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机制的农业科技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我国创新不足的原因是经济体中尚存在市场制度缺失,创新主体以及利用创新成果的主体从市场中获得的创新收益不足,难以形成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反馈,我国经济尚未走上“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发展新路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于创新机制的农业科技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创新机制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1:

重庆三峡库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浅谈

摘 要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提出了重要的要求。近些年来,重庆三峡库区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其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其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难以充分发挥周边农业发展的功能。主要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全面完善供給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三峡库区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使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必须不断进行完善,以充分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重庆三峡库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其对农业科技协调创新机制的需求度不断提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科技协调创新机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对供给侧改革趋势的把握不准、缺乏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不足、企业之间缺乏深度的合作能力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三峡库区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协调创新机制的完善。因此,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尽快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全面完善重庆三峡库区乃至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1 供给侧背景下三峡库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1.1 对供给侧改革趋势的把握不准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实施势在必行。供给侧对我国科技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在重庆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首要问题就是对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把握不准,使其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创新策略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把握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导致对三峡库区周边农业乃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1]。此外,三峡库区周边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程度相对有限,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不符合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发展的相关需求,与相关的政策存在脱轨性。

1.2 缺乏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化人才的推动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得以实施和完善的必要措施。当前,重庆三峡库区周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一方面,现有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其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相对有限,对科技协同创新的发掘和实施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机制的实施。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注重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能难以顺利流入到企业中,使重庆三峡库区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步伐难以加速,影响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科技农业的发展。

1.3 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不足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三峡库区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之所以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不足。一方面,很多政府部门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深刻认识到科技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政策制定方面没有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相关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拖慢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在相关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政府没有充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各项支持措施,缺乏严格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使重庆周边各地区政府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支持策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造成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的滞后性。

1.4 企业之间缺乏深度的合作能力

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当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三峡库区乃至全国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以强化协同创新,导致整个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较慢,难以全面服务于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第一,现有的合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性措施,很多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没有建立互利互惠的协约,一旦出现科技创新风险,很多企业会单方面毁约,使得科技创新中止;第二,大部分农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规模较小,盈利能力相对有限,其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且创新的成本较高,相互之间难以通过有效的合作形成科技创新的规模效益,这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三峡库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步伐[2]。

2 供给侧背景下三峡库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把握和利用能力

要想实现重庆三峡库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必须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把握和利用能力。一方面,要对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树立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发展的理念,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从供给侧角度出发提升三峡库区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对各项政策进行有效的解读,各地区要坚持简政放权,进行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能夠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一,要对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其掌握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要求,并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考核,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为重庆三峡地区乃至全国地区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奠定充足的人才储备[3]。第二,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手段,从外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使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能能够顺利进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活跃整个科技协同创新的氛围,全面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

2.3 强化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审时度势,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以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和科技協同创新现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充分保证当前重庆三峡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尽量缩小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时间差,为广大企業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其解决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为企业实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引导,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顺利地实施科技协同创新活动。

2.4 促进企业之间的团结协作

当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大力培育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使其能够及时补充当前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手段,促使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形成风险、利润共担的合作机制,保证企业能够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益[4]。此外,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阻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企业进行必要的处罚,为企业之间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合作提供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

3 结语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以三峡库区农业发展为例,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把握和利用能力、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强化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企业之间的团结协作等方面全面加快和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服务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全面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荣.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6(5):22-26.

[2]凌捷.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7):83-86.

[3]徐君,李巧辉,王育红.供给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0):53-60.

[4]刘蓉蓉,徐志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16(10):11-14.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赵连明

基于创新机制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2:

开发性金融与技术创新的市场制度建设

[摘 要]目前我国创新不足的原因是经济体中尚存在市场制度缺失,创新主体以及利用创新成果的主体从市场中获得的创新收益不足,难以形成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反馈,我国经济尚未走上“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发展新路径。文章从技术创新市场制度的演化入手,结合开发性金融支持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分析开发性金融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的原理和作用机制,认为运用开发性金融进行促进创新制度建设,可以从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中长期融资支持积极实施创新的国有企业、运用和完善知识产权融资以及支持教育、科研投入作为突破点,为开发性金融助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效果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创新;开发性金融;市场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011

