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导入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导入,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初中美术课堂导入进行了以下探析。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老师在选择课堂导入方式的时候就应该选择一些有趣的导入方式,例如故事、情景、视频、游戏等,本文就对这四种课堂导入方式进行了以下的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导入美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导入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小学美术课堂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环节。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课程导入部分存在许多问题。本课题以小学美术课堂导入为研究主题,试图找寻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美术课堂导入部分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有效进行课堂导入的方法,为新老美术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方法

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课堂导入基本形成了两种趋势:一部分老师对其轻视,他们单刀直入,直接开始教学;一部分老师精心设置导入,观看视频、互动游戏,课堂气氛热闹纷呈。这两种方向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不注重导入会导致课题开场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过于注重导入也有重形式轻实质,用时过长,不善于处理导课材料,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入设计缺乏针对性、多样性、启发性等问题。

此外,许多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存在设计课堂导入困难、不得法的问题。他们想精心设计导入,但又不得方法,教学效果不好。而许多的老教师则会出现导入模式固定,导入内容陈旧,使用多媒体技术困难等问题。在这样的现状下,笔者认为,关于美术课堂导入的研究应尽快完善,从而使新老教师对课堂导入都有更深入、直观、具体的了解,指导教师设计、实施课堂导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即是在此想法之下的一些探讨和尝试。

1 课堂导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领学生从其他科目切换到美术课堂,从课外休息回到课堂学习,从上节课的旧知识承接下节课的新内容,课堂导入起着重要的承启作用。

课堂导入的作用有:活跃课前气氛,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衔接新旧知识,揭示课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创造利于教学的情景等。

课堂导入时间虽短,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跳过导入直接进入教学,不但会使学生思想上准备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更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重视课堂导入还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往往需要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这就促使其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要想将课堂导入设计好,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学习,不仅是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等的学习,还有对新生事物、理念的了解。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才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

2.1 小学美术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1)控制时间。课堂导入的时间把控是非常必要的。课堂导入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并不是教学的内容,更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它的时间不可过长。过长的导入会打乱教学节奏,使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但导入时间过短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如同化学反应不充分一般。美术课堂更是如此,因为美术课是一门侧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必须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自主实践上。

(2)易于理解。课堂导入处于教学的开始,教学的过程应如一场戏剧的展开,如歌曲的播放,循序渐进。如果一上来就用一些学生还未能理解和掌握的专业语言,或是直接讲解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不仅要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替代美术中的专业名词,也要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尤其是人物画、抽象画这种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加上一些有趣的课堂设计,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设计有趣。课堂导入应尽量富有趣味。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美术课就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在美术课堂中,应使学生感受到自由、有趣,避免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

(4)启发思考。根据课堂导入的作用来看,它不仅仅有引入教学内容等作用,它最有意义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美术是一门极需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课程,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多些思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结合实际。这里说的实际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客观实际,即学校的教学条件。第二是指实际生活,如当下大热的《爸爸去哪了》和《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对小学生群体起着广泛的影响。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游戏方式,将其引入课堂中来,如发放任务卡、游戏分组等。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有趣新颖,也满足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并赋予了其角色意识。

2.2 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课堂导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导入和旧知识导入法。直接导入类似于写文章开门见山的手法。这种方法直截了当、对象鲜明,但这种导入方法是以老师经验为主导的,缺乏对学生生活体验及经验的引导、启发,不利于学生心理充分准备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而旧知识导入法是由学生已经了解或掌握的旧知识出发,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导入、视听导入、问答谈话等导入方法。游戏导入是一种互动性强、轻松有趣的导入方法,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游戏导入一定要把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能单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只是手段,落脚点依然是教学。游戏的形式多样,如猜谜语、变魔术等。

视听导入法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播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现代课堂变得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教学中,听音乐、看图片、看视频等已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立体、更全方位地观察或是理解教学内容,比单单用语言描述要丰富得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这堂课中,吴蓉教师就通过《牡丹亭》昆曲视频导入课堂,效果出众。

问答谈话则是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提问,或娓娓道来,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联想、观察,逐步引出教学内容。这样的导入方式是最为普遍和常用的。尤其是在没有多媒体教学工具时,谈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

3 总结

教育是一门艺术,美术同样是一门艺术,两者结合起来不但需要我们的老师拥有专业的绘画知识技能,更需要掌握教育的方式方法。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如何设计与实施课堂导入,是每一个美术教师要去思考、琢磨、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曼.初中美术课堂导入之我见[J].新课程(中學),2015 (1).

