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是大学生成才的一种独特人文背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1:

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应是大学人自觉的文化选择

摘要 创新性不是大学文化的天然属性也不是唯一属性。要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创新观,提高文化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文化创新;创新文化;变化;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已不再是新奇的话题。在众多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性文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和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结中都被提及。但对于什么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与大学的创新文化,人们有意或无意的误解其内涵,直接导致校园文化的创新实践难以真正推动。

(一)文化创新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从文化社会学理论来看,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1年版,第9页)关于文化创新学界有不同的理解,但主要观点是一致的。“文化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指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全新的文化有可能是指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也有可能是指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或者是指一种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甚至有可能是指一种全新的文化结构。”(曾小华:《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的一般理论》,《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文化创新指文化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改革或飞跃”,“文化创新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指的是重大文化理论、文化观念和文化知识的创新,提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重大文化主题,二是形式创新,指文化艺术形式和题材等方面的创新,三是指文化技术创新,采用新的手段,促进文化的生产与传播。”(王伟光主编:《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页)因此,所谓文化创新就是文化创新主体对现有文化的局限性自觉的突破与超越。超越性、价值性、主体性是创新的主要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主要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不是简单的大学校园文化变化。变化从价值层面看是中性的,即可能有积极意义也可能有消极甚至是破坏性的意义:从路径与方式而言,可以是常规的、惯性的;从程度而言,是量变而非质变的。创新是积极意义的非常规的量变、部分质变或质变,是主体的自觉行为,需要主体有更多的能动性。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从时间来看,现时的大学校园文化与原有的大学校园文化相比有新的发展:从内涵而言,有新的文化内涵或新的文化形式的出现;从空间来看,在特定的区域内是第一次出现的;从文化发展的路径来看应是非传统的、非常规的;从价值层面来看,创新的大学校园文化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更有利于促进与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是校园文化主体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创造新的文化成果,实现教育目标,促进高校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文化活动。

(二)创新文化既非大学文化创新的唯一目标也非天然属性

第一,创新不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唯一内涵。当代大学文化具有创新的功能。创新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但不是唯一功能。大学文化应具有创新的主要特质:有利于维护创新,又有利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谈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只谈建设创新文化是不全面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由多种文化因素所组成。从大学校园文化对传统的关系而言,“在大学的校园中,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最容易产生,旧的观念更容易在批判中更新,在这种文化的产生与更新中,校园文化的批判性与创新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现。”(章世虹主编:《最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上))但另一方面大学是创新与保守的矛盾统一体。大学必须有相当厚重的历史沉淀,这种沉淀越厚重,大学的土壤就越肥沃。一所缺乏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的大学不是一所好大学,没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的大学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没有对文化传统的充分体会与认知,就无法吸收其中的精华。没有继承,等于割断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因此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最具有保守性的文化。从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的保守性维护了大学精神传统。就每一所大学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的保守性,体现了大学自身的文化个性。大学的坚守是大学的质量与理想。正如学术界对大学的两种呼声:一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呼唤,要求大学守望精神家园,一是人们对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期盼,这两种趋势正是体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两重属性——大学校园文化的保守与创新。除此而外,大学校园文化还有其他的特性与限定方式,如和谐、民主等,这些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目标之一。

多样性、多元性、大学文化的内在矛盾性形成的张力和对矛盾的包容形成的氛围才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正是把创新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唯一属性的单纯愿望,歪曲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窒息了大学的创新精神。

第二,“创新”也非大学天然属性。不少人认为只要是大学,就天然具有创新文化。“大学天然就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使命的组织”(赵沁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认为从当代大学的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来看,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与创新能力的文化:“(1)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2)高等教育具有科研创新的基本职能;(3)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具有创新潜能”(睡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来看创新并不是大学的天然属性。如“中古的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与超国界的性格。”(徐小洲:《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早期的大学在纽曼看来,大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发展知识,“大学培养的是通达而有修养与识见的文化人”,而非创新人才。把创新作为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近代大学的产物。从现状来看,也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具有创新文化,“文化中还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一些科研人员为晋升技术职称、职务而科研;学生以就业、考试过关为导向来学习。有一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气,缺乏在科学研究上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充分形成。”(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其次,创新文化具有时代性。现代大学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大学文化的创新性取决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与重视程度,也取决于大学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程度。第三,没有抽象的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大学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程度、创新质量与创新内涵的不同,体现了大学不同的追求,也体现大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型。如现代研究型大学与不同教学型大学都把创新型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主要目标,但这两种大学文化所体现的创新的内涵和文化的功能是不同的。

武断的把创新作为大学天然属性,从社会而言,会使人无视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使社会对大学校

