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倡导“银发旅游”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项较好的实践。通过对银发旅游者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银发族追求旅游消费利益的过程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知觉风险。这些知觉风险不仅影响银发旅游的质量和体验,而且有可能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篇1:

农民工的“守护神”

山西省交口县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务工群体、新的帮扶对象、新的劳动争议而组建的。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他们以维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协助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创建“一站式、多层次”法律服务模式,被广大群众誉为公民提供法律的“护身符”,为企业提供依法办事的“指南针”。

整合维权资源,提高办案时效他们将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有效结合,创建“一站式”法律服务模式。以往单纯地给受援助人指导一种投诉方法或代写一份法律文书,不能有效地解决根本问题,只能堆积矛盾,激化工人与企业、工人与政府的矛盾,造成信访案件增加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此,他们把劳动争议仲裁、政府信访协调和人民法院诉讼有效整合,联合办案,快速结案。开设了“交口县诉前民事调解中心”工作机构,形成“法律援助、诉前调解、依法确认”一体服务、多体互动。这样就理顺了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信访诉求渠道,把矛盾调处落实到最基层,做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到政府。开展工作以来,共受理农民工投诉案件45起,已调解处理32起,农民工得到赔偿279.58万元。

开辟绿色维权道,走进弱势群体中他们吸取洪洞黑砖窑事件教训,开通农民工绿色维权热线(0358-5424444)。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咨询互信,及时吸纳法律知识,随时服务群众,让职工从法律上认知,问题中释疑,实现矛盾科学疏导,问题和谐解决。他们打破公休制,形成流动式,把援助调解工作深入到基层,延伸到各地。农民工维权热线开通以来,无论是受害工人的家庭还是医院、旅馆、企业,都有他们的足迹,太原、介休、霍州、离石、汾阳都是他们的服务路线。援助中心共接待来访人员1 300余人次,行程3万余千米,受助人数达110多人,真正使受伤工人在病床上获得权益维护,使死难家属在人身损害后得到公正理赔。

扩大维权覆盖面,增加工作渗透力交口县矿产资源丰富,非公有制企业占80%,外来务工人员约占全县人总人口的20%,而且大部分农民工分散在采矿、采石、建筑行业。这些行业流动性大、风险性高、群团组织小,所以,常常发生工伤事故后,容易出现“工人受害,业主逃跑,政府买单”的现象,造成上访事件频繁,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建立了农民工劳动风险保障体系,与太平洋保险公司联手开展外来务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出台了“先投保、后上岗”相关文件,增强了农民工“谁为我投保,我为谁打工”自我维权保障意识。目前,已有643多名农民工投保,投保金额达50余万元。同时受理了3起保险理赔案件,已解决2起,另一起的投保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此项工作在全省尚属首家。

交口县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他们先后收到表扬信30余封,锦旗16面,一位陕西汉中的受害农民工家属称他们是“农民工人的娘家,和谐社会的砖瓦”;被吕梁市总工会授予“维护农民工权益先进集体”;中心主任曹桄铭被品梁市司法局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

作者:薛兰成 周湘民

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篇2:

消费利益视角下“银发旅游”风险控制研究

摘 要:倡导“银发旅游”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项较好的实践。通过对银发旅游者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银发族追求旅游消费利益的过程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知觉风险。这些知觉风险不仅影响银发旅游的质量和体验,而且有可能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根据银发旅游者的多重知觉风险,本着满足多重利益原则的基础上,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企业层面和微观的个人层面寻求降低银发旅游的风险有效措施。

关键词:消费利益;银发旅游;风险控制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于2000年就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国家统计局数字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2.4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3%; 这一数据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而我国也将变成“超老年型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决策,从国家层面加以关注,学界也将“人口老龄化”作为一项基础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存生活质量,增加老年资本存量,减少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冲击。由于国内对于老龄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外国理论借鉴方面,致使“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实践方面较为乏力。而“银发旅游”以其能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的优势,成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一项较好地实践。

