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与竞争压力,在这一新形态下,创新型产品设计策略,是使产品深得人心,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理念、技术、平台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互联网+”所带来的生產、生活方式变革,要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应当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从开发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创新和有机生态圈建设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相应的发展路径,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类社会经过不断更迭步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播手段和方式的改变,更体现在基于“互联网+”构建起来的新经济形态、产业结构、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这是对人类社会一次颠覆性的改造。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博物馆拥有大量珍贵的馆藏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和文创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分析“互联网+”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影响,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

二、“互联网+”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影响

1.新思维创新开发模式

以用户为中心、快速迭代、一体化发展的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市场和技术为驱动的开发模式容易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因此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出发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产品迭代迅速,传统产品开发模式的串并联结构缺乏足够的反映速度和应变能力,难以适应产品快速迭代的需求。只有让生产企业、终端用户、软硬件资源和数据信息共同构建一个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网状组织结构,才能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快速迭代的开发需求。互联网思维的一体化特征要求研发营销一体化、企业用户一体化、软硬件融合一体化、线上线下结合一体化。这就要求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组织、机制壁垒,创造性的构建起多元化的有机结合体,将一体化的互联思维贯穿于文创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2.新理念聚焦服务价值

互联网服务的特点是商家和用户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产品销售关系,而应是一个长期的、有粘性的服务关系,其实核心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博物馆文创产品可能是有形的实体产品也可能是无形的虚拟产品。其开发过程中既要提高产品本身的价值,更要拓展延伸产品的服务价值。这就要求开发者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系统中各个环节消费者的需求,运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起系统的服务框架,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链或构建起全新的服务模式,以提升文创产品的服务价值。从而起到增加用户粘性,形成产品、服务、消费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新平台构建有机生态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无边界平台,其“通”的特征,让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零成本趋近,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其“融”的特征让全世界的多元要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有机生态圈。互联网“互联通融”的特点有利于博物馆文创产品构建开放的有机生态圈,具备开放、互联、互动、互享的特点和自我变革新陈代谢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活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能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近乎无限的发展空间。通过互联网构建的产品传播、销售和应用途径能极大的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和服务价值。

三、“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路径

基于互联网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路径需要从开发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创新和有机生态圈建设三个层面着手,具体发展路径如下:

1.开发互动化

传统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大多依赖于博物馆自有的设计团队或外包给相关的设计服务机构。这种相对封闭的开发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文创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因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消费者已由以往被动接受产品的角色转变为重要的产品体验者、分享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由以往的封闭模式向互动模式转变,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空间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与设计团队形成良好的互动,不断优化迭代产品。在用户体验、共享共创、快速迭代等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先进技术让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可以建立博物馆文创产品众创平台,构建合理的体制机制,引入专业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消费者等共同参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将有效提升开发的效率和水平。

2.生产个性化

博物馆文创产品生产的个性化是指能为消费者提供专属的文化消费品和文化服务。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和柔性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产品的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如腾讯与敦煌共同推出的 “敦煌诗巾”文创项目,就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互动小程序,通过快捷的交互,让用户能任意选择、组合源自敦煌8大主题元素和200多组壁画元素,通过调整所选图案大小和角度,便能设计生产出独一无二的专属敦煌文创丝巾产品。[1]这种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一经推出便引发消费者青睐,成为了现象级的文创产品经典案例。

3.营销立体化

传统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大多局限于在博物馆内开设文创产品销售专区,其覆盖范围和服务体验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以价值传递为核心,其理念、方法和手段相对于传统营销具有颠覆性的变革。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营销方面应该构建线下+社群+网络的立体营销模式。在线下层面不断优化传统营销场景,提升营销服务水平和消费体验;社群层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交群体进行产品营销裂变;第三个层面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和流量变现。如可口可乐推出的昵称瓶就属于立体营销的经典案例,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消费者线下购买自己专属的昵称可乐,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形成裂变效应,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并形成良性循环。[2]

4.服务体验化

服务体验化是互联网时代文化消费的新特征。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服务的载体之一。以文创产品为依托,对博物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附加价值的合理设计,能充分满足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聚焦文创产品的服务设计,通过创意设计手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审美化的用户服务和用户体验,能有效提高博物馆文化消费的满意度,是扩大和提升博物馆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如利用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物质载体,结合互联网、VR和AR等信息的技术,让博物馆的服务延伸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当中,这将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粘性,从而形成产品、服务、消费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更好的发挥博物馆文化服务的社会职能。

