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大量聚集的特殊场所。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因此,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防范安全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防范安全教育论文 篇1:

分析小学安全防范与学生安全教育

【摘要】在当下,小学是为中学培养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学校。俗话说:“学生祖国的花朵。”在现代,小学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以及硬件配套设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这些看似进步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忘记的是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更让我们感到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所以,我们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中重视安全教育,及时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规避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平平安安上学去,高高兴兴回家来。本文就小学安全防范与学生安全教育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防范;安全;学生;安全;教育

【正文】利用安全教育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校园的安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同时,小学生年龄上正处于启蒙阶段,对一些安全的知识和意识还都不够成熟和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把安全教育摆在教课的首位,让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事故就在身边,安全隐患就在身边。

一、分析小学安全防范与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校园部分设施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在现阶段小学校园中,部分校园的设施由于常年使用而并没有人去维护检查,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在日常的球类运动中比较剧烈,比如足球、篮球等运动,都是会发生身体直接接触和冲撞的运动,这类运动大都需要学生进行跑、跳、冲撞等。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如果教师对运动前的预防教育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学生崴脚、在接触篮球时导致手指挫伤等运动损伤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积极备案,在学生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技术动作的讲解,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例如在进行篮球的教学过程中,篮球是一个大球运动,对于人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运动也比较激烈,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教师对于技术讲解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跳起落地时脚掌接触地面不全导致脚踝关节瞬间受到强大的侧面推力而导致脚踝扭伤。教师要在课堂开始时,先要检查上课地点——篮球场上平整并没有杂物,有的话要先清理干净,课上开始后,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如慢跑、做热身运动等,促使学生身体先热起来,然后教师再对篮球运动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穿插着让学生演示环节,促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识,在讲解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在学生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告知学生应该怎么做,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场上情况,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學生,在运动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把学生及时的换下休息,防止学生因为体力不支而导致动作不到位发生运动损伤的事件。

1.2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地震、火灾、泥石流、洪水等都是自然灾害并人为不可逆转的灾害,都是对校园安全造成的威胁。教师在小学校园里要及时科学规划避难场所,准备救难救灾物资,制定楼道里、校园里的逃生路线,在做好这些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传达到位,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让每一名学生对学校的安全知识了然于胸,并且教师可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组织消防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积极邀请消防部门、公安部门进到校园中,走到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讲解。

1.3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责任感,重视安全教育

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学习生活规划方面,都要有相应的引导。而班主任教师在实际的管理班级当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课业的布置、课堂的效果,忽视了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这就使学生对于安全知识比较匮乏。所以,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切实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及时学习安全知识,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更新安全知识,把上级部门要求的安全措施一以贯之的执行,确保不在自身卡壳。

1.4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路,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例如与当地消防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消防进校园”等活动,让消防队员给学生讲解平时需要注意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或者邀请当地公安部门工作人员进到校园中教授学生自我保护的一些知识和动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由于职业的差异性,学生教师的安全方面理论和实践水平肯定不如相关部门掌握的好,所以利用组织这些活动既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良好契机,也为学生、教师提供了进阶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同时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进步。

【结束语】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要充分做好园丁这一角色,做到未雨绸缪,建立防范安全事故机制,化解安全风险,促使学生健健康康的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谭晓虎.分析小学校园安全防范与学生安全教育[J].考试与评价,2020(12):115.

[2]莫绮丽.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安全教育分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8):143.

作者:刘惠霞

安全防范安全教育论文 篇2:

幼儿园安全教育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大量聚集的特殊场所。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因此,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幼儿教育;策略;安全教育

由于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自我保护意识差,近年来幼儿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这个社会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园教职工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只有不断地加强学前教育中的安全教育力度,才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促进他们健康平安的成长。我们要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水平进行提升,让幼儿能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地认知和预防,将安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那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去具体的实施呢?