园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充满过高的期待而引发对大学的非难,使大学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从大学而言,会因这种天然论漠视大学人对大学文化创新的责任与使命,盲目把一切的大学文化形态作为创新文化。大学文化在无数创新的口号中依旧唱着陈旧的曲古老的调。从不同的大学而言,天然论会使人不能直面大学的差异,无法调动文化创新的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会忽视自身文化能力建设。

(三)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应是大学人自觉的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使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鉴别和筛选能力,是大学文化具有创新性的前提条件。而大学的管理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文化选择能力是创新型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1、树立科学的校园文化观与文化创新观。

一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文化是人类身份的象征,不同民族与不同群体主要的区别在于文化的区别。树立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观,必须正视大学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区别,从大学一般属性中去理解大学校园文化:正视中国的大学与西方大学的不同,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社会需求中去寻找大学文化创新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正视不同大学的特色与区别,从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因与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

二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性。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具有多元内涵的复合体,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要正确认识不同创新主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各自的文化选择能力与文化创造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各个主体发挥主体性的体制机制,激发不同创新主体的创造激情。

三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现代大学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大学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内在需求。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统一,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现实问题。文化创新是大学能够承担引领功能的前提。要正确对待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借鉴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利用各种文化张力推动创新。

四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性与创新的整体性。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多层结构的有机整体,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灵魂,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学活动与物质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与载体,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文化创新具有整体性。

2、增强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管理意识与文化管理能力。

文化管理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就是指文化控制,即对文化生产、传播、冲突、变迁等社会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操纵。大学文化是否能够创新,如何创新,取决于其内部谁来控制,如何控制。大学的校园文化需要建设也需要管理。文化管理是对大学不同文化创造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明确界定,对文化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学管理者要增强文化管理意识。大学文化多元、多样是创新的前提,但也意味着创新的不确定性,也是对大学管理者文化选择能力的考验。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曾这样对“创新”的观念下定义: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进行创新是需要巨大成本的,创新需要付出智力、体力的代价,也包括要不断抛弃已熟悉的文化所遭遇的观念与心理障碍。创新需要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也面临巨大的风险,除非预期创新价值大于保守的价值,或不创新就无法生存,才有可能有创新的动机与勇气。因此,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手段创新是不会完全自发实现的。文化的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要善于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激活创新机制,不断提升配置创新资源包括环境资源、人才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的能力。

3、建立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评价体系。

文化创新需要正确的评价机制。如何评价文化创新,是创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主持评价工作,决定着创新文化的导向。大学的评价机制要有利于维护大学的创新积极性。一是避免过于行政化的评价机制,即由上级主管部门制订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种机制会影响大学的学术独立与自由,使大学完全成为政府的附庸,最终作为大学创新源动力的大学学术精神就会被窒息。二是社会评价要科学化。目前中国也采取一些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评估。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正在进行,有些地方还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评估。这些评估体系中不论是对广义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对狭义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有一定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但如何评价大学文化的创新程度,还是一个值得探讨与深思的问题。文化创新的真正历史贡献在于被社会认同和被实践采用,我们需要将这种要求变成评价的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些机械的量化指标。

(本文作者: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教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副主任)

责任编辑 柳波

作者:苏国红 李卫华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解读与构建

摘 要: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主体(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与客体(主要是大学校园地理文化圈)在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可分为校园物态文化层、校园制度文化层、校园行为文化层、校园精神文化层等几个层次。我们应从大学校园文化的这几个层面出发,凝练大学精神、创新活动形式、完善大学制度、丰富物态建设,使之在特定的结构—功能系统中融为统一整体,共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发生影响。

关键词: 大学 校园文化 内涵 构建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承载重要使命。因此,正确解读大学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探究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途径,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构建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易·贲卦》的《象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用天象有规律可循(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通过这种现象可以认识天的变化规律),比拟人伦也有规律可循(人类有文明礼仪则能止其所当止,观察人类社会的这种现象就可以教化天下人走上正途)。[1]也就是说,使行为举止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必须通过教化完成,文化所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即以人为本,对人进行教化和熏陶,从而培养出修身、立德、明理的人。大学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引导人、熏陶人、塑造人、振奋人。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多有论述。如胡景钟提出应从校园精神风貌、校园风气(包括学风和校风等),校园内所保持的自己的传统特点和特色,学校的校舍建筑的修建、环境的布置,以及对它们的鉴赏和维护等四个方面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2]房喻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不懈努力和培育,已经融入到学校的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人文价值及形象识别系统中,以育人为本质属性的高级文化形态;[3]16衣秀侠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指大学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为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在学校内部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普遍接受并相对稳定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办学理念等,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4]57吉爱民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构建和认同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它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5]以上观点列举了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诸层面,将大学校园文化看做这些层面的复合总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外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似乎都未能正面揭示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

