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山岭重丘区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为轻交通量,综合考虑既能满足交通运输功能,又要降低投资成本,因此就路线、路基、路面等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论文 篇1:

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各地正因地制宜推进“百乡千村”路网提升工程,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载体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多数农村公路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路况差、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不足等现象,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发展农村公路建设。

关键词: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0 引言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部门应当依法对道路工程质量负责,接受和配合运输部门及其相关的质量监督员的监督检查。但是,施工中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等满足不了技术标准、建设单位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需按合同规定在技术上、管理上给予帮助,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

1 当前农村公路路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公路出行的人们逐渐增多、运输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及后期养护维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农村公路存在的路面松散、路面裂缝等损坏情况,急需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维修,改善农村路面情况。

1.1 路面松散或沥青分层

农村公路路面建设材料主要是沥青等,受雨水或日晒等环境因素和车辆长期行驶张民青岛市黄岛区交通运输局中级工程师的重力作用影响,会造成路面沥青老化,失去一定的黏合能力,导致公路路面出现松散、沥青分层的情况,不利于人们的出行以及车辆的安全行驶。

1.2 磨光和集料暴露

农村公路路面建设主要是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沥青路面经过长期使用,经过车轮重复碾压,不断破坏路面的粗糙结构,偶有沥青上翻,出现磨光现象。对于水泥路面,如果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水泥配比不规范或者水泥质量不合格,路面经过长期使用后易出现集料暴露情况。

1.3 路面裂缝

沥青受材质因素的影响,用于公路建设时大概能使用15年左右。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持续受到重力碾压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形成裂缝,形成裂缝后路面再持续进行使用,易造成路面大范围损毁,影响人们出行以及車辆行驶的安全。公路路面常见的裂缝形式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和块状裂缝。

2 优化措施分析

2.1 建立项目的质量责任制

制定各级建设部门和监理部门的责任范围,实行合同形式的赔偿和处罚制度,发挥经济体系的作用。无论是管理系统、规格程序和法规要求,还是从定期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分到每个过程,都应强调“严格”一词。需要更加认真对待出现的质量问题,妥善进行管理。需要重做的必须要重做,需要停下来的也必须停下来,不能迁就。检查、评估和建议都与提高项目质量有关,各个级别的技术领导者都需要执行预先指导、临时检查、结果审查以及信息反馈以进行质量控制。不管中间检查或因素习惯如何,过去的纠正都倾向于将重点放在事后检查和结果管理上。各级领导应定期参加公路工程培训,建筑工地还应定期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和交流经验教训。同时,有必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获得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工艺。农村公路工程不可避免地会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不公平的报酬、高劳动强度、差劲的行为作风以及建筑工人的低落情绪都可能导致人为工程质量事故,这些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工程技术经理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2.2 节能环保的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公路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现在的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技术。首先,其使用范围广,不受路面、时间及使用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恶劣天气、车轮对公路路面的碾压破坏等各方面因素对路面造成的影响都可以进行修复,其作业过程安全、24 h无休。而且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技术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公路路面上的一切原料都可以通过特有的养护设备实现百分之百再循环,且在公路路面修复时再次进行使用,没有造成旧材料的浪费,节省了购买新材料的支出。

2.3 路面结构设计

农村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应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考虑本地区气候特点及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以及路面与环境的影响,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养护”。当前农村公路路面结构主要是砂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等,这些路面经过长时间运行,多数出现病害,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改建工程针对这些路面进行重新改造设计。由于砂石路面经过长时间车辆通行,路基路面趋于稳定,路基压实度和稳定性比较良好,砂石路面层可以作为新建路面底基层,再根据弯沉情况按新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类型进行设计。旧混凝土路面改造前,通过对旧路面现状调查和必要的检测,对路面破损程度进行分段评价,分析路面损坏原因,分段拟定路面改建工程设计方案。对完整性好的旧水泥砼路面,应尽量加以利用,旧路面进行必要处治后,在其上加铺新路面面层或将其作为新路面的基层、底基层使用。对完整性不佳的旧水泥砼路面,可选用打裂压稳方案或碎石化方案,将其作为新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

