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传媒网站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告别2009年。一批地方新闻网站迎来十岁生日。回首十年,地方新闻网站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辉煌之路。迈进2010年,地方新闻网站走进新的十年。展望未来,地方新闻网站重任在肩,面临考验,前程远大,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也充满机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内外传媒网站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内外传媒网站管理论文 篇1:

上市之痒

目前制约新闻网站上市的不是政策问题,而是它们自身的盈利能力问题。许多新闻网站盈利模式单一,要么靠广告,要么靠政府补贴,而且在广告方面还面临着商业网站的强有力竞争,这样很难获得投资者认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刚刚闭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已完全放开地方报纸、出版集团乃至地方新闻网站在国内外上市。

这番言论表明,我国再度燃起了加速传媒行业改革的热情。

不到两个月,2007年12月4日,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在开幕式上致词时指出,网络媒体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既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又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既保证正确导向、又富有动力活力的体制机制,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新闻网站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推进资源配置、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列入改革试点的新闻网站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引进国有战略投资者,在确保主办单位控股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条件成熟时在国内上市。

传媒的IPO冲动

据了解,当前很多地方的报业集团、出版发行集团递交了上市的方案,其中国内首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继2007年11月20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并于12月5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已开始A股IPO的路演。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对广大投资者进行路演,推介发行股票的价值。路演、发行后,公司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和准予带着编辑业务的传媒企业首次进入资本市场,以寻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成果。

2007年11月19日,国药科技(600421)发布公告,称拟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定向发行A股股票,后者以核心传媒资产认购。发行完成后,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将成为国药科技控股股东,公司主营业务也将变更为报刊出版和传媒经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准备将除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外的子报子刊和网站等业务整体上市,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经营业务上市,如果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借壳上市”成功,那么荆楚网也将整体上市,或许成为第一个上市的新闻网站。

同时,重庆市的电脑报社、江西新华发行集团等传媒的上市进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启动中。柳斌杰透露,预计未来会有13家公司将在这一轮进程中先后上市。但不管怎样,允许新闻出版集团整体上市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和地方上的文化传媒集团在体制改革以及上市竞争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将编辑与经营业务合并上市,无疑使辽宁出版传媒的IPO具有标杆意义。与以前的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华闻传媒等传媒概念上市公司相比,后者只有媒体经营性资产,其核心的采编业务资产被排除在外。

目前,传媒上市需经“前置性审批”,无论是否将编辑业务打包上市,其上市方案均需要通过行业主管单位、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前置性审批”,从而决定哪些资产可以上市,最后才会进入证监会走一般上市公司审核程序。对于报业编辑业务上市,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在上市这个问题上,目前,确实松动的应该还是出版业,而专业性的报纸也会有一定的空间,当然,在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前,应该还是会走“成熟一家上市一家”个案推进的道路。

募资只是传媒企业上市的一个表象,其最重要的结果是传媒企业必须完成向传媒产业的过渡。互联网新媒体兴起之后,对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传统媒体依靠的广告业务具有不确定性,而新媒体在分流了受众的同时,更分流了广告。“命门”随时可能被别人控制。

传媒企业到传媒产业肯定需要大量的资本。上市之后实际上是寻找到了一个“孵化器”,可以利用传媒本身的优势搭配产出较高的资源,实现立体化的发展模式。此后传媒业之间的并购将会不断上演。柳斌杰也表示,今后将通过逐步扩大股份、收购等办法,扩大报业上市的整体性。可以预见的是,与国际接轨的立体化经营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重心。

传媒与资本的二人转

目前,山东传媒准备上市的且前期运作的有些眉目的当属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出资设立,上市后将是山东广电的窗口公司,类似于电广传媒之于湖南广电。现在传媒和资本的双向通道已经打开,一方面传媒企业想融资,另一方面资本想进入传媒。济南广电也有想将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上市的规划,但是,上市的难度太大,受政策限制。相对于山东视网联作为内容供应商而言,济南有线是网络运营商,利用入户的有线电视宽带优势,除了提供有线电视节目,还可以提供视频点播、互联网接入等增值服务,有着收入稳定,前景广阔的特点。

媒体上市也面临着一些法律困境,再加上传媒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所以对有些媒体来说,盲目地上市并不是最佳选择,当务之急是苦练内功,搞好经营管理,壮大自己的实力。

