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就当前而言,我国的科技项目管理过程比较粗糙、信息共享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动态分析以及跟踪具有不及时性特点。基于这些现状,需要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科技项目合作模式创新,最终促进项目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管理信息化的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为促使科技项目合作有效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篇1: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摘 要:对高校科技项目采用过程管理,可以确切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且能够提高科技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技项目管理现状,提出过程管理方案,探索高校科技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在提高高校科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加快高校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机制

一、科技项目管理现状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目前正从目标管理模式向过程管理模式过渡,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项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高校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应该随着国家科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立足科技工作本身,打破壁垒,寻求创新。现有的管理机制不能够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对科技活动的促进作用不足。

现有的管理机制只注重项目的本身,忽视科技团队的培养和人才的引育;侧重科技项目的立项、数量、层次,放松对项目执行期内运行情况的管理,导致有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科技经费执行情况不合理,管理不到位,造成国家科技经费的浪费。

(二)管理部门信息沟通方式不够顺畅

科技项目管理部门除了用科技团队自行填报进展报告外,很难采取其他有效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了解项目运行的情况。

(三)高校对科技项目的配套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各部委、省市科技发展计划,有一部分项目要求经费自筹,而高校对于配套经费落实的并不到位,使得项目负责人要么失去获批项目的机会,要么苦于配套经费的落实,不能够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使得项目的进展和执行情况均受到一定影响。

(四)科技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高校在科技项目的评价体系中,对科技项目的考核无论从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程度还是在内外协同创新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指标体系量化程度越来越细,许多高校依据发表论文的篇数、知识产权的数量、科技项目承担数量、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多少或等级作出科技评价,甚至将科技成果产出数量与科技人员的职称(职务)聘任、岗位聘用等挂钩,导致目前高校科技人员盲目追求产出,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完成质量,严重阻碍了高校原创性创新成果的出现。

二、科技项目过程管理采取的方式

面对当今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推进过程化管理,通过优化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开拓工作思路,提高科技项目完成质量,同时也要求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在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能够职责明确,抓重点,补不足,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科技形势。

(一)立项

重视科技项目的选题,其确定和论证要求完整,要有创新。重视科技项目申报书的填写,仔细研读项目申报指南,注重申报书的说明和规范要求,注重项目的形式审查,包括限项规定、申报要求等,注重项目申报书内容的撰写,包括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管理部门在审核项目申报书时,要严谨认真,并要和项目申报人及时沟通,提高申报书质量。重视申报书中经费预算部分的撰写,要详细、合理。

(二)项目执行

建立项目执行期间监督机制,将科技管理重心下移。建立项目中期考核机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提交进展报告。撰写科技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在项目执行期间内,若发现科技经费使用与经费预算有出入,应对科技项目负责人进行提醒,并及时调整,保证科技经费使用的合理和科学,为项目的执行和顺利完成提供基础保障。

(三)结题及后期成果

要能够在项目结题时对科技项目的成果和产出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重视科技项目考核指标的达标情况,对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以及对项目成果和立项目标匹配性进行评估等。

三、探索高校科技项目管理的新模式

国内高校对于科技项目管理在趋于正常化、合理化和高效化的同时,也对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一)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政策变动;简约化的管理流程,尽量减少审批环节,尽量减少材料填报;细致化的管理服务,尽量减少科技人员出入职能部门的次数,尽量减少等待时间,尽量帮助解决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

针对科技管理人员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鼓励科技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积极了解科技项目信息,掌握科技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科技项目的完成质量。

(二)建立并完善高校科技管理平台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建立了科技管理平台,这就对科技管理平台的各项查询职能提了新的要求。科技管理平台应和校内其他职能部门搭建共享平台,使得信息互联,各个职能部门能够顺利衔接。根据科技人员工作账号,建立个人界面,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得奖励、在研项目及结题项目情况等。针对科技项目单独建立管理链接,涵盖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项目成果转化情况等内容。

