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企业管理运营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时期,建筑业国有企业在用工改革过程中如何求稳求变,既要实施改革新政,又要实现平衡过渡,是摆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研究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邮电企业管理运营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邮电企业管理运营论文 篇1:

英国移动通信商Vodafone的战略探析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市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G浪潮在国内外风起云涌,一旦中国3G牌照发放,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乃至世界的移动通信市场,都将呈现一轮新的发展景象。作为移动运营商的领先者,英国移动通信商vodafone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战略的角度对vodafone的全球战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vodafone;移动通信市场;全球战略

沃达丰始创于1984年,成立当时使用名称Racal Telecom Limited(瑞卡尔电讯有限公司),为英国Racal Electronics Plc.(瑞卡尔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付属公司。在1988年10月,公司把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售与公众。1991年9月更加脱离其母公司瑞卡尔电子,成为一间独立公司,并正式改名为Vodafone Group Plc.(沃达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29日,在与AirTouch Communications, Inc.(AirTouch通讯公司)合并后,公司曾经改名为Vodafone AirTouch。但后来经过股东同意,于2000年7月28日回复本来名称,即沃达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沃达丰的战略可以按照其领导人的不同来区分:

1根特时代的全球化战略

1997年到2003年7月,沃达丰一直由克里斯托夫•根特掌舵。他是一位成功的并购扩张主义者,甚至在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失败的地方都能获得成功。他把沃达丰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打造成了覆盖26个国家,服务1.2亿客户的无线通信帝国。虽然用户数量已被中国移动超越,但沃达丰的全球分布无与伦比。根特时代,沃达丰的经营模式和战略可以总结为:在世界移动通信市场迅速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资本运作,购买和兼并国际移动通信服务企业,以实现迅速的国际扩张和占据国际移动服务市场,追求国际化和规模最大化。如果说1999年收购美国Airtouch公司成为Vodafone Airtouch公司,花费约560亿美元的代价进军美国市场是沃达丰公司在移动通信领域进行初次资本运作的话,那么2000年以20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德国Mannesmann公司,则是沃达丰公司走向疯狂并购高潮的预演。2001-2002年的电信资本市场运作主要是沃达丰的天下,该公司不仅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收购活动,而且还通过增持当地合资公司的份额成为当地主导运营商。瑞士移动通信公司、爱尔兰Eircell公司、法国Cegetel电信集团、美国Verizon Wireless公司、墨西哥Iusace公司、日本电信等,在2001-2002年间尽数被沃达丰网罗至麾下,开创了沃达丰的电信新帝国。众所周知,公司并购涉及到管理、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冲突,令很多公司可望而不可及,为什么沃达丰能获得成功呢?

(1)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

沃达丰是一个年轻的公司,而且是一个纯移动通信业务的公司,这是沃达丰先天的优势,它决定了沃达丰没有英国电信等老牌大型电信公司的人员和传统业务的负担,能够全心投入增长最快、收益最好的移动通信领域。而随着通信市场的变化和移动通信业务本身的发展,沃达丰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把发展战略由用户增长转向利润增长以及投资日本第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J-PHONE。

(2)慎重选择并购对象。

沃达丰在挑选并购对象时非常慎重,他们选择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国排名第一或第二位的运营商,如意大利的Onmitel、西班牙的Airtel等,这些企业在本国市场中的地位和良好的表现是沃达丰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这对中国移动应该很有启发作用。

(3)采取明智的并购战略。

沃达丰在收购中采取了明智的战略,从而避免厂法国电信和德国电信这样的并购巨头所造成的巨额亏损。沃达丰用虚高的股票代替大量现金进行收购,与银行信贷的方式相比大大降低收购费用。在全球并购的同时,沃达丰也在不断剥离公司中,的非移动业务,只保留其核心资产,将其余出售,这样做一方面使收购后的公司更加凝练与专注,使公司的统一管理更加容易,以利于适应电信行业比较低迷的环境,2003年沃达丰将旗下从事固话业务的日本电信公司卖出就是一例。另一方面,通过现金出售的方式,也达到了以股票换取现金的目的,如剥离Mannesmann的Orange公司就使其收获409亿现金,卖掉移动之外的其他业务也使其获得130亿美元。

