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在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环节中课题体系建设的探索,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特点与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农业工程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篇1: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 要: 环境材料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课程内容更新快,内容广,对高校环境材料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材料”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环境材料 环境工程 教学实践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的物质基础。生产材料是消耗资源与能源的大户,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但是材料还是开发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

90年代初,人类认识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国际材料界出现一个新的领域——环境材料。它是一个涉及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的新领域。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课程可以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于科研、生产,使各种环保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更合理更趋于环保,对提高环保素质是一种有益尝试。

近年来,有些高校为环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了环境材料课程,但作为一门新课程,知识信息量迅速增加,课程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和更新,深化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为了促进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的教学工作,笔者从农业环境工程专业的自身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课程的定位和特点

目前,在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针对高年级大学生开设了环境材料课程,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我校作为一个地方性农业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2010年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拓展课里增设了环境材料选修科。该课程密切联系科研和生产实际,旨在使学生掌握主要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了解一些新型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潜力,了解产业化的环境材料产品商业化的状态、程度和应用情况及经济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继续深造和就业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尤其涉及很多材料化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地使多学科相融合、贯通;同时,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整合教学内容,凝练教学特色。

环境材料课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能源材料、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及降解环境材料等。我校开设的环境材料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设在第5学期,课时为32学时,因而结合农业院校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精练和整合必不可少。通过对几种环境材料教材的对比和筛选,并结合教学实践,选用冯玉杰编著的《环境功能材料》作为参考,主要针对近年来适用于农业地区的特殊条件的环境净化材料、吸附分离材料、新能源材料进行讲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净化材料中主要讲授目前环境领域的科研热点和商业前景的材料电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湿式氧化材料、微波材料;第二章吸附分离材料中主要讲授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领域有关的离子交换分离材料,吸附树脂分离材料,纤维吸附分离材料;第三章新能源材料中主要讲授与农村固废资源化有关的生物质能和21世纪最有潜力能源氢能。讲授中重点放在这些新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环境中应用原理基础上,分析各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讲授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授课内容,重新整合,用简练、准确、通俗的语言把讲授内容表达出来,使学生一听就懂。

2.2结合科研和商业案例,提高学习兴趣。

因为该课程中涉及内容较多,理论深,如果进行抽象的讲解则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来说枯燥,难度大,且与他们关系不大,所以学生兴趣不浓厚。教师对环境材料教学内容,一般由理论易到难,逐步深入,此外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的刺激程度,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在本课程教学中,为了优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讲一种新型材料时,讲解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远离前,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真实的科研和商业案例的情境,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核心部分——材料的组成、制备及应用原理。比如讲光催化材料时,先采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展示“自洁玻璃”在浴室门窗、厨房门窗玻璃、汽车玻璃等应用;结合“非典”事件,展示TiO■光催化剂,投入台湾使用收效显著案例。另外,介绍世界上发达国家知名公司,如英国PilkingtonActiv公司、日本TOTO公司、美国PPG公司、德国GEA公司等,研发光催化材料产品推向市场的现状。讲生物质能时,首先以动画形式介绍农村新能源开发典型案例,如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等。根据这些事实,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然后讲解材料的制备和净化原理,达到教学目的。

2.3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实质是教和学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讲授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新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应用原理,理解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把材料的实际应用现状和趋势采用讨论和讲座形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3.1讨论部分:讲授一种材料后将所对应材料的应用现状任务下达给部分学生,一般每种材料分给两组,学生三名一组,针对每种材料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但保证每人都轮到一次。等学生根据数据库、相关报道、汇总内容,在消化基础上进行PPT汇报。汇报内容经班级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对不足内容给予补充和修正,汇报成绩由学生给定,作为平时成绩。在汇报和讨论中,学生非常积极,气氛特别活跃。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2.3.2讲座部分:讲座是大学中的一种重要学习途径。在听讲座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较全面地掌握科研动态、商业行情并开阔视野,还可以领略各行各业专家的口才艺术,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本课中每章结束后通过课外时间,针对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邀请周边材料领域企业家和专家安排讲座,讲座过程中安排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网络环境下强化引入材料发展新信息,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环境材料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但课程的学时有限,案例教学往往难以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全面。为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让学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网络环境,组建班级QQ群、微信群等,创造开放、民主、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的链接,也可以有目的地发布当今国内外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或科教片。其次,给学生一定的认知时间,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对研究成果进行剖析。最后,网上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可以即时互动。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辩驳、补充,进一步提高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认识。

3.结语

环境材料作为新世纪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渗透于各门材料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在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制备材料,应用材料,保护环境,提高环保素质教育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经过三年来对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环境材料课程的实践,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结合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光明.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及其与材料科学的关系[J].大学化学,2004,6.

