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正确处理两类实验教学的关系一、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误区 中学物理实验分为两大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物理实验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物理实验论文 篇1:

中学物理实验管理与实验教学 x

摘 要:实验室建设、发展、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管好、用好实验室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简单阐述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实验室怎样管理以及如何高效的开展实验教学及探究实验。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管理;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一、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是中学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管理工作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实验员一般要对实验室、仪器室以及相关档案进行管理。

(1)实验室背景调查。实验室作为专用教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基地,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中学物理实验室主要由仪器室、实验室、准备室构成。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实验器材的推陈出新,学校每年都要对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完善。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动手实验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对于中学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的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和完善每一项规章制度。例如对起始年级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可以利用互动式电子白板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每学期初实验员应按照教学计划,总体合理安排全校实验课程,并将电子版发给相关老师,方便老师在网上选相关实验课程。每学期末把登记好的演示实验记录、分组实验记录、教学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实验室技术档案等按学期和年度装订成册存档并完善相应电子版存档[1]。

(3)仪器室管理。教学仪器要按照国家教委仪器配备目录中仪器编号统一配备、科学存放。对于贵重仪器、易挥发、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设专柜保管;形变特殊的仪器設专橱存放;自制教具、小制作、小发明单独存放并妥善保管。仪器室有严格的账目管理,做好总账、分类账、明细帐、消耗品帐、自制教具专用帐。每学期末要清点一次,做到帐与帐相符、账与物相符、厨物相符[1]。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引入,学校每年都会引进一些新的实验器材以及消耗品、易碎品。实验员可以把档案、账目等制作成电子版,一方面容易方便查阅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管理。每个实验器材上粘贴相应二维码进行定位、追踪、溯源,方便师生查看相应的仪器操作。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真正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二、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锻造学生科学品质的基本手段;是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形成探究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吸引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2]。作为实验员应最大程度的做好实验课程的服务,尽最大能力配合任课教师。中学物理实验一般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边讲边实验三类。

(1)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为配合教学内容所操作的实验,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想上好一堂演示实验课,实验员必须提前为课程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器材,这就要求实验员对中学物理中所有的演示实验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实验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作为一名实验员一般要以中学生物理课本为主,同时参考其他教材,搜集网络上相关资料。可以利用物理仿真软件进行相关演示,找出选取不同实验器材导致实验结果的差别、并做好电子版记录[3,4]。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更加高效的认识物理概念、规律,提高学生素养。

(2)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是指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实验器材、得到相关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5]。主要是以学生探究性实验为主,在实验之前一般会让学生在网络中搜集资料,先做猜想和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通过每个桌上配备的平板电脑做好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得到的实验结论,同时还反馈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建议。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需要的实验器材种类不一,这就需要实验员请教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后再与每位任课教师做好沟通,合理调配实验器材。例如在讲“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节时,实验员除了要课本要求准备海绵、小桌、砝码外,有丰富教学经验任课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还要求准备橡皮泥、铁钉、水袋等器材。只有把实验器材准备齐全才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到科学研究方法,使师生更注重实验中的科学思想。

(3)边讲边实验教学。此类实验是指在老师示范性操作和指导下,引导学生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6]。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把相关实验录成微课的形式,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这样不仅可以到实验的关键部分暂停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素养。

三、探究实验管理

探究性实验主要对自制教具、学具的研究和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研究的小发明、小制作以及在虚拟实验室做实验等。探究性对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1)自制教具、学具研究。教具、教学仪器对突破、理解知识重难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有限,自制教具能很好的弥补这种不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自制教具活动应由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玩中学习,从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学生社团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学生刚入中学时,实验员就对“小牛顿”班进行纳新。小牛顿班就是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制作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小制作和小发明。每一次社团活动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可让学生在仪器室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工具。例如主题为探究光的传播小活动。“神州1”组采用蜡烛;“薛定谔的猫”组采用小灯泡、圆形容器、水;“爱因斯坦”组采用激光、玻璃。每组同学集思广益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对每组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领悟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虚拟实验室。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虚拟实验室也逐渐进入中学生课堂。中学主要运用EDA电子设计软件和多媒体软件。实验员要熟悉这些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力。同时多鼓励中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把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参与、设计创新性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最后作为实验员我们应该以提高国民全面素质为根本宗旨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使实验室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我们更应该从科技创新、人才强国的战略出发服务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祝卫国.河北中小学实验室规章制度[M].教育装备管理指导手册,2008,477-481.

[2]施忆.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3(第1版).

[3]徐海扬.谈谈实验员与任课教师的配合[G].教学仪器与实验,1996.

[4]韩爱忠.提高实验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G].实验室科,2012.

[5]黄华伟.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发展性评价实践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毛全宁.谈“边讲边做”物理实验[G].技术物理教学,2002.

