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内部控制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8年5月22日,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这些部门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进一步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了规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层单位内部控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层单位内部控制论文 篇1:

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分析

摘要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虽然颁布了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实施情况却不客乐观。就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实施情况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目前,我国会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主要有: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三种提法。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从近几年的审计实践看,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漏交税金、私设“小金库”、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经济效益差、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等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各单位所有人员,保证单位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生产社会化、企业大规模化、资本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报告看,被抽查的110户酿酒企业有102户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1999年对上市公司投资者进行调查,33%不信任会计信息,40%对会计信息怀疑,上市公司在某些会计信息披露上很不规范。近几年我国经济领域犯罪逐年上升,违纪金额逐年增大,关键在于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由此看来,建立健全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实施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措施,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实施方面还比较薄弱,而影响内部控制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1 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

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一股独大的一个后果是,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还有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关键人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任意权力。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分工不明,往往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少数关键人就能控制公司的财务报告。为了控股股东或管理当局的利益,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

2 企业自身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更有甚者,有的单位连必要的账本都没有,或设立多本账,直接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以虚假业务资料进行核算,人为捏造、篡改会计数据,乱挤乱摊成本,虚报收入和利润。有的单位很少进行财产清查,帐实不符,大量潜亏隐藏在库存中。由此,我们应该形成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

3 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力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典型的股权集中型的,流通股在总股本的比例,中所占比例仅为31.6%,而国有股、法人股占总股本比例则达68.4%,即使能将某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全部买进,也不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在内部人或控股股东等关键人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股东主,要以二级市场的“逐利”为主,更关心的是企业的运营结果,而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兴趣不大。

4 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不得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顿会计秩序、保护所有者权益,都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总之,企业在具体实施加强内部控制时,应认真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按照内部控制加强的理论方法一步步地来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荣恩,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中国财经报》,2001

[3]曹文火,内部控制应注意的问题,《申国财经报》,2001

[4]马创,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财贸研究2000。

作者:鲍雪冬

基层单位内部控制论文 篇2:

基层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08年5月22日,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这些部门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进一步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尽管出台了几年,但基层单位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需解决。现将基层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情况作简要的分析。

一、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组织机构不合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岗位的设置有明确的规定,不相容的岗位应由不同的人员担任,但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为了节约那点成本,却违规在不相容的岗位使用了同一个会计人员,这样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存在的意义。目前,有很多县市的一级核算单位根据各级纪委的要求,在财政部门设立的国库收付中心进行核算,会计是财政部门的同志,出纳(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报账员)是各独立核算单位的同志,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有的是一般会计人员,是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如《会计法》是相违背的,一般会计人员的符合要求。有的单位账簿进入财政收付中心后,单位就只有一名会计机构负责人,这样一来,单位的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就自然而然地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同时也是单位的出纳负责了,这又违背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二)资金活动控制不规范 单位的会计账簿是由同级的财政部门进行处理,单位使用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进行,直接支付的资金直接到达相关单位或个人账户中去了,授权支付那就不同,它是用款单位在自己用款额度之内通过银行存款或现金的形式将款项支付给相关的单位或个人,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一些用款额度较大的单位报账员手中的资金相对来说要多很多,而这部分资金是直接打入报账员的个人卡中,不是打入单位的资金账户(因为单位不存在资金账户),有的单位报账员手中的资金常年在几万、十几万或几十万不等,这对单位造成多大的损失。另外,有的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怕麻烦,将自己的私章放在出纳人员手中(因为出纳到银行取款时要用),这给单位的出纳人员轻易地从银行取款提供了方便,媒体上不是经常报道某某土方某某出纳卷款多少逃跑了,这就是资金控制不力的结果。

(三)采购、销售控制不到位 采购是企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采购也就没有了生产,没有生产就意识着没有销售,因而也就无法立足于市场,所以,采购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有些单位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一些单位的采购人员为了多得点回扣,盲目进货、以次充好、虚报损耗、中途转移,还有些单位运用了不合格的采购人员,与一些不法分子签订了假合同、空头合同使企业蒙受损失。销售也是一样,有的单位销售人员为了多得回扣,将自己单位质量好的商品贱卖出去,有的单位将滞销商品放在某某单位寄售,长时间放在那里不闻不问,有的单位由于销售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致使单位的商品被别的单位骗走,这是销售控制不到位的结果。在采购、销售过程中,有很多单位出现了采购人员、销售人员私自将单位的款项挪作他用或占为已有,有些单位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账上余额与对方单位大相径庭。

