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下畜牧经济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下经济是以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理资源、气候等条件为基础结合种植、养殖以及休闲游憩的一种新的生态模式。乡村的振兴离不开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应在林下经济上下功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林下经济也随之步入了高速发展之列。在推动林区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方面有极大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品牌战略下畜牧经济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牌战略下畜牧经济论文 篇1: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

摘要:广西是我国林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之一,成功探索出了几种不同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省份的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了能够让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广西各地政府以及有关领导人都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研究新型发展对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从发展模式与对策两方面对广西林下经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对策;林地环境;林地资源 文献标识码:A

林下经济依托的是林地资源与环境,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林地分布面积广、门槛低,只要当地具备充分的林地资源都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容易操作,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所以即便是普通的民众也可以加入其中;潜力大,这是林下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林下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若采取因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有上述优势,最关键的是还能优化我国林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建设环境,所以林下经济发展才备受重视。

1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1.1 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最具典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其种类比较多,具体来讲可分为六种:

第一,林药模式。此种模式需要在没有郁閉的林间或成林的林下进行种植,所种植的草药还要满足耐阴的特点。林药种植一直以来都是广西当地比较看重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因为林下种植中草药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周期比较短,而且与西药开发相比,难度也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现代人都比较崇尚“回归自然”,所以近几年广西市场上的林下种植的中草药销量一直都比较好,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有很多企业林下种植中草药基地达10余个,其中广泛种植的中草药有铁皮石斛、金线莲、何首乌、山豆根、沙姜、瓜蒌等。

第二,林下藤芒模式。广西多地种植藤芒,现已经成为优势产业之一。用藤芒编织的花篮、礼品盒,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十分受欢迎,这是林下种植藤芒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广西的藤芒资源十分丰富,以浦北县为例,藤芒编织企业多达20多家,加工的产品甚至远销国外,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林花模式。广西对于种植花卉有着天然的优势,名贵花卉非常多,如金花茶、兰花等。广西各地龙头企业都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发展林下花卉种植产业,效果十分突出。如在珍贵树下种植金花菜,此种种植模式带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又如在八角林下种植山茶花,大大提升了八角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山茶花的价值。

第四,林草模式。林下种植牧草现如今已经十分常见,但是广西与其他各地相比,这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潜力。初步计算广西一个林场的林下种植牧草面积至少超过了1000hm2,有些林产已经超过2万hm2,不仅有利地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五,林菌模式。菌类适宜生活在湿度比较大、光照比较低、昼夜温差比较小的地方,已经郁闭的林下完全符合条件。目前广西种植比较多的林菌有平菇、香菇等。由于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天然食品,如野生木耳、灵芝等,使得这些食品越来越少,而林菌种植模式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现如今,广西的林菌种植产业发展得十分红火,其积极意义在于农民守着山林就能够发家致富,而不再依靠砍树,真正做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得。

第六,林桑模式。广西自治区有很多岩溶石地区,经济水平比较低,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是很高。为了改变这一些现状,广西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林桑模式最为合适,既能够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也能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以凤山县为例,该县有800hm2的核桃林实施了林桑种植,这使得核桃园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初步计算经济产值超过了500万,由此可见,林桑种植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益处。

1.2 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同样分为几种,比较常见的有林下养鸡、养蜂以及养猪等,但是在广西地区比较常见的是林下养鸡,现已经形成了多家特色品牌,如“百泉香”土鸡、“三黄鸡”等。因为林下养鸡基本上不会对水土与植被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广西各地方政府都非常支持。现阶段,广西林下养鸡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企业化模式,即企业在基地上建立专门的鸡舍,平时散养鸡;第二种是农民合作社形式,即幾家或者几十家农户合作共同养殖;第三种是私人养殖,即农户自身在林下养殖,不与其他人家合作。目前在广西规模比较大的林下养鸡企业是巨东种养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比较有竞争力,所产的鸡在国外非常畅销。广西林下养猪的发展前景良好,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推动国有林场多种林下养殖业的发展,大力推广林下养猪业,培养林下经济新的增长点。

1.3 林下旅游

广西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所以风景独特,有很多自然保护区。广西各地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发展了林下旅游产业。现阶段广西已经开发了比较多的林下旅游资源,比如南宁的大明山、贺州的姑婆山等。林下旅游既利于改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又利于当地民众增收,值得进一步发展。

2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因地制宜

虽然广西有很多地区都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但是各个地区的情况并不相同,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各地各级政府就需要依照当地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应该科学编制规划,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确定具体的发展规模与方向,与此同时还要兼顾扶贫开发的任务。总之,各方面都要兼顾到,不能任意为之,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林下经济科学有序地发展起来。

2.2 制定优惠政策

林下经济要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单靠企业或者是农民自身发展难度很大,必须要政府参与其中,当然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者。政府可以为那些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或者是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比如贷款贴息、技术咨询等,以便能够鼓舞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加入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中来。政府需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采用集中投入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很好地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大事。