1 银发旅游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从旅游管理的角度来看,银发旅游主要是指以老年群体(基于对老年群体社会职能与认知、生活状态及体质体能综合分析,将60周岁以上的群体称为“老年”,这是大多數国家或地区采用的标准。本文的银发族也指的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在旅游过程中涉及的旅游活动、旅游形式以及由此表现的旅游行为特征;从老年需求的角度来看则是以老年群体的特性、偏好和旅游动机等为出发点设计和管理的专项旅游活动。

国外关于“银发旅游”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40年代的医学领域,但是较为零星且结果相互矛盾。直到上世纪70年代,银发旅游呈现出人口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交叉研究的模式,学者分别对银发旅游人口行为特征、市场细分和旅游动机进行了研究,但是都局限于对银发旅游的外延研究,没有对“银发旅游”的本质进行探索,缺乏对“银发旅游”自身特征的研究。

在国内,由于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甚至对其称谓及界定也众说纷纭。从称谓上来看,以“老年旅游”、“养老旅游”、“养生旅游”、和“银发旅游”等为主,而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梁陶(2008)、周刚(2008)、张志亮(2016)、黄璜(2013)、芮娟(2013)、杨美霞(2016)等学者对老年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纵观国内外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旅游偏好与行为特征和旅游市场研究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对于“银发旅游”保障机制及风险控制则更是鲜有研究,以至于银发旅游实践难以深入,形成了隐而不旺或者较为混乱的市场局面。

2 银发族的心理特征

银发族在心理上有别于其他人群,主要通过感觉和知觉、情感和情绪、意志和兴趣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影响旅游动机和旅游决策,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消费利益也有所不同,所以要研究银发族的消费利益首先要从他们的心理特征着手。

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就会逐渐衰退。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感觉知觉逐渐退化,减少或阻隔了银发族与外界的沟通,从而引起其与外在世界的隔绝感和孤独感;年龄的增长影响对不同类型事物选择性记忆。银发族对抽象事物的记忆不断下降;对于空间方位的记忆比对事情本身的记忆要难得多;对事件背景的记忆要比事情本身的记忆难得多;对新鲜事物不甚敏感甚至难以接受,对传统熟悉事物较为敏感;近时记忆较弱且记忆力微弱,远时记忆较强且记忆力深刻,出现回归心理特征。

由于身体机能、家庭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改变,银发族容易产生疑虑感、冷落感、不满感、忧郁感和老朽感等消极情绪,导致银发族的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在较强的控制和支配下,情绪被压抑而起伏较小,但一旦激发就表现得非常强烈;银发族心理上渴望参加某些可能超过他们能力或身体条件的活动, 但又出于对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的担忧而望而却步,会出现畏难怕烦、力不从心的状态;但是由于阅历等原因又重视审美,注重美的内涵,追求内在的深刻之美。

在个性特征方面,日本心理学家指出,银发族个性心理特征有以下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内向;保守;易猜疑;嫉妒心强;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适应力下降;不耐烦;爱发牢骚;好管闲事;依赖性强等。

3 银发族的旅游消费利益和知觉风险分析

根据旅游者自身需求,旅游消费利益主要由生理和心理消费利益构成,前者如疗养健身利益,后者则包含更多的要素,如排遣孤独、弥补遗憾、寻求乐趣和怀旧思乡等利益;从旅游消费利益的角度则分为功能利益、心理利益、社会利益、财务利益和实体利益等。其中,功能利益是旅游活动给银发旅游者带来的最基本的利益,但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可能提供多重消费利益。由于旅游活动的包含性和综合性,银发旅游中的基本功能利益往往包含了其它四类利益,相互重叠,没有办法将其截然分开。至于这些利益孰轻孰重,则要视银发旅游者的需求及旅游供给提供的产品而定。

造成银发旅游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目前市场上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老年人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仍很不健全,银发族在旅游过程中面临着市场混乱、供需失衡、服务非专业化、安全无保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银发旅游质量。另外,银发旅游既具有 “舒缓”与“品质”的特性,同时也具备一般旅游产品的无形性、易变性、不可存储性和同步性等共性,这些性质共同构成了银发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特征,同时它们也共同作用使银发旅游者面临着种种知觉风险。从目前我国旅游发展现状来看,结合旅游消费利益,老年群体在旅游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安全风险、体验风险和参与风险等知觉风险。