1 引 言

技术创新很重要的部分是新技术在经济体中持续不断的引入和扩散。引入和扩散的过程,使得创新主体和利用创新成果者能够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并在市场中实现其创新收益作为创新的最重要的产品,知识的价值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产品的社会价值;另一个是知识产品的经济价值或个人价值。知识产品的社会价值指知识产品增加社会全体成员的创新能力的效用,也可把它叫作知识产品的未来的经济价值。这个层次的价值决定了知识的公共物品属性。知识产品的经济价值指知识产品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新的交换价值。知识有新知识与普通知识之分,新知识产品的价值是知识生产者新创造的成果,还不为人所知,所以新知识产品的价值是重要的,进而,新知识产品的经济价值也是重要的。本文称这种知识产品的经济价值为创新收益。。由此,创新者和潜在的创新者获得足够的正反馈,并有动力和能力承受创新风险,投入到改进和创造性能更高、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之中,进一步推动经济进入技术不断创造和替代的自我强化进程。所以,创新不仅仅是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个人天才和集体努力,更是经济体对新技术的需求和激励。这种需求和激励,从经济角度上说,就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制度,能够让技术创新者和利用创新成果者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从中获得竞争优势甚至暂时性的垄断地位,实现收益,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激励。

开发性金融经过20多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方法,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依托国家信用,通过银政合作,主动建设市场,把空白、缺失的市场逐渐培育成熟,被实践证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弥补市场制度的不足,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制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创新”位列中央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然而创新不足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究其原因,是我国经济体中尚存在市场制度缺失,创新主体以及利用创新成果的主体从市场中获得的创新收益不足,因此难以形成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反馈,尚未走上“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发展新路径。本文从技术创新市场制度的演化入手,结合开发性金融支持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分析开发性金融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的原理和作用机制,认为运用开发性金融进行促进创新制度建设,可以从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中长期融资支持积极实施创新的国有企业、运用和完善知识产权融资以及支持教育、科研投入作为突破点,为开发性金融助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效果提供决策支持。

2 技术创新的市场制度演化

2.1 制度演化的动力

如同生物系统不断发生着变异一样,经济社会中的新奇总是不断地在创生,促使技术和制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样化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冲突与融合,也被制度不断地进行着选择和淘汰。多样化带来的社会成本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制度做出选择,被淘汰的技术或制度所代表的创新的努力不能得到直接的回报(当然这个努力的过程带给了创新者以及社会的精神资本积累,即积累了意会性知识,从而增加新奇创生的机会),曾经的投入成为沉没成本。与此相对的,被市场制度所选择的技术则实现了其蕴含的创新收益。

实现创新收益是市场制度演化的一贯动力。在技术水平不高、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简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这种收益的实质是创新收益。因为人们利用的任何资源和生产资料都凝结了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积累创新,通过这些积累创新与资本和管理的结合,生产才得以开展,价值的增值才得以实現。从制度演化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初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之所以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就,不过是把资本与过去“一切世代”积累的创新结合起来而已,因此才创造了这样巨大的收益或生产力。

在当代,由于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以及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技术创新对收益获取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所以创新收益的生产和实现是创新知识集团创新知识集团是高技术经济制度演化的推动力量,创新知识集团分为初级行为集团和次级行为集团。初级行为集团就是熊彼特式的企业家集团,是新型教育家、风险投资家、技术创业家、战略企业家和新型政治家等的集合。次级行为集团就是分享制度创新收益的追随者,是职业经理人、技术专家、普通投资金融家和政府管理人员等的集合。推动当代高技术经济制度演化的根本动力。

因此,激励创新知识集团从事探索活动,积累精神资本,实现并保护其创新收益,降低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必须不断改革制约创新收益创造和实现的制度,创造和拓展能够实现创新收益的市场,支持创新知识集团推动市场制度演化。

2.2 创新的制度演化

制度在创新知识集团的推动下不断地发生着演化:①在基本制度不变或其他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技术创新相关制度依其逻辑渐次展开的过程,即财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公共部门管理制度按一定的关系展开的过程。②任一制度的演化总是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开始,向正式的制度安排渐次推进的过程。③在制度演化的过程中,任一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总是从制度的初始条件出发,经历制度构建、制度试错、制度比较选择、制度锁定和制度完善的过程。当新制度成为一国正式的制度安排后,其显著的制度绩效,吸引着其他国家,推进着新制度的国际扩散。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也是依照制度演化的四个方面渐次展开为主,同时存在互相影响的过程。

