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主要以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为主题展开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产业基地东区建筑工程为例,在简要介绍区域建筑工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旨在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篇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南宁市“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展,南宁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条开通地铁的城市,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条开通无人驾驶轨道的城市。南宁轨道交通不仅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承担者,更将以轨道交通为载体,成为南宁城市空间拓展、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的主力军。在南宁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新的形势下对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营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难度较大。

本文以事故原因入手,采用对象性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对南宁轨道交通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不良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更好进一步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促进南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

关键字:轨道交通 安全管理 事故原因

一、研究背景

截止2021年12月底,南宁轨道交通里程总长为128千米,共设车站104座。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中国—东盟永久会址的举办地,南宁轨道交通开通以后,经常会面对大客流、设备故障、运营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重中之重的問题。

对象性安全管理模式主要从“以人为中心”“以设备为中心”“以环境为中心”三个角度进行论证,主要通过论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影响对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更好明晰影响安全的因素,进一步查摆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管理认识的提升和安全效果实施的效果不断加强。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包括人的素质影响、职业的适应性、作业标准化等三方面的内容。

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本质安全度、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操作规程等三方面的内容。

3.环境不良影响。环境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作业环境条件、作业环境布设、环境有害因素以及环境安全标识等四方面的内容。

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个人素质影响。个人素质包括轨道内部服务人员素质和外部人员素质。

1.1内部人员素质。对于内部服务人员素质,对地铁安全管理影响较大,特别是经历过扎实培训的个人,能够有效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扩张,轨道职工来源多元化,从重视工作经验到重视社会招聘个人招聘相结合到为了节约成本强调必要的人员委外外包,轨道交通人员需求和人员素质间也存在供需矛盾,人员素质无法跟上轨道大发展的需求,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1.2外部人员素质。外部人员素质主要是涵盖各种乘坐轨道交通的人员,也包括蓄意破坏轨道正常运营秩序、威胁轨道公共安全的人员。例如2019年8月9日,新民路站发生一起男子持刀挟持人质事件,就是外部人员对轨道安全管理威胁的现实案例。

2.职业的适应性。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委外人员,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相对于正式的员工来说,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职业适应性相对不足,反映到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上,就有可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主人翁”意识不足导致安全隐患风险的提升。

3.作业标准化。目前南宁轨道交通作业标准化相对较为规范,但存在着作业标准化线路间不统一、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人员标准的践行,对轨道交通安全标准保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本质安全度。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南宁轨道交通由于新建较晚,设计较为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需求,本质安全度相对较高。

2.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列车正常运行、乘客正常进出站等方面对安全的保障措施。2016年5月开通前夕,南宁轨道交通百花岭站出现积水倒灌进入车站,导致相关设备的损坏问题,主要就是轨道交通对于洪水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演练与预防,提高安全系数。

3.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涵盖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操作系数,车站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如何应急情况下合理使用,关于轨道安全管理的效果是否可以落地。

(3)环境不良影响。环境不良影响重要影响因素是作业环境条件,2021年1月22日,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被击穿,导致列车在部分区间运行中断,影响乘客出行。这个事件是对南宁应急体系的考验,也是对安全管理中作业环境条件因素的考验。如何更快梳理出不利于地铁安全的因素和风险源,也体现了南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三、主要解决方法

(一)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强化人员考核机制

南宁轨道交通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要通过理论实操加强轨道交通员工培训,强化员工内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奖励先进员工,鞭策不足员工,主动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公司提高业务比学赶超的良好公司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更好保障南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人员保障。

(二)加强市民安全教育宣贯,提高市民安全意识

南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协同并进,才能更好促进南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南宁轨道交通要加强舆论引导,特别是加强在行车、进出站等情况下应急情况处理的宣传,更好提升南宁市民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内外部联动,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市民的安全意识。

(三)加强设备安全防护,提升安全操作水平

南宁轨道交通有关部门要定期检修相关轨道交通运营设备,严格按照有关检修规程进行检修,定期做好检修记录,完善检修的程序,保障每一道检修环节的安全可控。要积极加强设备操作流程引导,积极主动发现设备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思考发现潜在的问题。

(四)积极梳理安全隐患,降低不良环境因素影响

南宁轨道交通要加强隐患排查和梳理,发动内外部员工主动排查隐患,主动梳理隐患,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和隐患解决计划,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对安全带来的威胁。各轨道沿线负责人要加强巡查,积极发现轨道周边施工对轨道安全带来的威胁,进一步提高轨道运行的安全系数。

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南宁轨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明晰南宁轨道交通在运营中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建议。希望通过对南宁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更好促进南宁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效果的提升,促进南宁轨道交通更好更快发展,为南宁市民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务。

参考文献

1.崔立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06.