(4)加强并购后的业务整合。

沃达丰加强了并购后的业务整合,尤其是文化和品牌的统一。从2001年起沃达丰陆续给其控股公司更名,如将意大利的Omnitel更名为Omnitel沃达丰、德国的D2更名为D2沃达丰、爱尔兰Eircell更名为沃达丰爱尔兰等,迄今为止,在其开展业务的26个国家里面,基本上都使用沃达丰的品牌进行经营。与此同时,沃达丰投入巨资,发动全球广告攻势,通过赞助来扩大其品牌的知名度。根特曾语出惊人:“沃达丰将成为与可口可乐一样响亮的全球品牌。”

2萨林时代的全球化战略

与不断大手笔并购的根特不同,2003年8月刚刚履新的阿伦•萨林首先要是一位运营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保持沃达丰在行业中的地位。沃达丰的重点从战略性的井购奔袭转移到了日常的理性运营上来。在萨林上任前一个月,沃达丰对管理层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举措是创建两个新的业务部门一一市场营销集团和技术与业务整合集团,并相应调整了旗下各地区性业务的管理层结构。此次管理层结构的调整,为萨林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基调:沃达丰将为世界上最广泛的市场提供新的服务,将高度关注客户,注重运营的效率。全球化战略依然是沃达丰战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1)整合全球服务品牌。

沃达丰整合全球品牌,统一划归到针对个人用户的“沃达丰生活”和针对企业用户的“沃达丰移动办公室”两个新品牌下,效果比较理想。“沃达丰生活”问世仅5个月就吸引了100万新用户,截至2003年底,“沃达丰生活” 的用户数已经达到450万。

(2)实行国际化优先的3G战略。

沃达丰的3G战略是“国际化优先”。对于3G,沃达丰已经明确提出了首先要重视国际性这一战略目标。从国际漫游着手,将可以通话的范围扩大到海外81个国家和地区。事实上,国际漫游还不能立即提升用尸,的便利性,因为在海外旅途中使用手机的机会毕竟不多。但沃达丰认为, 只要用户在海外能便捷地使用3G服动务,就会增强用户对沃达丰品牌的信赖感。与此同时,沃达丰还开始提高通信速度。其基本思路是:宁愿等刨3G技术完善以后才推出正式服务,也不能因为中途出故障影响公司声誉。

参考文献

[1]张立贵.创新管理从容应对入世挑战[J].邮电企业管理,2001,(21).

[2]贾丹华.电信企业服务营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王方华,高松,刘路辕,张伯华.服务营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4][美]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营、战略和信息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李海洋,牛海鹏.服务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6]A•佩恩著.郑薇译.Sarvices Marketing[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作者:张 霁

邮电企业管理运营论文 篇2:

新时期建筑业国有企业用工改革探讨

[摘 要] 新时期,建筑业国有企业在用工改革过程中如何求稳求变,既要实施改革新政,又要实现平衡过渡,是摆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研究课题。用工制度改革一触即发,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审时度势,全面了解国家用工改革新政,特别是从新时期社保入税、金税三期上线、建筑业国有企业如何从劳动密集企业转变等方面入手,落实用工改革细则和规范规定,确保建筑业国有企业用工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 建筑业 法律法规 用工改革

社保入税象征着社保由费向税转化,建立责任清晰、流程顺畅、征管规范的社保征缴体制是必然的趋势,社保入税可能会有较长的过渡期。因此,建筑业国有企业在用工改革过程中,要充分理解领会国家政策法规,坚持规范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变革和技术创新思路,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精细完成企业用工改革任务。

一、总体把握、深刻领会改革政策,从思想上实现根本性转变

第一,建筑业企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用工改革建设,这是建筑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企业干部的思想认识,取决于建筑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力度,取决于建筑业企业推进改革发展的决心和步伐,特别需要企业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1]。

第二,中煤三建市场公司站在时代高度和公司发展高度,全面推进了人财物集约化管理,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好全面推进企业用工改革体系建设工作部署,确保“企业用工改革建设平稳推进,务期必成”。

第三,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的统一决定行动的统一。推进企业用工改革建设,具体实践者在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推进中务必保持安全生产不受影响,保持员工整体利益不受影响,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为基础和前提。要在公司范围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改革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