潘道兰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概括:广义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文化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生活、人际关系、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舆论风气为主要内容,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基本形态,是在高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狭义的校园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是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群体文化。[6]P59潘的观点较为完整地概括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但对于主体、客体分别的内化过程、外化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都论证得不够充分。

国内著名文化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指出,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进而改造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7]

从冯先生的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主体(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与客体(主要是大学校园地理文化圈)在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是本文大学校园文化观的理论基点。这一观点既是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内涵的出发点,又是剖析大学校园文化结构的钥匙。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将大学校园文化视作一个包括内核与若干外缘的不定型整体,从外到内分为几个层次:

校园物态文化层。由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大学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校园制度文化层。由大学校园主体在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规范构成,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

校园行为文化层。由大学校园主体在实践中,如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主要包括教师行为文化、管理人员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表现最明显的方面。

校园精神文化层。由大学校园主体在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所构成,包含师生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的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等,主要指校风、学风、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上述大学校园文化诸层次,可做简略图示如下:

大学校园文化诸层次,以校园精神文化层为核心,校园行为文化层、校园制度文化层,校园物态文化层在特定的结构—功能系统中融为统一整体,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大学校园文化发生影响。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途径

历史上人们对大学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星的社会服务,直到今天的文化传承创新。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大学文化的时代特征,但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等四点是最基本的或不可缺少的。[2]16因此,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在各校园文化层面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凝练精神,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提升大学的文化软实力。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思想前提,一所没有精神的大学不可能创造出优良的校园文化,这种精神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积淀才可以形成。具体来讲,必须确定涵盖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校训作为指导师生行动的精神支柱,明确追求真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形成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治学环境和浓郁的富有批判性与创新性的求学氛围,这些都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是浸润在这种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中的人,就会带有强烈的大学精神的印记。

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对于大学而言,凝练精神,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于提升大学的文化软实力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尊重学校办学历史,注重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及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吸收西方大学的先进理念和精髓,并重视当今成果,在实践中凝练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二是重视大学领导层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习惯、价值观等内容,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8]同时对师生员工中体现大学精神的典型进行宣传,并利用好网络媒体,让网络成为大学精神的新渠道,成为传播大学精神的新阵地。

(二)丰富形式,推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在大学所凝练出来的精神的指引下,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主导的指导老师,必定会朝着崇高的目标设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主体的学生,必定会带着自由和批判精神进行学习和文化活动。教职工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把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作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教职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为核心,以学术研究、科技活动为水准,以寓教于乐为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4]59由此,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打破教师“一心扑在科研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或“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同时,由于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校园文化对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也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

此外,应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学无止境和能力素质的重要性,从而确立起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理念。还应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满足学生先进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特征需求,加强社团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基地共建文化等主要载体的建设,[9]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能力,学会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协同合作。

(三)完善内容,加强与大学精神相契合的校园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大学制度,在制度建设中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对于形成严谨的治学环境和浓郁的求学氛围,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要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理念制定大学管理制度,克服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行政约束,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10]P124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发挥大学制度文化的引导作用。一要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在制度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从宏观、微观各个层面做好高校管理工作。二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群体在制度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教师群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校园精神的主要培育者和传播者,其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校园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教师群体在育人方面的职责。同时,要充分重视教师在制度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师参与决策机制,创新教师管理机制,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学管理,大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把管理与教育相结合,提高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服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坚持民主管理,发挥学生管理制度的杠杆作用,增强育人功能。[6]P60

(四)丰富内容,建设彰显大学精神的校园物态文化。

人类观念形态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与物质文化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的。由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大学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等组成的物态文化层,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物态文化内容,将凝练的大学精神融入其中是一条主线,可使得物态的成品拥有大学的灵魂。首先要突出师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积极带领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设计校园环境,使得物态文化成品包含主体的科学思想、价值意识、审美情趣等观念形态的综合成就,并且体现出主体行为的规定性要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物化或物化了的精神。其次要讲究实效性,即在高校的各种教学和娱乐活动设施建设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布局合理,方便实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与实践育人,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冯天瑜.文化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1.

[2]胡景钟.试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J].复旦教育,1993,(3):20-21.

[3]房喻.大学文化的内涵发展及建设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7):16.

[4]衣秀侠.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教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S1):57.

[5]吉爱民.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解读与构建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57.

[6]潘道兰.建设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5):59.

[7]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第3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2.

[8]邱瑞玲,刘科荣.试析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0,(2):98.

[9]周韶伟,向昭.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载体及育人功能[J].学习月刊,2010,(1):30-31.

[10]王金宝,蔡海江.以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创新[J].思想政治研究,2011,(3):124.