“上市仅仅是媒体与资本市场接轨的一种方式。”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称,“媒体和资本是一个双向进入的过程,上市仅仅是媒体与资本市场接轨的渠道之一。在证券市场融资也意味着责任,不履行责任后果将是对中国媒体投资的一种损害。”

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媒介产业发行企业债券可以筹集到产业化进程中所需的巨额资金,且不会使媒介的国有性质发生改变,因而政策性风险非常小。媒介产业完全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形式涉足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来发展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对媒介产业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资本市场就是银行信贷市场,在目前银行贷款余额基数巨大,各商业性银行迅速发展,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急需资金支持以进行产业化改造与升级且具有良好信用的媒介单位来说,完全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市场这一快速便捷的资本市场来进行资本运作以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银行信贷市场仍将会作为资本市场与媒介产业结缘一种主要形式而存在。此外,中小媒介单位通过金融租赁市场间接涉足资本市场以获得所需的设备与资金,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旦政策开闸,新闻出版集团的股权结构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的多元化?即外资、民间资本的持股比例占多少?柳斌杰表示,中国政府可能会对外资在上市报业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设定上限,但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出来。

新闻出版集团在当下改革中遭遇到不少难题,比如核心管理层的持股、决策与激励机制的设定、海内外上市的步调与安排等,如何能够得到海外或本土PE(私募股权投资),甚至是国际传媒巨头比如热捧内地传媒业的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的助力,那么“上市的痛苦蜕变”进程将大大缩短。

网络媒体“钱景”诱人

目前,国内外具有出版背景的上市企业为:“报业第一股”博瑞传播,内地传媒企业赴海外上市的第一股北青传媒,借壳上市并获得大股东解放日报集团资产注入的上海新华传媒,以及华闻控股、新华文轩、粤传媒等等。

出版社上市的政策方面较为宽松,前提条件是出版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成为规范的公司,具备了上市的资格。国家对于出版企业上市给予特别的政策倾斜,豁免了三年盈利的规定,出版企业成立股份公司以后最短一年就可上市。

目前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普遍实行“制播分离”,即作为播出机构的电视台和电台仍然实行事业单位性质,新闻节目制作由台内完成,而影视娱乐节目、科教等纪录片允许影视制作公司以独立或与台合作方式进行。受到这一政策的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非常火爆,它们在探索融资、上市方面也获得了较多自由。日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娱乐公司光线传媒借“壳”纳斯达克企业华友世纪,成为国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公司。

我国网站可以分为有新闻机构主办的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等;由宣传管理部门主办的新闻网站如东北网、东北新闻网、东南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等;以及其他资本主办的商业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搜狐、网易等已经发展成为吸引数亿网民的强势网络媒体。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有望开放新闻网站的上市之路,支持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有条件的地方重点大型新闻网站通过上市融资,增加实力。

上海的东方网和湖南的红网两家新闻网站上市的呼声最高,人民网、新华网也都有可能走上市融资之路。但是,目前制约新闻网站上市的不是政策问题,而是它们自身的盈利能力问题。许多新闻网站盈利模式单一,要么靠广告,要么靠政府补贴,而且在广告方面还面临着商业网站的强有力竞争,这样很难获得投资者认同。

2007年,摩根士丹利预测我国广告市场未来两年将强劲增长,据预测,2007年我国广告市场的增幅将为15%,预计达到2000亿元。受惠于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效应,2008年我国广告市场将出现一个增长高峰,较2007年大幅增加25%,达到2450亿元。户外广告与互联网双双成为广告收入增幅最快的媒体形式,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广告份额正在缓慢下降,但将不会完全被取代。据统计,2006年中国纸媒广告额较2005年下降了1%,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收入达49.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0.91%。

新媒体、数字传媒企业并不都是典型的传媒企业,其主管部门也并不是传统的宣传主管部门,目前,A股市场中,东方明珠、中视传媒、歌华有线等都涉及到数字传媒的概念。分析人士预测,由于我国正在推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以及明年奥运会到来,会为新兴的数字传媒带来更多的机会,所以将催生更多的数字传媒上市企业。

纳斯达克并不完全是科技股的代名词,也并不是网络公司的“集中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在纳市掀起上市热潮,“传媒军团”正渐渐成形。新浪、搜狐、网易已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分众传媒(FMCN.Nasdaq)的竞争对手,国内卖场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玺诚传媒的上市计划正在有序进行,预计融资1亿美元。在2007年下半年,国内机场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航美传媒已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此外,国内户外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华视数字移动电视有限公司(简称“华视传媒”)也计划在美国进行IPO。如果这些公司上市成功,纳市就将出现一个“传媒军团”。