2.宗进.德国的安全管理模式.广西城镇建设[J],2005年(10期):93页.

作者:胡思东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篇2:

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以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为主题展开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产业基地东区建筑工程为例,在简要介绍区域建筑工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旨在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愈加紧缺,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了十分稀缺的资源。如何在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更多的获取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成为了城市建设者重点思考问题。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上述目的同时,也充分开发了轨道交通沿线的商业价值。现阶段,中国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施工期间,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与地铁安全运行,加强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1、项目概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产业基地东区工程项目,共建设七座单体建筑及地下车库,建筑总面积为21.01万平方米,当中地上建筑面积高达13.9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7.1万平方米。建筑整体结构主要以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为主[1]。基于地理角度而言,项目与地铁9号线隧道相邻,基础结构最近距离为17.9米,工程项目整体埋深为11.4米到12.4米之间。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对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进行,保证地铁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分析

2.1加强工程施工现场内及周边地质勘察

为保证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需重视工程现存内及周边地质勘察,确保其地质条件与安全施工要求相符。地质勘察主要任务及目的,总结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勘察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及周边地质情况,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施工图设计中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地基建设设计等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二是明确项目场地岩土类型、分布、变化规律等,并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进行科学分析[2]。三是勘察明确建筑范围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暗沟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意见。四是勘察明确地下水类型,并明确地下水不同季节变化参数,科学判定地下水及浅土层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科学分析降水对建筑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具有建树的意见[3]。五是勘察地质条件,明确建筑物抗震级别。六是提供场地土地标准冻结深度。七是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勘察数据为依据,优化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一旦地基设计中,需进行处理,需提供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案。八是提供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数据、变形计算参数等,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优化提供一系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九是提供深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计算、支护等技术参数,为安全施工提供参数依据。

2.2项目设计与基坑临时支护设计

由于工程项目临近的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所以在本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以5号楼地下室与车库分离开来为指导性意见。地下室由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分割成两个部分,整个地下室基础结构与地铁隧道结构间隔少于15米。所以,在基坑支护设计时,需重视土方开挖工作,并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开挖量,并做好临建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的围护桩调整工作,以此最大限度减少基坑变形对地铁隧道结构整体的影响,确保地铁隧道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地铁安全运行与地下施工安全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区间隧道围护桩的调整,通常改用双排桩+拉梁形式的围护桩,可最大限度提高其支护效果,避免土方开挖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2.3基坑与轨道动态监测

借助有效的基坑、轨道动态监测,可掌握项目基坑工程临近地铁施工中,对区间隧道结构的影响,为施工单位与运营方提供及时、准确的结构数据,从而可以此数据为依据,科学评定施工对区间隧道及轨道的具体影响,同时可为隧道结构的安全狀况评定提供一系列具有价值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动态监测数据,可对潜在的安全事故,提供准确的预报,促使相关单位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应急预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即使发生安全事故,也可以结合其监测数据,做好相应的救援工作,以此降低事故损失。关于基坑与轨道动态监测,其范围为项目区间长度783米范围内。监测项目主要包括隧道结构和轨道竖向变形、隧道结构竖向变形、隧道结构裂缝、基坑桩水平位移、病害等。监测信息反馈,则是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报送,报送单位主要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营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工程安全进行,监测工作落实过程中,需及时反馈准确数据,保证各项施工具有可靠数据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施工。

