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实验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来源:hbrtaiwan.com(中国台湾),2015年9月作者:LeonardoBaldassarre、BrianFinken为了打造获得授权、协同合作、跨功能运作的团队,GE公司一直在实验绩效增长的新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司实验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公司实验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如何加强对经贸实验公司的沟通管理

摘要:沟通管理不仅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公司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定要有很好的沟通策略和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得运转。本人结合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实验公司的具体沟通工作开展状况,主要分析了加强沟通对该公司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公司成员间的沟通。

关键词:经贸实验公司 沟通策略 沟通技巧

一、沟通对公司管理的意义

1、沟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不是拥有资源,而在于整合资源和运用资源。而沟通就是整合和利用资源很好的方式,尤其在整合和利用人才资源方面具体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2、沟通是构建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力的重要方式

企业文化的构建中,我们许多企业倡导“以人为本”,而现实中许多企业的文化最常见的弊端就是 公司经理人员无视员工和下级对公司现在的经营方式提出的抗议之声,依然如故,并不加强对顾客、(供应商)和员工这些要素的重视这个弊端的实质就是缺乏沟通。

3、沟通是企业改进管理,把握商机的需要

没有沟通,没有信息的互动,没有人们认识之间的隔阂,制度管理只能是停滞的。但是,有了沟通,有了信息的互动和交流,员工可以自由地表达对企业管理层人员或企业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情形则会变成另外的局面。

4、沟通是优化企业结构,推进系统效能的动力

企业是一个系统结构组织,包括组织结构、人才结构、资金结构、产品结构、物流结构、目标结构行为结构等,结构不合理,致使各部门不能有效地运作,或者能运作,沟通作为实际部件的润滑剂,直接调节着企业结构的运作效能。

二、经贸实验公司管理中的沟通分析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实验公司是经济管理学院下设的集学生实践培训、教师挂职锻炼、后勤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主要组织结构包括总经理、财务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采购部经理、销售员;除此还包括个人承包经营商、供应商等。现在具体分析下我们沟通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1、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这主要体现在总经理和部门经理见的沟通,部门经理和销售员之间的沟通;还有总经理或部门经理和个人承包经营商的沟通。经贸实验公司通过多年沟通管理制度完善和不断实践总结。管理层领导都能很好地深入基层,直接接触广大超市员工、开水房员工。同时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都在一起办公,大家都可以直接叫对方的姓名,即使是对总经理也可直呼其名。同时市场部经理还在超市内部安置了一个办公室,达到了近距离接触员工的效果。这样不单可以帮助员工解决思想问题,化解或减少各种摩擦和不良冲突。

公司要求在上级向下属发布工作指令时,指令必须做详细。同时每当公司有新的正大决策都会在第一时间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同时要求部门经理必须告知自己领导的每一位员工,遇到不明白的。要求每个部门的经理都会再次给各种部门的员工进行讲解。如此一来,大家才能确保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出差错。

但这个方面公司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员工有时有些问题和疑问不愿意同领导说。尤其是超市内容员工容易形成小团体,如果某项决策牵扯到他们共同的私人利益时,他们常常抱成团,不利于公司整体利益地实现。同时部分外来务工的员工还存在着方言的缺陷,交流起来比较吃力和不畅。

2、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本公司在部门领导之间的相互沟通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市场部经理和采购部经理在销售计划和采购计划方面要经常做深入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一定要打破部门之 间无形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融洽,协作的工作氛围。敞开办公室的门,制造平等的气氛,同时也敞开了彼此合作与心灵沟通的门。

对各部门经理之间关系比较融洽,但沟通的内容有时不够深入,尤其是每个部门经理还有别的课务内容,所以交流和沟通有时会出项滞后,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3、员工之间的沟通

经贸实验公司内部的员工之间都能主动得打招呼沟通和交流,比如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能很好地做到,問一下早,说一下再见,拍一下肩膀等等,这样可以创造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工作环境,很好地发挥了团队的效应,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绩效 。