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在资本市场沉寂良久的传媒股,正迎来资产注入的春天。而通过资本市场平台打造跨区域、跨媒体的综合传媒集团成为可能。

酿上市狂潮

2007年,网络公司重新吹响进军资本市场的号角,和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登陆纳斯达克不同的是,百度、阿里巴巴、易趣、盛大、巨人网络等它们依靠的不仅仅是概念,而是靠成熟的盈利模式和实实在在的利润,这是一个网络公司逐步实现主流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互联网服务业由破土萌芽走向枝叶繁盛的过程。

从越来越多的网站盈利背后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网民的大幅增长,以及网民和网站对于电子商务态度的转变,网站和电子商务正成为越来越现实的盈利途径,风格各异的盈利模式将涌现,商业网站都已经走向盈利,且这种盈利极可能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随着百度、腾讯、分众传媒、第九城市、携程网、e龙、掌上灵通、空中网等知名网络公司陆续上市,并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可以预见,资本市场将再一次出现追逐互联网的狂潮。

2007年5月,美国IT专业网站TechTarget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继1996年CNET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十年来IT专业网站首次登陆纳斯达克,这也意味着,在IT网站普遍低迷的今天,个别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IT网站依然前景光明。

TechTarget将给其竞争对手CNET带来巨大压力。随着互联网走向大众,以CNET为代表的传统IT网站业绩增长缓慢。而以数据库营销,针对CIO阶层的TechTarget营销模式则被业界看好。TechTarget的成功给国内IT网站带来的启示是,IT媒体做内容已经不再重要了,与用户分享更为重要。数据库营销只是精准营销的一个方向,未来真正基于用户需求的营销都可能获得成功。同时,国内业界关于IT网站模式的探讨也由此引发:TechTarget模式能否在中国获得成功?国内数十家IT网站出路何在?Zol、PConline、泡泡网等IT网站依然沿用门户主导的模式,将同质化竞争推向了极致,而缺少更具有差异化的独特商业模式。其中,除了Zol、PCHome被美国CNET收购外,至今国内还没有一个纯IT专业网站成功上市。

国内的IT专业网站的冬天可能已经过去,来自香港的消息显示,太平洋网络(0543.HK)在2007年12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这是天极网、太平洋电脑网、IT168、ENET等多年竞争中,第一年上市的IT网站。太平洋专业网站群旗下拥有太平洋电脑网、太平洋汽车网等众多专业垂直网站。太平洋电脑网的日均访问量超过2240万人次,太平洋汽车网的日均访问量为600万人次。

和太平洋旗下网站类似的垂直网站还有天极网、PCPOP、中关村在线等诸多网站,相信太平洋网站群上市后会更有利于这一市场的整合。上市后资金充裕的太平洋网络将有可能展开大规模的并购,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实际上,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太平洋网络的上市有助于更多类似的网站和集团或者资本得到认可,并最终实现上市目标。

媒体资深人士、原星空新闻集团中国公司副总裁李映红表示,从经营和市场影响力上,太平洋电脑网在IT网站中并非领先者,能够提前上市,说明其管理层在上市运作方面领先了一步。

李映红进一步指出,现在已经不是赢家通吃的年代。提前上市的公司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而像阿里巴巴等后来居上者则层出不穷。无论上市与否,各家企业必须拼管理,拼实力。对于天极网、IT168等竞争对手来讲,怎么样利用对手的上述弱点,并在公司管理上做文章,就能有效地在后面上市过程中赶超对手。太平洋电脑网上市,只是IT网站竞争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国内新闻网站的上市步伐明显比起其他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的各类商业网站慢许多,众多的新闻网站其体制都还是事业单位,虽然有的新闻网站也注册了公司,如人民网就两块牌子,一是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事业体制),二是人民网有限公司(公司制度);央视国际网络也是如此,除了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的同时,背后还有一个商业公司,即央视国际网络传播有限公司,有的网站只有一个事业编制,如东北网,其背后就是黑龙江省网络电台,其他新闻网站也大同小异。但是新闻网站背后的所注册的商业公司仅仅负责新闻网站的经营,即市场拓展等,并没有把一个完整的新闻网站全部纳入进来。

