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缺乏或者升糖激素浓度过高, 所引起一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脱水、酸中毒等症状为主的综合性疾病[1]。是糖尿病的常见与急性重症并发症。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 各种基础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提高[2]。其中, 以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最高[3]。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血糖进行控制, 将会直接导致患者机体内的代谢紊乱, 从而使得某些元素增加,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提高[4]。尤其是对于ICU病房糖尿病患者而言, 其机体免疫力严重缺失, 并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较高。且该种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影响广、死亡率高等诸多特点, 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难度[5]。尤其是在当前, 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后难度较大, 使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相对降低[6]。对此, 不少医务工作者在就该种疾病的护理服务进行研究。该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护理, 临床效果较好, 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ICU收治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 女8例, 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 (57.27±4.62) 岁, 糖尿病病程1~9年, 平均病程 (6.2±1.7) 年。入院随机血糖为 (21.56±6.21) mmol/L, 入院随机尿酮含量为 (2.23±0.82) mmol/L;观察组男11例, 女9例, 年龄42~73岁, 平均年龄 (57.21±4.61) 岁, 糖尿病病程1~9年, 平均病程 (6.4±1.7) 岁, 入院随机血糖为 (21.78±6.34) mmol/L, 入院随机尿酮含量为 (2.21±0.95) 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著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其主要内容有:密切监视患者体征、适当调整患者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呕吐物、给予补液支持、记录相关指标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其主要内容有: (1) 心理护理。在ICU病房中, 患者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很容易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加, 治疗情绪低迷, 甚至恐慌、焦虑。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并且针对产生原因, 采取合理的疏导方案, 以尽可能地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降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 使得其更为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 (2) 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而言, 在急性阶段必须要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 多以禁食为主。在住院期间, 需要根据患者的相关指标, 来进行营养的摄入, 在摄入量的计算上, 也有对应的公式。尽可能保证摄入的低糖、低盐、高维生素的饮食补充。同时, 以少食多餐最佳; (3) 健康教育。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原理以及治疗方案等对患者进行讲解, 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状况, 避免无知造成的恐惧。同时, 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使之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自我约束力增加, 对于饮食或者日常活动的健康性, 相对提升; (4)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患者讲解用药的规则, 避免患者随意停药或者不按时按量服药的现象产生。尤其是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对于其用药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同时, 在用药期间, 可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来对用药效果加以评判, 以为医务人员的给药调整提供参考。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 同时, 采用该院自制调查表, 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其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经t检验;以[n (%) ]表示计数资料, 经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 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人们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这就使得糖尿病患者进入治疗环节的数量较多。而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可能会因为胰岛素的缺失, 使得其体内的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速度过快, 从而产生大量的酮体, 致使患者出现高血酮、酸中毒等多种现象[7]。可以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际上是一种代谢性综合征。该种疾病的临床特征相对显著, 主要包含恶心、呕吐、尿多、乏力等, 严重时, 还会使得患者存在呼吸快或者昏迷等现象, 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因此,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必须要及时进行救治。

由于该种疾病的诱发因素相对较多, 在临床对其进行治疗时, 不能保证立马见效或者一定有效。故而, 必须要配合良好地护理策略进行辅助。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缺乏合理的饮食习惯且心理状况较差, 这些都是限制该种疾病治疗的主要原因[9]。对此, 笔者认为, 必须要以综合护理干预为手段, 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多个方面来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控制, 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在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血糖控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上, 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 能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得相关指标恢复正常, 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ICU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护理措施以及其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ICU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酮症酸中毒纠正状况、症状改善状况、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 能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得相关指标恢复正常, 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策略,效果

参考文献

[1] 柳王芳.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78) :259-260.

[2] 范玉松.全面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14) :165-166.

[3] 杨红.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3) :177-179.

[4] 张琪玮.1例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31) :246-247.

[5] 范中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6) :98-99.

[6] 彭建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护理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5) :216.

[7] 黎雪连, 赖亦彩, 黎小满, 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的护理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6) :142-143.

[8] 孙芹.循证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 (5) :61-62.

[9] 聂桂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例治疗及护理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10) :23-2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