但每个员工毕竟都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有两个还来自不同的省份,个人价值观和是非难免有差异,同时员工还有新老、教育层次和沟通技巧水平的区别,所以也会时常发生员工间闹情绪和不和从而影响工作的现象。

4、与顾客师生间的沟通

该公司有特定的服务全体,那就是全院的老师和学生,由于该全体都具体很好的修养操守及其很好的沟通技能,所以对员工在与顾客沟通方面效果不错。

但有些学生对外面的商品价格等情况不是很了解,感觉东西贵是他们固有的心态,所以时常会成为超市员工同他们沟通的障碍。

三、对如何加强经贸实验公司沟通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贸实验公司的沟通效果,本人作为一名总经理从自身的经验和体会,还需要加强以下的工作。

1、真正做到与员工用“心”交流

超市一些员工之所以有些话语不愿同我们这些领导们讲,说明他们对领导还有戒备和隔阂。这样情况下需要我们领导们此时一定要拿出具体的行动主动和员工交朋友,沟通感情。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坦诚相待,这样他们就会把心中真正话语说出来,包括对公司的抱怨和我们做得不到的地方。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有效得解决员工中隐患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

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首先,营造一种公开的非正式的集体气氛或称为家庭式氛围。每个员工都有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精神的等不同的内在需求,企业必须给予员工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的关心,使员工感到置身于集体中犹如置身于自己家庭中。

其次,进行经常的、有效的沟通。如果领导只在布置工作或考评结束后沟通,会被员工理解为领导只是为完成任务,平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实际上,平时经常的沟通比完成一项任务或考评时的沟通更重要。

2、不定期开展对员工沟通技能的培训

由于成长的环境和经历不同,导致员工们存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的区别,以及工作目标的追求也不同。为此公司可以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比如:

(1)普通话的培训,委托公司相应的负责人比如市场部经理利用空余时间与他们用普通话交流,鼓励方言味道比较浓厚的员工大胆地说普通话。甚至可以把一些必要地日常用语让他们反复练。

(2)沟通礼仪和技巧培训本项内容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或下班时间进行,公司领导要全员参与,按照培训内容进行专项分工。尤其是如何接待学生顾客,通过恰当好处的言语让每个学生一进我们的公司和超市,就能感觉到温馨如家的氛围和贴心的服务,该项技能一定要花大工夫培训。

3、及时反馈和解决员工的意见和要求

尊重每个员工和下属,是保证公司沟通管理水平的基础,尤其是我们公司一些员工他们在教育水平一般和学校学生、老师、领导们等服务顾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时甚至是自卑感,所以作为公司领导一定要尊重他们认真对待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尤其在解决时间和效率上一定要让他们满意。

概括地说,沟通对我们经贸实验公司讲就恰似我们管理运行的血脉,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只有不断疏通和清扫,才能保证沟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斯各特·奥特伯(美国). 当代商务沟通.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1). □

作者:徐子州

公司实验管理论文 篇2:

GE公司“实时绩效”管理实验完毕

来源:hbrtaiwan.com

(中国台湾),2015年9月

作者:Leonardo Baldassarre、

Brian Finken

为了打造获得授权、协同合作、跨功能运作的团队,GE公司一直在实验绩效增长的新方法。我们的团队参与一项实验,率先实行新方法,结果在过去12个月中,生产力提高了5倍。这个方法目前正推展到GE上下,预计至2016年底,会取代原本的员工管理系统。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仰赖持续的沟通与共享责任。经理人并不进行一年一度的正式检讨,而是与其直属部属定期进行非正式的“接触”,根据顾客需求来设定或更新优先的任务。新的方法鼓励弹性与敏捷。各项优先任务每个小时都可能变动,不再等到年度检讨。