2.4 农村公路路面翻浆修复技术

农村公路路面翻浆是由于夏季的雨水和冬季的雪水通过路面渗入地下,将路面基层泡软或者冷冻膨胀形成的。对此,需要在水分充分挥发后再进行维修,方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出现上层翻浆,需要清除掉翻浆部分,重新换料,修补路面;对于因积水导致的翻浆,必须采取良好的排水方案进行排水,再进行路面修复。

3 结论

农村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投入,给农村公路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勘察设计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在农村公路设计过程中,应当把质量和安全摆在首位,加强设计过程每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农村公路发挥出更好的综合效益,为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提供便利,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曲太日加.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管理、技术措施探讨[J].冶金管理,2020(17):121-122.

[2]周斯蜜.农村公路路面养护技术探析[J].交通世界,2020(7):102-103+105.

作者:陈明芝

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论文 篇2:

简议山岭重丘区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摘 要:山岭重丘区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为轻交通量,综合考虑既能满足交通运输功能,又要降低投资成本,因此就路线、路基、路面等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通;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威信县所处地形为山岭重丘区,辖区内公路大部分是低等级农村公路,对这部分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工程是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那么怎样才能既满足交通运输功能需求,又要降低投资成本?应该说,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山区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山区地带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下面以我县三桃至孔花公路改造工程设计实例对山岭重丘区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进行简议。

1、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

山岭重丘区公路的地形比较复杂,表面陡峭不平,因此,在对山岭重丘区的公路进行改造设计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很多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制约,比如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自然灾害会对山岭重丘区公路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不利于相关人员开展后期的维护和公路保养工作。地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对山岭重丘区公路改造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现场环境、地质、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勘察,制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公路改造方案。

(1)山岭重丘区公路路线设计原则。想要降低山岭重丘区公路改造设计的难度,就必须要让公路路段符合山区地形,要结合交通情况、汽車通行数量、公路的功能性、公路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公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在确保公路安全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在设计的时候要本着尽可能减少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则,做好安全、经济、环保三者的平衡;

(2)山岭重丘区公路路线设计特点。山岭重丘区公路有以下特点:地形存在着海拔和高度差异、山区的土层比较稀薄,岩层比较厚实,地质结构相对城市地区来说比较复杂,这些都给公路建设增加了难度;对于公路改造工程来说,山岭重丘区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降雨较多,水位变化不可控。因此,在山岭重丘区低等级农村公路改在工程开展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环境、地形、地质、土壤等自然环境做出全方位的评估;(3)山岭重丘区路线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公路改造工程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平、纵、横的走向关系。如果是沿河线的选择,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线位的高低、跨河换岸地点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开可能会出现泥石流或者塌方的路段。特殊路段需要设计出多个方案,再进行方案对比,最后选择最优方案。

2、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要点分析

(1)山岭重丘区公路的平面设计。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使平面线形的曲线半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灵活应用技术标准,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车辆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上的需求,在直线路段也要设置合理的超车条件,但是直线路段不宜设置过长,不然很容易让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相比直线来说,圆曲线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在直线路段穿插圆曲线路段能够保证行驶过程的安全;(2)山岭重丘区公路的纵面设计。纵面设计需要考虑到车型和其动力特性的实际情况才能进行,要从实际出发,避免公路设计影响到行车安全;(3)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中边坡的治理。边坡问题主要包括公路滑坡、坍塌等情况,因此,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来减少安全问题,不要只追求线路平直,还可以利用人工构造物来让边坡处于稳定状态;(4)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在进行路线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不要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在公路建设带动山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当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例项目概况