[2]雷文,杨涛.多媒体在高分子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08,6.

[3]成青,谭惠平.在《材料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2.

作者:崔春月

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篇2:

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在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环节中课题体系建设的探索,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特点与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农业工程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

農业工程(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学科是以复杂的农业生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工程、生物、信息和管理科学的原理与技术,探索环境、装备和设施与农业生物的互作规律,研究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工程技术、装备和设施,提供与农业生物系统相关的工程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服务。由此可知,农业工程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是联系农业与工业的纽带。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了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物成长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所相关的各种工程技术手段。从事农业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不但要具备充足的生物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农业生产知识,以及多种工程技术手段才能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因此,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是解决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当下我国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农业迈向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工程学科概况

农业工程学科1907年诞生于美国,之后不但发展、演化、壮大,对推动世界各国的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北美国家率先实现了农业工程学科向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转型,为学科内涵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使得学科发展又迈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历史悠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一些高校便开始了农业工程相关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解放后,农业工程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归属工学门类,设立八个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农业水土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业系统工程及管理工程。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调整学科目录,将农业工程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调整为: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四个学科。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再次调整学科目录,将农业工程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调整为: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农业生物系统工程等五个二级学科。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类院校和少数综合类大学设立了与农业工程相关的学科。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院校有18所,其他均为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博士点为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二、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特点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农业工程学科共有25所高校参评,其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18所高校中参评17所。由评估结果可以看出,985高校和一些综合性大学在学科整体水平上排在前列。地方农业院校实力需要加强。然而,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推免和招生工作发生了变化,使得地方农业院校在吸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这为地方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农业工程学科兼具了农业、工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门类,综合性大学的多平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单纯的地方农业院校在基础性学科平台建设和应用上相对薄弱。这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等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为地方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的重要粮食基地。为北方大农业提供现代化农业工程与装备,是东北农业大学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而为北方大农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端人才则是首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其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农业高校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农业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然而,对于研究生教育,各高校还主要是将研究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往往忽略了对课程体系的建设,授课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学生们也不重视上课,导致课程体系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高端研究人才的培养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首先要从课程体系上入手,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形式,从打造核心课程入手,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然而,由于农业工程涵盖的二级学科多,学科内涵和基礎理论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提出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涵盖各种知识体系与能力,满足不同二级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位点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既考虑在总体上符合一级学科领域发展需要,又在二级学科及所属方向上个性化细分。对于博士要让其站在国内领先和世界科学前沿的高度上进行研究,培养精英人才;对于硕士要培养其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培养高端人才。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有:

1. 适时适当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通过多年的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已由最初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单一学科,发展到目前的5个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以及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是目前国内院校中开设二级学科数量较多、较全的而且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在学科方向增加的同时,课程体系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进,采取“3年定期调整,2年动态调整,1年微小调整”的原则,适时适当地调整课程体系,保持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

2. 突出课程体系的“工程化”与“协同创新”

随着农业工程学科和科研的快速发展,各二级学科间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由原来的单纯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等开始向“工程化”迈进,因此,农业的工程化以及协同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课程体系上注重了突出工程特色,尤其是在学位课和必修课中,重点强化工程类课程的数量和学时,优先安排能够讲授多学科交叉,具有协同性质的课程。同时各一级学科和各二级学科均开设了学科前沿讲座,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又鼓励本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登台演讲。