一、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

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从细节抓起,创设安全生活环境,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创建作为其他工作的基础性保障,让环境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方位安全教育环境的创设,

为使安全教育更细致,在幼儿活动场地设置安全标志,提示幼儿注意安全。比如让幼儿区分上下楼梯的方向,在每个楼梯上都利用可爱的小脚印标識;盥洗室的地上都有防滑标志;电源插座旁贴上小心有电的安全标志;盥洗室墙上的七步洗手法顺序图等。通过环境的熏陶,充分利用原有的教学资源,幼儿们可以耳濡目染地学习到自我保护方法与安全防范意识。这种环境的布置不仅强化了安全教育效果,还凸显了安全环境的标致化。

二、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注重一日生活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可以高高兴兴地来园、平平安安地回家。根据对以往的个体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园内发生的绝大多数的意外伤害以及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日常管理的细节疏漏导致的。

由于幼儿自我防护意识差,活泼好动的他们难以对事件的后果做出准确估计。例如摔倒、烫伤、吞食异物、走失迷路等类型的事件都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应当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贯穿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教育幼儿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积极引导他们建立安全意识与观念,保证每个幼儿儿的安全健康成长。

三、开展多彩缤纷的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主题活动一般都是根据时间的节点,在一个特定的节日里,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每个园所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幼儿阶段于思维活动的萌芽期,是人的心理安全活动的关键养成时期,我们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只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才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理解。如果能在这个阶段进行科学健康的心理指导,可以使幼儿受益终身。开展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防火、意外自救、防电等活动,比如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以及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让孩子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教导孩子们正确过马路,过马路时要有家长陪伴且走斑马线,学会看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乘坐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开车窗、不打闹等。

四、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在安全工作中应遵守各项制度,比如安全管理制度、人员职责、预案和案例等,力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园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六个原则。分别是:合法依规原则、全面覆盖原则、提前预见原则、资源整合原则、随时排查原则、危情减损原则。这些原则是帮助幼儿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职责、确定安全管理内容、选择安全管理方法、解决安全事故的重要依据。

教师要时刻保持警惕,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包括多项内容,只有严格把控各项内容,全面控制风险因素,才能为幼儿提供安全、稳定的园所环境。因此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我们要反思设施安全性是否达标、食品安全管理是否强化、安全机制是否全面、安全教育是否形式化、幼儿和教师的活动安全意识是否强。在工作中,我们要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打造真正的平安校园,确保园所环境安全、和谐,才能保障各项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促进幼儿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构建家家园共育安全屏障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概念不仅包括园内的安全教育,关于幼儿家庭内的安全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也应包含在概念之中。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就需要联合幼儿园、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的积极主动配合。因此,应当强化幼儿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家长的安全思想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主动配合园方的安排,幼儿教师也要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尽可能多的联系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健康状态,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宣传。通过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让幼儿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逃生应急能力,让安全教育烙在每个人的心中!而家长们更要引导孩子提高防范意识,让安全陪伴幼儿每一天!

通过各方的携手努力,可以有效地构建出一个完备的安全教育互联机制,协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保证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幼儿园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探索安全教育的多样化建设。通过安全意识宣传、意外模拟演习、教师素质培养以及家长与园方的互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幼儿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铺就坚实稳固的基石。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通过演练,可以检验平时预案的完善与不足情况;也可以检查平时教师在教育幼儿遇到险情时避险的常识掌握情况。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不懈抓好安全工作。

作者:满微微 李丽

安全防范安全教育论文 篇3:

公共安全背景下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对策

摘 要:近年来,国外多所高校遭受恐袭的惨痛案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警示。为了提高学校和师生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避免遭到侵害,高校应该提高站位,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加强法制宣传、争取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接受检查督导等有效措施,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为建设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高校 防范 恐怖犯罪 安全教育 对策

近年来,国外多所高校遭受恐怖袭击。2009年3月30日上午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一所警察学校遭受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5人死亡,90多人受伤[1]。2013年9月19日凌晨1时左右,一伙来自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武装分子袭击了尼东北部约贝州古杰巴市的农业学院,向正在宿舍熟睡的学生开枪,纵火焚烧教室,造成至少50名学生遇难,18人受伤[2]。2020年11月2日,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遇3名恐怖主义分子在校园制造爆炸和持枪扫射的武装袭击,造成至少22人死亡、22人受伤[3]。从这些惨痛的案例中,我们不难总结出恐怖袭击一旦发生在高校校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古人用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为维护高校师生人身安全,避免恐怖袭击的侵害,高校在师生中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意义非凡。