[2] 吴迪.小学美术教学课程导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 詹先德.基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目主题的教学导入案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 薛晶娜.当代美术课堂导入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作者简介:孙中雯(1989—),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美术。

作者:孙中雯

课堂导入美术教育论文 篇2:

初中美术课堂导入之我见

课堂导入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导入,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初中美术课堂导入进行了以下探析。

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老师在选择课堂导入方式的时候就应该选择一些有趣的导入方式,例如故事、情景、视频、游戏等,本文就对这四种课堂导入方式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故事导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借助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美术创造。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册《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我国古代美术大师黄公望、张择端以及他们著名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这些故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术,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对于我国古代美术历程的了解和认识。

二、情景导入

借助情景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生在课堂互动上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积极性。在进行相关的动物美术教学时,老师可以借助肢体动作以及语言来进行各种动物的模仿,例如,老师要让学生学画“牛在河边喝水”的画面,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模仿牛的叫声“哞哞”以及用两只手来表示牛角,还可以模仿牛喝水时的声音以及动作,从而提高学生对“牛喝水”画面的认识,更好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视频导入

视频可以将一些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在借助视频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播放的视频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在选择视频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結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亲切的使者》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设计的理解,老师可以播放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过程和部分典型体育活动吉祥物图片欣赏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设计水平。

四、游戏导入

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学生精力充沛,参与意识强。因此,我们的课堂应当生动活泼,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游戏导入课堂教学,使严肃、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借助故事、情景、视频、游戏来进行课堂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还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王远.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08):110.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宋曼

课堂导入美术教育论文 篇3:

探究初中美术的几种课堂导入方式

摘 要:课堂导入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整堂课的质量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关键性课程,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确保学生高效地学习美术知识、切实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为此,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多样化形式开展导入活动,将学生顺利地引入艺术殿堂的氛围中,对初中美术的课堂导入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导入;导入方式

美育尽管重要,但相比文化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投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课堂导入环节的利用,使得美术课堂逐渐沦为学生“休养生息”的中转站,不仅未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基于这一局面,初中美术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尝试采取恰当的方法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一、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美术不仅包含有基础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的绘画技巧,更融入了丰富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人生观的启示。现阶段初中生普遍对美术学科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美术不在中考考查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是因为美术学习很容易陷入枯燥的状态,学生难以坚持下去。为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和担忧情绪,帮助他们了解美术学习的价值意义,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故事导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举例来说,在讲到《中国花鸟画——花卉、禽鸟》一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家都知道故宫博物院珍藏有许多幅名贵画作,我们今天要讲的《五牛图》,它可是经历了种种波折才留存在故宫博物院里。这幅画由唐代著名宰相韩滉所著,明代时几经易主,后来清兵入关导致其遗落民间,直到乾隆年代得以寻回。八国联军入侵时此画被劫至海外,到20世纪50年代被一位暂居香港的爱国人士找寻。1950年,周恩来总理得知此画在香港露面,立刻联系国家文化部专业人士对其鉴定真伪,当确认此画是真迹后,经过一番周旋,最终以6万港币收购。接着,又花费好几年时间将其修复,这才放入故宫博物院展示给世人。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此画呢?”教师在讲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要配以生动的语气语调和浓烈的情感波动,便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导入环节中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的故事素材,同时也应契合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通过多媒体导入丰富的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多媒体教学工具就是一个可用于课堂导入环节的有力助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指导,巧妙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工具来进行课堂导入,尤其是将美术作品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从而在课堂教学之初便成功俘获学生的心。举例来说,在讲到《美术与自然》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动听的古琴,让学生在悠扬的琴声旋律下欣赏一幅幅有关自然美景的艺术作品。如此一来,就能够实现音乐与美术的完美融合,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一个微课,突出展示重难点内容并进行集中讲解,使学生在劳逸结合的状态下学习美术知识、接受艺术熏陶,同时也极大地完善了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音乐、视频等都可以唤起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但决不可滥用,教师应把握“有的放矢”的教学原则,合理使用多媒体工具,将美术课堂提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通过情感导入陶冶学生的性情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在创作之时都被赋予了画家的真情实感,体会这些情感有助于欣赏者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价值。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这份情感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下逐渐爱上美术课。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富有情感的言语去感染学生,通过将自己的情感渗入教学中,使学生意识到“情之所起,画之所生”。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性情,而课堂导入环节就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适当地运用情感导入,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得以升华。举例来说,在讲到《剪纸》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以情感开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比如过年时门窗上张贴的对联和窗花,中秋时吃到的各种馅料的月饼等,这些事物都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信仰。文化与我们的情感和心灵融合,像一颗种子根深蒂固地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今天,我们就从剪纸开始,近距离接触这些优秀文化,感受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情感寄托。”像這样,用饱含感情的开篇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得后续的课堂教学更加顺畅,更易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和艺术熏陶,从而对学生的性情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也是打开教育之门的敲门砖,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促进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便于教师更好地按照原定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初中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内在修养的关键性课程,需要教师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将美术教育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王娜.初中美术课堂导入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31).

[2]王玉冰.初中美术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实践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

编辑 谢尾合

作者:丁宏伟

上一篇:我国礼俗文化探讨论文下一篇:困难资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