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有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了该复合型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教材改革、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英语(国际新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篇1:

国际新闻传播需要文化滋养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报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人马丁·沃克在其著作《报纸的力量》中说:“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新闻在传承、延续、推广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同时,文化又从内容和形式上深深制约和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方向和质量。正如有学者所说:“文化关乎新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合于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就会得到新闻人的重视并被媒体采纳和传播;而不适合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则不会得到新闻人的重视而不被媒体采纳和传播。”①可见,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性,也决定了其对素材的挖掘深度和报道形式。国际新闻工作者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引导国际舆论的重要使命,更加不能缺少与文化的融合。这就要求其具备普通记者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外,还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并能够合理、恰当地阐释中国文化特质和主流价值的高水平国际新闻人才。

一、国家意识+国际意识,培养过硬的政治文化素养

“文者,贯道之器也。”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包含着媒体的立场、观点与态度。国际新闻传播要掌握主动权,需要从国际社会条件、国际关系格局、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国情等方面综合考虑,知己知彼。既要立足中国,又要放眼世界;既要敏锐地掌握国际动向,又要准确地体现中国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对外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首先,重视国情、政策教育。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新闻报道时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国际新闻报道仅仅讲历史、讲文化远远不够,还要引入最新鲜的时代变化,讲清楚国情,报道那些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政策、制度、法律的变革和观念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何者可以报道以及如何报道。这在某些重大、敏感、且往往能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报道题材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围绕广受国内外关注的雾霾问题,邀请了海内外知名的环境和政策专家参与《直面雾霾:中国空气污染治理之战》节目制作,不回避问题又使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环境治理的决心,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三校的国际新闻硕士项目已经开设国情教育和中国国情专题调研等相关课程,邀请有关专家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国防安全问题、司法体制改革和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介绍中国国情,并由专业媒体记者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风民貌,进行采写训练。

其次,研究国际动向。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特别提到国际报道问题。他说:“对国际问题应该有研究,有一定的看法,不要临时抱佛脚,发表感想式的意见。”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认真领会中央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始终坚持在国际问题上的正确舆论导向,努力反映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为实现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服务。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认识和观察世界,增强洞察世界变化的敏锐性,对国际上歪曲、破坏中国形象的失实报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理有据的回应。新华社对外部针对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灭绝藏族文化”“消灭藏传佛教”等歪曲言论,采写特稿《一位活佛的生活》(Feature: Life of a Living Buddha),用细腻的白描手法、真实立体呈现一位“神秘活佛”的不凡与平凡。这篇报道细节生动,背景丰富,将备受海外关注的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对藏方针进行介绍和解释,荣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

二、新闻理论+媒体技术,培养全面的媒体文化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媒介融合的影响已经深深植入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当然包括竞争激烈的国际传播领域。综观中国承担对外报道职责的主流媒体,新华社的“新媒体专线”、人民日报社的全媒體平台“中央厨房”、中国日报社的“全媒体新闻中心”等等,都致力于改进采编流程,打造全媒体联动的内容生产模式,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媒体主导向多种媒体有机融合的转变。这三家媒体近年来致力运营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则运用文字、图片、超链接和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在发稿数量、浏览评论量和粉丝数量上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成为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此外,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思维也深刻影响了新闻业的发展。美联社记者创造性地运用文本分析技术和算法基于维基解密泄露的美国政府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告制作了数据新闻作品《伊拉克战争日志全文可视化》(Full-text Visualization of the Iraqi War Logs)。相较于以往对海量报告的逐页阅读和先入为主的关键词检索,《伊拉克战争日志全文可视化》展示的关键词集群更大程度地挖掘了已有报告的内容价值。②事实上,媒介融合与大数据密不可分,正如有学者指出:“大数据思维带来了新闻内容的创新,是一种融合媒体的形态驱动的新闻报道的创新。”③

