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篇1:

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摘要:从阐述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入手,系统分析了现代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探讨了绿化种植景观设计等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从而希望能够对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居住小区 环境景观 景观设计

0 引言

居住区环境景观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情趣和美化居住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美的需求,对于提高居住区的人文质量,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际交往也有重要意义,并且还可以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时下的景观设计多数限于规划设计和重平面规划却忽略景物塑造的园林设计。景观设计上也存在着片面追求风格形式、重人工轻自然,注重景物单体的形态塑造而忽略景物与环境之间的整体形态的塑造与平衡等等问题。

1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有关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滞后,且开发商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力,再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使居住区环境设计出现了诸多弊端,导致居住区环境塑造走入一些误区。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1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太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就走入了误区。

1.2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草坪风久盛不衰,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不但结构单一,生态效率低下,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一些设计师们往往忽视了居住区景观环境诸要素在各种不同空间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冲突。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关系。

1.3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1.4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诸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建设,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2.1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绿地是人们活动、游憩的重要场所。植物在绿地景观中犹如建筑材料可作为地面、天花板、墙面等,其变化极为丰富多彩。植物又不同于建筑材料,它们富有生命,会随着季节生长、开花、结果。它们是活的建筑材料,被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与硬质景观的建筑等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地景观。

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②植物配置。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每一种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落叶期和花期等各种因素,合理地搭配,使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配置时应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2.2道路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内: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即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同时道路也起到景观欣赏的路径作用。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时,要分级明显、构架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分流合理,考虑便于居民出入以及消防和救护等需要: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保证居民区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步行路和路侧的植物种植要形成绿荫带,且景观道路要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使人经过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

2.3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体量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除要体现本身功能外,还对环境起点缀作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五种:①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如室外楼梯、走廊等;②室外工程实施艺术化小品,如出入口、挡土墙等;③公共设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④活动设施小品,如儿童游戏器具、休息亭等。

活动设施,尤其是儿童游戏器具的场地设置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二是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三是地面最好铺设防滑、防撞的橡胶垫,以保障儿童安全。

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传统的雕塑多在绿地的中心部位或结合水池、喷泉设置,成为视觉中心。现在的雕塑无论在造型、材料、色彩,还是设置位置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既有真实的又有变形的。位置有些看似十分随意,如在休闲步道上设置一组妈妈推着婴儿、夫妻手挽手的散步等真人大小的雕塑,真实地反映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在功能上烘托气氛与增加情趣。

3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要求居住区不仅有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以全新的生态环境观念,创造宜人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区环境,并使居住区环境更完美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建筑师与规划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作者:黄 雁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篇2: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索

【摘要】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建议。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设计原则;措施

1.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1.1坚持因地制宜

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有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比如在东莞,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从较粗放的管理投入考虑,首先要以本地乡土树种莞香、木棉、樟树、秋枫、水蓊、山杜英、粉单竹等为主,配植一些优良的观赏树种凤凰木、蓝花楹、羊蹄甲等,以突出景观特色;在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1.2挖掘文化底蕴,塑造特色人文景观

住宅区景观设计要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及历史传统,避免设计千篇一律,创造有别于其他的景观风格,赋予环境与众不同的美,体现可识别性。

1.3全面利用,实现均好共享

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强调住区景观环境资源的均好共享。在设计时首先应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环境,让所有的居民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的环境。

1.4统筹兼顾,注重整体

现代居住区景观环境是有机的整体,在景观设计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应注重居住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到建筑实体的造型、风格以及外部的园林环境,追求整体上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1.5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还应当追求生态化

生态化是指遵循生态自然的原则,在保证各项小区功能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在维护小区内居民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建面积,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生态居住小区在于把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和规划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时代发展下景观环境设计的产物,同时更是新时代景观环境设计的需要和发展方向。

2.目前居住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误区

2.1装饰性强,舒适性及实用性较差

园林景观的设计并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它需要带给人美的感觉。同时,它还应该具有舒适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居民们的娱乐休闲、交流沟通、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老人们的健康运动带来便利。而当今开发商们的思维普遍被“洋房”、“别墅”、“欧式风格”这些冠冕堂皇的词汇所羁绊,建设出来的小区也都千篇一律充斥着水池喷泉、硬地广场、雕塑假山,缺乏自然生态的因素,使人们生活在水泥森林里,不适合居家生活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为重,并将观赏性与实用性及舒适性相结合。

对地形、地貌进行改建,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是一种很不可取的做法。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地质环境,对现有地貌进行价值性高的规划设计。在追求美观效果的同时,还要注重它的实用价值,以及能否给人们带来便利和舒适感。这样不仅能体现人性化的关怀,更有易于人的身心健康。

