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前言农业技术的传播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已经愈来愈重要,通过各种措施方法的应用,加强农业技术的传播有效性,从而来保障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农业改革背景下,加强对农业技术传播的理论研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作用的积极发挥就有着实质性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篇1:

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出路探究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技术传播模式众多,竞争激烈。基于此,探讨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存在的人财物欠缺、传播范围及影响力小、时效性专业性差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优势、实现传播者与受益者双赢提供对策建议,以促进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寻找适合自身定位的出路,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 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农业技术传播;融媒体时代;农业传播困境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就要做好人才储备,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打造一批有理论、有技术的基层农技人员,引入一批有视野、有匠心的高精尖农业人才。其中,农业技术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新型农民的素质提升和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技术传播也迎来了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更强,流动速度更快,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1 融媒体时代农业技术传播现状

融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平台迅速传播,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技术信息的方式,其传播呈现出主体更加自主、渠道更加多样、环境更加开放的特点,给传统的农业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冲击,而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如何在融媒体时代的农业技术传播中突破重围,面临一系列挑战。

1.1 融媒体时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固定电话、书信、杂志、黑板报等传统渠道正在逐渐淡出农民的生活。农业技术传播从传统的电视、广播向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过渡,农民对于农业技术信息的了解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其中,电视、广播、互联网、智能手机、亲朋友邻口口相传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培训成为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方式。以河南省为例,在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渠道中,智能手机、电视和互联网位列前三位,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居民对于农业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不断增多[1]。

1.1.1 传播速度快

融媒体时代,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甚至可以通过交互软件实现现场直播,相较于以书信、杂志、黑板报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传统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成几何倍数增长。政府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快速引导社会舆论,高效开展互动服务。使得有需求的乡镇、村和农村居民,包括在外工作、打工的潜在需求人员,几乎同一时间获取有效的农业技术信息。

1.1.2 传播效果好

在传统媒体下,农民往往承担着受众的角色,被动地等待或接收农业技术信息,可能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并不适用,难以实现精准服务,传播效果并不好。在融媒体时代,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测算,找到农民需求进行“菜单式”服务,提升农业技术传播的精准性,以解决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信息供求失衡的问题。

1.1.3 传播门槛低

融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涌向农村,传播内容逐渐偏向浅度,出现了娱乐化、同质化、碎片化的倾向,而农业技术信息来源的多渠道化和信息展现终端的多元化使正面舆论引导和信息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而农民群体文化水平较低,辨别能力相对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特别容易上当受骗,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1.2 县级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优势

1.2.1 覆盖面广

以河南省为例,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报纸、杂志、图书、电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6项渠道中,电视占比最高,有71.63%的农户将电视这一渠道作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2]。

1.2.2 针对性高

省级及以上农业电视节目一般以全省或全国的受众为传播对象,如CCTV-7频道、山东省农科频道等,需顾及国内或省内多个地区的受众,市级农业电视节目往往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县域。但农业种植往往具有鲜明的县域特征,相较之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地域特点浓厚,针对性更强[3]。

1.2.3 权威性强

融媒体时代,传播媒介不断增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易使受众沉溺于信息茧房中,其信息接收会日渐狭隘,视野越来越窄,大量的农业技术信息海量涌来,但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给受众造成一定困扰。而县级农业电视节目抢占了媒体传播的制高点,凭借其强大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成功巩固了其在社会舆论中的引导力。

2 县级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1 具有迟滞性,不能和市场同步

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记者及工作人员等大多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很难了解农民受众的农业技术信息实际需求,而市场调研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市场动向瞬息万变,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迟滞性导致其推广的农作物及其培育技术、方法无法和市场与时俱进,农民受众无法及时采用最新的技术培育最受欢迎的农作物,农业收益会受到影响。

2.2 娱乐性强,农业技术内容少

农业电视类节目相较于其他娱乐类电视节目来说,收视率惨淡,因此部分地区为了提高收视率,制作节目时更多侧重于娱乐性和观赏性,播放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少,忽视了对农业技术的普及,没有切实有效地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技术策略,导致不少农民始终不敢进行探索和尝试。