因此,新闻网站要上市,首先就必须改制,可以预见的是,在2008年及未来,新闻网站普遍改制将掀起一股热潮,改制之后,再进行公司股份制改造,也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个商业网站是否成功,流量一直是衡量的标准,然而竞争日益激烈,吸引流量变得越发困难,网络媒体该如何生存下去?TechTarget就是靠一种不靠流量的模式已被证实非常成功,而这种模式很有可能成为国内网络媒体的翻盘机会,国内的新闻网站访问量比拼不过商业网站,甚至不如一些专业网站,TechTarget的模式不妨可以借鉴,成为新闻网站的发展蓝本。

当前,新闻网站上市,一是与背后的报业集团一起打包上市,二是被上市公司收购实现上市,三是直接上市,但从目前新闻网站的营收来看,其直接IPO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第一个直接上市的未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对新闻网站当前来说,生存是第一要义,发展才是其次。经过七八年的实践证明,门户模式并不适合新闻网站,盲目追求访问量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才是起点,实现数据库营销才是重点,盈利才是硬道理。媒体上市是战术层面的,发展方向才是战略层面的。

作者:孙光海 赵治国

国内外传媒网站管理论文 篇2:

地方新闻网站突困围城

告别2009年。一批地方新闻网站迎来十岁生日。回首十年,地方新闻网站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辉煌之路。

迈进2010年,地方新闻网站走进新的十年。展望未来,地方新闻网站重任在肩,面临考验,前程远大,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也充满机会。

作为新媒体,作为网上资讯集大成者,作为承载先进传播功能的现代平台,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和旗舰,地方新闻网站前十年不辱使命,后十年任重道远。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新闻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生、成长、壮大。应运而生、与时俱进的地方新闻网站,十年来,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特色和需求、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创新之路。2000年5月25日开通的千龙网,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这家由京城主要传媒共同发起和创办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十年来有许多创新点:模式创新,首创整合地方新闻资源、组建专业新闻网站的“千龙”模式;思路创新,首开新闻网站驻会报道地方党代会和“两会”的先河,非典疫情中成为北京抗击非典的网络宣传平台,形成地方政府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同步采用网络发布方式的标志;内容创新,率先应用动漫新闻、网络音频新闻、新闻社区等内容形式;业务创新,开通“掌上天下”手机网站,探索和实践无线互联网业务的新思路。

特色之路。由上海主要传媒和文化企业联合组建的东方网,在干龙网开通后三天亮相。东方网在打造“上海媒体资讯航母”及“海派资讯门户”的基础上,努力树立“权威、及时、实用、时尚、亲和、互动”的地方特色形象,力争成为上海网民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网站,国内外各地网民获取上海新闻资讯的首选网站。东方网积极拓展基于互联网的互动业务,将网站与多功能、智能化的社会网点、社区网苑、数字家园、移动终端相结合,形成网络文化和网络经济的信息产品链。

主流之路。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懂规矩、奔主流,是地方新闻网站的群体特点和共同之路。坚持“政治家办网”方针的南方网,旗帜鲜明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文化网站”、“广东省抗击非典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奖”“广东省抗灾救灾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在各年度“广东新闻奖”评比中屡获佳绩,跻身主流媒体。

赢利之路。红网打造以湖南新闻门户网站为旗帜的综合网络服务平台,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在国内重点新闻网站中率先并连续六年实现赢利,依靠自身力量可以提供新闻资讯发布、视频直播、论坛博客、湖南手机报、框架传媒、英文频道、无线增值业务、舆情监控等多种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合作之路。与传统媒体合作,与中央新闻网站合作,与商业网站合作,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广泛合作拓宽了地方网站的发展道路。始于2001年并连续举办九届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成为地方新闻网站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中国地方网联等峰会性质的合作组织,为地方新闻网站之间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经。

品牌之路。十年来,地方新闻网站打造品牌、经营品牌,一批有影响的栏目、频道、专题脱颖而出。2007年,重点新闻网站首次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这标志着网络媒体在中国新闻界地位的确立和提高。东方网“东方直通车”、“东方网眼榜”,千龙网的“北京名片”、“奥运频道”,红网的“红辣椒评论”、“百姓呼声”,南方网的“南方时评”,荆楚网的“中部崛起”,深圳新闻网的“深圳市民论坛”,胶东在线的“网上民声”等,一批地方新闻网站的作品屡获大奖,由此拓开了地方新闻网站的品牌建设之路。