至此,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创新收益预期的角度分析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知识集团受到的激励,包括正向的和反向的激励,表现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公共财政支出和收入、科研和研发投资强度、研究工作量以及市场竞争行为的变化等,并根据调研和案例分析(来自作者前期所完成的课题),建立创新的制度演化模型如下:

第一,活跃的经济中總是存在着稀缺的但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新奇创生,这些新奇的创生来自教育、公立科研院所等科研体制以及企业研发或消费者的新需求。

第二,这些新奇能否转化为新的生产技术,取决于人们根据制度的经济绩效对它们的选择和过滤,这些经济绩效包括科研人员绩效、企业研发人员绩效、企业绩效、市场绩效以及政府绩效等,并确立知识财产权、企业分配权、阶段性市场垄断,以及政治家行政权力,这些绩效最终在市场中实现。

第三,创新模型研究表明,创新的成功关键性的取决于一定制度约束和激励之下,受经济、政治、荣誉等收益的驱动,创新知识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广泛而深刻的流动和组合。

第四,创新知识集团根据制度对其获得创新收益,并降低其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的情况,产生制度调整需求,并在基本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条件下,对这些制度进行调整,从而推动制度不断演化。

3 开发性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践

发展中经济、发展中体制、发展中市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开发性金融在相当长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开发性金融的探索者、实践者,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创造性地把这种金融形态和方法不仅运用到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中,而且运用到支持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截至2015年底,开行发放科技类贷款超过3600亿元,承诺贷款超过7500亿元。开行支持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如下。

3.1 支持奇瑞汽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04年,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奇瑞汽车只是一家规模小、品牌形象定位低的地方汽车企业。开行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支持奇瑞这样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对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经过对奇瑞公司团队、技术和市场实力的总体评估后,开行先期提供24亿元贷款,支持奇瑞发动机、变速箱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该笔贷款不仅解决了奇瑞公司资金紧缺的窘境,而且在商业银行失去对奇瑞公司的信心纷纷撤出的关口,支持奇瑞公司渡过瓶颈期,渡过了难关。

到2011年底,开行累计向奇瑞公司授信237亿元,发放贷款120亿元。在开行贷款支持下,奇瑞公司实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提升。2009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奇瑞的“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和“整车自主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两项技术创新,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从而实现了市场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跨越式发展,确立了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先地位,也成为商业银行竞相服务的重点客户。

3.2 支持国产商用大飞机项目发展

在装备制造业中,航空工业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研制和发展大飞机,最能体现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上海,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员工8300多人。设计研发中心承担了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C919中型客机、ARJ21新支线飞机的工程设计任务和技术总责任。

2008年12月,开行与中国商飞公司签订了300亿元金融合作协议,支持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发展。在开行融资支持下,2011年1月,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中国C919中型客机整个大部件正式投入生产,转入工程发展阶段。

C919中型客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

截至2015年10月,C919中型客机国内外用户数量为21家,总订单数达到了517架。2015年11月2日,C919中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

在计划经济时代,航空工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支持,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航空工业的发展模式更加丰富,与市场化融资相结合是必然,中国商飞公司C919获得的大量订单表明开发性金融填平了财政支持与市场融资之间的鸿沟,支持自主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更为重要的是,随着C919的生产和交付,相关的航空制造业上下游产将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因此加速成型,其整个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3.3 支持国内主要通信制造企业

2006年之前,我国通讯设备的关键技术一直有外国公司控制,主要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解决。为解决国内通讯设备国产化的问题,开行在华为公司发展初期,就积极支持其自主研发项目,之后又陆续支持华为的科研中心等项目的建设,积极支持华为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产业化建设,先后发放贷款28.2亿元。为支持华为参与国际竞争,开行与华为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支持华为国际合作项目。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华为研发能力的提高,具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扩大了在国内通讯设备行业的市场份额,而且逐步成为在国际通讯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公司。

开行为中兴通讯公司贷款7亿元,重点支持中兴通讯科研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中兴通讯公司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开行还发放1亿美元贷款支持中兴通讯公司开展国际合作业务。