传媒形势的变化以及传播领域技术的革新必然对新闻学子业务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部分新闻院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财经新闻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新闻写作与多媒体报道课程以及相关的数据新闻课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围绕媒体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设计媒体融合概论课程与媒体融合报道课程,丰富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体系。只有思维方式的变革才是根本的变革。虽然中国目前的媒体融合实践已不断深入推进,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融合新闻作品与数据新闻作品,如曾获2014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三北造林记》。但不可否认的是仍与西方主流媒体在技术表现和思维创新上存在较大差距。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工作者既要掌握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更要洞悉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做到不同媒介技术与报道内容的有机融合,让新闻报道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加流畅。

因而,中国的国际新闻课程不仅应培养学生掌握多项媒体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固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基于融合文化的特征,从新旧媒体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问题”④的融合思维。这样才能通过新的叙事手段和呈现形式,制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推动中国的文化“走出去”进程。

三、专业教育+跨界培养,培养复合的综合文化素养

“携外语而研其他”已成为现代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国际新闻人才也不例外。中国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朱灵建议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显著加大直接用英文授课、听课的课时数,按照高端人才打造,达不到要求的就转入普通新闻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部分外语类院校在开设国际新闻专业之初多将其放在外语类专业下的重要原因,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从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独立发展而来,强化英语技能训练,90%以上的专业课用英语教授,本科阶段毕业论文要求用英文撰写,绝大多数本科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

做国际新闻报道不仅要知如何言,更要做到言之有物。除了要善表达、会表达,更要有思想,有头脑,有独立的价值判断。新闻和社会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新闻记者在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深懂另外一门专业知识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国际新闻记者应既能深入阐释涉及中国历史、法律、经济等专门领域的多样报道题材,又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又“博”又“专”。如南海问题的国际报道既需要记者掌握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又需要熟悉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用法理讲好故事,用史实讲好故事。再如报道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议题时,记者需掌握必要的经济常识并熟悉中国的经济政策。

落到人才培养上,创新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日报社社长朱灵建议以“外语+媒体管理”为核心,鼓励学生跨学院听课,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天津外国语大学雷芳等提出应突破简单的“英语+新闻”或“新闻+英语”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外新闻教育模式,以跨学科的方法搭建课程体系,让新闻学扎根于人文社会科学深厚的土壤。⑤基于此,我们应该由简单的二元复合发展为“外语+新闻+专业”的多位一体全方位复合。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的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GBJ)通过开设财经新闻采写、经济金融分析和传播公关等课程,培养财经新闻记者的后备人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施“2+2”的课程体系改革,本科教育的前两年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学习,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行跨学科学位课程,本科生可选修法学、外交和经济学等辅修课程,通过考核后便可获得相应的双学位证书。

此外,如今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跨专业人才需求剧增,尤其是跨文、理、工科的知识背景,比如新闻专业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统计学、社会学等专业的“跨界”人才最受学界与业界欢迎。各开设国际新闻硕士项目的院校近些年来也注意招收本科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国新项目学习。

四、中国文化+外国文学,培养深厚的中外文学素养

国际新闻报道要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需要跨越文化差异性,更加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寻找文化的共性。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推崇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指导。扎根生活,洗涤灵魂,继而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正能量,这是跨越民族、语言、国别的共同追求,也恰好是文学的永恒价值。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是国际新闻记者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基础。

首先,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外国语言精华的荟萃。对外新闻报道应尽可能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习惯的语言及他们能够接受的逻辑思维讲好中国的故事。“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以德国家喻户晓的大作家歌德小说《浮士德》中的人物作比,引起德国观众的共鸣。国际新闻记者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充分领悟外国语言的精华所在并为自己所用,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被人们经常引用的典故和特色表达。其次,文学作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各个方面,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宛如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也成为外国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2016年度世界影响最大的18种中文图书,只有一种为历史图书,其余17种全部为中国当代文学图书。

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作品可以直达心灵深处。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個国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经典,可以为记者在国际新闻报道时找到中西文化精髓的汇合点、减少传播阻力提供便利条件。