十年探索,一路奔波。一批地方新闻网站先行先试,创造了经验,引领地方新闻网站快速成长,从少到多,由弱变强,走出了一条快速成长之路、主流媒体之路、追求特色之路十年发展,一路进取。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为网络资讯传播的主流媒体,满足当地网民多种网络需求的重要平台,地方党委、政府宣传动员社会的得力助手,网上正确舆论引导的先进工具。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的生力军。

巨变

十年之路不寻常。地方新闻网站其新闻承载量、传播及时性、社会影响力,已经或正在赶上和超过有着数十年之龄的地方传统媒体;十岁的地方新闻网站其海量、及时、快捷、无疆界的特点,以及储存、集成、互动的优势,已经或正在改变着地方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十岁的地方新闻网站,其独特魅力、丰富内容、贴近当地的特色,已经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十年来,地方新闻网站出现许多喜人变化。

规模之变——由小到大。从整体看,地方新闻网站十年间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由省级重点新闻网向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重要地市级新闻网站推进。从具体网站看,人员规模由几个人扩大到几十人甚至数百人,服务器由几台增加到几十台以至上百台,资讯发布由几百条增加到数千条以至上万条,网民访问量由几万个PV发展到数千万甚至上亿点击。

任务之变——由少到多。地方新闻网站多数脱胎于传统媒体,复制粘贴和制作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为早期的主要任务。如今,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为地方新闻的传播平台,网络舆论引导的主要工具,对外传播当地新闻信息和及时获取当地需要的外地信息的重要通道,经营创收实现赢利的重要媒介,承担着新闻宣传、信息传送、舆论引导、经营创收、网站建设等多重任务。

功能之变——由弱到强。初创时期,地方新闻网站内容偏少,形式简单,文字图片、BBs、复制粘贴是主要表现形式和工作方式。如今,网络直播室、直播车、论坛、博客、播客、网上调查、聊天室、短信、手机报等多种手段为地方新闻网站所掌握,可以实现多媒体、多终端、多平台生产和传播,新闻处理的时效性、专题制作的速度和质量、互动栏目和节目的丰富程度都有明显提高,网站功能大大增强。

地位之变——由低到高。早期的地方新闻网站,因其规模小,影响小,是传统媒体的助手和二传手,处于非主流和边缘地位。随着规模变大,任务增多,功能增强,地方新闻网站日益受到党委、政府和广大网民重视,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等方面,地方党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三足鼎立,地方新闻网站跻身主流,三分天下有其一。

困在围城

十年之变,表明和证明地方新闻网站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性变化的标志是:地方新闻网站由求生存向求发展转变;由助手、二传手向主力、主攻手转变;由边缘向主流转变;由依赖型发展向主导型发展转变。

主动适应或创造条件加速这一阶段性变化,需要地方新闻网站进行有效突破。如何适应、加速和突破?选择之一是:以变应变,主动求变。求变,

就要找不足,明方向,敢突破。找不足,应实事求是。总体看,地方新闻网站与中央新闻网站比,少了底气;与新型网站比,少了勇气;与商业网站比,少了活力;与传统媒体比,少了耐力。从适应性看,一些地方新闻网站,与上级要求不适应,有力不从心之忧;与网民需求不适应,有供不应求之感;与未来发展不适应,有前景不明之惑。当然。地方新闻网站中也不乏许多优秀者。

明方向,应综合运筹。地方新闻网站发展到今天,单方面的突破容易,整体突破难。但单一突破难于解决长期健康发展、满足各方需求的问题。就网站本身来讲,起码应当做到内容、经营、技术、管理四方面统筹考虑(诸如体制、机制问题有时是网站自身不能解决的),面对已经遇到和可能预见到的种种困惑、困难、困局,寻找解除之招、克服之方、摆脱之路。敢突破,应找准转变点和突破口,方法要讲实际、求实用、谋实效。