知觉风险是指银发族在旅游活动中,担心购买或消费之后,会带来某种损失或伤害的现象。旅游活动容易受气候、自然灾害、社会环境、政治文化环境等的影响,而银发族在不可控因素面前的应对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比较弱,面临的风险就更大一些;一般来讲,银发族对旅游的体验和参与经验越缺乏,知觉风险就越大;老年人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决定了他们对旅游产品的价格十分敏感,选择廉价的旅游产品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旅游体验的下降甚至有可能因为误入“购物团”而上当受骗。银发旅游产品本质上并非固定的实体,难以触摸和试用,不仅表现在服务的过程之中,而且也体现在服务的结果不易理解、判断和衡量。因此,形成了银发族对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安全感。旅游供给方在生产服务产品的同时,银发族也在使用和消费这些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导致了银发族的参与风险。一旦银发旅游产品与服务出现易变性,势必影响银发族对于旅游活动的信心。旅游产品以体验属性为主,银发族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窄,大多依靠报纸、电视的广告以及亲友推荐,出游前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或者亲友推荐来选择服务,而银发旅游产品的不可存储性意味着服务一旦形成就没有办法收回,也没有办法退换,同时也形成了旅游供需的失衡,从而形成银发族的体验风险。银发族心理特征、银发旅游特性和知觉风险的具体关系见图1。

4 银发旅游中的风险控制

面对从身体条件和知觉能力来说相对弱势的银发旅游者,如何防范消费风险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老年人往往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防范风险的意识和维权能力都较弱。针对银发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知觉风险,应从国家和政府宏观层面、企业和行业中观层面和银发旅游者个人三个层面加以防范和控制。

4.1 宏观层面加强建设银发族旅游权益保护的法治环境

作为宏观层面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从保障老年人享有旅游的权利和在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维护两个维度入手,从完善法律和政策保障、捋顺监管和执行机构、倡导社会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构建银发旅游权益保障体系,为银发旅游保驾护航,并把着力点放在落实上面。

国家有义务保障老年人参与旅游活动的权利和利益。我国已于2013年颁布了《旅游法》,其中明确规定了老年旅游经营者在承担安全保障责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老年游客的特殊性,根据老年游客群体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旅游安全意识、加强旅游安全预警、完善安全救援机制等。2018年在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透露将推动旅游违法行为入刑,对触动刑法的,要严格按照刑事法律程序办理,而不只是罚款了之。

要预防老年人旅游风险并保证旅游市场规范还需要捋顺机制。旅游活动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想要及时预报各种恶劣天气及可能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或开展旅游市场整治以及紧急救援,就需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协调,建立由旅游部门牵头,公安、应急、卫生、交通、市场监督、气象、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动系统,尤其在2016年之前,旅游局因为没有执法权,面对旅游者的投诉,虽有法可依,但有心无力。2017年开始,政府积极改革,捋顺各个监管机构和职能,推出了“1+3+N”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1”就是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3”之一就是设立旅游警察负责维护景点及景点周边的治安,之二就是设立旅游巡回法庭,这个法庭是流动式的,可以及时调解和处理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纷争,之三是设立工商旅游分局。“N”是在“3”之后,纳入更多管理部门。

着力改善老年消费软环境,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出游的良好的社会与市场环境。首先,积极引导和扶持“银发旅游”市场。银发旅游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老年人自身条件、消费特点和潜在风险原因,导致很多旅游企业嫌麻烦怕担责从而对银发旅游这块业务并不积极。旅游管理部门应该政策支持引导银发旅游产品开发,还应通过整治相关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虚假广告、消费欺诈等市场顽疾,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及退出机制等措施为银发旅游创造一个好的消费环境。