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良好的文学修养对国际新闻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素质。这里的文学素养当然包括本国文学素养和外国文学素养。国际新闻教育除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外,还要注意通识教育的普及,把人文学科的教育作为专业基础工程。如复旦大学的“古典(东西方文化传统)、经典(东西方经典)、文笔(新闻实践与创新能力)”新闻教育思路,清华大学“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旨在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文化自觉”。

在舆论传播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需以提升文化品位为切入点,让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版面,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以高品位的文化影响力放大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此相适应,国际新闻教育应当进一步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从政治敏锐性、媒体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结构、中外文学素养等维度出发,不断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文化素养,在世界新闻舆论的竞争中以鲜明的民族个性取胜。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共建课题“文化‘走出去’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FSUGJ12001)

「注释」

①张志新:《实现新闻与文化的融合》,《北方传媒研究》2012年第4期,第55页。

②T he Dat a Jou r na lism Ha ndbook[On line]. Ava ilable at ht t p:// 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 .

③陈昌凤,乌日吉木斯:《数据新闻与大数据思维的应用》,《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4期,第7页。

④王君超:《报业转型:“互联网思维”还是“融合思维”》,《中国报业》2014年第23期,第84页。

⑤雷芳,刘宏伟,李媛霞:《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对天津高校国际新闻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国人才》2013年第6期,第163页。

作者:张文超 刘沫潇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篇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英语(国际新闻方向)专业为例

[摘 要] 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有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了该复合型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教材改革、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英语(国际新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英语(国际新闻)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师资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级英语人才、应用性人才逐渐过渡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以知识为本、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是国内高校最先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与改革的领域之一。率先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试验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在1983年在英语系开设了国际经贸和国际新闻两个专业之后,其他外语院校和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纷纷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与试验。我院于2004年成立伊始,就开设了这个专业,我们在校本部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传媒英语复合型人才。

一、我院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设置分析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除了公共课以外,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英语技能课(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的课程)、英语知识课(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并建议三个模块的课程比例为65:15:20。需要指出的是我院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是属于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隶属于英语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应该执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纲》。下图是我院课程结构比例:

上述图表反映出我院该专业课程设置有些概念尚不清楚,如“基础教育课程”按通常理解应该是英语学科的基础课程也就是《大纲》里的英语技能课,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我院的课程设置是不符合《大纲》规定的。而“专业教育课程”再加上“实践与创新教育要体系”占到近60%,似乎与《大纲》所提议的知识模块比例有出入。实际上,由于我院是独立学院,生源英语基础与其他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有很多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应该尤其要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因为“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的全称定义中“外语”应该为核心。“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核心是外语人才”《大纲》在对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提出的五个具体要求中将扎实的基本功放在首位也充分肯定了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语言的能力是根本”。

2.新闻专业课与语言技能课无法融合

一直以来,我们按照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结合其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在一二年级加强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在三年级开始加入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和技能,我们开设了英语新闻编译、国际传播学导论、新闻理论、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新闻采写、传媒法、英语采访艺术、媒体素养、摄像机运用及非线性编辑、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节目研究、国际新闻写作、新闻镜头应用等诸多新闻方向的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和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问题,专业课程中大部分是采用中文授课。最后的效果连续3年我院的英语专业四级过级率只有50%左右,不及全国平均及格率60%。总之将两个专业简单叠加的培养方式无法将语言技能课和新闻专业课真正地融合,导致学生对两方面的了解都流于皮毛,根本谈不上用英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业务。

3.复合型师资队伍欠缺

目前,我系主要师资力量都是英语专业本、硕层次毕业生,所学专业主要是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教学法等,对本专业以外的新闻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实际上,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束定芳在评论2000年《高等学习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设课要求时指出,“这一份课程设置的清单完全反映了大纲制定者对英语专业的定位:英语专业应成为复合专业。但如果所有的英语专业都要按这样的要求来设置课程的话,那全国即使是最好的外语院系也根本做不到。”

