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审计管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是一种对行政单位就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否经济、高效的审计检查,分析行政单位有关运行活动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问题的迹象,以帮助其作出改善措施。为了进一步强化绩效审计在行政单位运行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初步论述了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善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行政单位审计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行政单位审计管理论文 篇1:

邹议行政单位财务审计管理的切入点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行政单位的规模和业务有了显著的变化,财务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根据行政单位会计业务的特点,开展审计工作,对严肃会计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损失浪费,杜绝跑冒滴漏,对财务实现有效监督和管理,对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行政单位的特点,突出审计重点,加强重要项目检查,有重点有目的进行审计工作,可以加强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益。

关键词:财务审计;行政单位;重点

引言:依法实施审计工作,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健全财务监督监管理体系,对保证国有资产运行安全,防止发生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行政单位不是经营性机构,他和企业以生产产生利润有着本质的不同。企业是经营性机构,追求利润是其核心目的,利润产生的各种节点,偷税漏税等成为审计的重点对行政单位来说是不适用的。行政单位财务结构的不同,决定了行政单位的审计重点不在于单纯的会计核算,而应把审计的重点放在财政拨款的使用和执收执罚款项的管理;财务核算的依据是否准确、合法、依照规范执行。

一、审前调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系统是政府依法设置的行政单位履行职能的内部行政部门,是实现行政单位职能的保障系统和体系。它是根据行政单位实现其功能必须的风险控制、内部活动控制、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集行政、管理、财务、会计等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这个结构在政策、法律、制度、工作程序等约束机制的制约下,各司其职完成总的工作目标。

对行政单位的审计,应当首先从会计核算业务入手,调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主要是评估重要岗位是否依照法律法规定制分设,职责权限划分是否合理,责任分工是否明确,资金管理是否行之有效,监督体系是否健全,從宏观上掌握整个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情况,对于有遗漏、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岗位或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二、审计过程要突出重点

行政单位的具体经济业务最终都是通过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反映,行政单位业务单一,所用的会计科目较少,会计核算相对简单,我们可以按照会计要素项目进行分类分析,对预算和决算、收发票据、经费支出、银行账户、各类资产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审计的重点。

(一)加强对资产的审计

加强对财政拨款地审计,主要审计经费有没有体外循环不及时入账;是否按预算批准使用;对应拨付的经费是否截留或挪用;收入支付流程手续是否完备合法。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审计的重点。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出现了以往从来没有过的行政单位土地买卖,政府采购的规模范围也逐步扩大。由于行政单位资产不计提折旧,其所有权归国家拥有,因此与之相关的购入、增减和处理等事项都应该有真实的反映。审计的重点是增加的资产是否及时入账,是否直接核销成为账外资产;资产的领用、减少、核销手续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的金额标准,手续是否合规健全;国有资产是否被贱卖、毁损、流失;盘盈、盘亏是否合法;账账账物是否相符,对国有资产保值升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收费或罚没收入应当成为审计的重点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款项目不断增加,收入组成复杂。为了确保收费执罚公平合理,依规合法,应当将收费或罚没收入作为审计的重点。首先要审查收费罚没项目审批权限是否合法,有无擅自设立项或超相,收取已取消的收费项目,收费项目名称、标准是否与批准的项目情况一致。其次,要审计该类收入是否正确反映和核算。收取的收入有没有及时足额的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政府调控比例是否正确,有没有改变调控比例,不缴或私自用于单位支出情况。对收费罚没款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等衍生收入是否如实记录并进行账务处理。有无存在直接隐瞒收入,直接以支抵收或挪作他用的情况。

(三)实施科学的审计方法加强对收入和支出的审计

随着行政单位的发展,其财务来源已经不仅仅是财政拨款,还有银行贷款,对外合作交流,接受捐赠等呈现出多元性。财务收支的项目也纷繁复杂,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收入和支出的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财政拨款仍是行政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应当是审计的重点。着重审计使用部门是否按照批准的经费项目预算金额使用。特别要强化对其他途径来源的收入的审计。审计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款以及对外合作交流,接受捐赠等项目的收入是否正确反映和核算。

行政单位支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行政性支出以外,还产生了生产经营性支出,而且两项支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把支出作为审计的重点,对资金的高效安全运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重点审计各项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是否有挤占挪用、提高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等情况;各类开支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套取资金;采购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支出核销是否符合程序,财务凭证是否真实可信,账物是否相符。审计的重点应当审查是否私设“小金库”。

