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中专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师,当把一届一届对舞蹈是门外汉的学生,培养成舞姿优美且能自编自导自演舞蹈节目,能立足社会在幼儿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受人欢迎尊敬的学生,我内心有说不尽的喜悦。现把我平时在教授舞蹈课积累的点滴体会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商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论文 篇1:

职业高中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舞蹈课是职业高中幼师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幼师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舞蹈艺术素质尤其是儿童舞蹈创编能力是其未来适应社会、胜任幼儿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舞蹈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切合实际地精选教材,是达到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条件;根据培养目标,精选好相应教学内容是达到舞蹈教学能力培养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的具备是取得成效的桥梁;艺术实践是舞蹈教学能力形成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

关键字:舞蹈 教学能力 编排能力 创造能力 多样性 学习兴趣

【分类号】J70-4;G652

舞蹈课是幼师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幼师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舞蹈艺术素质尤其是儿童舞蹈创编能力是其未来适应社会、胜任幼儿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一)认识浅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既不同于舞蹈专业院校和文艺团体,又有别于舞蹈爱好者的训练,它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教学。在学前教育舞蹈技能课中,教学、表演、编导是三位一体的。但中职学生对舞蹈课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基本功和一系列的舞蹈组合及成品舞的层面上,课堂上走过场和应付差事的心态比较严重,课后也很少自行练习、思考,这势必对教学埋下很大的隐患。 (二)课时少 目前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一般是每周2节,一学年的总课时不超过72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系统掌握一种民族舞蹈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其他舞蹈门类了。这样一来,学生的舞蹈素养只能是浅尝辄止,对将来要从事的幼教工作也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三)基础差 中职学生生源差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之前不仅没跳过舞,有的甚至连成形的舞蹈节目都没看过。各方面都需要从启蒙入手,难度可想而知。舞蹈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很多学校却没有实习基地。学生不能把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舞蹈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如何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好相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要强,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会跳,还要会编,因此,我们在幼师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用舞蹈风格种类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幼师专业学生必须进行形体基训,学习芭蕾手位和中国古典舞手位,中国民族民间舞,除此之外,还应学习幼儿舞蹈及编舞技巧,只有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的基础上,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内容要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在舞蹈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的练习为辅。在训练腿的软度时,选择压腿和大踢腿,基本功把杆上部分选用,“蹲”“擦地”“小踢腿”的练习。这样安排在一个学年余下的二分之一课时中来进行各种风格不同的舞蹈组合练习,如芭蕾手位与脚位组合、中国古典舞蹈的手位与脚位组合、幼儿舞蹈组合及幼儿舞“动作变化等发展”编舞技法。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选择最具民族风格代表性的,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以学内容重新进行编排、组合,加入丰富的队形变化,改变成新的舞蹈。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能力准备。

三、舞蹈教学能力培养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

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教授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编排舞蹈组合和节目的能力。

(一)基本教学能力培养

首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锻炼手段,促进学习思考,反复实践,臻至成熟。教学课堂提问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的要领、作用、目的、舞蹈术语等,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与艺术的讲解能力。教师把表述技术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技巧语言传授给学生,懂得让学生在不照搬教科书上内容的情形下,用自己的话流利地将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

(二)纠正错误的动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可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进行实例分析比较,辨别异同。通过进行比较,培养了学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对不同的风格认识得更清晰。动作要领掌握更准确。这样也就提高了自我纠错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舞蹈教学能力。

四、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

编舞实际就是音乐旋律下的人体动作编排。结合课堂教学狠抓动作的创编是引导学生迈进编舞大门的根本,在此基础上通过乐感的培养,动作的训练和理论的提高,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的舞蹈基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

(一)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舞蹈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及时赞许和鼓励学生的成就,是活跃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充分体现平等与和谐的,这种平等与和谐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和帮助的融洽关系,不再是那种“教师权威”“师道尊严”的教学关系,学生应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自立、自主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又可以开发储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和潜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舞蹈作品创造的源泉,只有具备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敏锐能力,才能不断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才能创作出时代的精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从观察中找出对比,从对比中找出窍门、找出本质,这样才能把握时代,反映社会与生活,创造社会与生活。

综上所述,切合实际地精选教材,是达到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条件;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的具备是取得成效的桥梁;艺术实践是舞蹈教学能力形成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须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波的内容和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要我们有步骤地坚持这样做,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在创作及各种活动中更好的感悟舞蹈,并最终成为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的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幼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幼儿师范学校舞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舞蹈实验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喜雨