第四,企业用工改革,要以稳定员工队伍、推进企业发展、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为目的,让广大干部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形势,认识到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执行力,积极投身改革。通过开展企业用工改革建设专题宣讲,消除广大干部员工内心困惑,稳定队伍、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鼓舞斗志,让广大干部员工对企业用工改革建设充满信心,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企业改革发展大潮。

二、全力推进企业用工改革建设,根据总体目标创新实践方法

第一,企业用工改革建设势在必行,在推进企业改革进程中,无可避免要面对企业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建筑业国有企业重新梳理和规划体制机制,要求全体员工在思想转变、推进改革发展进程上付出努力。为了保障用工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建筑业国有企业生产工作稳定,需要广大干部员工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在推进改革进程中,要始终把保证安全生产、保证国家资产不流失、保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保证员工队伍稳定放在第一位。

第二,在用工改革過程中,建筑业国有企业要始终坚持五个不走样,为平稳顺利推进改革定下坐标。结合企业实际,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五个不走样”即宣传“五大”改革精神不走样、机构设置不走样、岗位设置不走样、执行干部政策不走样、推进进度不走样,为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也因此赢得全体干部员工的支持,从而义务反顾地投身改革。

第三,推进用工制度改革,要求党员干部廉政勤政,为企业改革营造政治氛围。要充分发挥协同监督机制和效能监察作用,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着重向中层管理者、基层领导干部强调在推进企业用工改革建设过程中廉洁自律的重要性,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摒弃私心杂念,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势,始终冲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积极带领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2]。

第四,要围绕用工改革的重点工作,实现党建工作方法上转变。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充分同企业改革相融合,富于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挖掘先进、选树典型,弘扬在推进企业用工改革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干部员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正形成全局上下齐心协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为全面推进改革和企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与社保新政相结合,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第一,企业用工改革,要细分阶段性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工期、完工销号,做到任务清、责任明,确保改革推广工作有序推进。建筑业国有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培训和推广计划,分析社保入税背景与现状,做好社保新政应对措施、用工改革后工资结构调整,以确保在社保新政下,做好用工模式调整工作。

第二,建筑业国有企业在用工改革过程中,要保障员工社保福利利益,让企业社保缴纳得到改善,在规范化的同时,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发展。社保入税新政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助推器,引导和帮助企业思考用可持续、可发展的产品化思维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运营,发挥人力资源工作的创造力。

第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强化员工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过去许多企业依靠政策漏洞和洼地,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硬性管控,而实为不诚信经营。当政策和法规越来越完善时,社保入税新政将起到规范用工制度以及保障员工利益两大作用[3]。

第四,企业用工改革与社保新政结合后,建筑业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储存信息更加全面透明,日常监管纳税评估及纳税人财务数字分析抓取比对也会更加精准和便捷,所有数字分析随着国地税稽查合并,体现出全面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四、企业用工改革要推进金税三期上线,全面认真做好经济数据分析工作

第一,从经济形式看,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国有企业对政策的把握度。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长期累计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

第二,金税三期上线后,税务部门对企业税负情况了如指掌,需要建筑业财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财会知识,需要对智能财务应用监测。会计税务风险检测功能可检测出税务部门重点稽查数据,提前规避涉税风险,提高做账质量。

第三,建筑业用工改革过程中,要实现自动稽核对比,销项发票与进项发票的商品编码匹配,预警负库存,并做好税务风险预警,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核算和管理,加强社会保险资金日常管理和资金安全管控,明确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方式,规范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流程,防范资金风险。

第四,为做好经济数据分析,建筑业国有企业要完成人员基础数据信息核对,核对人员基础信息(职工账号:ERP、身份证号、养老个人编号等)是否准确,各项保险参保状态、缴费状态、缴费基数及缴费金额(企业、个人)是否准确。核对特殊人员各项保险的参保状态、缴费状态等信息是否准确,避免上线操作时因个人信息不准确影响单位缴费、申报的计算[4]。

五、结语

企业用工改革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这一基准点始终不会变。实践证明,经过机制理顺、制度建立、考试、培训、岗位调整,企业人力资源岗位员工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明显提升,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服务意识更强,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圣开.人事用工制度改革新方法[J].邮电企业管理, 2001(18):30- 31.