为此GE还开发了一个智能型手机应用程序,唯一的目标是促成经理人、员工、团队之间,经常进行有意义的对谈。

当然,年底时还是会举办员工与其经理人的总结谈话,同时提交最终的总结报告和对未来的看法。

公司实验管理论文 篇3: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

一、引言

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确。然而该规定对业内颇有争议的定价问题并未涉及,定价问题己成为国资改制的瓶颈。然而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不管是谋求部分股权还是谋求控股权都存在定价方面的问题。为了购买拥有支配这些资产并使其在这一时点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产生的效益的权利,在实施管理层收购时需要制订一个基于未来价值的价格。在定价的过程中,作为收购者的管理层和作为出让者的公司股东,均希望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及专业程度的限制 ,很难确定一个比较公平的价格。因此,定价环节应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这样既能够在回报管理层的历史贡献和控制权溢价的同时,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不受侵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MBO的演进及理论研究 MBO这种管理层的收购形式最早来自于西方国家,21世纪70年代,这种管理层收购模式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美国MBO在垃圾债券的推动下也达到了第一次高潮。英国和美国在管理层收购中的交易定价是由西方市场机制所决定的,其中还有中间介绍人参与,而被收购企业将会被投资银行进行多方面估算,而且最后形成公开形式的竟价。21世纪初至今,西方学术界对于管理层收购提出过很多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理论:

(1)自由现金流理论。代理成本说的代表人物是杰森,1985年,他提出了现金可以自由流动的理论。在企业所投资的项目中,假如现金的流动已经超出了企业所拥有的现金值时,管理层必须及时提出这些问题,停止把资金继续投入这些项目中,以免造成浪费。这一理论表明,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假如得不到合理的管理,浪费现象必然会产生。如果公司将会被收购,相关负责人也可以利用MBO来维护自身利益。

(2)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层的控制导致了企业潜在的效率提升空间,如果企业的经营权利和所有权力是互相分离的,企业的管理者和未来经营目标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管理人员可能就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而谋取私利,损害股东利益,由此产生“代理成本”。针对上述问题,通过MBO可以得以解决。为了把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紧紧绑在一起,MBO能够把所有权力和经营权力形成统一,并使管理者也占有公司的股份,这样两者间就被互相牵拌在一起,可以降低或者消除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方法是股东对管理人员激励的重要方式。杰森(Jicke)非常赞成和支持这种管理层收购模式,因为这种管理层收购能够消除掉西方国家一些企业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散而造成的极高的代理成本。

(3)管理层收购的原因。Linda(1986)的研究表明,企业是一个由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多种群体组合成的投资体。每种群体专用技术程度不相同,表明投资时被套牢的程度也不同,并且在获取利益的时候对投资依靠的程度也不同。例如:管理者方面,有着极强的专用性质,无法以非常明确的合约来维护,所以企业的盈利是可行的时候,管理层就有可能会利用收购企业以获取未来更多的利益。如果在管理者的利益受到企业股东及其他法律上的领导者的危胁时,管理层就一定会将这种危胁去除以维护自己利益。

MBO也是管理层能够维护自己收益,以防止自己投资被别人侵占的一个很有利的手段。因为管理层人力方面有一定的专属性质,如果被企业聘用就会被套牢,一旦产生这种外部压力或其它,管理层就会利用MBO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做出了贡献,却收获不了相对等的回报,在其有了新的创新技术时,也不能获得该技术的相应回报,这时管理层收购就会产生。管理层收购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创造自身收益,在日后的利益创造中,管理层与投资者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企业再生是靠管理层与投资者共能推动完成的。