2.2风格相近,缺乏创新

近年来,在不断建设的新楼盘中,很少能有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并经得住时间历练的建筑,相当比例的新楼盘没过几年就已“色衰形旧”,更有甚者由于设计粗糙、色彩杂乱,沦为城市鸡肋和视觉“垃圾”。不仅外来元素加得别扭,连自己的传统特色也丢失了。

2.3注重前期建筑造型,忽略景观合理植入

大多数的开发商,只想卖出更高的价钱会将大量资金投在建筑的宣传和外形,只是在最后才考虑小区的自然景观,仓促植入不协凋的景观,往往适得其反,自然景观的不合理设置加快了景观日后的毁坏。

3.提高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

3.1要高度重视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无论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从居住者角度出发,小区内园林景观设计都已经在现在小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等条件下,居住者更愿意选择小区园林规划较好的小区居住。同时,居住者对小区园林景观的欣赏能力逐渐提高,简单的植树种草早已满足不了居住者对生活的要求。所以,建设者在今后的小区开发中必须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加大力度。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打破传统空间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有创意性的发挥,增加居住者与地面植被,水流的亲密接触。

3.2加强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就是环保为主的绿色建设,主要宗旨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生态建设可以节约原材料,大量使用再生资源,无用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乱丢弃。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不会对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当今,评价一个居住区是够适合人居住,不仅仅是房屋结构合理与否,楼层建设是否华丽美观,居住者更多地考虑到居住环境是不是清新,环保,活动空间是不是够宽阔等等。所以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能否吸引居住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3.3居住区园林建设加强人文关怀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服务于小区内的居住者,那园林设计就应该以居住者为主,在设计理念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一切设计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要求,设计是否“亲人”就是设计的最终理念。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能违背。这就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协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在设计规划上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让所有居住者都能感受到优美的景观,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安全,安静,功能明确,营造良好的归属感,从而建设出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

3.4历史文化融入景观

有文化的建筑环境才是有灵魂的,才能为历史所接受,才能作为文化精品流传后世。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3.5做好居住区安全设计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其中在景观设计中就涉及多处,如华丽光滑的大理石、瓷砖、磨光花岗岩等铺装材料,美观又大方,但如果设计使用不当,在雨雪天或表面稍徽有点水的情况下,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选择植物时应注意无毒,无刺,花果无强烈气味和过敏,无衣物污染,特别在人体易触及的活动场地周边.如千手白花淡雅,其叶尖尖锐有毒;无花果汁液易污染衣物;冬青常绿却易招引苍蝇等;其次是儿童活动区的安全设计,儿童接触较多的游戏器械和砂坑,据调查,多数居住区都采用水泥界石或者用纺木木墩围和,边角未做任何处理,因此,对儿童平时在居住区的活动造成跟大的隐患。建议设计最好避免发生游戏器械的边角面避免突兀、尖锐砂坑注意边沿软质或回滑处理。

4.结语

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与审美文化。通过提高现代小区景观建设水平,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今天,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繁杂都市的居民获得重归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亦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佳.对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研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2).

[2]潘艺思.浅谈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103.

作者:何红强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篇3: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有新的要求,对物业以及环境景观等需求逐渐增高,因此,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受到广泛重视。当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在进行设计时,缺乏一定的系统理论以及规范,进而在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浅析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人性化规划设计

1 城市居住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内容

1.1 主题风格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从美学角度为主要出发点,进而对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全面配置,还应从景观要素为主要出发点,将设计立意以及主题进行全面贯穿。另外,表达一些独特文化,这样能够将居住区自身环境特色凸显出来。通过构思巧妙性的设计,能够给生活环境融入一定活力。对于居住区中的环境景观形态等,不仅能够将居住区形象展现出来,同时,也是一种识别性载体。

1.2 使用材料

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依托于现实物质,因此,在设计景观时,应全面考虑其使用材料。使用材料其质地以及色彩和性能的合理利用,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选用材料日后保养的便利性。

2 城市居住小区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

2.1 城市居住小区人性化植物配置规划设计

现在,居住小区已经发展为追求“人文生态”“绿色小区”并重的家园模式。对于设计而言,其将住房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作为主要目标.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应用到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小区植物配置,而后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较好地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例如,选取某个城市居住小区作为例子,此小区在规划设计植物配置时,根据当地环境条件,筛选造景植物,主要在绿地南侧的朝阳面采用乡土气息较浓郁的树木,不宜选择飞絮树种,避免对居民室外活动造成影响。但在小区北面的阴面绿地,主要选取耐阴性能相对强的树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些花卉规划设计,根据公众对于美学的追求,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添加适当的花卉,可组成一个小型的植物群落,将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效益较好地显现出来。此小区植物配置层次比较分明,其中高层主要设计绿色植物的位置,中低层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花卉,地下层重点以绿化草坪为主,且规划建设时,较好地控制草坪面积,目的是降低整个草坪维护成本,以将节约型的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优势显现出来。

