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下数学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高中数学的差异教学背景下,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关键词:高中数学差异教学同题异构课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同题异构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教学下数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教学下数学论文 篇1:

问题教学下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高中数学的抽想性和逻辑性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多种情况在催生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作具体探究。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 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要求,还需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高中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较难,不愿意学习;部分学生虽然主动探究,但是不得要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转变教学的现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很有必要。

一、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限制

数学这一节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充分掌握这一学科。但高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接受所学习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填鸭式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越来越难以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且会逐渐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而引入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简化复杂的高中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其接受新知识的效率。

(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属于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数学倍感吃力,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更能够体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彻底解决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有效提升自我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问题导学法的具体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就目前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而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教学引导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在问题情境的吸引下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点。

2.加强对有效性导学问题的设计,逐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首先,在问题难度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不同教学环节的导学需要,设计出具有梯度性、递进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递进式问题驱动下,切实激活自身数学潜能,充分融入知识学习、问题解答之中,不断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其次,在问题掌控上,应该坚持服务教学的原则,充分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实用性,使不同教学环节的数学问题都能紧密衔接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让所有导学问题都能充分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于教学效率提升。最后,在问题落实上,尽量落实情境指引原则,使不同导学问题与具体教学情境相契合、相关联、相对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融入具体教学情境,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迫切的欲望开展数学学习,切实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随机概率事件”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开展探究,进行分析,获得理解。具体导学过程为:首先,随机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对每一个小组提出对应现实问题,组织其开展协作探究,交流研讨。接着,下发导学任务:A小组学生整理记录上周天气变化情况,包括气温、晴天、雨天等数量及变化;B小组开展实践,统计一枚硬币投掷后“字面”和“花面”出现次数;C小组统计太阳在每天不同时段的变化情况……面对不同小组的导学问题,学生兴致盎然,积极行动,问题导学法的作用也得到了切实发挥。

3.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要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材中所存在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为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充分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构建出一个与之较为匹配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作为知识点的导入环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确保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合理科学,并且具有较强和明确的引导性。

以高中数学知识《集合》为例,教师在进行该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可以以一个手机商店为例,将手机商店中的所有手机看作是一个集合,商店中有哪些手机参与了降价活动,有哪些手机沒有参与降价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相对于直接、生硬的为学生讲解抽象的集合概念,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借助适当的引导性问题,深化学生对于集合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数学作为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归纳总结和检测工作,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起阳.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8(01)

[2]江萍萍.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学生学习可持续措施研究[J].华夏教师.2018(08)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中学;陕西;城固;723200)

作者:廖发建

高中教学下数学论文 篇2:

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高中数学的差异教学背景下,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差异教学 同题异构课 教学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同题异构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交流和探讨数学的设计思路,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利弊,避免数学教学的固定化、模式化及刻板化,以便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当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同题异构课的教学,然而同题异构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同题异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且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以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调查方法及过程

1.调查对象

笔者选取了江苏省宜兴市两所高中的50名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所学校是宜兴中学,教师40名,另外一所是和桥高级中学,教师10名。本次调查的50名研究对象中,男性教师22名,女性教师28名,性别之比无明显差异;初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21名,高级教师27名。另外,教龄在5年至15年的中青年教师占比最高,为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在开展教学改革时,他们更易由传统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参与课堂改革的热情很高。

2.调查工具

笔者自编了调查问卷,初步访谈是在宜兴市四星级高中开展的,参与访谈的教师总计5名,且均有超过5年以上的同题异构课数学教学设计经验。此项问卷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材与学生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检查设计,具有极高的效度与信度。

3.调查过程

由主试组织发放调查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在一个小时后上交问卷。本次调查顺利完成,并且调查对象在明确调查目的后主动答卷并上交问卷。本次合计发放50份问卷,回收率100%,没有错误及无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基本情况

在教师完成的答卷情况来看(40分钟内),80%教师的回答比較完善,仅20%教师回答不全面。从教师的回答来看,有的教师回答较为深入,问题的认知也较为仔细,但有的教师回答问题较为粗略,内容不全面。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对于此次调查问题的认知度较高,只不过由于观点的不同,导致答案产生了差异。