杰森(2000)的研究表明,新时代MBO的收益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而Linda(2001)给企业家精神定了位,需要实施MBO的企业必须具备有企业家精神,只有具备了企业家精神,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同时还表明,企业家精神需要同时具备5个因素:第一是创新能力,企业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产品以及技术和服务;第二是抢取先机,企业需要主动出击,发现未来市场需求,抢取先机推出新的产品;第三是良性主动竞争,企业要随时保持良性的竞争功势;第四是要勇于担风险,要敢于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及时作出分析叛断;第五是自主自强,不论是企业管理者或是个人,都要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且对良好的建议进行自主实施。具备了这些企业家精神,就能够把内部与外部结构都很好的组合,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收益。

(5)税收优势动因。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伽的研究表明,公司的负债在不断增多,如果在公司有税有情况下,公司的税会相应减少,但价值却会跟着增多。MBO可能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节约税收的目的,一是大量的债务融资,二是折旧处理。另外,在西方国家,对于员工持股可以免去50%的税收,管理层可以用此来实施MBO节约税收。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MBO的这种节约税收并没有给政府机关的税收造成流失,而只是把股东和投资者等支出与税收重新做了调配,但MBO的一个重要动因仍是节约税收。

(二)国内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 我国MBO的实施带有较强的国有企业改制性质。由于股份出让方为国家或法人,因此价格的高低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增值贬值。从管理层角度看,价格的高低将决定其出资额的多少,所承担债务的轻重以及未来股利政策的取向;对中小股东而言,过低的出售价格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从而使其利益受损。MBO定价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地方政府和经理层之间的博弈。因此,MBO的收购定价需要考虑多方利益的平衡和妥协:一是国有企业现在资产不能流失;二是在保证国企资产不流失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员工的利益;三是在企业的深层员工对企业一直以来的贡献予以认同。

目前国内MBO的价格都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准,持反对意见的占多数。李长德(2002)、刘刚(2002)、陈宁燕(2002)等学者都认为不应该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标准。李纹龙(2002)表明股权转让的基础是对企业股份内在的价值提出客观的评价,MBO的转让定价必须多方面考虑,公司股份的内在价值和谈判的过程都在其中因素,每股净资产不是衡量股份内在价值的理想指标。蒋顺才(2003)的研究表明,我国MBO定价的标准不能以每股资产值来作为基准,获取企业的控股权才是MBO的重要目的,为此,企业的整体价值才是MBO定价的最重要标准。杨柳(2003)研究认为,企业真实的价值不能等同于企业净资产值,因为它相比企业的潜在价值或高或低。例如,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企业,其净资产一定会比其真实价值低,而一个经营不善前景不佳的企业,其净资产又肯定会高于其真实价值。所以,股权转让定价不能依据净资产值来确定,否则会对国有股权利益造成影响。因为净资产在评估时比较随意,用MBO评出了低于真实价值的净资产,这样使得管理层可以用低价来完成收购。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从MBO定价的因素结合研究目的,本文作出如下假设:

(1)管理层在收购时的价格与账面不一致。MBO净资产是用来表示上市公司账面上所标的价值的,如果收购时,净资产很高,这说明企业运行良好,企业价值也高,收购者应该付高价来实现收购。而收购者对此运行良行的企业在未来也有着较好的发展时,其也愿意付高价,最后双方达成较高的交易价格。

(2)上市公司流通率直接影响到管理层收购价格。管理层所收购的标大部分是非流通股。因为比率越高的流通股票,对市场股价影响越小,而非流通股票对比于流通股票,非流通股票价格的折价越小,因此非流通股票价格就会更高,最后导致管理层收购的价格就更高。

(3)管理层的收购价格和管理层贡献没有关系。管理层的贡献用净资产的收益和总规模增长率来衡量。假如净资产的收益和规模率较高,这说明管理层经营较好,而相应的,人力投资就会更大。在用MBO来做收购定价的时候,因为管理层曾经对企业的贡献越大,则可以让转让股权的价格越多,使收购价格降低。而自主创业者比直接任务者成交价格会更低,因为前者比后者的价格会减让许多。