4 开发性金融推动技术创新市场制度建设的原理和内容

4.1 开发性金融推动创新制度建设的原理

实践已经证明,开发性金融可以用中长期贷款支持具体研发或生产项目,发挥支持创新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作用,帮助创新企业创造并实现创新收益。根据技术创新的制度演化,在基本制度不变或其他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技术创新相关制度依其逻辑渐次展开的过程,即财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公共部门管理制度按一定的关系展开的过程。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依赖于资源消耗、低廉人力成本,企业通过单向降低产品成本而不是提升产品品质参与竞争,以及部分企业依托行政性垄断获得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一直未进入创新驱动的路径,也未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由于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现象存在,经济运行转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需要制度长期主动调整和自觉地推动,即从公共部门管理和市场制度建设着手,创造出有利于创新者实现创新收益、形成竞争优势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增强创新主体的实力,并由创新者从创新制度演化的逆向形成对财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演化的引导和推动,巩固创新者的财产和企业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创新者将创新收益继续用于进一步的创新,由此进入创新驱动的自我强化过程。

开发性金融的制度建设功能为创新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可能,可通过加强银政合作、融资推动,通过与新型政治家合作,采用政府行政手段的政策引导,配合参与建立良好的市场制度,以持续不断实现创新者的创新收益,从而推动创新主体推动企业制度和个人知识财产权制度顺次调整,使得创新主体拥有持续不断创新的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和制度演化进入自我强化的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4.2 制度建设的内容

4.2.1 与推动增强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活动的地方政府合作

由于新技术创造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资本、人才、土地等资源主要还是流向了收益率高、见效快、成本相对较低的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由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风险高、过程较为艰苦,仅靠市场分配资源的方式,无法使这些新兴技术在与传统优势技术的竞争中获得资本的青睐、人才的聚集,将创新转化为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扩散过程难以进行,新技术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创新难以实现其价值。因此,新技术的发展初期必须依靠公共部门动用公共财政,对新技术利用者进行监管和约束,对使用新技术的行为给予相应的补贴,如贴息、减税等,创造出新技术的市场。在开发性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意着重支持那些能够增强长期推动经济发展潜力的创新能力、注重推动本地创新活动的政府。对于具有这些特征的地方政府,开行不仅可以加大“两基一支”支持力度,支持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可融资支持加速当地实施创新的过程。从而在国内的政府官员之间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其他地方政府也将行政、组织协调资源运用于支持当地创新,以获得开发性金融更大的支持力度。

4.2.2 中长期融资支持积极实施创新的国有企业

由于技术开发的时间因素,研发的绩效很难量化,且转化成企业盈利需要时间和承担一定的风险。国企领导人的任期一般是5年,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连任。在任期内,企业投入资本从事研发,在财务上表现为支出,是企业盈利的负面因素,对于国企领导人的考核评价来说,这是不利的。因此,为了保证绩效考核获得良好的表现,使自己能够在职务提升中取得优势,国有企业往往采用挖掘现有盈利资源的短期行为,而存在尽量减少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倾向。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相对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强,技术具备一定的优势,特别是资本实力较为雄厚、人才聚集能力较强,具备实施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开行对于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国有企业可加大支持力度,运用中长期大额融资帮助国有企业渡过因为创新面临的利润暂时下滑、成本暂时增加、市场竞争力暂时削弱的难关,支持国有企业实现创新收益。

4.2.3 运用和完善知识产权融资,开展技术创新的市场建设

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明确界定创新收益分配原则和公布创新信息,从而实现创新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应该积极支持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较强的创新主体,协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严格管理知识产权,共同创造和维护知识产权市场,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实现其知识产权价值,并基于知识产权的价值提供融资。切实帮助企业和创新主体申请、维护产权和降低成本,避免宁愿将创新作为其核心机密加以保护,也不愿意利用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融资推动,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制度,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得融资。可加大支持科技型企业间并购重组或支持国有企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收购本行业内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成果,既实现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的整合,运用行业内的专家对技术进行选择,又使得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通过并购行为实现其创新收益。

4.2.4 开发性金融大力支持教育、科研投入

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经济中新奇发生的频率和质量,也决定了技术创新可能性空间的大小。基础研究产生的成果一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值,因此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往往不能从所从事的事业中获得经济上的丰厚的报酬。在市场经济时代,人追求有质量的物质生活是正当的要求,这就要求保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获得相当的待遇,能够依靠政府投入享受到一定水准的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和能力。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质量还比较低,这就难以普遍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也需要调整教育和科研制度,改变培养人才的模式,密切与实际相结合,着重发展学生的素质。

开行可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融资支持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支持国家高新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区、大学科技园以及科研院所改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加速创新型人才培养,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陈元.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陆刃波.中国家电制造业面临考验——欧盟启动两项环保指令[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10):92-94.

