时制定论文指导计划, 按时提交开题、中期检查等阶段性报告, 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检查或抽查;三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 如指导教师应在每次辅导后填写指导记录、学生在记录上签字、开题记录、中期报告后论文整改情况以及按月填写论文进度情况等。既能够督促指导教师认真辅导, 又能有效保证学生论文质量和进度。

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仍需要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指导教师的积极探索。在指导本科生论文的过程中笔者也体会到:指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而且老师的道德品质、工作作风、为人处世方法, 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同时, 也极大地促进了指导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促使指导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方法。充分发挥毕业论文指导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功能, 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将为实现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国际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预防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巩固专业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其中既有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的原因, 也有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根据指导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实践, 就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预防医学,论文,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郑少华, 陶珍东, 魏财业.提高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探讨[J].教书育人, 2007 (27) :100~101.

[2] 罗以贵, 赵正雄, 温永琴.提高农科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7 (2) :25~27.

[3] 郭亚红, 尹秀珍, 何卫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途径探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7 (2) :48~51.

[4] 金月玲, 陈晓东.加强管理,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J].检验医学教育, 2006, 13 (4) :11~13.

[5] 张玲, 朱长才, 李文芳, 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 :45~46.

[6] 向萍, 李革, 黄小玲.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10) :973~974.

上一篇: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分析下一篇:刍议大学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