3. 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多头并进建设

研究生课程不同与本科生课程,尤其是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人数少、学时精、有一定的灵活性,建设难度较大。对教师水平要求很高,要不断更新课件内容,保持与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同步。为此,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课程体系上实行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精品课程为主导,以创新实践课程为特色,对硕士和博士课程体系进行了分级和分层改革和建设,有重点、有侧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选课和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建立了多个校外研究生实验实践基地,采取走出课堂的办法,增加创新实践类教学比重,寓教于科研实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研究生动手能力,又探知了科研方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结合地域优势制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我国大多数地方农业院校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农业工程学科在服务各自地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着各自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切实做到学科建设的“上天落地”原则,一定要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既要时刻关注“高大上”的世界前沿科学问题,又要紧抓不放“接地气”的地方急需实际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农业工程高级人才。

(二)实行以一级学科为纲和二级学科为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兼顾硕士和博士课程体系的区别与联系,遵循既覆盖面广,又专业性强的原则,建立具有连贯性的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课程设置方法,将各二级学科的学位课程统筹为几个模块,具有相同学位基础的二级学科要尽量统一在一个模块中,使课程体系清晰明了,易于梳理。

(三)一级学科的核心课程建设也必不可少

针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要各自探索1-2门核心课程,有机连接5个二级学科共同点,以工程化为主题,作为研究生接受的农业工程领域的系统的、全面的课程,可以为研究生顺利开展科学研究,保证研究成果具有高质量的学术价值和有针对性的实际意义,对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全局视角的高水平农业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应义斌,李杜鹃.研究生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以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85-88.

[2]师丽娟,杨敏丽.中国农业工程学科之演化与转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0-127.

[3]师丽娟,杨敏丽.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规律与趋势[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2):330-336.

[4]万霖,车刚,张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战略探析——以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59-61.

[5]李岩,和庆斌,冯放.关于中日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差异的对比[J].教书育人,2013(21):37-39.

[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11工程’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编号:JGXM_HLJ_2015037);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编号:Neau2015-ykc005)。

作者:李岩 冯放 王敏 李文哲 陈海涛

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篇3: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环境学概论”是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后续专业兴趣培养起着基石作用。该课程是所有专业课的综合,知识覆盖面广,且容易与其他专业课程产生重叠,授课时间安排紧凑,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佳。因此,课题组对 “环境学概论”课堂教学方式、内容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农业院校

农业院校环境学科专业是介于食品安全学科、农学及管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既跨学科又具综合性的庞大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研究对象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初注重自然环境的演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现,现在开始關注的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学校是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高校在培养和输送专业环保人才方面肩负着光荣的使命。高校在广泛普及预防环境恶化、治理污染环境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措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导引作用[1],对非专业学生的环保知识普及,对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措施,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2]。“环境学概论”甚至决定学生踏入社会就业的方向,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环境学概论”自然成为农业院校环境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安全与工程、环境工程及生态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类专业入门课。该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1],涉及专业学科领域知识多,与后面的专业课内容重叠太多,学生的兴趣不浓厚,造成教学难度大。 如何让学生对环境学科产生兴趣,入门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环境学概论”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课题组结合目前“环境学概论”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教学体会,特别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授课方式革新

课堂教学关乎学生出勤率高低、专业兴趣的培养等,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课题组从多年“环境学概论”教学和实践经验发现,我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我们应强化课程质量观,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构建自主学习制度,适当减少教师授课学时,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要求和强度;建立学习小组制度,由组长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结合的自主学习及多形式学习,强化授课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业、讨论、实践等内容的指导和考核评价。我们应从教师角度尝试多种授课方式,试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社会环境类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可以案例为主题形成模块式的小节,集成优化翻转式课堂、板块式课堂及传统教师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前言—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展示—专业引导”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从事的环境类专业。

授课方式从传统的教师讲解改变为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为主,教师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模块,然后根据模块分节让学生相互交换问题,从不同角度讨论污染发生的起因、危害和解决途径,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给我们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及未来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这种研讨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和模块式教学方式给授课教师增加了备课的难度,教师不能像以往一样把教学PPT事先准备好,而要根据授课教师第一堂课对“环境学概论”的前言分析和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来准备后续课程。