[4]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5]Vincenti W.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M]. Maryl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6]维托德·瓦斯尼基.知识、创新和经济——一种演化论的探索[M].仲继银,胡春译,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7]U.Witt.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 Interpretative Survey.In K.Dopfer(ed.),Evolutionary Economics: Program and Scope[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

[8]凡勃倫.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历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朱沛东,高级经济师,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国际合作业务处。

作者:朱沛东

基于创新机制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3: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摘要: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是地方科技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研究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本研究以北京农学院为例,运用调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地方农业高校面临着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少等问题及其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研究表明,通过制定明确的、符合实际的科技事业发展定位,强化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与中央部属高校错位发展和协同合作,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对策

0引言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在农业领域,农业高校拥有农业领域人才、经费、条件平台和先进的科研理念,集聚着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是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高校是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的重要一环。中国拥有涉农类高校近100所,其中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吉林大学等6所高校属于部属农业高校,其余的全部为地方农业高校。所以,地方农业高校是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农业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但是目前,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面临着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㈣、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少、科研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等问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科建设的程度和产业发展的水平。本研究以北京农学院为例,结合评价体系分析了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对策。

1高校科技竞争力背景研究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科技竞争力的概念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在《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在这个报告中提出科技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就是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基于这一概念,可以通过科技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统一的过程来评价地方农业高校的科技核心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的内涵是指地方农业高校拥有的科技资源条件平台和已经具备的或是潜在的科技研究能力。具体讲,科技资源条件平台是指主要科研人员等人力资源,以及依托的省部级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研究能力主要指获得科研项目、知识产权成果、科技论文和省部级科技奖励等的能力。竞争力过程指将科技竞争力资产转化为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效率,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果转化的效率和社会服务的水平等。

地方农业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组成,其科技竞争力概念也应该符合上述定义。不同于中央部属高校的“顶天”战略——发展高精尖的现代科技,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的“立地”战略,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同时,也不同于一般的综合类高校“大而全”的战略,而是要突出农业特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所以,地方农业高校的科技竞争力概念应具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点。具体讲,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方农业高校的科技服务要有区域性。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科研资源优势和新技术培训优势,重点解决实际生产和产业发展过程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2)地方农业高校的科研成果更注重成果转化效率。农业在中国是主导产业但也是弱势产业,传统农业的提升改造和全产业链创新更加需要科技支撑,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是体现科技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3)地方农业高校的科技创新形式体现的是技术集成创新。在制定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基于不同的权重处理。

2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公正、客观的评价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必须按照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充分考虑所有影响高校科技活动的要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地方农业高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基于前人关于高校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地方农业高校的特点,笔者从科技竞争力资产和科技竞争力过程两个方面来建立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表1)。

科技竞争力资产是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科技資源条件平台和科技能力两方面构成。其中科技资源条件平台属于科研环境和物质条件,是地方农业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群体和仪器设备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最能代表高校的科研竞争力。科研能力评价的是人力资源和科技水平,包含科研队伍、科研项目、知识产权成果、论文和奖励等,这是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最直接体现。科研队伍是科技竞争力的基础,科研项目代表着科技竞争力的发展潜力,而科研论文、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科技成果奖励代表着科技竞争力的质量。比如科技论文主要分析国内论文和国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科技成果奖励则主要由各级政府或国家级行业协会认可的权威奖项作为评价依据,比如国家级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各省级政府和国家级行业协会颁发的科技奖、进步奖和推广奖等。目前这些公开评审的奖励对于判断科研成果及其质量相对比较公平。

科技竞争力过程方面的指标更多的考虑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的能力和效果,突出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包括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效率和社会服务的水平等。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在评价体系里面增加了推广项目、推广教授和基地的内容,旨在鼓励地方高校科研人员直接从事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同时,为了体现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在评价体系里面增加了服务认可内容,包括各级政府和协会的采纳情况。