5.文创品牌化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高度发展的标志,它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市场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博物馆文创品牌的打造有利于博物馆文创产品形成聚类相应,扩大文创产品消费的市场需求、激发用户的消费意识、改善产品消费的环境和体验;博物馆文创品牌的塑造还有助于提高其文创产品的整体水平,伴随着品牌形象的提升,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品质,形成品牌产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博物馆文创品牌的塑造还有利于博物馆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优化,有效提升博物馆自身的文化价值。如故宫文创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推出了大量精美、实用、时尚、创意十足的故宫文创产品,构建起了文创产品聚类,有效的塑造了故宫文创品牌。如今故宫文创已经成为了故宫博物馆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6.产品生态化

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大多呈分散、单一状态,没有形成体系,更未能形成有机统一产品生态链。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生态链,能最大化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提升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产品聚类效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博物馆文创产品生态链,以某一产品或服务为核心,围绕其打造周边产品生态链,通过合作、投资、孵化、授权等模式引入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投入到博物馆文创产品生态链的建开中,有利于产品开发水平的提升和博物馆文创品牌的塑造。如小米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根系,孵化出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等三大圈层的产品生态体系。在三年时间,小米生态体系孵化出了77家极富生命力的企业,生态链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3] 小米生态作为互联网时代产品生态链建设最为经典的案例,有大量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7. 理念公益化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博物馆的属性决定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除了追求其经济或商业价值外,更应具有公平、公益与共享的社会价值。公益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的公益意识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技术的进步为公益这个行业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将公益理念贯穿始终,这既是博物馆自身属性的要求,也是互联网时代公益领域和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束语

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文创产品开发先进群体。如今借助我国互联网大国的优势,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和潜力。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博物馆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思维、技术、平台等有利条件,从开发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创新和产品有机生态圈建设三个层面着手,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参考文献:

[1]鲁睿.文創产品的数字化呈现与品牌传播推广浅析[J].出版广角,2020,(13):92-94.

[2]2013年社会化营销成功案例盘点特稿[J].公关世界,2014(01):20-23.

[3]徐菲.工业设计产业链型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设计,2018,(17):36-38.

[4]彭舟.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特征与分类[J].文学教育(下),2018,(4):30-31.

[5]张立波,张奎.“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创新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72-77.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度项目(编号:YS19237)

作者简介:段鹏程(1982.8—)男 ,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其理论

作者:段鹏程

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的积极策略研究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与竞争压力,在这一新形态下,创新型产品设计策略,是使产品深得人心,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探讨互联网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助推作用,以及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提出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设计应注重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合理利用网络大数据,并开启私人订制产品战略,兼顾感情体验设计元素,以切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私人定制;创新体验

当前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巨大改革,电商异军突起,互联网购物急剧升温,而数量庞大的网民成为了我国电子商务进一步扩张的重要助推力量。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产物,能使传统商业活动实现全面的电子化、信息化覆盖,相继形成方便快捷的电子交易新形态,开辟网络销售新渠道,电子交易不但可以使商家降低成本投入,提升收益利润,还能够快速建立起用户的忠诚度,便于品牌的快速树立与传播。信息技术给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也使企业面临重大的挑战与竞争压力,企业亟需转型升级,而在这一新形态下,创新型产品设计策略,是使产品深得人心,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1互联网技术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助推作用

产品设计是一个极具创作性的综合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创新组合线条、数字、色彩等元素,以及平面或立体的形式,转化实际生活需求,表达一种理想的实物形态。产品设计的过程需要涉及到市场调研、规划设想、设计修整、生产操作等各个细节化环节,而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产品设计反映着某一时代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应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得以进步和完善。好的产品设计不仅应具有优越性的功能,而且还应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个性化体验,只有满足这些内容,才能切实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