二、英语(国际新闻)本科专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重心所在,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基于我院“信息传播领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又要遵照英语(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大纲》要求。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大纲就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较高的素质,哪一项也不应舍弃。这一板块是最能有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部分,同时也恰恰是这一板块最容易受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实施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可能会在总体上削弱常规英语专业的强烈人文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学生就业要求的压力下,“……各类人文课程被大幅度削减,课时大幅度压缩。……功利主义成为教育的指导原则。” 我们作为一个新兴院校应该在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外语专业的广大教师是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主力军。近五十年来外语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靠的是这批教师,实现21世纪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也要依靠这支师资队伍。”而复合型外语师资的匮乏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当前大多数外语教师都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这支队伍在英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的功底”,“英语专业的师资擅长于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和地区研究,而涉及经济、金融、管理等的专业知识则是他们所不擅长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我院的复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有计划地引进跨学科知识硕士以上学历人才:英语学士+新闻学或传播学硕士博士;海外毕业的新闻学或传播学硕士博士。

——立足于院内外培训,掌握新闻学传播学领域相关知识。新闻传播学是我院母体学校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领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培养我院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资助我系教师到国内权威院校进行相关课程进修,同时,也鼓励教师们考取相关证书,对获得证书的教师们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鼓励外语教师进行学历深造。制定政策鼓励和资助外语教师攻读传媒领域相关研究班或者新闻学、传播学硕士以上学历。

——加强与媒体单位合作。请媒体单位资深人士定期来我校讲座,也请教师外出到媒体单位进行实践和见习。加强与媒体单位的合作是保证我们英语(国际新闻)专业实践性最有利的措施。

结语

独立学院招收的是第三批次本科生(三本),这批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基础、学习兴趣与母体学校的生源情况有很大差距,英语专业同样如此。但,“一本”、“二本”和“三本”英语专业同属本科层次教育,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尽管有专家已经指出全国各地发展情况极为不同,各校性质、生源、师资情况相差也很大,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份统一的大纲是否合适值得进一步考虑,但是更为关键的是,独立学院的学生跟其他高校的学生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市场是一样的,况且我院地处东部沿海经济、教育等发达地区,身处名校“包围”之中,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本院特色及母体学校优势学科,制定科学课程设置,积极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和多渠道打造能胜任英语+新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资以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传媒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参 考 文 献

[1]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4]胡孟浩.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外语人才[J].外国语,1985,(1).

[5]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2008,(6).

作者:姜仁凤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篇3:

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内容提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与国际形势,为增强国家对外传播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国家开始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大力发展国际传播事业,不断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发现,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密苏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为鉴,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积极推进以实习实践和专题教学为导向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二是开拓学校与媒体平台、政企、国外院校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国际传播 人才培养 现状 问题 策略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与国际形势,为增强国家对外传播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国家开始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大力发展国际传播事业,不断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自2009年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层面,①2010年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后,在201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②这表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对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③在此之后,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一思路中明确提及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需要我们对当前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位及办学理念进行深入思考,并体现了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的紧迫性。④

那么,面对当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的形势与新的时代要求,目前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对于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借鉴之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以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为导向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渠道和方式更加丰富和融合,全媒体呈现多元化、移动化、细分化、社交化、全能化等特点。正是这些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对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面对全媒体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国际传播环境,当前我国设有国际传播专业的高校主要是形成了“专业知识打底+实践能力辅助+新媒体技术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的新闻学专业就是以国际新闻和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等為主要培养方向,并秉承“专业+外语+全媒体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构建“全媒体国际传播学科体系”。⑤

(二)以培养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为大趋势

我国的国际传播专业初设于1983年。自创设时起,就形成了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即“外语+新闻”,在外语专业中复合新闻传播技能。随后,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宣部、教育部部署实施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工程,旨在为国家主流媒体输送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于2009年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五所高校试点开展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并由此形成了“国情教育+融合新闻业务+外语+媒体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⑥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也已进入一个相对完善的发展阶段,且更加注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少高校的国际传播专业学生,除了需要修习好新闻传播专业与英语专业之外,还需额外修习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国际关系等专业的内容。整体看来,我国的国际传播专业已经形成了模块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注重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话语权意识

