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创新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是促进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医院护理管理的若干个常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希望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快速提升。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目前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以及使命感相对不足,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科研创新管理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护理科研创新管理研究论文 篇1:

优质服务下消化呼吸内科管理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优质服务 消化呼吸内科 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军队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就我院而言,地处川藏线上,担负着全线官兵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任务,近年来由于部队精简整编,军队护理人员大大减少,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故从地方各院校招聘了大批聘用护士以弥补护理人员的不足。我科为消化呼吸内科,收治消化、呼吸方面的患者,主要开展胃肠镜、介入治疗等,护士的工作较琐碎、繁忙。为了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010年10月开始进行创新管理模式,重新制订岗位职责,采用“88”排班方式,对消化呼吸内科护士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了创新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消化呼吸内科实施创新管理可有效的整合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现介绍如下。

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

建立5大管理模块: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资历、职称和能力水平分为护理文书管理模块、科研教学管理模块、质量控制管理模块、基础护理管理模块、病房管理模块共5大管理模块。

重新制订岗位职责:①以前制定的岗位职责单一,根据5大管理模块,制定相关的新岗位职责。②护理文书管理模块主要负责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包括体温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单、健康教育、特护单、护理计划、交班报告等。制定适合本科室的护理文书范本,对科室经常出现的护理文书书写正确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每1名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护理文书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护理人员、新入的试用护士、轮转护士、实习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及考核。③科研教学管理模块主要由教学组长担当,制定科室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及岗位轮转,制定试用护士、轮转护士、实习护士相关带教工作。具体内容为:根据科室护士工作年资不同,选择不同内容规范化培训,低年资重基础,高年资重专科及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同时注重工作岗位的轮转,达到人人熟悉各班工作职责和流程,避免因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失去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发挥护士的能动性,提高护理整体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教学组长制定本科室相关的试用护士、轮转护士、實习护士带教指南,对新入人员进行入科后的培训,内容包括工作纪律、工作职责、护理礼仪、护理文书书写、院内感染要求、护理理论及操作等,从中选择优秀护理人员留用本科室。教学组长每月制定带教计划,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安排,提高科室整体的护理水平。④质量控制管理模块主要由质控组长担当,运用PDCA四个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通过质控环节指标控制,如:护理工作效率、要素质量指标、环节质量指标、终末质量指标。制定科室质量控制和院内感染相关工作指南,指导科室护士对质控和院感方面的重视,使得人人熟悉掌握,共同提高。⑤基础护理管理模块主要有生活护士为患者提供好的病房环境卫生,落实优质服务相关内容。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不同的护理。病危患者由生活护士与组长共同负责其基础护理,每天保证其护理质量。对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必要时进行心理护理。开展优质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科室医务人员还收到市长信箱公开表扬信、院内公开表扬信、锦旗等。⑥病房管理模块主要由办公总务护士负责,主要负责药品管理、物品管理、护理成本核算、患者费用管理等。具体内容为:办公护士主要分类保管药品及特殊药物;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及有效期,按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为新入院患者安排床位、讲解健康教育、处理医嘱、了解农合,商保,医保等政策,不少收、不多收、不漏收,为出院患者结算出院费用。总务护士定期核查物品,建立物品外借制度,严格交接班。根据科室工作量机动调整请领数量;科室请领后长期闲置物品和其他科室机动调换,避免浪费。最大限度的节约消耗性物品的使用。管理好科室水;电;空调。病房营产营具进行维修和保养、病房卫生管理等。

“88”排班:我科有病床45张,现有护士13名(含护士长1名),助理护士1名。排班方法分为白班、小夜班、大夜班、机动班、临床、办公、总务、基护、二线班等。具体上班时间白班(8:00~16:00)、小夜班(16:00~24:00)、大夜班(24:00~8:00)、机动班(12:00~20:00)、临床、办公、总务、基护(8:00~12:00,14:30~18:00)、二线班(电话值班,有事10分钟内赶到科室)等。

实施效果

我科实施创新管理模式后护理文书、科研教学、质量控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考核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讨 论