作者:罗道福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3:

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作用探讨

[摘 要] 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充当着领悟者、定向者和引路人的重要角色,然而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多、对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作用的重视不足、人格魅力不高及能力水平不足等潜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提升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促进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升高校育人功能。

[关键词] 辅导员 大学校园文化培育 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内化了的高校精神文明,它是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对高校学生进行熏陶、渗透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工作,是校园文化培育中的规划者和一线指导者。因此加强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作用探讨,提升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作用对促进高校育人功能,提升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角色地位

大学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导向引领师生健康发展。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领悟者、定向者和引路人,在大学校园文化培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着重要的地位。

1.辅导员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领悟者。大学校园文化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过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及时、高度、深刻地领悟校园文化的内涵,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领悟者作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地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2.辅导员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定向者。在高度领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辅导员需根据时代需求,确定不同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并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状况、个性特点、学习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组织和实施各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辅导员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向者,把握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方向。

3.辅导员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大学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展示大学生风采、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舞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受益对象是学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建设过程,并在建设过程中感悟教育的真谛。辅导员在把握各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主导思想的前提下,需引导学生积极参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培育作用。辅导员在此过程中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指导学生积极前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成才。

二、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长,接触较为密切和深入。辅导员的言行举止、能力素质等对大学生有着直接和潜而默化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发掘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培育中作用的研究作准备。

1.事务性工作繁多,影响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辅导员在大学担负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学生干部培训管理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学生奖学助学贷款工作、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就业指导等系列工作。辅导员日常工作琐碎而繁多,这使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出现力不从心,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引导,未能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2.对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作用的重视不足,导致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引领作用欠缺。部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未能正确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培育作用,不善于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潜能,未能很好地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地贯彻学校的教育理念,未能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有机融合,甚至有个别辅导员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持有抗拒情绪。对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作用的重视不足,将明显地影响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引领作用,可能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意义的减弱甚至丧失和歪曲。

3.人格魅力不高,妨碍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导航作用的发挥。辅导员人格魅力是指辅导员在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感染和吸引学生,令学生对其尊敬、信服、爱戴并自觉向其学习的力量。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在日常工作的的方式方法及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通过一言一行充分地表露出来。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辅导员,能通过其特有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相反,人格魅力不高却在无形中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导航作用的发挥。

4.能力水平有限,制约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引领作用的发挥。大学生是文化程度较高,知识面较广,接受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和社会触觉较为敏锐的青年群体。辅导员要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要驾驭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大学生的行为,这必然要求辅导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而实际上,很多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知识欠缺,导致综合教育管理能力不足,这制约着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引领作用的发挥。

三、提升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作用的措施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和信息网络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广泛和深入,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开阔,求知欲更强。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更显重要。

1.科学管理事务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主导作用。辅导员的身份角色决定了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学生干部培训管理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学生奖学助学贷款工作、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及就业指导等系列工作,是辅导员不可规避的日常本职工作,必须认真履行。辅导员日常工作看似繁多而琐碎,但却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和规律性,因此辅导员需要对诸多日常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提前规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完成。这样辅导员就能从看似繁多而琐碎的工作中抽身出来,掌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灵活多样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规划、研究,从而提高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提高认识,促进辅导员对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作用的理解,有效提高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引领作用。意识决定和主宰着行为,行为决定做事的成败。要提升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作用,必须端正辅导员的观念,提高辅导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促进辅导员认真领悟校园文化的内涵,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方法等。提升辅导员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需要从学校领导层面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层面营造氛围。从学校领导层面看,学校领导需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明确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地位和职责,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从辅导员队伍建设层面看,在辅导员的岗位能力培训,日常工作、业务学习等过程中需加强对辅导员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具体要求,加强目标管理,让辅导员从认识层面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自觉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3.锤炼师德,提高人格魅力,促进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导航作用的提升。中外教育史表明,凡成功的教育者,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任何规章制度,无论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替代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巨大力量。“师者,人之模范也”,学生总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活跃于学生群体中。高尚的师德是辅导员人格魅力得以展现和提升的基础。辅导员需从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知识、智慧、言行举止等方面,锤炼高尚的师德,以提升个人人格魅力,有效促进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的导航作用。

4.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促进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引领作用的提升。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能力形成不可缺少的前提。不同的知识体系培养不同的能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决定了辅导员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需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职业指导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大学辅导员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越来越多,但大多数缺缺乏对上述知识的综合、专门和系统的研究学习。要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必须优化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全面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以知识为导向,提高辅导员教育管理的综合能力,以有效促进辅导员在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中引领作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其琴.论校园文化建设中辅导员的责任意识[J].江苏高教,2010(6).

[2]林晓燕.和谐校园文化视域中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文教资料,2011(32).

[3]曾军,曾红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张杰.基于和谐校园文化视阙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吕兆生.浅论辅导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18).

[6]柴永昌.试论辅导员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责任编辑 马永义

作者:唐敏仪

上一篇:循环经济建设论文下一篇:行政诉讼调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