(二)考核方式的改进

“环境学概论”知识信息量大、理论性强,作为专业基础课,没有任何实践学时,且安排在一年级结束的学期,3周时间完成32个理论学时和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传统的期末考核方式(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教学时间短和考核方式死板,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应付考试的心理来上课,进行突击性死记硬背,这样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脱节,未达到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难以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因此,对该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堂教学改革更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考核评价体系应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平时成绩可占60%(教学参与提出问题占30%、分析解决问题占10%、PPT制作占5%、查阅信息量占5%、问题前沿性占5%和课堂考勤占5%),期末卷面成绩占40%。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多观察,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深入了解本专业,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复合型创新应用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探索

(一)教材的选用

目前出版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有二十几种,1985年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问世后,相继有1994年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1997年贾振邦主编的《环境学基础教程》、2003年郭怀成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教程》、2004年杨志峰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2005年赵景联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和吴彩斌主编的《环境学导论》、2009年莫祥银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2011年方淑荣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等出版,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教材内容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其中不少教材都进行了第二版、第三版的改编。目前,教材内容在体系结构上已经比较成熟,各版教材都是围绕环境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策略与治理措施等四方面进行撰写[3]。但由于培养专业方向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教师上课的侧重点相应存在差异,不管选择哪一本教材,都需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课时安排等进行实际调整。因此,教师在教材选用上应全面考虑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所有教材中,杨志峰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章节内容较符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教材具有三个特点:1.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2.科研融入教学,形成“学科发展-问题-分析原理、方法与实践”的课程结构;3.从学科前沿-提出案例分析-专业导引的集成优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但此教材内容较多,与我校的教学安排课时不契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该教材的特点凝练出适合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课题组根据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导向型设计,这样既不拘于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又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设计

利用集成优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后,学生为主体,老师发挥引领导向作用。学生利用手机等途径查阅最新环境相关问题,来源于学生所提问题的模块式教学从内容上满足专业学生的要求,从教师传授知识方面紧跟社会对该学科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步伐,可让学生的参与能力、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习惯等适应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专业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不同,模块内容会出现差异,因此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既要把握住“环境学概论”教材主体内容,又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模块引导和知识传授。本文采用表格的形式对本课程的框架结构,特别在章节上深入浅出地介绍环境相关问题,老师用这种方式最大化地把握框架知识,引导学生解决本领域环境问题(附表1)。这样,方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为将来从事的专业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三、 课堂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讨论

教师利用4课时完成“环境科学概论”整体框架的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的方式、教学目的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每组不超过4人,设立一位组长负责。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板块式讨论提出环境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必须基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目标,突出本板块的重点,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认识的高度。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中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际上是把专业化的知识做到“通俗化”“大众化”和“生活化”,对于非专业学生培养环境意识形态起到导向作用,加深专业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的理解。

(二)教师把握主线,挖掘学生兴趣点

从学生为主的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提问讨论活动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放任学生课堂秩序,任何学生表现的环节都不能小觑,任何学生提出的热点细节问题都不能忽视,要防止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浪费时间。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对其他组同学讨论的参与度、关心的社会环境问题、课后不断反思出现的新状况,总结经验,查找备课出现的不足,充分准备下一节案例的引入,使学生对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認识,尤其是对环境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意识培养起到引领作用。

(三)教师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

“环境学概论”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环境知识普及课程,其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5-6]。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发挥效率,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挖掘社会热点环境问题,以激发学生了解、热爱本专业,学生如何回应老师,教师与学生默契配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课题。教师的引导应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胜利的喜悦就唾手可得”,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学生也能从扩展性问题、大容量的思考信息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小型图书馆。

四、 结束语

“环境学概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形态和专业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均有至关重要的科学地位。课题组运用提取所有教材内容的精华,运用案例导入,以学生为主的板块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学进行改革。相信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探索改进,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专业的热情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岳辉.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3):16-19.

[2] 周雪飞,蒋明,苏鸿洋. 本科公共课“环境概论”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0(4):18-19.

[3] 徐晓峰,石兆勇,王浩,等.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演变:概念、过程与内容布局[J]. 大学教育,2018(1):73-76.

[4] 杨志峰,刘静玲. 环境科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廖明军,李祝.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 广州化工,2018(10):136-137+154.

[6] 杨永琼,胡丰青,梅再美,等.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考[J]. 广州化工,2015(16):269-270.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王吉秀 李博 秦丽 祖艳群 李明锐

上一篇:计生目标服务活动方案下一篇:慈善协会成立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