体现了创新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创新管理模式下的五大管理模块中,每个模块有2名新老责任护士互为1对,对其管辖的模块进行负责。当其中1名责任护士不在班时,另1名责任护士负责其管辖的全部护理工作。原则上2名责任护士不得同时休假、休息,每天必须保证1名责任护士在位,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延续性和无缝隙,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实施和内涵。其优点是责任护士所管理的模块相对固定,因而对患者的情况熟悉,能及时的为患者排忧解难;同时通过两个人的互帮互助,提高年轻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创新管理模式的管理下,护士责任心得到了加强,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始终有护士进行基础护理、健康宣教、费用查询、交心谈心。随时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卫生,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教护士,故患者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另外,同事合作性加强。

院内感染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因为设置了专门的质控组长,院内感染和护理质量有了有效的监管。护士长会不定期检查组长工作,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提出相关措施。组长每天检查护士对护理质量的落实情况,提出要求,对护士进行相关的院内感染、护理质控知识的宣教。另外还设1名二线护士,二线护士由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组成,二线护士主要负责抢救的协助及疑难问题的解决。通过组长及二线护士的设置,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护士的管理能力[1]。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减少护理纠纷:采用新老搭配方式,加强了高峰时段和中午、夜班等薄弱环节时段的护理力量,护士由单独承担责任和风险变为由小组团队共同承担责任风险,使过去由于夜间患者病情变化,突发事件多、潜在性的不安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量等因素所造成的压力由1名护士改为2名护士分担,增加夜班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护理质量由终末控制变为过程控制,日班、夜班都有双人查对,增加了各项治疗的安全性,可以使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理纠纷[2]。

参考文献

1 骆惠娟,黄琴,胡琼华,等.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2978-2979.

2 谭小梅.护士层级管理在普通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19.

作者:徐晓萌 朱永梅

护理科研创新管理研究论文 篇2:

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是促进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医院护理管理的若干个常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希望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以及使命感相对不足,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医院也要本着公平工作的原则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奖惩。

一、医院护理管理常见问题

(一)护理人员短缺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不仅促进了护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还拓展了护理工作的范围,使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大,并且护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因素致使护理人员的数目不断降低,无法满足医院正常运作的需求。医院因为护理人员短缺,有时会让患者的家属进行患者护理工作,降低了护理的质量与效率,不利于患者恢复,也阻碍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二)知识水平不足

我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通常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高等的护理专业教育体制还未成熟,护理人员知识面比较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护理知识更新不及时,科研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医院护理工作,同时医院也忽视对护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查,限制了医院护理技术的应用与研发,不利于医院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工作效率低下

目前某些护理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足,在实际的医院护理工作中,难以对护理教学、护理学科研以及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护理人员在没有合理管控机制下,行为散漫,目标性不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缺乏周密的护理安排和计划,团队意识不足,协作能力较差。此外,护理人员找不到护理的重点分不清轻重缓急,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医院护理工作难见成效。

(四)专业素质问题

由于护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导致其专业素质相对不足,阻碍了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进程。即使卫生管理部门已经开始重视护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并设置了一些护理管理领域的培训和课程,但是具体成效不佳。因此,还需要继续摸索有效措施来提升我国护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1]。

二、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对策

(一)对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

部分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薄弱,且护理知识更新不及时,面对这一问题,可以对护理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将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纳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体系中,丰富护理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使护理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让护理管理人员在做好照顾患者的工作的同时,还能成为患者的心理咨询师,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满足人们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护理技能,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

(二)护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对医院的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从源头上促进护理管理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让护理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热爱自己的职业,妥善处理好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樂于奉献,对患者要像对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要真诚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掌握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

(三)建立护理工作激励和考评机制

护理工作的考评和奖励机制的建立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正确评价人才的有效手段。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定时展开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保证考核的客观与公正,对表现较好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而对工作效能低下的护理人员进行通报批评甚至淘汰,给护理人员努力工作的压力与动力,提升自己的护理业绩。

三、加快建设护理管理人才队伍

管理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在护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中,要按照严格的选拔标准,择优选取,严厉打击“论资排辈”的现象。其次,在选择了优秀的护理管理人才之后,还有重视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既要确保他们掌握最新的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掌握现代化的护理管理技术和理论。同时,还要以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制定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划,投入充足的资金和精力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将护理管理队伍建设成一只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综合性队伍[2]。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医院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不断探索新的管理途径和手段,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更高质量、更专业的护理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龙潇. 我国医院护理管理现状的分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2]郑楠,闫伟娜.我国护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3):189+191.