突破内容之困。由模仿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变,由借鉴向追求特色转变,由粗放采编向精细化、精准化、精确化转变,由转载内容多向原创内容多转变,探索适合地方新闻网站自身的内容采集、加工、生产之路。学习、借鉴以致模仿是必须和必要的,但不能是物理反应,要有化学变化。要在了解网民需求、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党委、政府意图的基础上,按照网络传播规律和优势,鼓励有创意的策划,有创新的内容,有创造的产品,使网站内容具有地方特色、本网特色,特别是不同于当地其他网站、传统媒体的特色,不易为别人复制的特色。网站复制、粘贴等粗放生产方式要转变,因为在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的今天,精准的内容更受欢迎,精选、精编,不求数量多、而求质量优是内容建设的上策。突破内容之困,还要把握住网络传播的平台本质和互动特性,增加原创内容。

突破经营之困。由依赖型向主导型转变,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由内容为主向内容、经营两条腿走路转变。地方新闻网站多数脱胎于传统媒体,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资助和补贴,赢利意识、赢利能力、赢利方式偏弱偏少,面临经营困局。为此,不少网站绞尽脑汁,也引进和创造了许多赢利方法,如网络广告、内容营销、建站服务、电子商务、网络增值、无线增值、组织活动、营销技术等等,虽然年年有增长,但多数还不能实现自负盈亏,靠“别人”养活。如何突破经营困局?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地方新闻网站要从引进和培养经营人才人手,要从创新经营模式人手,走出单纯依赖广告收入的误区,走出满足于模仿传统媒体经验的误区。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新东西、新机遇层出不穷,商业网站和新型网站恰恰是善抓机遇、善抢良机,有些网站虽然出生晚于地方新闻网站,但在赢利数量上却领先一步,对此应当认真反思,找出原因,悟出道理。

突破技术之困。就网站建设而言,要由重视内容建设转变为内容、技术两手抓,走出内容优势而技术劣势的困局。新闻网站内容为王,但仅有内容成不了王,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让内容插上网络传播优势的翅膀,内容才能成王。目前地方新闻网站在这方面是有误区的,这就是强调内容为王而看轻了技术的先导地位,简单复制、粘贴而掩盖了编辑的技能需求,母体资源丰富而忽视了资源的深度加工,千网一面模仿而忽略了网站的创新创造。突破技术之困,应解决网站人员懂新闻不懂技术、懂技术不知新闻“两张皮”的问题,造就一批既懂网络、了解技术,又懂编辑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要特别注意采用和开发特色技术。比如变千网一面为千网千面的技术,快速内容处理及发布的平台技术,以手机为始、终的网络技术;实现媒体融合变物理反应为化学反应的技术,快速整合网站大量原创资源的技术,将访问量转化为有效广告资源的平台和技术等等。要特别注意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跟踪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最新动态,及时确立网站技术建设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突破管理之困。由单纯追求扩大覆盖面、增加点击量、铺摊子争位子向增加网站影响力、增加公信力、增强实力转变,由被动完成任务向主动设置议题转变,由工具型向参谋型转变。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暴露了少数地方网站的管理问题。新闻网站传播主流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坚持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之本,是健康发展之源。新闻网站不能因别的网站打“擦边球”,不守规矩而放弃基本操守,在管理上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自觉完善信息制作和发布流程,确保网站新闻来源合法正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这样,地方新闻网站才能真正增加影响力和公信力。增强网站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效果,管理上要加强策划,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网民需求,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当好参谋,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点和优势,真正体现地方新闻网站在地方舆论引导的主力和旗舰作用。

地方新闻网站优势在地方,前途也在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把握住地方特色也就把握了生存发展之本。地方新闻网站根本在创新,动力在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意、创新、创造是地方新闻网站发展的加速器。地方新闻网站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十年将是地方新闻网站大有作为的十年。

作者:胡宝祥

国内外传媒网站管理论文 篇3:

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官方网站,是中国记协服务全国新闻界的新渠道,是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阵地,是新闻工作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平台,是展示新闻界时代精神风貌的新窗口。它的开通运行,有利于发挥中国记协“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国记协委托新华社,由新华网具体负责承建和运行的,这是中国记协对新华社的信任,也是对新华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为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服务是新华社的一项重要任务,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是新华社履行职能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新华社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新华社围绕“为媒体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改革体制。我们将全社的营销服务部门和人员全部从编辑部门剥离,组建成统一的营销服务平台,实行采编、营销服务“两分开”“两手抓”,采编部门集中精力采集、编发新闻信息,营销服务部门集中新华社各类新闻信息产品,统一为媒体做好服务。