3.1 基本情况

三桃至孔花公路,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路基改造及路面硬化设计,该项目路线起于威信县三桃乡三桃村,经菜坝、环房、新街、斑竹等村,止于孔花与四川省珙县洛亥镇接壤,全长22.417公里。该路是我县西面出川的重要通道,已是我县区域路网中的重要经干线,实施改造后后将进一步提高威信县地方公路网交通运输能力,对改善沿线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和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2 沿线地形、地质及水文情况

本项目所在地三桃乡境内山川秀丽,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河谷纵横,有源于新芬的新街河和源于渔洞董代沟的渔洞河交互汇于斑竹两岔河流入珙县与罗布河并为南广河。最高海拔新芬村牛青山梁子1532米,最低海拔斑竹麻窝函447米,海拔高差1027米。乡政府驻地海拔1170米。全乡立体性气候显著,多雨多雾,低温寡照,年均气温13.3℃,降水1365.8mm,年均日照1067.7小时。

3.3 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公路等级:山岭区四级

长度:22.417km

计算行车速度:20km/ 每小时(受限地段10km/ 每小时)

荷载:公路—Ⅱ级

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5m

自然区划分:V4类

设计洪水频率:1/50

4、设计要点分析

4.1 路线设计:满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尽量利用老路,从源头节约投资。

该项目原路总体线型较好,局部地段弯道半径较小、纵坡较大,基本满足山岭区四级公路的技术标准。现有路基宽度有5-7米,按照“尽量利用老路、减少大填大挖”的原则,路线维持原老路走向不变,对线型进行调整和优化设计,特别是对线距较短、回头弯半径较小、较小半径弯道较小、路线纵坡较大等关键指标按山岭区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和调整。总之、设计时既要考虑最大化利用老路,又要考虑最大化节约投资,经过对造价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合理的路线设计,能节约项目总投资15%以上。

路线设计过程中,对平、纵、横的准确把握是关键。

4.1.1 路线平面设计

在符合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以老路为基础,进行裁弯取直,最大化避免大挖,从而减少路基工程量,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从本实例的路线平面设计可以看出(见图1),平面线形布置紧合老路,边坡开挖情况极少。

4.1.2 路线纵断面设计

在符合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沿用老路纵坡,宁填不挖,尽量少填,从而减少路基填挖工程量,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从本实例的路线纵断面设计可以看出(见图2),纵断面线形布置紧贴老路,以填方路基为主,挖方路基极少,山区地带,填挖两相选择时,以填方为优先,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边坡治理工程。

4.1.3路基横断面设计

在符合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老路基,尽量减少摒弃原有路基新开挖路基的情况发生,在挖方路基与挡护路基两相选择时,应根据实際地形,综合考虑,利于挖方的,放弃构造物支挡路基,利于构造物支挡路基的,放弃挖方路基,从而减少路基填挖工程量,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图3(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从本实例的路基横断面设计可以看出(见图3),老路基得到充分利用,上边坡开挖量很小,下边坡挡护工程以很小。

4.2路面结构层设计,满足技术标准与交通运输实际需求的情况下, 选用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层,进一步节约投资。

本项目的路面结构层设计时,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的砂石材料便捷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尽可能选择便于机械化施工的方案,路面结构设计为:2cm 厚 AC-10沥青砼面层 +4cm 厚 AC-16沥青砼下面层 +15cm 级配碎石。经过对本项目造价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层设计,能节约项目总投资约5%。

5、结论

山岭重丘区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和平原地区的公路改造存在一定区别,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山岭重丘区的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调查, 遵循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的原则,根据设计的特点来不断完善山岭重丘区公路平面、纵面以及边坡的设计,合理采用路线标准,推动我国山区公路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修.山岭重丘区农村公路桥梁维修养护探析[J].交通世界,2019(34):117-118.

[2] 汪国亮.山岭重丘区公路改建中挡土墙方案及经济性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9,33(03):427-429.