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论文 篇2:

浅谈职业中专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

摘要: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中专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师,当把一届一届对舞蹈是门外汉的学生,培养成舞姿优美且能自编自导自演舞蹈节目,能立足社会在幼儿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受人欢迎尊敬的学生,我内心有说不尽的喜悦。现把我平时在教授舞蹈课积累的点滴体会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优美;舞姿;升华

一、舞蹈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舞蹈教育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的发展,这是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职能。其他职能如:提升社会文明水准,增强综合国立,增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都不过是这一“最重要、最核心的职能”派生物,除了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黑暗的、邪恶的势力都可能利用“教育”来压制、摧残、戕害、泯灭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外,一切进步的、正直的人们都希望教育成为人的解放力量,推动人发展的力量。在舞蹈教学方面我往往采取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能唤起意外与惊讶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开丰富经验系统的教学,也只有能给学生足够的资助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发展的即时感受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里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把个体从日常生活的琐屑与平庸中提升到精神的超越的和行上的层面,从而赋予生命因为遐思冥想和憧憬而秉有的灵动、舒展和充盈,这就是舞蹈教育可以为个体的发展铺就的现实之路。在舞蹈教学中,时常注重把德育渗透到课践中,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人才作为标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有崇高的信念的新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正义感,责任心增强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等方面,作为舞蹈课我都赋予不可缺少的德育内容。

二、舞蹈教学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有促进健康教育,有促进认识教育,还有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情和精神的力量的整体,到尽可能的和谐”。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特别是在人的一生最充沛的学生的时代,若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学生的热爱美、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愿是最强烈的也是最迫切的,通过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优秀的舞蹈动作动之以情,理在情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真、善、美和对假、恶、丑的憎恨,是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愉悦和陶冶在道德上有鲜明的是非观。舞蹈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积累经过熏陶反复陶冶,在不知不觉中日积月累,久而久之,烩铸了美好的心灵。

三、舞蹈课必须注重学生“手、眼、身、法、步”的训练

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最古代和最直接的形式之一,舞蹈的本人是综合艺术形式,舞蹈是以人的肢体活动为媒介,以动觉为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表现艺术,它通过舞蹈的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因此必须注重学生“手、眼、身、法、步”的训练。

手—是形意的舞姿,是舞姿的最大拓展和延伸。

眼—是表现灵魂,是角色内心活动的窗口,所谓手到眼到则体现出一种精神气质和动作韵味

身—是体态,在动作中腰为行动的主轴,也是体现动作韵味的关键。

法—是度,是恰如其分,即多一分为过,少一分则不到位

步—是舞姿形态变换的前导

一个舞蹈的完成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手、眼、身、法、步等进行多次调动和配合,这种情绪式的调动和配合训练时无论是在地上还是空中,也不論是过渡和落地,都必须使连贯和流畅、柔美和完善。另外,在舞蹈训练中还要注意气息的掌握运用,可借鉴现代舞蹈训练中“身韵”练习,使形体动作幅度的大小,速度快慢与呼吸的轻重缓急相结合让气息成为形体动作的韵味之本,从而形成细腻、圆润、刚柔相济,张弛相融的戏曲舞蹈动作风格和韵味。要顺利完成这些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过硬扎实的基本功。如:学生的“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动作的弹性和自主的控制能力和关节的力度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强压”下刻苦的训练才能受到一定的效果,绝不能等闲视之。

四、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

舞蹈在表演中,其内在情感被激发的依据是音乐舞蹈形象是一种随着音乐飞翔的形象,它的激情和体验是蕴藏于对音乐感觉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贯穿。例如:在热身时间便开始播放将会教授那套舞蹈的音乐,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音乐的节奏,教师要带领学生按着每个音乐小节,朗读节拍,从而转换每个热身的动作,随后是学生自行听从音乐小节来转化动作。在舞蹈教学中往往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大方与动作形式、风格相符的音乐来进行训练。例如:朝鲜舞优美雅典,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佛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我选择了一些《大长今》、《阿里郎》、《三只熊》、《布娃娃》、《月儿弯弯》等乐曲供学生练习。蒙古舞讲究跳跃,由低到高的联系旋转都要做的无比轻捷、洒脱,他们都是模仿鹰的姿态,我往往选择一些《梦归》、《敕勒悲歌》、《牧歌》、《草原晨曲》、《森吉德吗》等音乐作为蒙古舞的音乐练习。至于拉丁舞风格更加热情更加活泼是比较流行的社交行舞蹈,这方面的舞蹈音乐就更多。