2.3 学术性较强,侧重于政策宣传

在县级农业电视节目中,主要采用科教片、邀请知名专家授课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但此类节目往往专业术语多、说教性强、时间冗长,且更侧重于政府新政策的宣传,多数农民受众由于文化水平所限,理解能力不高,信息接收效果有限。

3 县级电视节目进行农业技术传播的对策建议

3.1 内容接地气,及时回应民众关切问题

农民受众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销量,从而提升收入。而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定位在农业成果报道、农业政策宣传和农业新技术展示方面。在融媒体时代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若想在众多媒介中突出重围,则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注重突出“农”字,紧紧围绕市场,提高服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内容为王”,秉持“农民需要什么电视就宣传什么”的理念,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农民受众掌握了新农业技术,并有效提高自身收入后,县级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自然会提升。同时,不仅要将农民定位为目标受众,还应将城镇群体纳入目标受众。随着城镇居民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其对农业电视节目的兴趣也在提升,可將这部分受众的兴趣转换成需求,创新节目选题,增加针对城镇受众的小菜园、阳台绿化种植技术内容,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收视率。

3.2 因受众施策,合理规划节目

当前,人们很难在长时间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播过程中保持耐心,所以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制作科教片进行农业技术传播时,要创新剪辑方法,力争短小精悍,并注意以农民的视角来科普,制作出更接地气的农业科教片。比如某个农业技术的讲解,可以将演播厅直接搭到农村土地上去,摄制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对于关键技术的介绍要融合特写镜头,既能展示出真实的农村生活,又可以把握住观众的好奇心。针对教育程度较低、科学文化素养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的部分受众,需要将专业的农业知识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对于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思想深度、从城市返回农村的年轻人甚至下乡创业的大学生,将重心放在国内外农业前沿动态上,让他们获得农业前瞻内容,进行创新开发,发现生财之道;对于城镇居民开发小菜园和阳台种植,根据时效性和地域性,灵活调节宣传内容,为农民们提供最新的致富信息。

3.3 举办推介会,加强受众互动

传统的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往往重制作,轻反馈,节目播放后忽视了受众的反馈意见,在接下来的节目中继续闭门造车,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传播效果。融媒体时代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样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应强化受众的互动性,设计内容时更注重受众心理需求及反应,使电视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期待。同时,可举办线上推介会,邀请当地知名度较高的种植大户进行现场推介,用鲜活的事实及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表达方式,将农民受众最关心的农业技术讲明白,切实解决农民受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农作物遭遇虫害后怎么防治、养殖的牲畜生病了如何医治等。同时,应设置受众反馈渠道,邀请观众对节目中的优劣势作出反馈,并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改进。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如何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突显自身价值存在很大挑战。传统的农业电视节目由于脱离实际,形式不够丰富,受众群体不断流失,为了改善现状,建议拓宽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创新工作方法,保证制作内容接地气,及时回应民众关切的节目,并合理规划,缩短节目时长,因受众类型施策,提高农业技术传播效果。同时,应适时举办推介会,邀请当地知名种植大户,以更贴近农民实际需求、更加接地气的形式传播农业技术,促进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融媒体时代下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凌云.5G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信息传播主阵地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9(12):89-91.

[2] 黄文婧.基于意义构建理论的农业信息需求模型构建[J].知识经济,2019(27):14-15.