1.1新技术助力好设计

在2015年以“回到未来,让设计发声”为主题的iF海尔设计奖典礼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发声:“未来是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交融的时代,这既是设计面临的挑战,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網络技术的普及推动着智能化生产的进程,云计算、物联网等正对工业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它正逐渐成为处理各种数据的终端,生活中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甚至已经实现手机操控。诸多传统领域正在被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概念不断颠覆,新技术为产品设计带来的远不仅是概念的颠覆,更是贯穿产品设计、改进、生产、销售等整个生命周期,可有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1.2网络大数据成为有效资源

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应用大数据将企业平台所积累的顾客行为数据转化为实际价值,又是产品设计的一大机遇。利用网络的广阔性与互动性等特点,研发App客户端,采集客户留言、年龄、职业、电话等各类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充分、合理地过滤与分析,并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模型支持决策,最终形成一种有用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来预测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2互联网发展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产品的功能性得到全方位满足时,大众对产品的美感、便利、个性、环保等随之提上日程。

2.1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愈演愈烈

其实,在早期一些奢侈品牌就已实现了定制服务,但我国由于购买意识与服务理念所限,仍长时间停留在群体定制服务阶段,直至2014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影片《私人定制》一经播出,使更多的受众了解到了“私人定制”这一全新的消费理念,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个性,强调自我,总希望吃的、穿的、用的都能够独一无二,个性化的消费已然成为重大趋势,而私人定制同样为个性化消费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发展的平台,可见未来定制市场规模与消费潜力并不容小觑。

2.2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情感体验

强大的技术与工业力量基本上满足了产品功能的需求,而用户的情感体验逐渐成为产品的新卖点。互联网的发展使用户情感体验这一元素得以最大程度的显现,许多消费者愿意花高价购买诸如珠宝、汽车、奢侈品等高端产品的设计,此类消费行为不但是对产品功能的购买,更是对全新体验的购买,因此,用户情感体验成为当前市场成功的核心衡量标准。

3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的积极策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工业产品设计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而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合理、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产品设计的发展进程。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极大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方式與思维意识,人们在追求产品功能的同时,也希望能获取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因而互联网时代下,产品设计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发展。

3.1紧抓网络机遇,注重技术的延伸与创新

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曾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以目前备受关注的3D打印技术为例,在之前工业产品部件设计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工艺,没有完善的生产工艺,众多创新型的设计理念自然会面临半路夭折的命运,3D打印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思路,任何复杂的形状设计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得以实现,不再需要机械加工或模具生产,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数据来快速完成。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竞争空前激烈,只有紧抓网络机遇,注重技术的延伸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合理利用网络大数据,有效开展大众设计新思路

网络大数据能清晰记录用户的每一次消费及评价,为企业带来更为简单、方便的用户信息采集体验。而产品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产品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审美倾向、使用习惯、心理诉求等数据资料,揣摩出消费者的意向,更加精准地定位产品设计,不断完善并改进产品。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使那些源自生活,来自普通人的设计理念汇集到企业中。传统设计模式下,产品的设计理念只体现在企业内部的设计者身上,而网络的发展为企业、用户、设计师搭建起有效沟通的平台,无论你是何种身份、何种年龄,均可提供设计建议,成为真正的产品设计者。如今不少企业就这一思路开展了属于自己的创客计划,海尔“智慧大爆炸”活动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在长达两年与用户的交流中,征集到无数民间创意,后通过海尔專业工程师与优秀创客间的研发,最终形成“智慧球”清洁方案,使产品设计深得民心。

3.3私人订制产品战略的全面开启

“个性化服务”“私人化定制”等逐渐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代名词,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快速转账、充值、购物、打车、获取全面的工作学校资料及信息等,而随着网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与精神欲望。影片《私人定制》中,展现了各种各样理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官场梦、高雅梦、有钱梦等,产品设计也应当将提升人们的精神享受追求作为目标。

可以试想这样一种生活场景:将某一芯片植入我们的肌肤、衣物或其他物品中,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生理或心理的变化来引发外在物品的状态变化,例如将一瓶牛奶放进冰箱时,会对牛奶进行自动扫描,对其保质期以及主人每次的用量进行数据记录,当快要喝完或是过期时,就可以自动下订单,及时送货上门,不会耽误主人的食用。虽说这一场景目前可能只在影视剧中上演,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在不久就会成为生活中的现实,这也是对电子营销精准化与服务个性化的直接演变与体现,为大众提供更大的便利。