另外,老年人出游最大的困难就是就医难,因为银发旅游者大多患有一些老年性疾病,而目前医保跨地区就医报销并未完全实现,而目前的旅游保险也仅限于意外和身故的理赔,这些也无疑增加了银发旅游者的潜在成本和风险。政府应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旅游保险等商业保险,为老年人老有所游提供基础。

最后,针对老年人和旅游企业两方面,要做好老年人旅游安全和风险防范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老年人对自身体能、安全责任、维权知识的认知。还要建立便捷有效的老年人维权机构并简化维权程序,针对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等,为银发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与利益维护提供保障。

4.2 中观层面旅游企业专项产品和预案

旅游经营者在接待银发旅游族这类特殊群体时,首先应该关注这些特殊群体的特点,需要根据银发族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提供专门的旅游产品,在线路安排、人员的配备、突发事件的预防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准备和安排。同时,对于明显不适合参加特定旅游产品和线路的特殊人群,还要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进行必要的劝阻,可以耐心说明原因后不予接待。

旅游经营者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能有麻痹心理。首先要对自己的员工加强安全意识、救援技能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做好应急预案并完善安全和救援设施设备。在与老年人签订旅游合同时,应要求游客本人亲自到场,并对相应的条款进行阐明解释,确保老年人是在知情并完全了解的情况下签约;对于游客抱有侥幸心理不愿购买旅游保险的,旅行社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态度,赠送或者强制购买必要的保险,以降低经营风险;旅游前还应通过现场培训或者发放小册子的形式对每位银发游客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

4.3 微观层面的旅游经验及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银发族自身来说,身体力行、听他人讲解、参加相关的培训、自学等都能积累一定的旅游经验和安全意识;老年人應积极拓展自己的交往空间,开阔视野,进一步提升辨别能力,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包括认识到自己的体能和体力的局限,同时还应主动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对安全救援和理赔的规定,对消费中的陷阱及早察觉,对消费中的风险要有预判和合理的心理预期,懂得趋利避害,不盲从、不听信“天上掉馅饼”,防患未然。一旦发现踏入消费陷阱,应及时报警或找到消费者协会等管理部门妥善解决,依法维权。

老年人的子女也要注意平时多跟自己的父母亲人沟通交流,拓宽老年人视野,增强其防范消费陷阱能力。当遇到老年人遭遇消费陷阱时,不要急于埋怨,而应先努力消除其心中压力与烦恼,在通过法律手段帮助其解决问题。

总之,银发族有其自身的社会资本存量,并不是“老”、“弱”、“病”、“残”的代名词。在旅游活动中,由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应该予以特殊的管理和关注。在客观而又充分认识银发族的特殊性、银发旅游的特性、所面临经济社会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从国家及社会宏观层面、旅游企业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机构、银发族三个不同层面构建银发旅游保障体系,实现银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刚.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8(02):112-116.

[2]黄璜.国外养老旅游研究进展与我国借鉴,2013,27(16):13-24+38.

[3]杨美霞.养老旅游的概念与本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37-41

[4]张志亮.老年人养生旅游的公共性分析[J].旅游学刊,2016,31(11):10-11.

[5]芮娟.厦门市老年旅游功能体系构建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3.

[6]梁陶.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07):117-118.

[7]杨曌,储德平等.近二十年中国养老旅游研究态势基于1993-2017 年CNKI 所刊期刊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07):982-986.

[8]杜守东.老年人口的心理调适与健康老龄化[J].人口学刊,1997,(06):21-25.

[9]潘盛俊.浅析老年旅游群体特征[J].商场现代化,2008,(36):255-256.

[10]吴巧红.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15,30(08):10-12.

[11]刘红婴.旅游权的法理释义[J].旅游学刊,2006,21(9).

[12]周晓梅.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37-39.

[13]于丽妍.我国老年人旅游权益保障体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學,2012.

[14]吴纪滨,郑向敏.老年旅游的安全防范与保障[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02):66-67.