一、恐怖组织在高校实施犯罪可能出现的行为

我国在反恐防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因为反恐措施得力,所以我国连续四年多未发生暴恐事件[4],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恐怖组织的残暴性。恐怖组织为了达到其目的,必然是把希望寄托于实施的恐怖犯罪。恐怖组织因其残暴性和追求影响力,当前对我国高校若实施恐怖犯罪,可能采取的主要行为有:

(一)实施绑架

因为实施绑架易达到目的,所以是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的重要方式。恐怖组织经常通过绑架人质威胁、要挟政府,要求政府满足自己提出的条件。高校师生因其是政府和社会关心、关爱的重点人群等因素,易成為被恐怖组织实施绑架的对象。

(二)实施驾车撞击

恐怖组织为了造成社会恐慌,扩大社会影响力,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常会采取驾车撞击这种残暴、破坏力和社会影响力大且容易的行为。高校因其人员集中、人群密度大、社会地位特殊,且校园内管理较为松散等因素,让驾车撞击恐怖犯罪行为容易进行。

(三)实施追砍

手持刀具或者利器对群众实施追砍,是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经常采用的手段。高校因其人员集中、人群密度大、师生反抗能力弱等因素,易成为被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进行追砍的对象。

(四)实施纵火或者投毒

因为实施纵火或者投毒行为具有隐蔽性,且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力大,也经常成为恐怖组织实施恐怖犯罪的手段。高校因其人员聚集、集体食宿等因素,易成为被恐怖组织利用纵火或者投毒实施恐怖侵害行为的对象。

(五)实施枪击或者爆炸

目前,我国国内因为对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管制得特别严格,对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打击的特别厉害,所以恐怖组织很难通过渠道获取枪支弹药和危爆物品等。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和放松恐怖组织利用自行仿制的枪支弹药或者自制的危爆物品等,对高校实施恐怖犯罪的行为。

二、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全民反恐的战略方针

恐怖主义犯罪一直是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宁的重大威胁。国家实现全民反恐是反恐防恐的最佳战略方针。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对推动全民反恐战略方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在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相对开放的属性,把自身建成为社会反恐防恐的教育培训基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反恐防恐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服务,推动社会整体的反恐防恐能力提升,利于实现全民反恐的战略方针。第二,高校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通过高校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后,其反恐防恐的思想认识和应对能力必然提高,步入社会走上各个领域工作岗位后,能在工作单位中发挥反恐防恐安全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骨干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反恐防恐社会效果,利于实现全民反恐的战略方针。总之,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全民反恐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岗位输送了专业人才,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高校和谐稳定的环境是青年学生安心学好本领,增长才干的基础条件,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师生对恐怖主义的深刻认识,提高师生对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袭击行为的识别能力,提高防恐处置的应对能力,从而有效地抵制恐怖主义思想渗透、有力地防范恐怖袭击侵害等,对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困境

目前,高校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虽然有所作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实战性、实用性等。根据认真分析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如下: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高校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薄弱问题的首要原因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第一,缺乏危机意识。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安全和稳定的国家。人们在长时间的安稳和谐环境中生存,极易造成思想上对危机感知的麻痹。高校是国家和社会特别关心、关爱的重要场所,是环境优美、和谐温馨的“象牙塔”。在这种特殊安定环境下,高校和青年学生习惯了安逸的治安环境,认为恐怖主义离自己还很遥远,缺乏危机意识,产生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轻视,没有意识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故因缺乏危机意识造成安全教育开展不积极。第二,依赖政府思想严重。部分高校认为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政府更加专业,所以应由政府全权负责。因此,这导致高校开展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不积极。