审计的核心是现金、银行存款这些流动性强容易发生舞弊的货币性资产。经济犯罪的手段的隐蔽性,仅仅依靠原始的对票据核算审计已经不能完成对现金、银行流动性资产的审计任务。应着重审核报销手续是否完善,报销所用票据是否合法,把审查假发票和大头小尾发票,(买卖双方共谋少买多开)、阴阳发票作为重点。然而审查认定假发票无效和认定大头小尾发票、阴阳发票,是一件很困难的问题。因为发票是卖方向买方提供的买方购买的法律凭证,对凭据的真实性负责,即使是证明了是假发票也很难证明没有购买,票据填写本身并不能反映票据不规范的真实。要得到科学的证明,只有彻查票据和实物的真实一致性,核对报销票据和实物是否一致。

结束语:行政单位财务审计可以是单位内部审计,也可以聘请审计机构的专家进行审计,上级部门组织离职审计。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依法依规,依据财会制度,抓住审计的重点要点开展审计工作,将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强化审计监督,并督促被审计部门加强内部管理,保障财政和资金的安全和高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后勤部财务处

参考文献:

[1]张利.浅析行政单位后勤内部审计与管理[J].管理观察.2009,12.

[2]胡俊成,雷春平.行政事业单位审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苏钰

行政单位审计管理论文 篇2:

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相关问题探究

摘 要 在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是一种对行政单位就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否经济、高效的审计检查,分析行政单位有关运行活动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问题的迹象,以帮助其作出改善措施。为了进一步强化绩效审计在行政单位运行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初步论述了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善措施。

关键词 行政单位 绩效审计 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政府机构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行政单位运行的效率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之而然,绩效审计被提上日程并成为工作重点内容。对行政单位进行绩效审计,能够充分分析行政单位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否经济、高效,以及有关运行活动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问题的迹象,帮助其提出改善措施。可以说,行政单位绩效审计是国家决策依据之一。然而,行政单位绩效审计愈加深入,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被凸显出来。审计单位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财务支出,远远没有达到审计的真正要求,因为绩效审计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经济效益审计,还包括深灰效益审计。可见,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需要继续深化与改善。

一、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现状

(一)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绩效审计理论指导

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内容的重点往往集中于财政收支方面,因而采取了以企业审计为基础的审计理论。但是,企业和行政单位在经营目标、管理方式与模式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显然,这种照搬挪用的审计理论不能完全满足于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要求。行政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服务性单位,所以其绩效审计理论不能以盈利性为目的指导审计工作,更应当注重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又缺乏系统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加以衡量,因此,目前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理论体系还不健全。

(二)缺乏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只有财务指标,没有非财务指标;只有历史指标,没有未来价值指标;综合性指标多,单项指标少,且缺乏预警性指标,等等。行政单位并不是以盈利性为目的,不能只把审计重点放在财务方面,不重视宏观决策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的情况,使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除此之外,就是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运营环境,及时更改不合理的评价标准,没有建立动态评价指标。

(三)没有完全发挥出内部审计机构的实效性

国政府审计机构属于政府部门序列,隶属于政府行政手掌管辖,这就决定了审计机关要想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需要征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政府敢不敢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敢不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作用的实效性。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行政单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应遵循独立性原则,科学地设置审计机构,才能很好地发挥出监督功能。

二、解决行政单位绩效审计工作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明确审计工作内容

由于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理论基础不健全,使得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也相应发生了一点变化。有必要加强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使之不断地完善与健全,能够科学指导审计工作,明确审计工作内容及方式。行政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各项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国际领先理论,结合部门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绩效理论研讨等工作,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理论。同时,明确提出行政单位作为政府服务部门,其绩效审计工作不仅发挥着监督作用,也应积极发挥服务功能。应及时向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

(二)审计机关构建行政单位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议

1、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未来价值指标

财务指标反映的只是行政单位过去绩效,并不能提供创造未来价值的动因。而非财务指标则相反,它们往往是面向未来的,例如创新能力指标。审计机构开展绩效审计公共的目的,除了监督行政单位的财政情况和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等,还要为其提供决策依据,制定未来发展战略。非财务指标的引入,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行政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导其制定决策。可见,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中不能缺少非财务指标。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积极引进非财务指标——公众满意度、行政单位服务水平、决策和战略目标、创新能力等,构建未来价值指标。

2、建立行政单位绩效审计中的“预警指标”