作者:唐颖慧

流动式法律援助论文 篇3:

惠风拂来草色新

辽阔的草原上毡房如野花般星罗棋布,牧民追逐水草赶着永不停息的马车,这是我国广大牧区最常见的一幅景象。面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按季迁移的现实情况,采取以站点为抓手进行集中式学习的常规模式,显然已难以满足学用实际需求。为了让远程教育和牧民能真正零距离地手牵手,新疆富蕴县自2015年以来开展了远教“惠风”活动,通过组织师资力量、开拓送学形式、制作送学内容、落实后续服务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新措施,送学进草原深处,施教到牧民面前,远程教育的福祉如阳光般普照在草原上的每一个角落。

以往是通过站点集中授学,现在是将远教内容直接送到牧民的手中,如果仅凭原有的县、乡(镇)、村(社区)等为数不多的各级远教工作人员去广大牧区送学,即使一天24小时地跑也难以完成任务。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县远程办采取了自身强化、吸引“外资”、选拔“中心”等三策并举的方式,建立了一支人员多、素质强的送学大军。

通过培训提升各级远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固本之策。县远程办以“自强”为基础,采取组织专项培训集中学习、利用会议时机交流学习、发放业务资料自主学习等形式,大力提高县、乡、村三级远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自2015年以来已组织各类专项培训296次,参与人员达4856人次。6月14日,县里举办了管理员培训班,可可托海镇文化东路社区站点操作员玛黑扎的话代表了参训人员的心声:“这样的培训,让我明白了送学究竟咋开展。”

吸纳远教各成员单位尽可能多的师资力量加入,乃灵活之策。县远程办加强与县农业局、畜牧局等远教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从中吸纳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并经过短期集中定向培训,发展成为兼职送学成员。全县已经有22个成员单位的46人成为送学“新兵”。针对引入外来师资,县远程办工作人员陈晓瑜十分感慨:“远教仅凭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要广泛联合,才能做好工作。”

鼓励基层优秀党员成为“中心户”组织学习,为因实之策。县远程办为了让送学能在广大牧区真正全面开花,按牧民分布现状划分片区,每个片区选出一至多名有热情、懂方法的党员作为送学“中心户”,每星期负责将周边牧民集中到自家毡房里授学。目前全县已经发展了86名党员送学“中心户”。杜热镇有色村党员牧民库丽米斯·达列力自打当上了中心户后,便将全村妇女都组织起来利用远程设备学习刺绣技术。如今有色村的妇女在她的带动下已经撑起了致富的半边天。

以往是坐在站点里静等牧民上门学习的集中授学,如今是送学到牧民面前,自然要开拓出符合分散送学要求的新招式。为了改进常规学习方法的不足,县远程办蹚出了毡房送学、草场送学、集节送学等三条新路子,自由、方便、实际的学习新模式让草原各处刮起了“远教学习风”。

送学队员骑马送学至零散居住的牧民毡房前,零距离送去远教,知识直送毡房中。县远程办考虑到牧民居住分散、偏远的现状,让送学队员携带光盘和书籍等易携带、利自学的资料,骑马分送到草原上的散居牧民家中。全县约4万名牧民都享受过这样“主动送学上门”的待遇。铁买克乡喀依尔特村牧民热哈买提别克家离站点远,学习不方便。自从开展送学活动以来,他感觉远教变得近在咫尺了,自己利用远教致富的步子也迈得更大了。

针对那些追逐水草而迁移的牧民,分季节追踪送学,课堂摆在草场上。县远程办为了让那些随草情而迁息的牧民不和远教“绝缘”,通过乡镇搜集这些牧民的迁移路线情况,制成送学路线表,按季定期为他们在草场上授学。全县仅今年就开展过24次草场远教小课堂。对送学活动,吐尔洪乡组织委员沙米尔十分感慨:“以前群众总说学习不方便。现在好了,场地设备人员全部到位,哈萨克语教学资源也丰富了,牧民们都能听得明白,积极性更高了。”

每逢集市或者节日,到达活动现场并召集群众现场讲学。县远程办抓住一切有利的送学时机,利用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在牧民集会的现场播放课件教学,并回答牧民咨询,解决牧民疑难。自2015年以来,已经举行了12次节日送学。2016年9月12日,正逢古尔邦节,杜热镇远程专干加孜热阿在现场为牧民播放了秋季牛羊转场技术视频课件。学习结束后,牧民江阿里激动地说:“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欢迎来我家吃羊肉、喝奶茶!”