(四)资产管理不严格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主要有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资产来说,控制的好坏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单位该需要多进的存货不进,使单位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不该进的存货多进,使单位的资金不能发挥作用。有些单位的存货遗失、毁损、耗用相当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放在那里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还有些单位的领导人,为了个人的私利,将正在用或急需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廉价或无偿地给别的单位,给自己的单位造成严重损失。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都没有。

二、基层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一)法律意识淡薄 各单位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有自己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由于存在着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循与不循,究与不究,都是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就打了折扣。再说,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控制单位的负责人或相关责任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他们故意而为之。

(二)人员素质较差 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一般没有经过正规学校学习或培训,掌握的知识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知道得不深不透,大多是靠言传身教,没有什么经验。有些单位的负责人想将单位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但没有人能建立起适合单位的制度,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制度宣传不够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政策虽说出台了这长时间,但真正知道的同志很少。各地的财政部门在宣传贯彻力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单位的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学得不深不精,只知道一些简单的事,到自己的单位去怎么实施不知道,所以他们学了也不会回去与单位负责人反映,单位负责人没学也没人反映他也不知道国家在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就出现了以上各种情况。

三、基层单位内部控制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各地的财政部门要加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利用当地的电视、广播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开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宣传专栏,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此项工作,让各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知道是怎么回事,实施后会给单位带来那些好处,以此来提高单位负责人的认识。

(二)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 各地的财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配合,加大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要组织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制定适合单位自己的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必要时还要到单位进行实地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 各单位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主体,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关键,单位内部控制是否能够贯彻落实就取决于单位负责人的认识。从我们了解的一些单位现状分析,这些单位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执行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单位负责人不带头或抵制执行,使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单位的负责人及会计人员首先要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好适合自己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单位的资金运用、材料的采购、筹资及投资、货物的销售等相关业务活动,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其次是单位负责人要带头遵守单位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不要为自己办事行方便而违背单位制度,为其他的同志做好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起到制度应有的作用。

(四)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检查、处罚力度 各地的财政、审计、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同心协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加大对各单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检查、处罚力度,通过不间断地检查,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让这些单位在外界的压力下去做好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办事,使单位走上制度化、现代化、法制化轨道,为单位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地的财政、经济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各单位通力合作,只有这样,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 杜 昌)

作者:任重远 朱小芬 袁新智

基层单位内部控制论文 篇3:

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在我国,作为国家重要基础产业的铁路,近年来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范围的铁路生产布局调整,到近几年不断深化的铁路改制,作为铁路企业基层单位,每次调整和变革都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一次历练和考验。本文以简单介绍铁路企业基层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的涵义为导向,对铁路企业基层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控管理

一、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涵义

铁路企业内部控制,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实用性强、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执行,以便将风险防患于未然。从按照不相容职位分离原则,设立不同的审批权限,到建立内审制度,内部举报机制,目的就是降低企业内部的风险,最终保证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

1.营造内部环境

铁路基层单位应营造与自身经营管理目标相适应的内部环境,努力塑造出能够提升全体员工控制意识的企业文化,为铁路基层单位更好地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在良好的内部环境基础上,铁路基层单位应设定出与本单位使命相适应的风险容量和容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识别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对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从内、外部因素上加以考虑,采用定性、定量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该事件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为风险应对策略提供支持。

3.完善风险的应对

铁路基层单位要从整个企业范围和组合的角度去衡量不同的应对方案对可能的风险的影响程度,综合考虑方案的成本效益、对企业主体风险容限以及实现企业目标可能的机会,选择对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分担或是风险降低,最终将剩余风险控制在期望的风险容量和容限以内。

4.有效的信息与沟通

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保证,是经营管理活動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面临众多复杂的社会化环境,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与沟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5.建立内部监督制度

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与激励机制相适应的内部监督制度。通过实践,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1.可以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根据铁路企业的特点,铁路资金分为运输进款资金和营业资金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运输进款资金不能直接用于支出,而必须专户存储,并按规定及时上缴。营业资金是铁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拥有的经营资金,是铁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其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结合铁路资金的特点,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收入、使用过程的内部控制,以动态、规范的监督体系,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