(4)管理层在收购定价中,有着控制权溢价存在,而这种权益的存在是直接与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力息息相关。如果在管理层得到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后,能够获取许多隐藏性的利益,那么原股东则会在让取股权时向管理层要求相应的价格作为补偿,因为后期有隐性利益,管理层当然也很乐意以比较高的价格来购买,这样就会让转让价格变高。管理层收购股份与其控制力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收购越多的股份,对企业的控制力就会越强,当然这样转让价格也会更高。

(二)样本选取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理念尚无相关的案例,因为MBO建立比较晚,至现在可能还没有一家真正符合要求,确定上市公司实施MBO的标准为:收购者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或者是内部员工等实体,收购了企业一部分股权,可对上市公司经营进行相对控制。

本文选取了 MBO 在我国实施的高峰时期即 2005年~2010年期间实施 MBO的 20 家上市公司 23 次收购行为作为研究参考(表1)。把管理层贡献和股东定价以及MBO相关联的进行了重点分析。评定管理层贡献的指标是净资产值和总规模资产值;而评定股东定价的指标是管理层在进行收购时股份所占有比例占居总股的比例和投制股份的权利。

(三)模型建立 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V=β0 +β1BPS +β2 ROE +β3Ratio +β4Time +β5RSI +β6MSR+u

(1)

因为管理层性质不同会影响到后期的收购价格,创业性质和是否会控股会让管理层对以后的利益预期有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引入虚拟变量。如果管理层为创业者取得了控股权的时候,变化量则取为2,否则则取1,因此得出结论如下:

V=β0+β1BPS+β2ROE+β3Ratio+β4Time+β5RSI+β6MSR+β7SU+β8Control+u (2)

其中,BPS为净资产,指收购时同期的净资产;ROE为净资产值收益率,指收购时同期的净资产收益比例;Rotip为流通率,指流通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RSI为规模增长率,是指上市的时候到收购期间的总资产增长率;SU为根据创业其性质,进行收购的管理层为本公司创业者时取 2 ,否则取 1;MSR为管理层购股的比例,是管理层收购股份所占总股本的比例;Control为控制权,管理层控股时取 2,否则取 1。

形成成交价格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流通比率和每股净资成三个变量。而管理层贡献则是以创业模式和总增长率来衡量的,引入创业型这种虚拟变量是为了对任务的领导人创业型的领导人区分开来,而两者之间的待遇也不相同。另一个控制权溢价则是以管理层所购股份比例和控股权来衡量的。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利用专业分析对模型进行了评估,有差距的都进行了修改。从表3可以看出,管理层收购价格水平的变化可以经过这些变量得以解释。我国公司MBO定价基本是根据每股净资产来作出的,如果净资产高则收购价格就高,反之,如果净资产低,则收购价格也较低。这些已在本文假设中提到过。

前文已提及过衡量管理层贡献的方法是以创业模式来进行的,并且对管理层收购价格作了详细说明。结果证实,因为管理层贡献,在政府出让股份时给予了适当的抵扣,而且假设里面也提到过创业型的领导人与任命制的领导人有区别对待,因为创业型的领导人在人力方面成本偏高,所以相应在最后的成交价格中抵扣的也比较多。上述所提出的假设都得以证实。

如果规模增长率系数为负,则检测值不太明显,如果净资产收益系数为正,则与上述所假设的相反。这表明,MBO定价在实际的过程中,管理层贡献还并未考虑进去。上述所说成交价格的抵扣有着随意性,而事实上,最终成交价格还是取决于管理层与股东谈判的结果,因此这也可能是导致双方互谋利益的一种因素。

前文假设第四点已经报及有控制权溢价的存在,而控制权和管理层所购股比例是用来作为衡量权溢价的变量,如果其系数都是负的值,那么就与假设相反。这也表明了,我国管理层在收购中还暂时没有考虑到控制权溢价,而最终的成交价格值得怀疑。在我国,管理层在收购时是有意忽略这个问题,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减少收购成本,这个现象也导致了控制权溢价在企业收购中一直存在。