仅靠远教课件资源库里的课件来对牧民送学,总有“火力不足”这一问题;如今既然开通了到牧民身边的远教直通车,课件就应该更“短、精、实”,这样才符合送学活动的实际需要。为了改善常规课件针对性不强、乡土气不浓、说服力不够的现状,县远程办统筹制定了整理现有资源库、联合成员单位合作开发、制作本土致富典型课件等三条制片新措,又好又多的课件为送学活动提供了扎实有力的内容。

搜集现有各级远教课件资源库,整理建立送学资源表,是立本之举。县远程办从中央、省、市三级课件资源库中深挖细分,搜集整理出适合本县牧区的课件,目前已建成了6大类11个项目的送学资源表。不久前,县远程办经过认真挑选,觉得《家畜屠宰与加工增值技术》等课件十分符合牧民的需要,便列入了送学资源表。结果不出所料,这些课件大受牧民欢迎。

联合远教各成员单位专业部门,合作开发实用课件,是借力之举。县远程办与农委、畜牧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定期协调,商议出适合牧民实际需要的课件制作方向,并合作拍摄。目前已合作拍摄了46个课件。县远程办与县农业局合作拍摄的视频课件《玉米青贮技术及注意事项》播出后,深受牧民喜爱,成为“最抢手的课件”之一。

寻找牧区基层致富能手,以其为典型制作本土课件,是因势之举。县远程办通过基层党组织搜集基层致富典型,主动上门拍摄,借助这些牧民“身边”的典型力量增强课件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目前已制作本土课件58部。县远程办以本县优秀党员卢丽霞为典型,拍摄了《守山的女人》,介绍了铁买克新村党支部书记卢丽霞引进中草药“一枝蒿”和经济作物黑加仑从而带全村致富的故事。课件一播出反响很大,附近群众纷纷找到卢丽霞来学技能,辐射带富作用初显。

送学到牧民身边,由于学习时间难以掌握、牧民文化层次相对有限、现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等原因,导致送学效果不够实。为了让送学活动能真正起到武装牧民头脑的作用,县远程办建立了“专家级长期服务”“定期流动式服务”“马背应急式服务”等服务机制,灵巧便捷的服务让送学活动真正在牧民心里扎下根来。

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建立“1+N”式长期服务,让牧民获得技术“靠山”。县远程办约请农科所、畜牧所等单位专家,让每一位专家与多位牧民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在牧民生产经营中充当技术顾问。目前已约请了48名专家。阿勒泰地区畜牧兽医局专家叶尔扎提经常到牧区为群众服务,为广大牧民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我们牧民自己的专家”。

组织各成员单位人员,成立联合服务组,为牧民解决后顾之忧。县远程办通过与远教各成员单位协商,组织了由远教、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广电等系统人员组成的联合服务组,专门为牧民解决各类纠纷,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据统计,目前服务组已有成员28人。克孜勒希力克乡萨尔托海村牧民马依拉的羊肉在外销时遇到了经济纠纷,服务组得知后立马对他进行法律援助,解决了这个难题。经过这场风波,牧民们对联合服务组的力量是大大地信服了。

号召本土技术“明白人”,组建马背技术小分队,应牧民急难随时出动。县远程办在全县党员范围内组建了一支小分队,成员均为土专家,当接到牧民紧急求助时,小分队成员骑马出动,迅速赶到牧民家中解决难题。目前小分队成员已有24人。喀拉布勒根乡牧民塔衣福家的牛突发病害,小分队成员及时赶到,在经过一番检验后,发现了病因,因为治疗及时,没有造成经济损失。塔衣福激动道:“要没有远教,我的损失可大了。‘马背专家’就是灵!”

(作者单位:新疆富蕴县委组织部)

作者:薛欢

上一篇:科室工作思路(精选2篇)下一篇:煤炭企业增值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