2.3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相比较其他小型企业来说,各方面都具有优势,所以当地政府可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将其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点,遵循“扶优扶强”的原则,政府可以优先扶持一批或者是从其他地区引进一些龙头企业,使其形成种植、养殖、生产与销售一体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可以引导企业扩展企业发展链条,深度加工林下产品,以此增加附加值。

2.4 打造优势品牌

品牌战略是广西林下经济發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策略,因为优势品牌可以在无形中增加消费者数量,能够提高产品信誉度,这要比单纯的产品营销强很多。基于此,政府应该支持与鼓励当地的林下经济发展企业,积极打造优势品牌,重点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林下产品,为企业展销会提供场地等。而企业则应该借助大众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展开大量的宣传,打开知名度,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熟悉产品,购买产品,进而认可产品。笔者认为林下经济产品可以打造绿色品牌,相信会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2.5 注重服务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多方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群众解决资金、临时用地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问题。政府部门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等相关部门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广西各地林下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林下产品营销与信息服务。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规避市场风险,保证林下经济产品卖得出,效益高。对林农开发项目进行适当引导,要防止不问市场地盲目发展,防止因为农民出现“一窝蜂”现象,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下降,从而影响农民积极性现象发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广西发展林下经济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在资源方面,还是在地理方面,但是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各级政府、企业与个人做出相应地努力。虽然林下经济发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从位置、具体发展模式到整体的运营,都需要细致入微,不能出现误差。现如今,广西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成功,其他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也可以参照该模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相信同样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范新奎.新形势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

[2] 李林生.黄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6,(19).

[3] 錢红.秀山县乌杨街道发展林下经济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6,(25).

[4] 廖娟,王钢,陈广平.沐川县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6,(19).

[5] 赵文东,张泽尧.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6,(19).

[6] 陶来玉,李和平.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8).

[7] 赵萍.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

作者简介:韦鸿彬(1974-),男(壮族),广西来宾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广西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黄银芳)

作者:韦鸿彬

品牌战略下畜牧经济论文 篇2:

浅谈乡村振兴林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

林下经济是以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理资源、气候等条件为基础结合种植、养殖以及休闲游憩的一种新的生态模式。乡村的振兴离不开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应在林下经济上下功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林下经济也随之步入了高速发展之列。在推动林区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方面有极大的作用。针对林下经济模式进行研究,了解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不足和优势,通过林下经济的概念、意义、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这些方面来分析乡村振兴林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措施。

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实现“兴林富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属于国家储备林7大区域的西南适宜地区,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是国家储备林建设重要组成省份。根据《贵州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化(2018-2035)》即《贵州省国家储备林建设方案》,为提升我省林业经济附加值、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我省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就贵州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如下:

一、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产业区域统一规划建设

(一)、林下经济产业现状

1、目前的林下经济产业区域都是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展开工作,确因地理、土壤、气候、林木资源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规模小,做不大,做不強。制约了林下经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较低: 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种养的过程中如遇到一些难题,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处理,并没有以专业的知识技术来解决问题, 遇见突变因素得不到急时解决 导致产业发展达不到预期较果,导致成本上升,经济效益持续低下,产业始终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3、品牌战略: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硬件和软件不配套,没有制定相关规范生产标准,整个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连接脱钩。

(二)、产业区域统一规划建设

1、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自治发展,要根据地理、土壤、气候、林木资源等因素差异不大的范围划区,制定跨省、地区、跨县区的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建设。可较大的降低整个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运行成本,经济效益可得到有效提升。

2、打破“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自治产业发展,可规避

市场恶性竞争问题,让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可持续稳定发展

3、跨区的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发展建设,可抗拒一定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

(三)、做好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林下经济产业包它既包含林上产业,同时也包含林中与林下产业,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森林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三大类产业。主要发展模式有畜牧型模式、种植型模式。不论是那种发展模式,它都必须有完善的生产规范技术。只有建设好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才能更好的指导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建设稳步发展。

(四)、林下经济产业技术支撑

林下经济要实现进一步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技术创新和突破,只有在科学技术上实现创新,才能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资源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尤其要注重对农林技术的创新, 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林技术支撑体系,最大限度开发出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

1、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专业科技团队,为大区域的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经济产业生产指导等保驾护航。

2、 培育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建立大量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并且能够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把龙头企业发展起来,有效形成品牌,起到良好的品牌效应。鼓励进行深加工,拓展产业链,形成系统的产业格局,要培育一批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且发展规模较大的林下经济大户,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并且从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引进外来投资者对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投资,并且通过一些优秀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行之有效的进行发展。使得林下经济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五)、林下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建设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为大区域规模生产有充足的农产品,可保障加工产业原材料来源,充足的产品可保证市场大小订单需求。

2、林下經济产业大区域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

3、林下经济产业大区域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可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林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二、如何发挥贵州省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理资源、气候等条件优势发展林下经济

(一)、贵州省林区资源利用措施

利用贵州特有的气候条件优势、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己经开展了林下经济产业,但多数产业发展都是以县自治形式进行,产业很难做大做強,缺乏市场竞争力。需根据我省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理资源、气候等条件优势结合适宜产业进行垮县、垮地区规划产业发展区域,集中优势发展二产,为扩展市场竞争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持续发展措施