2.4落实项目安全评估工作

项目安全评估,顾名思义就是对项目建设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对风险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该项目评估方法,主要以地下结构理论计算的力学模型为主,结合具体情况,可分为两种模型,分别是地层——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上述两种力学模型各有特点,就以地层——结构模型而言,其主要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地层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通常用于隧道结构变形分析;关于荷载——结构模型,则是重点考虑结构,通常用于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本工程项目建设,由于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铁线路结构沉降与地层息息相关,所以,地下机构分析时,理应采用地层——结构模型,才能保证变形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考虑到基坑施工与地铁区间结构安全性息息相关。所以,在安全评估实践中,需重视工程所处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科学预测施工对地铁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科学判定地铁区间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结语:

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如何保证项目建设安全进行,需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所以,实践中,需重视加强工程施工现场内及周边地质勘察、基坑与轨道动态监测等工作的落实,以此保证工程项目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戴哲权.轨道交通车站暗挖工程施工对邻近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分析[J].门窗,2017(09):196.

[2]刘鑫华.加强轨道交通建筑装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6(51):270-271.

[3]田玉冬,蔡琼辉,王广勋,高建洪.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建筑安全智能检测系统平台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11):121-123.

[4]田玉冬,王广勋,高建洪.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筑安全检测系统技术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6,25(03):67-69.

作者:刘冬冬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篇3:

轨道交通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摘 要:为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够安全建设,在建设阶段尽量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必须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进而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实施管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分析

1 轨道交通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一般为地下车站,就建筑施工,从施工条件、工程量等层面分析,在控制施工安全方面会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下述方面:

1.1 复杂的工程环境

一般轨道交通工程都是横跨整个城市轴线,区域跨度大,基本上所有的换乘车站均设置于城市中心区,景观区,材料运输、吊装等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对施工組织能力及施工要求都较高。

1.2 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从第二条线路开始就存在换乘车站,而换乘车站面临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保障既有车站正常运营不受影响的问题,对于整体工期紧张的车站施工来说难度很大,在同一施工区域内各专业时刻存在交叉施工的情况,对于现场的把控要求非常高,且建设公司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要求、项目管理要求也很高,这对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1.3 施工单位多,管理难度大

由于工程体量大,施工点多又面广,极易出现施工人员多且分散,施工转包后以包代管的局面,各专业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实现有效管理,且不断会出现土建施工与机电施工、机电施工与装修施工交叉进行的情况,现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较大。

1.4 狭小的施工区域,不利于开展施工

由于车站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均是在地铁车站内进行作业,施工区域范围狭小,且受场地制约情况较严重,没有合适的材料设备加工场地,材料运输、吊装难度大,对整体工程进度有一定的影响。

1.5 施工需要较大量的临时用电,机构设备类型多

建筑施工往往需要涉及到各类复杂的内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多且杂,频繁出现需要临时用电的问题,施工机具类型相当多,设备的使用管理难度也非常大。

2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保障体系

2.1.1 强化安全监管轨道交通工程建筑施工项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监督管理轨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为此先后出台了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系列文件。同时这些文件都要求建设部门应该充分履行自身职责,特别是对轨道交通项目的安全监管力度要加大,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全过程监管,实现信息互通,督促如下五个责任主体充分履行自我职责:其一是建设方;其二是勘察设计方;其三是施工方;其四是监理方;其五是项目施工现场。要求各主体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各参建单位应明确自身在整个项目中所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构建完善化的生产管理,按要求配备专项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各项内容,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在此基础上结合建设轨道工程的特点,编制可行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及防护措施,严防施工过程中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火灾等事故发生。

2.1.2 构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保障体系

各地轨道交通工程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极自我总结建设经验,并结合工程特点构建了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如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为严防风险演变和隐患升级,切实推进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减少安全质量事故,于2018年7月正式启用实施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可通过手机APP软件随时登陆上报隐患内容并查看整改进度),对于施工、监理单位项目部安全负责人要求每天上传一次隐患排查记录,项目经理、总监、业主代表每周上传一次排查记录,所有排查出的隐患在上传提交后需在3小时内进行及时处理闭环,如果逾期未处理将对责任主体方进行扣分处罚,处罚分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年度考核即为不合格,并取消所有评优评先资格。