作者简介:陈超,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白静,邢台市第八中学教师;张宣妮,咸阳师范学院教授。

作者:陈超 白静 张宣妮

中学物理实验论文 篇2: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之趣味实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许多中学以物理实验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本文从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趣味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主要列举几种增进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方法,为现阶段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趣味实验;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物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我国许多省市已经采取中考理化实验加试考核方式,将学生的实验成绩作为中考成绩的一部分,但在实验加试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在实验还没开始进行时就早早地把探究实验的结果写在了答卷上;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极差,连基本的仪器选择和元件位置的摆放都会出错;更有的同学干脆连實验都不愿意做。这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

1. 很多学校、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物理实验在课堂上的实施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照本宣科、机械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以达到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目的。而对于实验,能少做就少做,这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实际的提升,更打消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由于教学资源或教学经费有限,一些学校物理实验设备不够齐全,更新速度慢,造成学生缺少良好的实验操作环境,教师很难开展物理实验课程。

3. 教师对实验器材的了解与掌握不深入,对物理实验课不能完好地驾驭,单纯地按照教材上设计好的实验进行教学,忽略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不能充分发散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减弱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趣味性元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加喜欢实验,喜欢物理,解决物理厌学难学的困境。

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在获得实验结论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如在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意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提问:如果透镜被挡住一半的话所成的像是否也是原来的一半呢?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透镜的焦距?凸透镜一定具有会聚作用吗?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来源于生活,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对吸引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厨房里的塑料吸盘是靠大气压固定在了墙上,我们能把气球吹起来是因为增大了气球内部的压强,钢笔吸墨水时也应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现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3. 鼓励学生利用简单易得的工具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如一个矿泉水瓶就可以有多种用途:在装满水并且盖上瓶盖的瓶子的侧壁扎一个洞,水不会流出,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水瓶的侧壁竖直开三个洞,装满水后根据水喷射的远近又能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的水又能观察液化现象;把刚喝完的矿泉水瓶子盖上瓶盖,用力从中间拧几圈,用手轻推瓶盖,瓶盖“砰”的一声飞出,证明通过做功能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寻找器材自己设计进行实验,在亲自体验中感受物理实验的趣味。

4.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带有魔术性色彩的实验。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课的开始通过颠覆常识的魔术表演创设一种探究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节课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如在进行“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瓶吞鸡蛋”的小魔术,将燃着的纸放入瓶中并迅速把鸡蛋放在瓶子里,可发现比瓶口大的鸡蛋竟然被“神奇”地吞入了瓶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引入讲课内容,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猜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神奇的现象?

5. 组织学生合作进行实验,可以采取上台展示,比赛竞赛的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玻意耳定律一课中,教师选两位同学上台进行吹气球比赛。实验中教师将两个在瓶口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交给这两位同学,并让他们同时开始向气球中吹气,发现气球的膨胀效果不同,然后让膨胀效果较差(该同学的矿泉水瓶被扎了一个洞)的同学说一下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使学生通过体验来实际地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利用竞赛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树立学习信心。

趣味的情境创设利于激发学习热情,但趣味不等同于“取乐”,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乐”,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不注重有效性,偏离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忽略有效性原则,这样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盲目追求实验的趣味性,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趣味物理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礼林.让沉重的翅膀轻舞飞扬——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1):8.

[2]潘林.让物理课堂趣味飞扬[J].考试周刊,2016(89):136.

[3]肖冠华.以趣味“浸润”物理课堂[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9):76.

作者:杜秀云 王新格

中学物理实验论文 篇3: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教学,无论是展示现象、导出概念还是发现规律,都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 物理实验教学日益受重视 教师在演示实验上下功夫

目前,我们的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实验教学还很缺乏,尤其是农村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器材还不到位。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日本初中物理的课时数只有75课时,但安排的学生实验却有20个,演示实验有130个,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研究性实验,基本形成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可见,他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得到训练和能力培养比我国的学生多得多,他们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比我国中学生强。可喜的是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所以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再次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落到了实处。如国家花大力气为农村学校免费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农村四配套工程”等,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目共睹。那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除了完成书本上的指定实验以外,还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堂演示实验应具备的特点

演示实验是为配合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它无论是展示现象、导出概念、发现规律,还是呈现方法,都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演示实验的效果,笔者认为,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应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演示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有自己探究思考的空间,而不能直接将学生领到教师预先设定好的结果中去。

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发现物理规律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笔者认为,演示实验应突出实验的过程教学,而不能为了某个结果而做演示实验。因为过程是现象和结论之间的纽带,只有搞清楚过程,才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在实验中,重视过程,留出一定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对学生实施适时、合理的启发,既不是引导学生直奔主题,也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

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考中,如果将学生的思维直接引向既定结论,学生将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如果完全让学生任意发挥,信马由缰,则很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在演示实验中应该对学生进行适时而合理的启发,这样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演示实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器材上都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直观明显,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从而更加乐意去思考和想象。

3 演示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3.1 演示实验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这就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3.2 课前要精心准备

俗话说“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课堂精湛的教学技艺完全在“台下”练就。要在课堂上发挥得“游刃有余”,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准备每节课的演示实验。初中物理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实验器材,在实验室里演示一遍,确保在课堂上万无一失。对一些探究性实验,课前要能设计出多种探究方案,准备多种方案的实验器材,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例如在探究大气是否存在压强时,可以准备如下器材:玻璃杯、水、硬纸片、矿泉水瓶、塑料吸盘、两端开口的笔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多个显示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这样既能让学生建立大气压这一物理概念,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实验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装置简单 明显可见

演示实验要力争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一是看清仪器,二是看清现象。仪器尺寸要大,结构尽量简单,仪器的不同部分可以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一看就清楚。仪器的放置要合适,重点观察部分要突出出来,辅助仪器尽量不让学生看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水平面上的图形或现象要设法竖立起来,做成示教板或使用大平面镜、投影仪,让学生都能看到它们。有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设法模拟表现出来,但不可为了使现象明显而弄虚作假。

3.5 实验后的反思

除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外,必须做到实验后的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反思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因此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

4 结语

总之,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着力培养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与操作、数据的分析与总结、误差的分析与评估、间接测量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探究能力与协作意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问题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杨爱会

上一篇:高师声乐教学论文下一篇:宿舍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