二是完善机制。我们开展了用户意见反馈、24小时新闻热线、用户有奖挑错等工作。我们还建立了媒体采用新华社稿件情况的统计分析体系,每天对海内外近2000家媒体采用新华社稿件的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将采用情况作为衡量新华社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作为编辑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道质量、营销服务人员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三是调整产品结构。根据用户需求,我们逐步建立起“1+X”的新闻产品体系。“1”就是通稿新闻线路,“X”是指体育、财经、社会文化、服务、专特稿等新闻专线,每条专线侧重一个领域,各有重点、各具特色,不同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任意挑选、组合更加适合自己特色的产品模式,改变了沿袭几十年的按媒体行政级别分类发稿、供稿的传统办法。在调整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媒体的需求,努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是整合资源。近年来,我们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新闻信息多媒体数据库。对内部,我们整合资源,将新华社驻全世界的每一个记者每天采集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类新闻信息全部集中输入多媒体数据库,由各编辑部在同一平台上实时编发。对用户,我们提供了一个全媒体的新闻信息“超市”,在这个“超市”里,有包括8种文字的4800万条文字稿件,200万张照片,其中包括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的自清末以来的全部珍贵照片,这些照片以每天1000张的数量递增。之外,还有4000多小时的音视频资料。在这个“超市”里,用户可以浏览、检索、选用所需要的新闻信息。

过去几年,我们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护牌”行动,清理整顿了全社几百家经营实体和几十家报刊,目的就是强化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这项中心工作,更好地为媒体服务。

为做好对媒体的服务工作,我们还成立了专门的用户意见反馈部门。近几年共编发《用户意见反馈》近10000期,向新华社党组和各相关部门反馈用户意见、建议近30万条,其中80%以上被采纳或受到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催生了新华社漫画、音频等一批新闻产品,催生了新华社用户有奖挑错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这些反馈意见还使得新华社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进一步强化了用户意识,转变了服务观念。

媒体是通讯社的用户,用户就是“上帝”。为媒体做好服务,与媒体共赢发展,在新华社已形成共识。媒体普遍认为,新华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用户服务工作,他们评价说,新华社的用户意见反馈工作是学习“三个代表”的创新之举,落实“三贴近”的有效举措,对推进新华社与媒体互动,共同扩大新闻宣传在国内外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新华社依托新华网繼建设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振兴东北网等重要网站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网站。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田聪明社长、南振中总编辑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不讲条件,高效工作,全力以赴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为此,新华社专门组织了全社20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集体为网站创意策划。新华网在年终各项报道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由新华社副秘书长、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同志直接抓落实,挑选和带领网站编辑和技术人员组成专门小组,按照中国记协和新华社领导的要求,反复研究修改网站设计方案,夜以继日制作网页,先后调整改进页面200余次,发文字稿件2500余条,播发多媒体新闻1200余分钟,提前完成网站筹建工作。期间,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同志亲自到新华网指导工作,并多次打电话提出意见。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赵晨、祝寿臣、李存厚和顾勇华同志专门到新华网审看网站页面,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帮助组织和审看网站,确保了网站如期开通。

中华新闻传媒网的开通,只是网站建设工作的开始,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日常的运行维护之中。下一步,新华社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对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重要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各相关采编、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特别是学习、了解、掌握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确保网站的正确舆论导向。

第二,认真做好网站的技术保障工作,确保内容更新及时、服务畅通有效、运行稳定安全。

第三,积极组织对中国记协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记协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及时、充分报道,充分展示我国新闻界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果。

第四,充分利用新华社联系全国新闻媒体的优势,不断收集、听取、反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网站功能,优化网站结构,使中华新闻传媒网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新闻界,让中央放心、让新闻界满意、让社会各界喜爱。

多年来,新华社与各新闻单位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2006年,由新华社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通过了国家验收并推广应用,这对中文新闻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有效管理、开发、利用与共享全国新闻信息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新华社向新闻界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新华社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同样,中华新闻传媒网的发展和壮大也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恳请各位多关心、多支持、多建议,共同努力,建设好我们的“网上家园”!

各位同仁,同志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担负起引导舆论的职责而努力奋斗!(作者是新华社副社长,本文为作者2007年2月1日在中华新闻传媒网开通仪式上的讲话,本刊有删节)

作者:鲁 炜

上一篇:学校招生工作方案3篇下一篇: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三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