2.2 城市居住小区人性化住房给水、消防系统设计

应根据小区实际位置,合理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给水、消防系统。对城郊小区,城市总给水系统离其较远,且居民用水量大,可能造成供水不足或是排水量较大等问题。在设计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时,可在小区中心区域设置蓄水池、排水通道,或设置集中型变频水泵的加压房,从而满足小区居民正常用水、排水。同时把居民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有机统一,根据某一处同时起火原则,应用市政给水总网压力,以最大限度确保小区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处理生活污水时,需设置一个独立化粪池,定时对小区内的淤泥做清理,以免化粪池容积逐渐变小,而使管道堵塞。生活污水与化工等工业污水比较,其水质未发生改变,对环境不会造成太大污染,对此可采取集中处理污水方法,设计好室外污水处理系统,把生活污水过滤、收集,将杂质完全清除。

2.3 城市居住小区人性化娱乐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关注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这样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景观空间,还能将人与景观环境进行全面结合。娱乐基础设施规划设计,重点以健身、休闲为主,以充分满足城市居住小区内各个年龄阶段住户的需求。例如,在某个高层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深入调查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中年所占比例超过50%,儿童所占比例35%左右,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偏低。因此,此居住小区景观娱乐基础设置建设主要以青年、儿童为主。设计人员可在居住小区内规划设计1个小型的儿童游乐场,以将小区内的儿童聚集,并在游乐场内设置相应的游戏设施,便于儿童玩乐,如小型的橡胶跑道、沙坑等,同时加强对安全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并配备相应的休息设施,如长凳、凉亭等,且在景观绿化规划设计中,应尽量在小区内不栽种有毒或是带刺的景观植物。此外,居住小区健身器材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青年、中年人的需求,也要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居住小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一个小型的篮球场、足球场,并在球场旁边规划设计一些高大的植物,这样可便于住户在休息的同时,还能净化球场的空气。

2.4 城市居住小区人性化照明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照明景观节能的规划设计。这主要是因为照明系统作为城市居住小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最大的作用是确保小区居民的夜间活动能够安全、正常地开展,确保城市居住小区居民夜间出行安全,同时也起到营造居住小区环境氛围的作用。一直以来,太阳能属于地球上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其最大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绿色新能源。近年来,在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尤其在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应用中,应用比较安全、有效的渠道是应用光伏发电技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对小区环境的污染。

2.5 城市居住小区人性化人车分流规划设计

当前城市居住小区交通组织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人车分流,在居住小区内进行人车分流,能对小区内的交通做相应的分级,从而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这也为小区景观人性化规划设计提供便利。人车分流在设计时,遵循合理设计,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选择人车分流道路需对人车分道進行规划设计,应用路面高差或是花池绿篱将机动车和行人分开,或是将人行区当做倾斜坡地等实现人车分流。在小区中严格控制车速,除安设限速标志之外,可在道路上设计弯道,这样可迫使司机将车速降低,但弯道两边需确保开车视野,并在道路一侧设置一个临时的泊车位,以便帮助司机避让紧急状况。在设计步行道方面,需注重对视觉、触觉、听觉方面的刺激,并在小区居住需求地方选用红色、黄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在步行道的两旁可栽种带有一定气味的花木,并在同级道路上选用同样的铺地花纹,让人们具有足够的感官体验,从而增加居民方位感。例如,在步行道两边的种植池需抬高大约70cm,且池沿加宽,容易让老人或是残疾人扶持与就座,且步行道路的宽度需控制在1.8m左右,确保1辆轮椅和1个人可并行,在一些高度变化的道路上合理布置台阶和坡道,并在道路的两边设置1个60~80cm左右高的扶手。

结语

总而言之,居住区是城市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城市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出人性化特点,把握人们的居住心理要求,挖掘人们潜在需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要能满足其心理需要。另外,人性化设计应坚持着以人为本原则,真正创造出安全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汉华.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7(9).

[2]张爱研,高月秋.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的改善[J].才智,2015(32).

[3]袁志宏,陈奇飞.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

[4]陈煌.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评析[J].石河子科技,2015(3).

作者:许乐

上一篇:年县林业局工作总结下一篇:广播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