3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现状分析

为了科学合理的评估当前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现实状况,笔者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按照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从4个方面研究了科技竞争力现状。研究发现,地方农业高校的科技竞争力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就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两院院士是中国最高层次的人才称号,最能代表地方高校的科技竞争力。2015年统计显示,全国农业高校共有两院院士65人,大多集中在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中央部属高校,而地方农业高校仅有6名两院院士,不足全国农业高校院士总人数的10%,说明地方农业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或是培养能力都比较欠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2000年以来设立的旨在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项目,也是高校潜在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全国农业高校2015年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教师有78人,而地方农业高校仅获得资助8人,还没有浙江大学一个学校获得资助的人多。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方面,全国农业高校2015年有5人获得资助,而地方农业高校仅有1人获得资助,不足全国高校的3%。但从集中体现团队创新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来看,全国农业高校201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有5个,而地方农业高校入选4个,占全国农业高校的80%。总体上看,地方农业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与中央部属高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从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来看,地方高校入选数量超过中央院校数量。这说明地方农业高校如果走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地方农业高校更加接地气,更加熟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北京市2015年也启动了科技领军人才的资助项目,北京农学院有1名科研人员入选,表明地方农业高校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方面正异军突起。

3.2科研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科研经费投入一般指高校从各个部门获得用于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放和成果推广等活动的经费。“十二五”期间,地方农业高校高度重视基础科研经费投入,各地区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加大对地方农业高校基础研发经费投入。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十二五”期间,学校基础科研经费投入共计45534.6817万元,其中科研项目到账经费26806.3924万元,占总投入的58.87%;上级主管部门专项经费18728.2893万元,占总投入的41.13%。从表2可知,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经费投入比重过大,一方面说明政府对农业高校科技工作支持力度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高校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太高。

接着,笔者又研究了“十二五”期间北京农学院科研经费投入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经费投入增长迅速,年经费平均增速超过20%。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地方农业高校在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体现了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但是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不合理,政府经费投入太多,而更能体现科技竞争力的自由竞争类项目经费比重不高。

3.3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少

地方农业高校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少。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数量,即以第一单位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据统计,全国农业高校2016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为12项,而地方农业高校却只有2项。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38项(如图2),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9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等。但是,北京农学院以第一单位完成的奖项只有28项且没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另外,学校共发表3403篇文章,其中被SCI检索收录的论文有230篇(如图3),其中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有15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47篇。如图2所示,学校SCI论文增长比较迅速,2015年发表了76篇,比2011年翻了一倍。但是,影响因子大于5的高水平论文数量较少,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没有。这些数据显示,地方农业高校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少。

3.4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其拥有的国家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就必须要成为推动当地产业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就是转化效率。而目前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普遍较低。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发现,“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专利授权267项,其中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103项,外观设计4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240项。图4~5显示,地方农业高校在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申请虽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且增幅较大,但是,地方农业高校专利转让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数量更不容乐观,北京农学院每年也只有10余项获得转让。分析显示,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4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遇到的困难

由上文研究可知,不论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还是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地方农业高校都无法与中央部属高校相比,集中体现在高层次人才、科技资源条件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方面。通过分析发现,有3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遇到窘境和困难。

4.1基础研究平台限制高层次人才的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地方农业高校基础研究条件相对落后,科研成果积淀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僵硬死板等现状,严重限制了科研人才的发展,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在行业内已经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甚至还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从人才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高层次人才更愿意选择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的平台。比如中央部属高校经过上百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更加独立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也为开展科学研究搭建了完善的研究平台和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尤其是与国内外学术前沿领域的专家和单位有更多合作交流机会,這些都为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也是地方农业高校所不可比拟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向更高平台集聚的这种现象就是“马太效应”。不过,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的增多,地方农业高校在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些地方农业高校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中央部属高校。比如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科的综合评价指标就超过了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出现了束怀瑞院士和郝玉金国家杰青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专家。随着对科技工作和高层次人才的不断重视,地方农业高校普遍提出优厚条件也吸引高层次人才,希望在缺乏基础科研条件平台、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团队建设等优势的前提下,通过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实现某些领域的点突破。

4.2科技经费结构比例不合理

地方农业高校对当地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从政府渠道获得科研经费投入比重过高。统计数据显示,地方农业高校在基础研究经费中增量十分明显,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更有提升作用的应用研究及科技服务经费却一直无明显的增幅,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应用研究和科技服务项目拿不到科研经费的现象。出现这种应用项目拿不到科研经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受传统学术观念的影响,重理论研究、轻应用开发的现象尤其普遍存在。因此,地方农业高校科研经费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多,应用开发经费少,造成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普遍较低,很多成果被束之高阁。但是,地方农业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转变传统思想,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调整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经费的比例,尤其是加大对市场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应用性研究,实现科研与市场的结合。