当前,我国行政单位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通常在“事后”进行。不能保证行政单位资金及其他资源的运行安全,做不到防患于未然,缺乏前瞻性。因此,应当“强化”事前审计。面对重大或重要项目,审计机关应当提前介入,充分论证项目与决策的可行性,客观评价其存在的风险,才能发挥绩效审计的预警作用。

3、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社会经济环境与经营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也应该不断地更新与改变。因此,行政单位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过程。既要注重考核当前经济表现,也要注重考察长期发展趋势。

(三)以独立性为原则,科学设置行政单位内部监督机构

为了保证行政机构绩效审计工作能够不受外界环境不理因素的制约,应以独立性为原则,科学设置行政單位内部监督机构。第一,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该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对独立,既不能附设在财务部门中,也不能附设在其他职能部门中;第二,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不能隶属于同一上级,避免行政干预;第三,财务部门人员不得参与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第四,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专门从事审计工作,不得从事其他业务活动;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权限,树立权威性,便于进行工作。

三、总结

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国家政府必须制定一切有效保障措施,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实效性,高效完成作为领导人决策助手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汪蕊.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模式探讨.审计与理财.2009(08).

[2]刘万钧.如何在行政事业审计中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中国审计.2010(11).

作者:杜静

行政单位审计管理论文 篇3:

行政事业单位市计重点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代表我国行使一些公共权利以及对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部门。在我国宏观调控下,特别是现在加强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国家取消农民上交农业税之后,使得转移支付等众多专项资源越来越多,所以,行政事业单位所具有的作用被突显出来。文章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行政单位的审计重点进行了探究,望我国在事业单位的支持下可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 审计 重点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众多企业相继进行制度改革,致使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同时审计对象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从以前以企业审计为主,逐渐变成目前将财政审计以及财政资金的审计当作重点对象。因此,怎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做的更好,确保可以有效对使用资金进行监督,以提高审计质量,就成为现在审计人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审计经验,认为可以从下述几方面进行审计。

一、对实际收入进行审计

行政单位在依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履行收费职能时,有一部分单位具有众多的收费项目,实际收入非常大,假如要一笔一笔的进行审核,那么就会增加相应的工作量,所以,必须把握住审计重点,然后从收入合法性以及真实性等众多方面入手。

1.对审计重点加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众多收入种类,根据性质划分可分为经济性、惩罚性以及事业性与其他方面等四种收入。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应该对比率分析法加以有效应用,看其有没有异常的变化项目存在,也就是把审计年度收入相比较于往年同阶段的收入分项目列,对其实际增加幅度进行分析,并把较为重要的异常变化项目当作审计重点。例如:我们在审计某局时,发现有很多收入项目的增加不正常,通过调查后发现,有一百多万元以下级事业单位拨款作为理由的记暂存款,可一直没有进行拨付处理,到了年底进行调账时,他们将这部分资金当作其余收入来进行核算,因此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对此种违法行为进行了严格处理。

2.对收入来源进行审查。我国前总理朱镕基在对上海市立信会计学院进行视察时,曾明确声明“不做假账”。可是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单位或部门为了追求小小的利益,将财经法规放置在一旁,在具体收入方面弄虚作假。例如:2014年我们审计我市社会抚养费时发现,很多乡镇没有直接将收取的抚养费交给市计生委,而是以捐赠名义或者宅基地出售的方式纳入了乡镇预算外资金之中,这违反了抚养费“由乡收取,由市管理”的规定。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我国规定的财政和物价两个部门的实际收费标准,对这些部门的收费项目进行了审查,看其中有没有不合法、不合理或私自建立资金等情况。

3.对被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之内收费项目进行检查。检查各行政单位被纳为财政预算项目的实际收费情况,看其有没有按照规定数额入库,或是有没有截留的情况,其余众多资金收入有没有根据规定上缴到财政专户进行预算外收支管理。审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如果有截留或隐瞒需要上缴的财政资金,要将其转入到往来账户核算和基建账户之中,或者把单位资金归为所属部门,不列入到单位财务进行统一核算等情况,一定要给予严厉处罚。

二、对支出审计加强重视

行政单位的实际支出不但包括正常工作工资之外,还包含了开展各项工作时产生公务费用与众多专项资金的支出,具体审计时需要对下述情况加以有效掌握。

1.对支出的预算进行审计。将单位具体支出与财政部门年初核定的实际支出预算做比较,对预算进行严格约束,需要建立没有预算就不能进行开支,有预算也不能超出开支的规定,同时还要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不能随便将开支标准提高,也不能任意的将开支范围扩大,应该坚持每开支一批资金就审批一批资金的制度,一定不能发生多批资金一起审批等情况。