(三)建立并完善校、院分级科技管理体系

高校科技人员数量庞大,由学校科技管理主管部门直接面对科技人员的管理模式,会造成管理工作的繁忙,更会在工作上造成很多纰漏。面对学校数以万计的项目申报、项目运行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复杂工作,仅靠学校科技管理工作人员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充分利用二级学院科技管理人员,对科技项目进行管理更容易,也更切合实际。

(四)针对科技团队单独设立科技财务助理

科技财务助理主要在项目管理中提供专业化服务,是一个以科技经费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全职科技财务辅助性的岗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对其进行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财务业务知识的培训。根据科技经费管理的相关政策,辅助编制项目预算;辅助完成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调整事项;负责完成项目日常经费支出的管理,包括对合作单位经费支出的指导与监督;辅助完成项目经费年度决算及向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种财务数据;辅助完成项目财务验收;辅助项目负责人接受各级审计、财政、科技部门或受托机构组织的检查、审计等监督管理工作;完成科技團队的其他工作。

(五)实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

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科技人员,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主要考察学术贡献、理论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主要考察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对科技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的结合。

(六)建立科技项目信誉评价等级

围绕科技项目研究内容的完成情况,制定出信誉评价等级,并将得出的信誉评价等级建立数据库。获得的信誉评价等级与项目负责人的职称(职务)聘任、博导资格审查、职务晋升和业绩考核这些硬性指标挂钩。同时,对于信誉等级高的科技团队在申请其他科技项目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信誉等级低的科技团队,拉入失信名单,以示惩戒。

(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的考核机制

大力促进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聘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服务岗位的专门管理人员,主要考察其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工作绩效,并作为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鼓励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并完善其相关政策,保障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收益。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八)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将科技项目产出的科技成果通过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或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等进行转化。科技管理部门将权利重心下移,二级学院建立专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部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依附学校,通过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市场化运作,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的积极性。

(九)完善科技团队绩效考核机制

发挥财政科技项目资金在知识价值分配中的激励作用。根据科技项目特点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对于实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软件开发和软科学研究等智力密集型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建立健全符合自身高校学科特点的劳务费、间接经费管理模式。项目承担单位可以结合科技人员工作实际,合理安排间接经费中的绩效支出。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财政科技经费监管制度,探索在有条件的科技项目中实行经费支出负面清单管理。个人收入不与承担多少项目、获得多少科技经费直接挂钩。

四、小结

在高校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中,对科技项目实行过程管理,加强对科技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对科技项目的科技经费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以及建立健全相应的科技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在保障高校科技项目过程管理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能够大幅度提高高校科技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米晓.关于加强高校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

[2]刘旭,等.论高校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科技咨询,2013,8.

作者简介:冯丹纯,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作者:冯丹纯姜姗

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篇2:

基于管理信息化的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

摘要:就当前而言,我国的科技项目管理过程比较粗糙、信息共享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动态分析以及跟踪具有不及时性特点。基于这些现状,需要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科技项目合作模式创新,最终促进项目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管理信息化的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为促使科技项目合作有效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

引言

科技项目管理属于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项目管理的质量以及效果直接会对科技研究活动的成功性造成关键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科技项目的立项、在研以及验收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有利于促进科技研究资源配置优化,促使科技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减少一些风险。就当前而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迅猛,信息技术也在各种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作用以及价值逐渐地凸显。尤其是在科技项目合作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更不能被忽视,其为科技项目合作与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并为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实践与管理平台。因此,在科技项目合作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1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而言,我国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更加看重项目运行结果:

在实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偏见性,人们更为看重科研项目运行的结果。但是,科技研究课题属于一种探索性比较强的课题,项目研究结果也需要从量变达到质变。想要得到一个精确的科研结果,其必定需要相关人员在科技研究过程中采用理论进行推导与试验分析。所以,在进行项目科研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实现项目合作信息化管理。

1.2各个科技合作项目之间信息没有实现共享:

就当前而言,企业项目团队以及经理部门大多会以项目实际为基础制定出此昂木管理程序,同时将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但是,对于科技合作项目内容没有进行有效地沟通,资源難以实现共享性。这样的话会极大程度地浪费经费以及人力,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且共享的程度也相当低[1]。科技合作项目组内的成员如果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这必然有利于减少项目风险。在传统的项目合作时,执行项目的相关人员通常会通过开展会议来合作,但是不同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具有差异性,其需要召开各种不同的会议。

1.3过度依赖人工传统方式进行项目管理动态分析:

在实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计划的实施以及分配人力资源时大多是项目负责人管理的,但是其通常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项目管理,这难以促使计划以及资源管理难以实现最优化。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档,这些文档会被储存在科研人员的工作的电脑中,比较私密,其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基于此,当人为因素发生变化时,第一手资料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对项目文档为完整性造成影响,在人为职位变迁与流动过程中,造成信息流失。

由上述内容可见,科技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项目过程管理比较粗糙、信息共享效率低下、动态分析具有不及时性等特点。因此,在科技项目合作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构建相关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资料共享,最终实现科技项目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科技项目合作模式基于信息化管理构建起来,领导便能在项目管理平台上查看项目进展的实际状况,采用电子版材料取代书面汇报等内容,最终避免了科研人员重复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提升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其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

2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的重要性

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系统质量的改善促使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而经济系统质量改善主要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产品附加值提升,资源浪费的程度减少,在采用同样资源的基础上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主要是通过追加投入实现经济提升的,在投入过程中,很多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阻碍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2]。由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收取到的成效不够明显。经济增长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我国主要是通过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实现的。有些企业将技术引进作为重点内容,却忽视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当前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态下,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竞争优势,其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实现科技项目合作模式创新。因为企业资源有限,外部市场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促使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进行模式创新变得非常困难。与此同时,这种创新模式是难以与市场多元需要相满足的。因此,企业科技项目合作创新需要转变战略发展角度,赢得更多的企业资源与学习发展机会,促进技术的积累,最终降低创新的成本以及风险等,提升创新的能力。通过相互合作方式,充分地利用企業内外部的资源促进企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基于管理信息化的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与机制

3.1构建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基于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其必定需要构建管理信息化平台。在进行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时,主要将其分成两个层次。一是项目决策管理平台,以项目进度、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结果为基础,项目决策者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对项目进行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与查看,了解当前项目的成果,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遇到的风险,对资源进行及时性地调配,并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以人员资源等状况为基础生成统计报表,对项目进展的状况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与掌握。二是构建项目工作平台。项目经理是整个科技项目管理与控制的主要负责人。为了便利项目经理能有效地管理与控制整个项目,应该要建立项目组管理以及交流的平台,对项目进度、风险问题、交流状况以及文档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促使项目组的管理水平提高,将项目的情况真实地反应出来,促进项目成员密切交流,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主要为了实现以下几种功能。(1)集成企业信息门户。这一功能主要是让用户借助企业信息门户充分利用项目管理平台,采用浏览器的方法来对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项目管理。(2)对身份认进行认证与授权。通过身份认证的方式能有效地保证恰当的人得到必须的信息。(3)不同的工作人员其需要的信息内容是不同的,而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满足人员的不同需求,最终实现管理功能。相对于管理层的人员来说,其能根据相关内容得到各种类型的统计报表。项目经理能对项目实施以及相关进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其有效地掌握资金的流动的方向以及人员的利用情况,促使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而项目组的成员向上汇报任务执行的情况也比较方便,促进管理活動有效开展。促进项目经理以及其他项目成员的沟通与协作。(4)促进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工作人员、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费用、交流与合作、进行文档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这些都是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内容,实现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这能促进项目管理流程更加标准化。(5)对项目信息进行自动性汇总。在科技项目合作中,充分地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将比较关键性的项目组信息进行整理,这便于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6)生成项目信息报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利于分析与汇总项目信息,同时将各种管理以及统计的报表生成。(7)日志管理。促使创建管理项目组汇报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在完成一些人物以后进行任务汇报,同时采用各种方式通知项目组成员工作任务完成的实际状况。(8)对项目组进行文档管理。版本管理、文档签入以及签出管理菌屬于项目组内部文档管理的重要内容。(9)构建项目组交流合作平台,这有利于促进项目组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信息的有效发布、交流以及共享。