[3] 魏江东,陈华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施工便道设计与施工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8(04):76-78+132.

[4] 翟春峰.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理念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6):127.

作者:黄道海

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论文 篇3:

低等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低等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方案,其次阐述了路基改造、安全护栏选择、安全护栏安装、行车条件改善等多个环节 的技术要求,通过相关分析进一步提高低等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科学合理性,仅供参考。

关键词:低等级;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生命防护设计

1 提档升级改造

低等级农村公路安全管控工作非常关键,这就要做好路基改造这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宽土路肩的方式,有效增加路侧净空区的宽度。对于“路肩宽”这一内容而言,主要是车行道外侧边到路基最外侧边这一带状区域。路肩是路面整体的横向支承,在保护路基和路面这两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提供侧向余宽,以此来为驶出路外的车辆,提供重组的容错空间。在实际对低等级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时,经济较强的一种方式,就是适当的增加土路肩。即便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时,会涉及到路基拓宽、新增用地等多个方面的內容,但是其与采取加宽硬化路面这项措施相比,更具有经济性和便捷性,甚至对于增加路面使用宽度也具有重要帮助。基于此,在实际改造采用沥青,或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主的农村公路时,就要优先采取加宽土肩路这种方式。

2 选择安全护栏

依据多年改造和设计农村公路的实践经验可知,护栏工程是对安防工 程造价造成最大影响的一项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安全护栏,都 是以波形梁钢护栏、混凝土护栏、缆索护栏为主。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护 栏中,波形梁钢护栏安装步骤非常简单,并且经济环保性较强,被广泛应 用在低等级农村公路中。为了能够高效利用护栏碰撞条件,就要选择适合 低等级农村公路特征的波形梁护栏结构形式,这也是实际改造设计工作中 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除此之外,在设计的平均日交通量不大的路段设置护栏,将不利于提 升经济性。为了防止产生这项问题,就要对道路交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交通安全评估结果等进行研究,也要将自身实践经验与之结合,分析道 路车辆驶离路面的可能,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等,从而保证最终设置 的护栏防护等级符合标准要求。考虑到护栏也属于障碍的范畴,就要将宽 容设计理念作为重要依据,保证计算净区实际需要的宽度,之后再采取加 宽土肩路、清除净区范围内障碍物等措施后不能改善公路安全时,再为公 路设施护栏。将现行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作为参考 依据,在实际设置护栏期间,也要充分考虑事故发生之后的严重程度,具 体可以将事故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等级,在低等级农村公路 中,可以对这三个等级进行细致区分。

一是高等级为“必须设置”,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压输电线塔、 危险品储藏仓库等设施都包括在内。

二是中为“应设置”,具体包括三级或是四级公路中公路侧有 30m 以上 深度的悬崖或是深沟的路段;江、河、湖、海等水深超过 1.5m 以上的水域;一级铁路和一级公路等。

三是低为“宜设置”,如三级或是四级中边坡坡度、路堤高度在规范Ⅰ 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1]。

本文所研究的低等级农村公路,则是要按照《护栏防护等级选取条件 表》中的各项规定,合理设置路侧护栏,从而选取有效的路侧防护栏防护 等级。比如:对于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于 1000,并且具体的设计速度小 于或是等于 40Km/h 的农村公路而言,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在分析 经济性之后再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护栏。此外,对于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 于 400 的单车道农村公路而言,则是采取线形诱导标志或警示桩等多种措 施。

3 安装防护栏

在公路横断面上设置路侧护栏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两项内容。

一是路侧护栏不能侵入现行标准规定的公路建筑界线内。

二是充分考虑护栏立柱在受到撞击之后的变形范围,并且也要保障车 辆的外侧车轮,处于停止在土路肩以内的状态。

在这两项内容的综合作用下,护栏面可以与土肩路左侧边缘线,或是 路缘石左侧立面重合。考虑到“公路线形”这项因素具有一定影响,就要 将护栏的横向设置位置适当的向外移动,但是立柱外侧土肩路保护层宽度,需要保证处于大于 25cm 的状态。如果发现与桥梁护栏过渡的问题,或是采 用外展式的端头,都要设置混凝土基础、加深立柱,从而达到加强护栏整体强度的目的。