3.4感情体验设计元素的创新融合

用户情感体验向来都是一种不可被忽略的商业元素,在积极强调用户体验的同时,产品功能相比从前要相对弱化,但这一弱化并不代表不重视,而是将产品设计出发点进行适当转移,使其更加符合网络时代下消费者心理需求。以汽车产品为例,汽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代步,而这一特点又是所有汽车的共性,这一功能无法让消费者耳目一新,因此不少汽车商会赋予了汽车更华丽的外表、更舒适的座驾,或是适当增加某些独特的功能,如宝马 740抬头显示功能:不用低头看仪表盘,车速直接显示在前风档上。正是赋予了汽车以独特性,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驾驶体验。可见企业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要注重人性化的融入,带给用户全新的情感体验。

4总结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产品设计的发展及完善,而企业应紧抓网络机遇,从技术运用和消费者心理探索两个方面出发,加强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合理利用网络大数据,有效开展大众设计新思路,同时注重私人定制、情感体验,力求产品设计独树一帜、深入人心,使产品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英丽,范强.大數据在产品设计调研中的可应用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20):139-142.

[2]席涛,郑贤强.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产品的迭代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8):1-4.

[3]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5-105.

[4]杨香豹.海尔打“飞靶”[J]企业管理,2014(3):11-13.

[5]陈朔.基于用户体验的“酷鱼”遥控艇造型设计[J].设计,2013(08).

[6]汪正贤.从日本G-Mark奖的设定看日本产品设计的环保理念.创维设计,2014.11.04.

作者:陈威 范娟

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论文 篇3:

探析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定制产品与设计学升级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科技为主要技术手段的互联网时代也逐渐拉开帷幕。处于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己的个性,对设计的个性化需求也愈来愈大,这种追求个性化独立发展的趋势也促使了产品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仅很好地整合了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发展与设计学的升级。本文对个性化产品的含义、现状、特点以及设计学的升级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互联网时代下推动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发展与设计学的升级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定制产品;设计学升级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更高,并且逐渐青睐于个性化定制产品,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人的爱好与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基于人们对产品的不同需求,近年来网络化定制产品的发展尤为迅速,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倾向不仅体现在其在实体店中的挑选以及对设计师设计的要求上,更体现于人们日常的网络购物中对产品属性、外形等要求上,那么什么是个性化定制呢?

一、个性化产品定制的含义

含义:个性化产品定制即由消费者主导的商品定制,在这种产品定制过程中,消费者由原来的被动选择变成主动参与。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喜好作为产品设计的一方面,使得消费者可以买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产品。

早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有学者提出,未来的社会所提供的将不会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标准化的产品,这是个性化定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时期;20世纪末,在美国“改变世界的十大科技”的预测中,个性化定制再一次被提出;如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且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这也促使了个性化定制的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下个性化定制的现状

(一)网络购物平台的个性化定制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购物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了网络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有淘宝、天猫、聚美优品、1号店、京东以及苏宁电器等网络购物平台,而在这些购物平台上也已经出现大量的个性化订单,并且这些订单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在淘宝和天猫上,有个性化生日礼物制作、个人定制T恤、公司logo设计等,网络购物平台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满足了人们对个性产品的需求,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

(二)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虚拟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购物不断发展,网络购物的产品也逐渐多样化,家电、服装、家具、日常用品等在网络上应有尽有。但是相对于商场的实物展示,网络上以图片展示为主的产品时常让人们感到担忧,在产品的质量上可以查看消费者的评价,但是产品是否适合自己常令人怀疑。在淘宝的用户评价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评价“产品很好,但是就是不怎么适合我”。面对这种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大量个性化试用等技术开始出现。

在服装购物上,为解决网络购物上只能看不能试的现象,许多网络购物平台的店主开始使用高科技技术,比如VR技术、服装CAD中的PGM三维试衣技术等网络虚拟技术。在这种网络虚拟技术下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更能够满足人们对质量和品质的需求。

三、互联网下个性化定制的特点

(一)以用户需求为主

网络化下的个性化定制能够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客户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各种需求所占比例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这种优化设计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品设计向人性化方向發展。