3.2构建管理信息化的立项机制:

就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以及各种体制而言,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科技项目管理都具有自身的管理制度,科技资源配置的方法、资源评价制度等都不能完全地满足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想要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建立起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立项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采集汇总体系、数据指标体系、专家支撑系统以及数据应用管理系统,这些都属于信息化技术立项的基本内容[3]。采集所以有关的项目科研成果,并通过匹配模式以及进行云存储预处理方式,对各种科技研究数据的技术指标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同时自动性地分析数据应用系统指标,并对立项项目的各种量化指标进行量化,对立项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是否进行立项。以专家支撑系统评估结果为基础对是否立项做出最为精准地评估,这是数据应用系统给出的最终的建议。在建立了信息化立项系统的基础上,这样能有效地避免重复立项,促使投入减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构建成一体化的立项制度,与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3.3构建多维度管理的科技项目系统:

人财物以及科技研究过程属于科技项目的重要因素,所以,对系统进行细分,可以将其分成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以及在研管理这四个部分。

3.3.1人员管理子系统:

人员管理子系统主要是管理科技研究人员的基本资料,科技研究能力等,人员的部门管理、权限管理、业绩管理、学历学位等管理均属于人员管理的范围内,这也属于其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模块。

3.3.2经费管理子系统的构建:

经费管理子系统主要是管理科技经费,对经费申请、审批、修改以及使用等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实现与财务系统的无缝隙对接,进行实时的报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便属于科技项目合作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升经费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规范性,这样才能促使经费的功能与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得科研工作顺利地开展。在之前的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其主要依靠人力进行管理,没有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因此,对经费的预算以及控制环节都比较薄弱,不利于经费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在科技项目合作中进行信息化管理,为预算与执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弥补传统管理的缺陷,促使预算实现经费执行的主要依据。进行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构建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实现已有的管理模式,同时还需要弥补之前人工管理难以解决的问题,充分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3.3.3设备管理子系统的构建:

设备管理子系统主要涉及到设备购买、设备应用等过程,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购买设备过程、人库管理过程以及使用过程均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严格地管理设备。采买的设备是否重复、是否办理齐全人库手续、设备使用状况是否良好、能否实现设备共享,这均属于设备管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的误差与风险,促使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实现设备的价值。

3.3.4科技研究过程的管理:

在进行科技研究过程管理时,其需要结合人财物,将科技研究内落实到具体的人、时间以及内容上,促使管理人员有效地掌握科研的进度,促使研究经费、人员都得到落实,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科研计划。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将设备资源风险、科技研究进度风险、经费投入风险以及资源风险都充分地考虑在内,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科技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分析平台。

3.4基于管理信息化的科技研究项目验收管理:

当完成了科技研究项目以后,要验收项目系统,验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包括信息化的自动验收,系统会分析此次科技项目,对科技项目的进展状况进行总结,同时量化人力、经费、设备以及成果等各项指标,同时统一性地评价与分析科研成果。另一部分是在系统给出评价以后,专家开展会议进行验收。在系统给出评价的基础上,科研管理部门通过会议检验与审核。这主要是由相关管理部门组织会议进行验收的,为项目负责人配合专家完成相应的工作。与此同时,专家需要对本次的科技项目给出评价。科研项目验收的评估结果主要是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的,其通过信息化系统将相关信息汇总到一个大的数据平台,在进行项目成果考核、推广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应用这些数据。这种信息化验收管理方式能促使立项更加完整,增加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管理信息化科技项目合作模式上,采集大量的数据,并建立起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是极为重要的。实现科技项目合作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积累与完善,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经费进行合作模式研究,构建指标模型,并不断地推动模型的完善化以及更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科技项目信息化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信息化系统,构建一个能适应多种情况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于树青.李晓宇.崔红升.等.企业科技进步量化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15,31(3):25-29.