“中国国家形象工程”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的提出,使“国际新闻传播”及“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为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⑦近年来,我国的国际传播教育也着眼于国内新闻传播领域“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将眼光瞄准国际话语权。⑧例如,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胜利表现,不仅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彰显了我国卓越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并由此加强了我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通过此次抗“疫”,我们总结了许多的经验,其中,增强传播意识、争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战胜危机成就等是对国际传播人才话语权意识培养的新要求。⑨不少高校也通过设立国家形象传播相关课程、成立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等形式来进行对国际传播人才话语权意识的培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为清华大学于2014年12月14日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专注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为探寻如何打造好“国家形象工程”,构建“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并邀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专家、高校学者、媒体行业共同就“国家形象构建”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对话。2020年,“清华国家形象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家形象建构”。

二、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求变在后:迟滞于市场需求之势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质上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应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服务,相应的学术团队、研究项目、教育模式的设定都应围绕这一根本要求来开展。从社会环境来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新闻传播由原来的从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传受两者之间的双向传播模式,在多种媒介间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和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必修课”。⑩当前的市场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国际话语权意识+新媒体技术的全方位国际传播人才。而从目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现状看来,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应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及长远目标定位,将很难承受国际局势变动与新时代变化所带来的考验。11

(二)泛泛而谈: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并且缺少层次性

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适当多元化,本科生教育、硕士生教育、博士生教育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划层次区分培养,而非整体而言都是新闻传播+外语能力+国际视野的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而且从目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一直在注重对外语和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教育,这一传统人才培养的惯性思维贯彻始终,使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呈现出培养目标不明确、各学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少层次性的问题。

(三)坐而論道:缺乏培育“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的实践平台

目前,从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来看,为应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虽然整体的人才培养都是偏重于实践应用,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仍是当前较为显著的一个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来,部分高校无法与媒体、政企等单位建立校企联系,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并无可以进行实践的平台;而更为紧要的是,在教学队伍的组建上,很多高校缺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国际传播实践的专业团队与教学队伍。

三、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1908年,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由美国教育家沃尔特·威廉创立,其提出的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被称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样板。从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建院以来存在至今,其不仅注重新闻理论学习,更强调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培养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记者。12这个法则不仅适用本科教育,同样适用研究生教育。

综合笔者的研究发现,密苏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从入校资格的取得、培养目标的确定、导师的选择与更换、教育计划的落实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一)求变在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要走在市场之前

当今社会的变化一日千里,传媒与新闻教育的变化也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密苏里新闻教育在100多年的历史中能够始终站在世界新闻教育的潮头,能够始终处于领跑位置,其始终求变在前的理念与做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每一个新媒体的出现,他们都能够迅速把握并迅速体现在他们的教育之中。如近年来,密苏里新闻教育的变化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更加聚焦和重视新媒体。尤其是过去十年中,无论是开设课程的内容、学生实践的硬件条件,还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媒体和科技始终贯穿在他们所提倡的新闻教育中。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多地结合了科技的运用。新媒体越来越重要,密苏里的新闻教育始终正视它、研究它,像发现过往媒体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希望能够尽早找到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规律。

此外,他们求变的做法还有:着眼于未来的考虑,在目标的设定、理念的更新、方法的选择、内容的调整等方面都希望能够走在市场的前面。

因此,基于前文所提到的,对于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迟滞于市场需求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以密苏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为鉴,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技为我所用,虚拟现实、移动互联、融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都可以运用至国际传播的教学中去;二是关注、紧跟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思路方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二)有的放矢:应在“策略教育”的引导下实现多层次的分野

美国新闻教育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中应用与实战技能的培养是他们主要的追求目标。“密苏里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不断完善、丰富其内涵并且不断地被光大的。因此,密苏里新闻教育中大多数本科生课程是高度职业化的,而硕士生项目则是半职业化的。