4.3科研方向不明确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其中科学研究是支撑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竞争力就代表了一个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甚至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很多地方农业高校是在高职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属于先天性“缺钙”,科学研究方面更是基础薄弱。如果地方农业高校在发展定位和研究方向方面与中央部属高校存在同质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极有可能面临着生存的危险。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地方农业高校的科研事业发展。地方农业高校也逐渐明确了这一总的研究方向,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科研竞争力,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高校的科研方向不够明确。这些问题体现了“四少四多”:具有标志性的、社会影响力大的科研成果少,一般性小成果多;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服务经费投入的少,基础研究经费多;本领域原创性开启性的科研成果少,重复性“嫁接式”的成果多;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少,“小作坊”的成果多。同时,地方农业高校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方向散,缺少特色;同行影响力低,缺少“大家”;科研仪器设备多,缺少开发;学术争鸣氛围不浓,科研创新意识不强等。这些问题是地方农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严重影响高校的科技竞争力。因此,地方农业高校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明确科研发展方向、理顺科研发展思路和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对策

地方农业高校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和研究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课题组总结北京农学院在提升科技竞争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实践,提出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的对策。

5.1制定明确的科技事业发展定位

随着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农业高校均已在学校章程中明确了各自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地方农业高校的科技事业发展定位要具有地域性、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大多数学校定位在教学科研型大学。社会评价显示,地方农业高校不具备重点大学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名气,但是也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北京农学院章程》就明确了要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目标和服务北京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并且在长期服务北京郊区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重。地方农业高校要摒弃“大而全”的发展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于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从实际发出制定科学的事业发展战略。北京农学院与中央部属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属于农业高校院校,在坚持有选择性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中国农业大学从事“顶天”的科技工作,北京农学院从事“立地”的工作。因此,地方农业高校要将发展定位在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开发,重视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落地,将论文直接写在大地上。

5.2地方农业高校科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为推动地方农业高校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水平,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高校发展的措施。比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科學技术委员会等有关委办局设立了旨在提升市属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该项目要求北京市属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行业企业,能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突出学校发展的创新优势及特色。北京农学院根据北京市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整体布局,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科研团队,积极投入到北京都市型现代发展。这些年,北京农学院围绕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政、产、学、研、推”结合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基础上探索出“1+1+X”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推广教授+村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地方农业高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5.3地方农业高校需要与中央部属高校协同发展与合作

“单兵作战”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已经没有了出路,协同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和潮流。国外的高校在学科建设、课题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这些合作形式包括共建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或围绕某领域集中研究和建立临时合作机构等。很多地方也出台了鼓励协同发展和合作的政策和措施,地方农业高校很有必要学习借鉴这些合作形式。北京地区拥有众多的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力资源丰厚。为发挥好利用好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北京市鼓励市属高校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北京农学院围绕北京林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科研问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等京津冀中央和地方院校组建了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北京林果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北京农学院与中央部属院校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学科共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因此,地方农业高校应该深化与中央部属高校的交流和合作,探索更多的合作途径和合作形式,最终实现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

5.4地方农业高校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是必须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年来,高校取得了丰富的科技成果,但是大多数成果被束之高阁,只有极少数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实现了第一生产力。因此,提高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显得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地方农业高校的成果转化率更低,实际转化率不足1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方农业高校部分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不上,需要不断提高成果的成熟性和实用性才能应用市场。另一方面是科技成果的推广资金和人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北京农学院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比如,针对研究成果成熟性和适用性差的问题,学校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孵化器,从条件和资金上支持学校科研项目的熟化,帮助科研人员尽快将科技成果推向社会。另外,学校还出台《北京农学院创业十条》等一系列科技奖励文件,鼓励学校科技人员离职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学校的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直接对接,解决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

5.5地方农业高校需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强,不仅体现在科技资源和科研水平等“硬件”上,更体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软件”上。随着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为了消除影响科技竞争力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束缚,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比如,北京农学院为提高科技竞争力,在考核机制上不断摸索,变“个人考核”为“团队考核”,鼓励研究方向相同的科研人员组建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发挥科研团队“1+1>2”的效应。因此,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将成为地方农业高校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使之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者:姬春

上一篇:计划生育工作者演讲稿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