[2]夏兰.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16,45(28):76-83.

[3]刘贵伟.吴立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及评价[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6,89(05):77-83.

作者:范秋

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篇3:

试析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的必要性及建议

摘 要:目前我国在科技项目开展后对评估工作引起了关注,并获得理论研究成果。但在现行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中,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并没有落实,科技项目评估仍处于前评估阶段,对项目结题后的评估工作并没有有效展开,因此本文就对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科技项目;后评估;必要性;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科技投入力度较大,社会公众不仅关注科技投入的增长,更加注重科技投入的效果。因此多个省市也陆续开展了科技项目评估,科技项目是以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而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是对科技投入进行绩效评价,是事后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对社会组织及成员的科技资源配置,对预期效果及绩效评价的一种特殊的科技活动形式。具体是对以验收的项目进行后续评价[1]。但现行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缺乏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管理,在科技项目评估中主要集中于一些常规阶段,如事前立项、中期检查及项目结题等,因此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必要性

(一)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随着科技投入比重的不断增长,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对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工作也更加重视。科技项目作为政府部门对科技投入的重要项目,在科技投入中对主体进行科技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中,不论开展任何科技活动都会存在科技產出,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科技项目初步出产生成果的阶段中,在项目完成后对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不利于对项目绩效客观产生客观的反映[2]。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是对科技投入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形式,而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水平,使各个投入主体在科技计划的制定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项目结构设置的科学化,经费投入也更加合理,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费投入的盲从性。

(二)确保项目管理流程的完整性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科技项目的前评估工作与后评估工作共同组成项目的评估活动。而在科技项目生命周期和科技项目管理阶段中,后评估工作是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末端,与中期检查、立项评估、选题论证等工作组成科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全内容。根据我国科研评价活动的发展方向来看,科研评级逐渐向法治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在事前立项、事中执行和项目结题验收等工作已经实现程序化和常规化。随着科研评价工作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对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也受到了关注与业内人士的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理论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建议

(一)以重大项目作为科技项目后评估的切入点

由于政府对科技项目投入的性质不同,所呈现出的特点也不同,因此对科技项目需要进行分类型评估,根据科技项目不同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还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根据当前对科技项目的自主情况,我国投入的科技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对重大科技项目的自主,而这些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投入具有关注度高、资助额度大、影响广泛等特点[3]。虽然有多个项目已经完成验收或解题,但在项目完成后,科技项目的运作情况,及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及带动效应,后续社会经济效益等情况并未进行系统性的考察与评价。因此现阶段对科技项目的后评估工作,要注重与对重大项目或某些技术领域中的专题专项项目展开评估工作。

(二)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后评估反馈机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有关部门在采集评估信息、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体系中需要注重其协调性,构建统一的信息评估网络,否则在评估资料的搜集中会出现重复劳动的现象,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量大,因此需要加强科研数据采集网络与信息评估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便于在绩效评估中对不同阶段的评估资料进行获取,避免了对评估资料重复获取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搜集信息的公信力,使评估工作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结语:

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但却具有重大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我国目前对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仍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后评估工作中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通过科学工作者、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促使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李有平,欧阳进良. 国家科技项目监测评估实践的分析与探讨[J]. 科研管理,2008,06:116-121+130.

[2]杨云,庞宇,陶蕊. 辨析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四个关系[J]. 中国科技论坛,2012,12:155-158.

[3]艾娟,王远. 科研项目后期管理是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J]. 中国钢铁业,2012,04:25-26.

作者:季玉香

上一篇:高速公路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申请低保申请书(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