其本科生的侧重点是“怎么样”,也就是技能。基础的课程让学生掌握怎样在真正的媒介机构做记者的手头经验。新闻教育研究的领域都会有一个总结性的经验,这会给学生一个机会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本科教育中,学校会成立30多个兴趣小组供学生参与,以便学生把所学和将来的职业兴趣结合以来。另外,如果学生对学校设立的兴趣小组不满意,可自行组织兴趣小组。学校设立的兴趣小组有:文化艺术新闻报道、商业经济新闻报道、会议摄影报道、会议广播报道和制作、会议电视报道、新媒体、企业家新闻报道、策略传播等。

其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策略,也就是“为什么”。学生以理论和研究为基础,主要解决一个实践到理论的升变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了新闻学的基本要义与操持技能之后再摸索与再提高。硕士研究生在注重技能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如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方法和新闻伦理法规等方面的学习。硕士研究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方案,比如可以选择更多的理论学习或实践学习。

因此,基于前文所提到的,对于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且缺少层次性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密苏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为鉴,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的设置方面注重以下两点:一是要契合加强国际传播人才的国家利益观念和政治敏感性的培养要求;二是在培养层次上,将本科生层次、硕士生层次、博士生层次进行较为明晰的划分,本科教育应该以新闻传播、外语等其他相关基础知识的通才教育为主;硕士生教育应注重实践化、专业化,并注重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博士生教育则应更注重国际传播的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研究型的高层次人才。

(三)躬行实践: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密苏里新闻学院拥有一整套真实媒体实践系统,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媒介实践的方法、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经验。其中有商业广播公司之一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分部,以及社区日报,同时还运营四个主要网站,一本当地杂志和一本国际杂志。策略传播专业的学生为当地和全国客户设计媒体竞争策略,并已与苹果、杜邦、陶氏化学公司、联邦快递金考、伊士曼柯达公司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开展了广告和公关活动。

密苏里新闻学院对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接触到传媒机构。这些机构以社区为根基,他们的学生和专业记者一起去报道民众感兴趣的新闻,而该院拥有的多达7家面向社会的公共传媒可以作为他们的新闻媒介平台,如:科莫(KOMO)、哥伦比亚密苏里人(Columbia Missourian)、Vox杂志(Vox Magazine)、KBIA公共电台(KBIA Public Radio)、數字新闻报(Digital News)等。这些媒介平台作为新闻教育的“实验室”让理论得以在真正的媒介中接受检验。另外,研究生可以从中获得实践技能和经验,学生可以一个毕业生或教学助理的身份来学习策划和指导的技能。

因此,基于前文所提到的,对于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所存在的缺乏实践平台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密苏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为鉴,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积极推进以实习实践和专题教学为导向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二是开拓学校与媒体平台、政企、国外院校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此外,密苏里新闻学院入学资格的取得比较灵活,比较看重学生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没有两名硕士生或两名博士生会在求学期间修习完全一样的课程。学术导师与论文导师的随意更换、确认三个有兴趣的研究选题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论文选题等方面的做法,也是我们在寻求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中,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新闻传播教育100年的文献资料整理与史论理析”(项目批准号:17BXW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建新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惟怡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张恒军、章彦、宁晓晓:《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新闻界》2013第3期。

②刘笑盈、赵卓伦:《关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对外传播》2012年第2期。

③张龙:《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与作为》,《现代出版》2019年第3期。

④范东升:《探索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S1期。

⑤陈博菲:《全媒体时代基于第二课堂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教育现代化》2019年第67期。

⑥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传媒》2017年第11期。

⑦戴佳、史安斌:《“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⑧章彦、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传媒》2019年第20期。

⑨李辽宁、张婕:《论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第三届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0年,第13页。

⑩陈小茹:《试论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路径》,《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24期。

11张尧:《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探析》,《西部广播电视》2020年第20期。

12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 Web site.http:// journalism.missouri.edu/ jschool/.2021.

责编:谭震

作者:李建新 姚惟怡

上一篇:地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冬季征兵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