2.审计账面之上的重点开支项目。在财政支出改革之后,财政部门变成了结算中心,审核各单位所结报的费用,使行政单位的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在实际审计时,要重点检查一些套取资金或真发票、假内容的情况,尤其是金额巨大,报销内容不够合理科学的支出,着重审查“会议费用”、“办公用品费”、“活动费用”以及“运输费用”等一系类报支项目,看其是否真实可靠,有没有隐蔽性问题存在。例如:我们在审计某镇经济责任时,发现该政府经费之中包括大额的汽油费用以及汽车修理费用,根据规定此项证明人应该是政府办公工作者,可是这笔费用的实际证明人却是财政所的所长,这与情理不相符合,经过审查发现,这部分费用其實是请客送礼的费用。

3.审查专项资金。审计专项资金时,需要重点对以下内容加以把握:其一,对资金的到位状况进行核实,以查看主管部门有没有克扣资金;其二,检查有没有返还拨款资金或挤占项目的情况存在,调查是否有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其三,检查项目资金用在生产支出方面的实际情况,以查看资金是否被合理的运用。2015年我们审计了农业部门科技入户资金和劳动力转移情况,发现有很多专项资金未得到规范使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三、重点审计往来款项

“暂存款”即行政单位在进行业务活动时,与个人或其他单位所发生的暂收、代管和预收等需要结算的款项。根据会计规定,所有单位都不能把应列为单位收管的款项纳为暂存款。针对众多暂存款项,必须立即进行清理和结算处理,不能一直挂账不给予处理。2015年审计时发现,有一部分行政单位之中的“暂存款”不但余额非常大,而且还处于上升的趋势,同时还发现有以下问题存在往来核算之中。

1.未按照会计预算规定进行收支调节。很多行政单位都是根据往来款对单位的收支结余进行调节,这样便会将单位财务的实际收支情况掩盖。不按照规定来结转事业结余,并把其归为暂付款或暂存款之中。例如:某行政机关,在2014年收支结余非常大,为了员工的住房福利问题,在年度一共虚支出90多万元进行挂暂存处理。此单位不但未正常接受财政的监督,还将费用指标虚减了。与此同时,因为支出不公开,只有一少部分人才能够使用,进而使违法行为不断发生。

2.偷漏应上缴国家的费用。一部分单位没有将经营费、门面出租费等三产收入进行核算,并把这些费用放到了暂存款之中,以作为上缴给国家的税收费用。

四、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1.对审计方案进行编制。首先,对以前所制定的审计档案进行利用,并做好与有关审计人员和科室的对接工作,掌握审计的重点内容,收集被审单位以前在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分析,加强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其次,检查物价部门、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同时还要走访一些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系的单位,查看他们的收费和纳税情况是否符合规格;最后,从司法部门和纪委部门了解掌握人民所提出的违纪行为。

2.对每一笔账都做认真审查。从查看银行账户和核算现金方面着手,对所有账目进行一一核算,尤其是那些混乱资金账、繁杂的往来账以及不规范的票据等,审查一定要细心,以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疑点都找出来。例如:我们审计某医院实际财务收支情况时,在盘点现金时发现,该医院在账目之外以会计自身名义开设了银行存折,构成了一个“小金库”,通过审查,此款项为采买医疗器械时,一些供货单位所优惠的资金。

五、结语

审计主要目的就是对经济行为进行规范,所以,首先一定要强化各审计单位的会计工作,使员工具备维护财务秩序的思想意识;其次,将审计盲区彻底消除,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再次,做好审前调查,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检测控制制度;第四,应该科学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第五,调查重大案件的要案线索,以建设反腐倡廉制度;最后,对审计成果进行创新,构建经济发展策略。总之,我们必须总结审计经验,构建一个良好的执法分为,以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众多改革方案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冬,王要武,宋晖等.基于协同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2):405-412.

[2] 張丽英,杨俊峰.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导向转变及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103-107.

[3] 张白.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改进与支持--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视角[J].会计之友,2014(1):4-8.

[4] 张新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5(9):27-29.

[5] 胡金霞.以财务稽核为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初探[J].中国经贸,2015(20):278-279.

作者:蒋文奇

上一篇: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三篇下一篇:项目调查报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