[2]简新华,张建伟.劳动力有效转移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 2005(2):49- 50.

[3]王龙莎.浅论企业管理中的职工循环激励法[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5):58- 5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9.

作者:李超

邮电企业管理运营论文 篇3:

十年监管路 推陈谱新篇

十年前,信息产业部组建,带动了电信市场新的监管局面的形成。十年来电信监管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走出了一段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

促进竞争:开启跨越发展之门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这场机构改革中,在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的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改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在信息产业部成立之时,国家基础电信网已经基本建成。199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年,国家公用通信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1亿门,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户,达到1323万户,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邮电通信事业如何实现新的飞跃?深化改革成了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的首要任务。信息产业部第一个要进行的改革是邮电分营。让邮政、电信两大专业各自独立运营。其实,早在1997年1月,原邮电部就作出决策,要实施邮电分营,并先在海南、重庆进行了试点,结果表明,新的体制运转良好,为全国邮电分营工作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1998年4月,信息产业部下发了《邮电分营工作指导意见》,对邮电分营工作的意义、方案和进度写得非常清楚。邮电分营是通信技术进步的要求和邮政、电信两大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邮电通信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对邮电改革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

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大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邮电分营、企业脱钩等繁杂的工作,涉及一系列人、财、物的整合,因工作部署得当,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而细致,所以这场改革按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年电信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1999年2月,在信息产业部推动下,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业内专家认为,《电信体制改革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际、国内电信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面向电信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次重组成为中国电信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在《中国通信年鉴》一书中这样评价这场改革:邮电分营是中国通信业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是通信业基本管理制度的根本变化。

中国电信改革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在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移动通信资产整体剥离基础上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成立掀开了中国通信业新的一页,标志着我国通信业在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重组,使电信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电信业的战略重组基本完成,对促进公平有效竞争,加快电信业发展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至此,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国电信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固定电话网南北拆分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经营者到监管者

重组以后的信息产业部与各电信企业完全脱离经济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依法对通信业及整个信息产业进行行业管理。市场竞争将成为新成立的电信和网通面临的新问题,移动和联通也在移动电话网上开始比拼前进。

2000年1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电信服务标准》,为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框架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月发布第1号部长令《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以部门行政规章形式确立了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关制度,并在4月1日正式开放IP电话业务,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

截止到当年8月,全国各地通信管理局挂牌成立,标志着符合国情、统一高效的电信监管体系组建工作完成,电信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展开,行政执法已经成为实现电信监管的主要方式。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电信条例》,这是电信行业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为后续电信发展与管理奠定法制基础,信息产业部与国家计委、财政部对电信资费结构和资费标准进行大规模调整。随后,《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相对完善的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信息产业部发布《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对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原则、进网许可程序、进网许可证等进行了细化规范。宏观规划、市场准入、互联互通等项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整顿通信建设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电信资费经过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总体水平还是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有34项、68种业务收费实行了市场调节价。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责任下,信息产业部推动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逐步形成,加强了无线电频率规划、审批管理等。信息产业部和各地管理局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也换来了2001年通信业继续保持两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整体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

从1998年到2002年,通信业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电话网的跨越。这五年,是通信业改革力度最大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内部机构调整变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全行业实现了大发展、大变革。

电信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产业重组、改制上市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通信发展模式实现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业内专家表示,实现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和企业重组改制,达到目前的市场开放程度,许多发达国家长达七八年甚至十多年之久,而我国只用了三年多时间,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竞争增强了行业发展的活力,企业机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电信业务领域日益对外开放。

服务:新的职能转变

2003年,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电信企业管理监督职能与电信管制职能的分离,信息产业部的主要职能变为电信管制和市场发展。王旭东出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后,提出了“后退一步”和“站高一步”的监管思路,将重心从打破垄断转移至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提高管制效率方面转变。我国电信监管和运营体系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

在2003年的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电信市场监管方面第一个法规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电信监管体系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为此,信息产业部还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的若干规定》,对严重违规问题进行了处理和公开通报。由于信息产业部采取加强制度建设、调整网间结算关系、建立监测系统等手段,互联互通总体形势明显好转;通过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市场价格竞争秩序明显好转;电信管道和驻地网管理取得积极进展,通信建设市场竞争行为也逐步得到规范。