对于护栏端头而言,要通过渐变段进行外展。在实际落实外展这项工 作时,需要全面结合现场路侧的具体状况进行操作。高效落实外展工作,能够防止驶出车辆撞击端头,一旦外展斜率过大,那么驶出车辆撞击护栏 的角度也会越大,这样就会对车辆防护效果造成影响。

护栏安装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会关系到对分车碰撞的有效保护。如果 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需要保证车辆不会越出护栏,也要保障车辆不会钻 入护栏横梁的下面。针对此种状况,在没有经过充分实验验证时,不能随 意更改规范中的护栏安装高度。在前期开展设计工作时,需要结合路侧具 体状况,将碰撞中心点即连接螺栓孔中心距路面的高度,需要控制为 600mm (B 级波形梁护栏)。如果发现路侧或是中央分隔带有路缘石,并且路缘石 与护栏面有处于不齐平的状态,就要从路缘石顶面来计算碰撞中心点的具 体高度。

4 改善其他行车条件

4.1 做好植树工作

通过多次实践,能够发现在公路两侧行道树的直径,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间距处于合适状态时,行道树就会具备防护路侧的作用;并且车辆撞 击行道树之后,也会比一般撞击其他刚性防护设施实际产生的后果会更轻 一些。不仅如此,刷白后的行道树具有较为显著的导向功能。基于此,对 于有条件的路段而言,需要全面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地质条件,种植适 合的行道树,这样对于提升道路行车安全具有重要帮助,甚至也能做好行 车环境改善工作。

4.2 合理设置错车道

实际上,单车道会增加产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但是即便发生交通事故,一般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农用车一般都是利用道路外用地、土肩路进行 错车[2]。针对此种状况,对于低等级的农村公路而言,需要着重开展错车道 设置工作,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提档升级,提档后的路面宽度不 低于 5.5m。

4.3 平面交叉和支路口处置

通常状况下,农村公路的支路口较多,并且有很多的路口都存在视距不良、警示标志不明显、路权划分不清楚等问题,一旦忽视将会对行车安全和车辆通行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非常经济有效的一种安防设施,就是在沿主线方向的支路口两侧,设置道口标柱。比如:要在路面宽小于等于 5m 的路口两侧,各设置一根;在路面宽大于 5m,但是小于等于 7m的路口两侧,每侧设置两根即可。为了能够为车辆通行提供安全保障,也可以通过清理障碍物的方式保障视距、设置标线、增设让行标志、减速带、 凸面镜等综合措施来有效控制车速,改善视距,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低等级农村公路改造设计工作,对于提升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 意义。农村公路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為人们出行和运输农产品提供便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旦在此期间忽视交通安全问题,将无法使农村 公路发挥作用。基于此,在针对低等级农村公路进行设计和改造时,安防 建设部门就要充分利用各项安全设施,提升资源利用率;设计人员也要结 合路网规划状况和交通条件等多项因素,细化设计理念,制定完善的安全 保障方案,显著提高等级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丹,古龙,刘斌. 秦巴山脉连片贫困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问题 及对策研究[J]. 山西青年,2019(23):21-22.

[2]熊琴,张旭华,胡敏琦,等. 基于考虑经济效益的农村公路安全防 护实施技术评估方法[J]. 江苏科技信息,2020,37(6):77-80.

[3]王旭,曾祥育,于罗斌. 浅谈 BIM 技术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5):3.

[4]孙永杰,郑术锋,杨凤军. 浅析 EPC 合同模式设计优化在公路工程 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施工,2019(3):3.

作者:张郑利

上一篇:汇报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党员自我批评发言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