地方区域资源优势利用

(1)、建立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人才团队,针对地方区域资源优势的野生物种训化繁殖,开发地方独有的林下经济产业,充分利用特有资源,发展市场短缺品种,有了区域特殊产业就可立足不败之地,才能让我省林下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2)、建设野生物种训化繁殖基地,针对训化的野生动物、植物进行繁殖(主要以人工孵化、授精、组培等繁殖技术为主导),为林下经济产业提供种源保障。

(3)、建设野生物种训化林下经济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指导训化的野生动物、植物林下经济产业有序开展

三、总之,想要发展好现代林业,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林下经济,它不仅可以使林业得到快速高效的发展,还可以使农户的收入得到增长。林下经济具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对乡村振兴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实现“兴林富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尤春生

品牌战略下畜牧经济论文 篇3: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打造农民增收增长点

摘要:随着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已成现实,林业发展面临空前的大好形势,林业产业是广西区“14+4”产业之一。八步区属广西区林业大县之一,2010年全区林地面积397.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8%,活立木蓄积量达1306.8万立方米,森林履盖率达73.9%,林业资源丰富。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不但是建设“生态八步”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林下经济;增长;对策

1 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1.1 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提高林地利用率。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使农民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实现,延伸林业产业链,将极大地提高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对维护生态安全,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多目标复合经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林下经济的经营效益。发展林下种植,可以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发展林下养殖业,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改善居住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3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林下经济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操作简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林下种养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充分利用我区林地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2 我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机遇

2.1 林阴空间优势

目前全区有林地面积234288.5公顷,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338.51万亩,目前已开发约占适宜开发面积的88%,其余都处于闲置状态,这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2.2 气候优势

我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9.9℃,无霜期299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47.8毫米,这种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2.3 政策优势

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通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形成“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并从财政上重视扶持林下经济的龙头企业,有力促进了我区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2.4 交通优势

八步区是桂、湘、粤重要交通枢纽及工商业重镇和物资商品集散地。贺江航道复航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建成后100吨轮船可直达广东肇庆、江门、广州及港澳等地。在建中的贵广高铁通车后,从八步区到广州、佛山只需40分钟,大大拉近了八步区与珠三角的空间距离。

2.5 旅游优势

八步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较早开发森林旅游产业的地区。近年来森林生态旅游及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区的经济增长。除大桂山风景旅游度假区外,滑水冲自然保护区、金鸡坪山、狗耳山等森林生态旅游条件优越。

3 我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经济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我区的林下经濟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3.1 规模偏小且市场化程度低

林下种养殖业大户不多,龙头企业少,除仁义的巨东外,全区200亩以上的林下种养大户有4家,没有50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难以产生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缺乏专业指导,市场信息闭塞,品种选择的盲目性,经营模式单一,多数是依赖外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良好保障。

3.2 科技力量薄弱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大多数农户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模式单一,缺少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3 资金制约因素大

多数农户虽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在发展初期就受到资金缺乏地限制,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方面受到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4 林区道路基础差

我区林木种植多是山地丘陵地带,有的甚至海拔超过500米。林区道路狭窄,由于缺乏资金而年久失修,无法通车。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一些先进的种养技术无法推广,从而制约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 加快我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予以支持,实现林下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4.1 出台政策来加强保障

及时出台林下经济发展之相关政策,明确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的增长点来抓。同时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集中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成立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

4.2 统筹安排与科学规划

按照“坚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坚持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坚持突出特色,分类实施;坚持龙头带动,示范引导”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畜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不能盲目发展。

4.3 培育龙头来示范带动

国有林场具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人员素质高等优越条件,应作为培育壮大林下经济产业龙头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贺州巨东养殖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集团、贺州灵峰药业等龙头企业优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要选择适当的种养户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孵化一批专业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发展林下经济。

4.4 强化服务与合力联动

一是搞好技术服务。由县科技部门牵头,成立专业县技术服务队,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示范户的技术水平。注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搞好资金服务,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搞好项目对接,加强金融服务协调。县、乡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三是搞好市场服务。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避免市场风险。

4.5 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充分发挥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良好的优势,加速经济发展。一是着手规划建设野生动植物公园、珍稀动植观赏园、文化纪念林、功德林等森林生态项目,不断完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功能,拓展森林旅游资源。继续加大大桂山、月湾茶园等景区建设,加快开发滑水冲自然保护区、金鸡山、狗耳山的生态旅游。二是加快整合全区旅游資源,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把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风情资源进行全面融合,开发设计森林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精品走廊。三是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

4.6 加大对林区道路建设

采取财政投入、林农集资和探索以林养路以路促林等有效的模式,努力改变林区道路设施落后的局面,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4.7 开发林下产品经营加工

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4.8 强化责任且确保落实

把发展林下经济列为部门、乡(镇)年度重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推进,确保落实,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区林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带动全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者简介:陈洪才(1955-),男,就职于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林业工作站,研究方向:育苗,技术推广。

作者:陈洪才

上一篇:思想品德教案(3篇集合)下一篇:股权转让合同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