[3] 王美娜,程瑞娜.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9(13):48-49.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王琦

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篇2:

浅谈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和优化策略探究分析

1前言

农业技术的传播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已经愈来愈重要,通过各种措施方法的应用,加强农业技术的传播有效性,从而来保障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农业改革背景下,加强对农业技术传播的理论研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作用的积极发挥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2农业在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及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2. 1农业在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分析

农业是国家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当前的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下,加强农业领域的发展就比较重要。我国的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就要能够从多个领域与层面进行深化改革。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一些矛盾比较突出,只有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保障农业的更好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革命就比较重要。这就需要对生物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大力发展[1].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农业的发展中也有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发展特征还比较突出,以及在农业组织与产品竞争还比较薄弱,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强等。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就要能够认真的对待进行优化解决。

2. 2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有着诸多积极作用体现,对农业生产与科研单位间的联系能得到加强,将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完善的农业技术的体系建立,就能对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发挥充分体现。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对科技的普及要比较有利,能够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加强,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对农村的社会服务模式活力也能起到激发的作用。由于在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层面比较多,这就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加以促进,从而使得整个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2].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要能够系统化以及综合化的体现,从而保障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活力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3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优化策略探究

3. 1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机构在设置上没有得到合理化的呈现,在进行定位方面没有恰当的体现。农业技术的推广没有严格的按照专业进行设置,这就对农业生产以及综合服务的提供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际中还存在着多种职能重叠的问题,这对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也有着阻碍[3].

再者,农业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重视科研而轻视推广的一些思想问题。技术推广传播没有紧密的结合实际实际需求,在传播推广的效率上就得不到有效提升。还有是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与技术的推广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在研究的目标方面比较单一化,研究的领域比较狭窄等。加上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自身的素质与力量比较薄弱,就造成了整体的推广效果不佳。

另外,我国的农业技术传播推广中还存在着运行机制问题,对推广机构职能就有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在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的人财物权的影响,对技术推广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没有合理化的配置以及人员不稳定等,这些方面都对农业技术传播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4].

3. 2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化策略探究

对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进行优化,要能從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技术推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将效果导向的原则得以遵循,要能与实际的利益需求相结合进行技术的推广,并要能够将因地制宜的原则得到充分遵循,将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得以重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要能注重职能细化的原则,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真正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将农民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就是为农服务的,所以在技术的推广中要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要能充分尊重农民的参与权以及经验,尊重农民的选择,进一步的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对农业科技的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传播推广过程中,就要在项目的选择方面要能加强重视,提高技术选择的准确性与适应性[5].

再者,要想将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效率得以提升,就要能对农业技术传播的特殊性研究上进行强化。农业技术的传播以及技术自身的特殊环境下,在周期性以及风险性方面都比较大,要能将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整体队伍能够加强壮大。并要能够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要能完善化,将主渠道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还要对农科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方面进行加强。

另外,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要能实现信息化,政府层面就要在农业技术信息网站的建立方面进行加强,对于一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能完善化,这样才有利于技术传播推广的有效性。注重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提供了有利条件。

4结语

总而言之,对农业技术传播推广要能与实际相结合,并要要充分重视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将技术推广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最大化的提升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效率。只有从多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业整体发展。此次主要从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的重要性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了相应策略,希望有助于实际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坤明。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马卫东,吕金仓,吕红梅,郭亚茹。新时期创新农技推广模式的探讨---以陕西省宝鸡市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16)。

[3]郑文琦。技术外包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5(03)。

[4]程玲,黄智敏。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

[5]杨林堂,王秋兰,王根全,张丽,孙改桃。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05)。

作者:于向阳

农业传播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篇3:

科技:兵团职工幸福生活的解码器

兵团科技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在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城镇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和科学普及等领域进行研究、示范和推广,加大了科技对民生和社会领域的关注,促进了民生改善,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生活。

科技关注民生

多年来,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开展民生科技行动。兵团“十一五”社会发展规划中,科技工作者将以医药卫生、水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城镇化建设、公共安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医药卫生方面:以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为重点,开展新药创制,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研究,建立了全民健身指导指标体系,注重药品、食品、饮水安全检测,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源性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了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性疾病资源库,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

水资源方面: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承载力、合理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节水科技示范工程。