综上所述,管理层的收购价格与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如管理层贡献,净资产值,账面价值等。而且本文也讲到自主创业者比直接任命者有了更多的价格抵扣,这也是公平定价的体现。因在收购价格谈判的时候可能受市场许多其它因素所干扰,造成了管理层贡献在收获结果时显著性没那么强。而且,因为管理层有意降低收购成本,控制权的价值在交易价格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在未来,这个问题也是MBO需特别注意的。

五、政策建议

(一)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要妥善解决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问题,首先要有合理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由于净资产不能真实地衡量企业内在价值,所以不能以净资产来作为定价基础,这样必然会对国有资产造成流失。应该尝试基于企业等有利的价值指标,尤其要在以后的资金流量预测上来确定企业的真实价值,这样以MBO来定价的交易才更为科学合理。而且在实施收购后,有利于收购者可以更快的对企业进行整理,创造和实现企业价值。

在西方国家,MBO对目标公司的定价一般采用通行的评估分析方法和成熟的财务模型。MBO定价是根据经营现状、财务状况和未来来的发展价值来评估企业资产价值,然后再对外公布,以竞价的方式进行收购,最后交易价格公平而且透明。

(二)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 第一,为了让MBO定价更加合理,要先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产权交易市场,然后以市场上为先导,让其成为MBO定价的有效因素。在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所得出的价格会较客观的体现出MBO的股权价值。为了防止产权交易市场名义上存在而实际无作用的这种现象,其还需要有评判交易会不会存在保护主义的这种倾向功能。第二,培养买方市场,通过招投标的竟标的方式公开交易。让所有参与交易的利益群体有选择权,买卖双方在企业真实价格的基础上进行评标竞标,自由选择最好的收购者,全部通过市场来完成最后交易,无需听从收购过程中企业内部高管意见。第三,让一些规范的中介机构参与进来,一旦有了中介参与,将会使交易谈判更为透明,减少由管理层与股东单边谈判的局势。这样避免了交易谈判的相互串谋现象,而且可以对收购谈判期间出现的非正常现象及时做出合理评判与建议。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需要培育很多大型的中介机构,提升中介的职业水平。中介的职业水平规模等都直接影响了其服务范围和市场信用度。其次,中介机构的职员要建立绩效考核及约束体制,从而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中介机构的资质也极为重要,所以行业监管的机构要对其资质加强管理,并且要不断完善机构中任职人员的管理制度,中介机构一定要建立行业的法律规范以及监管体制。总而言之,中介机构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规范才能运作,同时,中介机构本身也需要定制评价标准,来加强自身诚信度。

为了解决管理层在收购时对资金的需求,需要大量引入投资者,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资金需求,还可以给于管理层在收购后一些支持和监督,也有利于管理层收购企业后健康发展健。可以引入的投资者包括:一是和企业有合作关系来往甚多的企业。这类企业因为在收购之前就与投资者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谈判过程中较易达成统一,这样使管理层与投资者两者间的利益冲突大大降低。二是其他愿意参与企业MBO的机构。如果由资金雄厚而且还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大型企业作为MBO投资者,这样管理者收购的步调可可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倪、李连接:《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环球经济》2009年第7期。

[2]徐晓云等:《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石学荣:《美国上市公司 MBO 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研究》2003年第5期。

[4]董东业:《管理收购》,工人出版社2008年版。

[5]柳岩:《收购时相互对应实证分析》,《深南财经学报》2007年第4期。

[6]徐丽:《公司所有权对管理的影响》,《经济与科技》2004年第2期。

[7]冯小刚:《收购新理论》,《中国工业》2007年第6期。

[8]何源:《收购理论综述》,北京财经2009年第7期。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对接问题的研究”(编号:NJZC1225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刘 姗)

作者:李晓波

上一篇:大学生市场调查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教研组长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