针对电信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信息产业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整治,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秩序专项治理、移动不良信息传播专项治理、规范增值电信业务代理收费行为、电信价格和通信建设市场秩序整顿、经营许可证年检、移动电话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等活动,还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手机有害短信息专项治理等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有力地净化了网络环境,保障了信息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2005年11月15日,信息产业部开展的“畅通网络、诚信服务”主题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网间通信质量和整体服务水平。

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下,由信息产业部组织实施、以解决农村通信普遍服务为目标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承担了“村通”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并超额完成各自的工程建设任务。实施“村通”工程使偏远农村几百万农民结束了无电话历史,农村通信普遍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当地脱贫致富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也为相关电信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开拓了潜在市场。

经过多轮电信市场改革后,中国通信产业的社会普遍服务和市场化转型已基本完成,信息产业部在监管十年中的成就可圈可点。多次参与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政策研究和决策的专家陈金桥对媒体表示,信息产业部推动了电信产业跨越式发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还推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自主标准的壮大。

面临新的抉择

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拉开帷幕,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18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议设立“电信局”使电信监管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对此,业内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他们在为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欢呼的同时,也非常关心在国家行政体制在走向“大部制”的背景下,电信监管体制改革该如何深化呢?

电信专家陈金桥公开表示,大部制改革的要旨在于将重叠机构归并,改“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信息产业部又一次扮演了改革先行者的角色。电信专家王育民认为,今后通信企业业务将更多顺应工业化趋势,他还表示:“新的主管部门可在宏观层面,为工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提供指引,促进工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换代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设置,比起信息产业部的职能要更多。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在这个新设的部里,通信的监管只是其中功能之一,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在监管的同时,把信息通信产业和工业相结合,有利于将通信手段、信息化技术用于工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也提高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而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将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促进通信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走上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良性循环。

近几年,随着电信、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变化,现行的监管体制已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内电信产业开始进入平台期,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缺乏继续增长的动力来源。

中国通信业在破除了中国电信固网垄断之后,又迎来了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新竞争格局,也许新一轮电信重组已经迫在眉睫。监管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相信新的电信监管机构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会进一步推动电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链接 变革十年路

资费:大幅下降

从1999年3月,国家对邮政电信资费进行了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同年10月,再次对电信资费进行调整。2001年1月,信息产业部再次对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电信资费总体水平大幅度下降,同时改革计费单元,减化计费等级,对扩大通信消费、减轻农民负担、优化资源配置起到积极作用。同年7月,国家取消电话初装费、邮电附加费等政府性基金,对促进通信事业大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前发布《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移动运营商再次下调漫游费,还宣布力争两年全国范围内实行单向计费。

市场:引入竞争

为改变电信垄断局面将中国电信一拆再拆,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和中国网通的依次建立,逐渐形成了固网、移动、数据领域的全面竞争格局,并取消了固定电话初装费和移动入网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正在或已经由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为有竞争力的、以股东回报为导向且有效管理的国际化现代企业。从1997年中国电信(香港)在香港、纽约上市,将两个省的移动电话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以来,中国联通于2000年、中国电信于2002年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中国移动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核心业务也实现了整体上市,并在境外融资方面有良好表现。

用户:增长迅猛

1998年电话用户仅几千万,但是到了2002年7月,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8亿户,跃居世界首位。其中固定电话2.01亿户,移动电话1.8亿户。2002年11月,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4亿户。2003年9月,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5亿户,提前两年实现通信业“十五”电话发展目标。如今,移动电话用户达5.47亿户,固定电话用户达3.65亿户。

创新:TD-SCDMA取得进展

在我国政府、运营商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TD-SCDMA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专项技术试验获得高度评价,关键技术得到全面验证,证明TD-SCDMA技术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健全,初步形成了以我国企业为主体,包括众多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覆盖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芯片、测试仪表、关键元器件、业务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开发突飞猛进,系统设备基本达到商用要求,芯片和终端取得群体突破;标准和技术演进研究不断推进,成功实现HSDPA功能,两个TDDLTE技术提案被3GPP接纳到TDD长期演进主要方案中。

作者:郑大海

上一篇:开幕式主持词范文下一篇:语文实践活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