(二)定制式服务,精确度高

个性化定制原本就是一种定制式服务,而网络技术发展下的定制式服务的精确度更高,它能将客户的需求进行互联网模拟。假如,一个客户定制个性化家具,他只需上传一张家里的照片,再提出自己喜欢的样式、颜色等。那么网络技术可以将这些要素进行合成,并根据客户家里的装修风格,进行网络化虚拟设计,达到一种精确、完美的设计效果。

(三)针对性强

针对性强主要体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对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化分析,并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四、互联网下的设计学升级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学也在逐渐向设计理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方向升级。创新和创造是互联网下设计学的核心所在,也是设计学升级的内在动力。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设计学升级特点如下。

(一)设计过程的智能化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理念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得设计学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从而提高了设计过程中的智能化。例如,在环境设计中,计算机中的三维建模与现实渲染技术能够帮助设计者实时智能检测具有变化的微缩模型,从物体的三维视图出发,更加智能化地帮助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智能化观察,从而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二)设计演示方式更加多样

设计者在设计图完成之后通常用平面来展示,这种展示虽然能让客户看到设计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够直观、代入感不强等缺点。而在互联网时代,过VR虚拟技术、三维视图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客户更加直观地了解设计师的相关技术。就VR技术来说,因其超强的代入感和实物虚拟使得VR技术被设计者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室内设计方面。现如今,室内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引入VR技术,并用该技术向客户展示其设计作品。这不仅增加了设计者展示作品时的便捷性,更加有利于客户深入了解该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设计产品成型后客户的投诉等问题。

(三)设计周期缩短

计算机技术向来是高效、快速和精确的代名词。据有关资料显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设计周期缩短了60%到80%,而相关的设计工艺流程则缩短了80%左右。大大地增加了设计的效率,促进了设计学的升级。

(四)设计内容简约化

互联网时代,人们交流的次数和深度都在强化。自然,中西在设计领域的交流也日渐频繁,这就促进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西方设计学的大胆、简单与东方的内敛与高雅等相得益彰。比如,西方在设计上会大量地使用简单的英语单词、短语缩写之类的,比如Liksong、addidas等,这些简单的英语不仅没有让设计显得不单调和枯燥,而且更加的大方与简约。让人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设计的内容深入印象,有利于品牌的推广。

五、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定制产品与设计学升级的内在联系

(一)个性化定制产品推动了设计学方向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对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推动设计学的升级与进步,在设计学升级方面,个性化定制产品推动着设计学更加贴合群众。这也促使了设计学的发展不再是单一地追求时尚、奢华,而是更加注重实用和客户的根本需求。在不同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发展的推动下,设计学的设计方向和理念也必将发生相对应的改变。比如,商场里的感应盥洗池设计就是响应了节约用水和卫生的理念。

(二)个性化定制产品促进了设计学的人性化升级

个性化定制产品是人们逐渐兴起的新要求,满足人们需求是每一个设计者、厂家以及商家的服务宗旨。人性化也是产品生产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就要求设计学要更加人性化。例如电影院公厕、可以躺着看电影的椅子以及自动打包饮料机等,这些设计无不体现出设计学的人性化升级。当然,这些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发达与日益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地球显然成为一个“村庄”。基于这样的现实,英语作为通用的语言成为人们所要必备的技能,就如同驾驶技术一样。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状态下,商务一族花完整的时间学习英语显然不太现实。如何利用英语知识的特点并结合零碎的时间,成为人们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比如,一些可穿戴的手表,既可以跑步,又可以學习英语知识,这种个性化定制产品推动了设计学的人性化升级。

(三)设计学的升级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创新

设计学的升级主要体现在设计技术、设计周期、设计展示等方面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创新。例如,在设计产品的色彩方面,计算机技术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已经超越二十四种颜色的限制,能够达到更多彩化设计。在这种情况下,色彩的再融合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在色彩方面的创新升级。

六、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愈来愈重视其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必将也会随之提高。虽然如今互联网下的技术更加智能,但还没能够与个性化定制完全融合。当然,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个性化定制与设计学发展将会与高科技更加紧密地融合,从而为我们的生活以及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张莹.论基于个性化量产的定制化设计[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

[2]曾莉.“互联网+”背景下家居陶瓷产品的个性化定制[J].工业设计,2016(6):122-123.

作者:高嘉旋

上一篇:统计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工作发言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