2.教材和学生

教学设计一般从教材内容与学生两个方面出发。从教材内容的分析来看,主要是核心思想方法,以及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探索意识、认知水平等方面出发。

3.设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创新、自我探索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集合”这一概念时,教师提出有限集合的概念后,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引申出有限集合、空集等概念,而不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仅仅给学生讲述概念。

5.设计教学过程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分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确定教学环节。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设计教学环节,正方体的三视图最简单,三棱锥的三视图较为复杂,所以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白正方体的三视图后,再让学生理解三棱锥的三视图,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空间几何体知识。

三、问题及思考

1.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不到位

目前,数学课程改革主要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师并没有贯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教师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知,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设计缺乏灵活性

数学课堂教学应具备可操作性,并符合具体化、可监测的原则。目前,教师对于三维目标的设计不够全面,所以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疲于应付的局面。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应具体分析,并非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设计都是一成不变的。

3.教学方法匮乏

教学方法主要包含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现代教育重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所以教师不仅要充分重视“教”,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的还是怎样教,并不重视学生怎样学,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

4.教学过程设计缺乏有效性

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教师过度重视教材与习题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低。同时,由于教师课堂提问设置的不合理,造成学生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不但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没有学习到数学知识。而主要原因是教师对问题设计不够深入,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由此可见,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5.评价学生的制度与方法不对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教学检查内容不全面,没有全面认识到学生的学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首先,肯定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自身的阅历;其次,进行自我剖析,反思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与障碍;最后,反思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四、建议

综上所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充分把握教材,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其次,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确立教学难点与重点;再次,教师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最后,教师要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金友.高中数学课堂中"差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6,(6).

[2]张劭敏.普通高中数学函数部分差异教学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作者:邢志伟 戴栋焱

高中教学下数学论文 篇3:

新课改下高中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要使学生更好地適应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做好高、初中数学的衔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愉快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 新课改 初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实施新课改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思维层次与学习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和担任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抓好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在知识内容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顺利衔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思路和方法,愉快主动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是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中的几种做法。

一、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衔接工作,首先要了解新课标实施前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这样才能在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与能力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数学思维方法由形象思维、固定思维上升为理性思维、发散思维。初中数学比高中数学简单、具体,理论性不强,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和固定思维。学生将各种题型建立各自统一的思维模式,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就可以解决。如二次函数的配方、求值,三角求值等问题,归纳为首先求什么、得到什么,其次求什么、得到什么。学生很少考虑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条件变化后是否还适合?不适合时应当怎样分析解决?即使在解决要求思维非常灵活的三角形问题上,学生往往也总结设定了固定的解题思路。因此,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习惯了初中学习中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固定的思维方式,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已上升到理论层次,且习题类型较多,解题方法灵活多样,计算过程繁琐,解题过程复杂,需要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思考。如求函数的值域问题,不仅要考虑最值的求法,而且要考虑成立的条件,以及对成立条件的讨论,同时要思考有没有更简单便捷的方法。这个过程不仅要发挥抽象思维能力,而且要发挥发散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的上升使得许多高一新生甚至连一部分初中数学学得很好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动摇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导致学习困难,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高中数学的语言较初中数学语言抽象化。初中的数学知识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直观性、趣味性较强。而高中的许多概念比较抽象,需较多地应用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能够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学生刚上高中就要学习数学必修第一册中的集合、映射、函数等抽象性很强的概念,觉得这些知识离生活很远,一时间难以理解,觉得很“高深”,容易觉得无趣。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新知识的引入都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贴近的情景,使学生感觉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一样有趣好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遵循低起点、小步骤的教学方法,遵循认知规律,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系统的、理性的认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到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一样简单易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掌握。

二、要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必须做好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实施新课改后,初中数学知识难度不大,教学难度低,教学内容较少且容易记忆,因而教学时间充裕。对于某些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多次演练、反复讲解,从而各个击破。但这样也使一些学生形成了依赖老师的心理,没有自己思考和学习的习惯,总是围着老师转,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知识容量增加急剧,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勤学好问、课前自学、上课专心听讲、勤作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等习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讲究学习质量,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课上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及时完成作业。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而且还有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发展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起始教学阶段,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到高中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

作者:李德海

上一篇:实验课堂生物学论文下一篇:传媒业权威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