(二)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缺乏专业性

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专门工作。安全教育中如何系统地进行教育,如何增强教育的实战和实用性等都需要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员来教授。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相关专业人员缺乏,因此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中缺乏专业性。

(三)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缺乏资金支持

高校因其自身的发展,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后勤保障等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外,高校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需要聘请专业人员、需要添设相关设备、需要场地的安排、需要资料的印刷等,都须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因大部分高校的财力经过各种建设经费的消耗后所剩无几,所以就没有资金再投入到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

四、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必须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师生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

我国面临国内外反恐的严峻形势,要求所有组织、单位和个人在反恐工作中都不能置身事外。高校因其特殊的属性,易成为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的目标,且近年来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哈尔警察学校遭受恐袭、尼日利亚东北部约贝州古杰巴市农业学院遭受恐袭、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受恐袭等事实已经证明。这些高校遭受恐怖袭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我国高校应该从这些惨痛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居安思危,提高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另外,提高公民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是实施全民反恐方针的重要内容。高校因其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在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一定要提高站位,提高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以主人翁的姿态,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地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为提高师生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为国家实现全民反恐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

高校应当主动寻求当地政府反恐部门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加强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师资的培训、完善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具有实战性和实用性的实战演练机制等。第一,高校应当选择具有一定相关专业基础、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教师送到政府反恐相关部门去培训,提高其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教学水平。第二,高校可以把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為必修基础课程,并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丰富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师生对恐怖犯罪的深刻认识、对恐怖犯罪分子和行为的识别能力、在第一时间进行疏散和互救互助的技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恐怖犯罪行为的防范和应对能力等。为提高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安全教育的实效,高校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聘请经验丰富的反恐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采取案例解说串讲防范恐怖犯罪的知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平台开办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等。第三,高校为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功能,可以利用其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和政府反恐相关专业部门合作,在学校建立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基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安全教育服务。第四,高校应当寻求当地政府反恐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具有实战性和实用性的实战演练机制。高校可以联合政府反恐部门在校园定期组织开展防范和应对恐怖犯罪的实战演练,提高师生的实战技能。这是提高师生防范恐怖犯罪现场应对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实战性和实用性。高校通过开展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恐怖犯罪的实战演练,可以提高师生对恐怖分子和恐怖犯罪行为的识别能力,可以让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恐怖犯罪现场复杂的情形,和如何在现场临危不乱、机智巧妙地应对恐怖犯罪,从而提高师生自救互救和应对处置能力。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都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师生的法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师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和参加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及积极性。

(四)争取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接受政府检查督导

高校应当主动向政府汇报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困难,极力争取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这样有利于高校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后,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后能顺利地开展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例如培养师资、加强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实战演练等。高校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恐怖活动预防、应急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的规定,主动向政府汇报关于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主动接受政府的检查督导。高校通过政府的检查督导,鞭策自己去认真落实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自身开展的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取得实效。

五、结语

高校做好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师生思想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有利于维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合法权益;另外,对国家实施全民防范恐怖犯罪安全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根据形势提高站位和思想认识,积极主动的在师生中开展好防范恐怖犯罪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创建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警察学院2019年校级课题《当代大学生防范暴力恐怖犯罪研究》(立项编号:2019YB06)。]

参考文献:

[1] 金羊网-新快报.巴基斯坦一警察学校遭袭击25人死亡90余人受伤[DB/OL].http://news.sohu.com/20090331/n263103460.shtml,2021.

[2]新京报.尼日利亚:恐怖组织扫射熟睡大学生致50人死亡[DB/OL].https://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130930/18072056.html,2021.

[3] 中国新闻网.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恐袭22死22伤,“伊斯兰国”称负责[DB/OL].https://mil.gmw.cn/2020-11/04/content_34337306.htm,2021.

[4] @新华社.公安部:我国连续4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事件,反恐斗争态势向好[DB/OL].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1/04/15/19621928.html,2021.6.

(作者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8)

[作者简介:蔡伦(1984—),男,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安学研究。]

(责编;若佳)

作者:蔡伦

上一篇:调查问卷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企业内部税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