2.可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

由于铁路企业点多、线长、工种复杂的特点导致基层单位资产(特别是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存放分散。以天津车务段为例,管辖范围横跨河北省、天津市,包括京沪、津蓟、津霸、北环等7条干线上25个车站,给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复杂性。然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限制直接接触、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等方法,能对铁路企业资产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障资产安全。

3.可以提高信息的真实性

正确的战略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由于铁路大联动机的性质,铁路基层单位作为整个联动系统的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就更为重要了。健全的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真实性的保障。真实的信息能帮助决策者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中的各种错误,保障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4.可以明确权责,规范员工行为,维护企业利益

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权利与义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铁路基层单位每项工作具体、细化、成文的制度和程序,能够更好地规范职工的行为,便于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统一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利益。

5.可以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是管理风险的一种手段。铁路基层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将对企业的不利因素控制在风险容量和容限范围内,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四、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内控意识薄弱

在当前的铁路企业尤其是铁路基层单位中,一些单位管理层的内控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更多地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走过场、流于形式,为企业埋下风险隐患。

2.机构设置及权责不清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但因为它重点是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所以在一些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日常工作仅由财务部门来操作,其他部门不主动参与、配合。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上划分不清,企业内部各部门合作意识欠佳。

3.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是全过程的,还要是全员性的控制,这就决定了员工的素质必将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铁路企业尤其是基层单位,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员素质普遍不是很高。尽管近年来随着铁路单位入路门槛的提升,员工总体素质不断上升,但是内部控制方面职业培训的滞后,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警惕性差、对内控制度不重视,限制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

4.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在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觉执行还是远远不够的。在铁路企业基层单位的实际工作中,不作为或是串通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

5.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无形的,处在改革变迁时期的铁路企业,面对整合、分立等不断地变化,如果新单位忽视了原单位间文化、地域的差异和理念的冲突,极有可能为重组带来隐患,为铁路企业带来风险。

五、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改进建议

1.提高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对于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只有提高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提高基层站段一把手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才能带动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进而为进一步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环境基础和保障。

2.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体系

为确保内部控制建设的效果,切实把内部控制建设与企业管理提升有机结合,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责任制。铁路基层单位可以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内控建设;成立内控办公室,作为内控工作的常设机构,成员应涵盖所有部门,各部门指定专人参加日常办事机构工作。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要加强沟通协调,相互配合,既要满足本部门、本崗位内控建设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其他部门、岗位控制需求,正确处理现行制度体系和企业内控体系的关系,避免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

3.提高内部控制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铁路企业应通过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内部控制人员专业素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全体职工范围内普及内部控制新理念,营造良好的再学习氛围,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对于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淘汰道德素质低下员工。

4.建立完善的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1)建立铁路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铁路基层单位应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岗位与机制,明确职责;整合企业内部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制约机制;结合铁路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盖章制度,确保各个内部控制环节的处理工作有据可依,维护企业利益。

(2)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铁路单位必须成立内部监管部门,采用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内部监管,并对内控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相关人员的绩效挂钩,提高参与人员工作的自律性,确保监督体系发挥最大的作用。

5.把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铁路企业基层单位领导的重视。以天津车务段为例,从1998年12月作为天津铁路分局第一批生产布局调整试点单位整合天津北站,到2006年3月整合刚刚同沧州火车站、德州火车站合并的沧州车务段,再到2015年分立沧州车务段、天津货运中心,形成新天津车务段将近20年的铁路改革历程,从企业分分合合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促进其在单位内部各各层级有效的沟通,使企业文化融入到铁路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促进了企业长远发展,见证了变革时期企业文化在铁路基层单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六、总结

铁路企业改革势在必行,随着铁路改制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处在改革过渡时期的铁路企业基层单位,完善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各个环节中的基础,需要我们广大铁路基层工作者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是一项长期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袁利. 铁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J]. 铁道财会, 2017,6:32-35.

[2]张毅. 加强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 时代金融,2017,09:261-263.

[3]王雅娟.完善铁路基层站段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7,3:145.

作者:齐瑞霞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初三数学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