作者:徐晨晨,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性别:女,出生年月1985年7月 学历本科,籍贯安徽,现工作:南京市中医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大明路157号南京市中医院A栋4楼手术室,邮编,收件人徐晨晨,联系电话15952028038。

作者:徐晨晨

护理科研创新管理研究论文 篇3:

政企校联动 打造开放式服务型护理专业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但是目前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还存在较大缺口,尤其在专业化程度上与老年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老年护理人员数量严重匮乏、老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老年護理观念及教育滞后,因此,急需培养一支老年护理专业人才队伍,适应社会老人化的发展。

关键词:政企校联动;开放式服务型;护理专业

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迫切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我国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期,“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更加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原来的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因而,养老服务与医疗护理相结合、推动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极为迫切。

二、老年护理人才稀缺,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研究表明,目前5%—8%左右的老年人有欲望在专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从总量看,这部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相当大,但是就目前而言,专门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还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专业化程度上与老年人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老年护理人才短缺。本市各医院的情况也类似,临床老年护理人才短缺,因而,培养面向本市社区的老年护理人才,效益显著。

201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到“十二五”末,招收大中专学生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及相关专业,从事养老护理事业,其中大专学生30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000名;凡事从事养老机构护理的工作人员要统筹进行专业培训,到“十二五”末,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率要达到90%以上;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的工作人员要逐步持证上岗,到“十二五”末,持证率提高到50%以上;各类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护理从业人员的培训率也要达到50%以上;对已经从事的各类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在岗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学习,逐步提高从事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生活技能水平,从而提升对养老护理的服务水平。

2013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养老服务业护理人才现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快速期,《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达到1.94亿(占14.3%),老年人慢性病比例达49.5%、失能达18.6%、空巢达49.5%。人口老龄化后面临生活照料、心理精神护理、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一系列问题,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家庭结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形成了明显的冲击。为了适应和满足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长,使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服务,通过国家、集体以及民营资本投入,各种养老机构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的模式也在发生很大变化,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将是我国未来很庞大的社会工程体系,由此可以推测,今后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是非常有潜力的一支生力军。老龄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民生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出台了针对老年护理、养老护理的国发〔2013〕35号、浙政办发〔2012〕138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1年起,老年护理事业发展就引起本市各级部门重视,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并认为其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但目前老年护理人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如课程设置与教材不适合,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训基地普遍空白等。同时,仍然存在老年护理人员数量严重匮乏、老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老年护理观念及教育滞后、缺少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及对老年护理项目的研究等问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未成熟,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发达国家如日本作为率先步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在老年护理服务方面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值得借鉴,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教育之路提供借鉴。而在国内这方面报道较少,仅见如构建五位一体(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校企政联动,打造开放式服务型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四、领导关怀,前期研究基础扎实

201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莅临我校视察老年护理员、高级家政员培训情况,高度评价我校农民学院、女子学院的办学形式和办学成果,勉励学校继续做好老年护理员、高级家政培训,为社会做出贡献。刘延东副总理对衢州职业教育的批示中指出:“衢州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多元化推进职教发展、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系列做法,可总结推介。”省领导的批示中指出:“要认真总结衢州做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我校在社会服务与培训方面异军突起,对全省及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辐射作用。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为此,2013年5月,我院即与海宁卫生学校合作办学5年制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专业,学生前两年在海宁卫生学校接受教育,后三年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习,成绩合格后获得大专学历。这些均为本项目的完成提供保证。

五、发挥护理优势专业,努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我们认为,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保证各级养老机构正常运行和入住老人得到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因素。所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直接推动了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有层次、有素养的专业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对老年人身体、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还不够重视,服务水平依然是以关注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加强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开展养老护理员等多类型的社会培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迫切需要。

我院护理专业是浙江省高职高专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将全日制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与养老护理培训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规范化方案的研究,从而带动养老护理人才培训规范化,达到真正的开放式服务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思维,对深化浙西地区老年护理质量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高职护理教育的政策倾斜,借政府之力,创建浙江省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形成创新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其宗旨在于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向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大学,2013.

[2]胡苏云.上海养老服务思路与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2,(12):47-62.

[3]吴敏.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黎汝标.中国养老业的挑战与商机[J].社会福利,2013,(8):18.

作者:崔戴飞 余文富 饶和平

上一篇:银行办事处工作总结范文精选下一篇:党员电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