环境保护方面:以荒漠化和盐渍化控制与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土地盐渍化等综合治理;绿洲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五防一治”技术(防冻、防雹、防旱、防虫、防风和治理残膜污染);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兵团较完善的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循环经济方面:以“减量、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开展了农用残膜及废旧塑料、作物秸秆、工业废水、工业废弃物、包装材料等再利用的技术研究,建设了石河子循环经济技术示范园。

城镇化建设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兵团师、团城镇规划与定位,城镇建设与节能,城镇建设与环境,城镇废弃物处理,城镇水安全与合理利用,城镇综合服务体系等技术研究。

公共安全方面:在公共卫生、事故灾害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开展了应对突发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外来有害物质及生物入侵等的预警预报和预防技术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方面:开展了生物育种、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注重分子水平上的生物育种技术与育种方法研究,动植物转基因与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推进了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用酶制剂的研制与中试示范。

清洁发展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兵团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开展改善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供应方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替代燃料开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排技术和碳汇等项目开发与示范,重点实施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通过碳封存或碳汇作用从大气中消除温室气体的项目。

科技改善环境

“十一五”以来,兵团科技服务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促进了民生改善。自2007年以来,新疆农垦科学院主持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石河子大学主持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主持的“年产40万吨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示范”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得到国家3954万元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制出棉田应用的可降解膜在产量上与普通PE膜相当,降解效果明显,研制的残膜回收机当年残膜回收率80%左右,有效减轻了农田残膜含量,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采用新型的素养分管理技术,有效减少氮素的环境排放,氮环境排放量减少8.8%至12.9%。项目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筛选出适宜沙生植被恢复的灌木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多花柽柳、草本羽毛三芒草四个物种,集成水利、生物、化学和农艺等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总结出绿洲与沙漠交错带植被防沙体系构建模式,为广大新疆盐漠带地区植被恢复、保障生态安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弃耕地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保障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年产40万吨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示范”项目,实现生产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排放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传统电石法聚氯乙烯高污染、高消耗、工艺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构建了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新概念。在工艺的各个环节,实施资源有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新疆天业(集团)公司年废水排放量降幅达70%以上、COD排放量降幅达80%、废气排放量下降了70%。“天业”成为了高效环保、节能减排的绿色国企,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双赢。

科技惠及民生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2001年至2008年,获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的447个项目中,约36.2%的成果直接惠及民生。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涉及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以食为天”,在获奖的项目中,“优质、高产、抗病特种稻新品种新稻10号选育”、“食品中天然色素番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甜菜红色素、红花色素的检测方法研究”等项目,都与“吃”紧密相关;“天然彩色棉纺织产品的开发”、“绿色环保内衣产品开发”等为百姓衣着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而“垦区公路盐胀和冻胀病害防治技术应用研究”、“风积沙路基(垫层)在道路中的应用”、“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系统研究”等成果为百姓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西部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开发与示范”、“囊型肝包虫病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临床及基础研究”、“兵团农场户用沼气生态建设示范与推广”、“大规模现代化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等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也在更大范围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存质量、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保护技术改善生存环境。近年来,兵团应用环保新技术、新成果,有效改善了团场生态条件。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充分利用了农业秸秆和牲畜粪便,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推行了清洁生产,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团场的生态环境。在棉田周围积极推行频振式杀虫灯、杨枝把诱蛾等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减少了防治害虫过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对人、畜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力推广环保节能型厕所,双瓮漏斗厕所结构简单,造价低,可有效降低肠道疾病传播,改善团场环境卫生。同时,可将发酵的粪便变成田间优质的农肥,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使团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环保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农四师62团、农五师90团等9个团场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36个团场获得“兵团环境优美团场小城镇”称号。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職工如今可在家上网,等于把农业专家请到家里来了。网络不仅改变了团场人的科学种地观念,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兵团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89.82部、移动电话172.36部,团场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83部、移动电话89部。城镇家用电脑普及率达到53.68台,百户,团场、连队家用电脑普及率达到4台,百户,连队光纤网络宽带通达率达到77%。

(农社)

上一篇:初中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村镇招商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