2.2 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台账、加强事故隐患控制管理

识别评价施工现场危险源后,合理制定措施预防控制重大危险源,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台账,明确控制目标并制定相关管理方案,及时发现危险源并制定整改措施。并且根据浙江省住建厅文件要求,凡在2017年6月1日以后开工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均应采用《浙江省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台账》,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做到从源头上把控。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加大监控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力度,进一步分析引发事故的信息并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落实有效整改。在工程正式开工前,根据工程项目实际特点及周边环境以及施工范围等要素合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台账,并由相关人员及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要求到当地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备案。

组织专家小组审查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并编制专项方案。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提出改善专项方案的措施。所制定的专项方案不可马上实施而是应获得监理单位、单位技术负责人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才可实施。(实行专业分包的,专项方案应由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项目经理及项目专职安全管理者应全面把握整个工程,了解其中危险源的分布情况,科学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由项目安质部或技术部或工程部部长(中层)以上岗位(含)的相关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应按不同工种分别进行。其中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专项交底必须由施工单位项目安全专职人员作为交底人(侧重操作要求)。交底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太简单或过于复杂理论化,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安全专职负责人(安全专项交底)审核签字。所有交底工作必须形成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定期组织人员针对项目开展评估活动、检查安全生产,加大监控管理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在辨识与分析重大危险源后,评价分析危险源及危害程度,编制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重大危险源告示牌。对重大危险源、质量关键风险点,要加强检查频次和控制力度,确保风险受控。涉及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必须有领导带班和专业人员值班。

根据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特点,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應急预案管位理办法》(建质〔2014〕32号)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专家论证和审批,并按照预案要求备足应急资源,定期对应急资源数量、使用性能以及存放位置进行核查,责任到人,并留记录。

监理单位应充分履行自身岗位职责,以施工单位所完成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台账为依据,按要求编制实施监理细则,做好各个环节、部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把由施工单位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处理方案以及专项施工方案等等。落实跟踪监督机制,一旦发现施工存在安全隐患需马上停工整改,并要求施工单位在限期内做好整改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2.3 建立施工安全教育及培训体系

要求所有参与本项目的施工人员做好操作培训、技术培训、安全培训以及介绍工作现场。一般建议一周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在进场施工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场施工。所有考核通过后的作业人员均应发放安全防护器具,如安全帽、安全眼镜、安全背心等。

具体需要培训的内容包括脚手架作业、人身安全防护、设备及工具防护等等。

所有考核通过的进场施工作业人员应建立进场作业人员名册,后续有新进人员通过考核则花名册保持不断更新状态。

2.4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并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针对不可避免的灾害、事故,其关键在于抓紧制定有效的组织应急救援方案并展开救援工作,有效扼住事态发展,延缓或者避免事故蔓延,最大限度的减少危害程度。为了预防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危险源减少事故的不利影响,紧急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我国专门提出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完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应着手做好相关准备,组织演练。

应急响应机制应具体包含如下四大部分:其一是应急上报;其二是内部应急报警;其三是外部应急报警;其四是汇报程序。

合理制定并确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后,相关责任人应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全体人员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明确项目中的应急责任、事故危险以及在具体发生事故前后应该依据哪些规范进行操作,明确具体需要做什么,由谁做,怎么做等相关问题。除了做好科学培训工作外,还应及时组织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演练。特别是在施工人员发生较大幅度变动时更应做好演练,通过定期演练确保所有人员对安全施工以及紧急处理措施形成深刻的认识。通过应急演练能够进一步分析现场、设备设施等各项资源是否准备充分,员工的培训效果、所制定的测试应急预案是否符合要求,参加救援的人员是否能够熟练的进行相关操作等。通过上述步骤协调场内外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及时判断改进应急预案不足与缺陷。

3 结论

对轨道交通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后,发现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施工安全风险,安全风险主要为高处坠落、触电事故及火灾,所以在此基础上,要求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及时识别、分析并评价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合理制定措施,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发生安全风险隐患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陈晓鸣.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17):203-204.

[1]王乾坤,王淑嫱,万畅,等.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7):147-151.

作者:谷菁芳

上一篇:档案开放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学校保卫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