总之,舞蹈是一门集德育、美育、音乐、文学、哲学、美术等的综合艺术,舞蹈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不能单打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入手,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用一副审美的慧眼细致的观察生活找到舞蹈素材动作的原型来,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艺术班的改造功夫,设计出优美的舞姿与舞段来,反映、展现出生活的真、善、美给人以启迪,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心灵上的升华。

作者单位: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李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晖晖.形体训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4]胡向阳,周学石.音乐欣赏教程(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王忠杰

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论文 篇3:

浅析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对幼儿舞蹈教学的掌握与运用

【摘要】舞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舞蹈对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可以强健儿童的体魄,矫正他们的身形,又能够赋予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他们的个人气质,提高其自身的艺术品鉴能力。

【关键字】幼儿;舞蹈;年龄;教学

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师专业舞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幼儿舞蹈教学,让学生体验儿童表演的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当前不少的幼儿舞蹈教学却没有抓住儿童自身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盲目采取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造成幼儿舞蹈教学的缺失,甚至出现对舞蹈的排斥心理。

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使舞蹈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让幼师专业学生获得更好,更符合实际工作场景的舞蹈体验。既是对祖国的花朵的培养,更是对未来栋梁的熏陶,艺术教育将推动他们的人生发展。

前 言

舞蹈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艺术教育学科,而幼儿舞蹈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幼师专业学生通过舞蹈学习这一形式,开始初步接触艺术美学,了解艺术概念,提高艺术审美,为更全面的个人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幼儿舞蹈与幼儿舞蹈教学的简介

(一)幼儿舞蹈

幼儿舞蹈是指由儿童表演来展现他们生活面貌的舞蹈,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的鲜明特点是:边唱边跳,形象生动。通过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有效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儿童的审美艺术能力,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潜能。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模式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舞蹈能够引导他们初步感受优秀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际调查,我发现不少舞蹈课堂还停留在以灌输技能为主,采取简单,枯燥的模仿式教学课程设置阶段,这样的舞蹈课堂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在有的时候,我们和儿童做游戏,户外运动,去公园玩儿,会发现我们和平时相比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体验孩子的思维特点。蹲下来,听孩子说说他们的童真世界,如果幼儿舞蹈教学能将生活中与他们的环境息息相关的素材利用起来,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模仿小动物的形象,模仿某个常见的生活场景,这些都能迅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给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游戏中教,学生在游戏中学,做到寓教于乐。

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舞蹈的特征

幼儿舞蹈教育应符合舞蹈教师的职业特点,既要懂得跳舞更要懂得如何教孩子们跳舞。结合儿童的学习特点,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带着问题去教学,儿童应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对于儿童来说,无论是哪种舞蹈,无非是要达到强健他们的体魄,培养他们的审美,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样的目的。

(一)韵律期

韵律创始者达古洛兹认为,在儿童期,儿童期做相应的韵律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在儿童期,头脑和身体平行地生长,儿童在2岁半到三岁左右就能踩出步伐,这个时期的舞蹈教学应以培养正确的节奏感和较强的乐感为主,较难的动作对身体发育并不好,因此,舞蹈练习次数应控制在一周一次或两次。处在韵律期的儿童,听到音乐身体会不由自主的随之舞动,但由于小脑发育不足,四肢协调能力有待发育,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避免设计手脚并用,扭腰摆臀等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的动作。

(二)4-6岁

隨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儿童的骨骼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这个阶段可以进行胯的练习,6岁的孩子韧带尚柔软,此时进行芭蕾外开训练会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应进行简单的腰部柔韧训练,如跪下腰,两头起等,为下一步站下腰打下基础。

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时如果家长细心观察会发现,孩子这时明显好带好管了。比如这时孩子会非常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动物的故事,但却对抽象说教不能理解,说明孩子对成人世界的理解还有一个过程。这时教师就要在施教时关注孩子的理解能力了,引导孩子大脑中产生生动、形像的联想。在进行舞蹈教学中,教师可用故事法,儿歌法,游戏法等方式,巧妙地导入课堂,让儿童更为直观地体验舞蹈所表达的内容。

三、如何根据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组织舞蹈教学

(一)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

在儿童舞蹈教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皆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年龄在4—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初上舞蹈课时,会表现出较多的不适应症状,例如哭闹不停,一直说话,频频走神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安抚和调整,但要避免对其进行过多的关注,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去适应课堂。

(二)了解儿童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越小的孩子,精神注意力越难以集中,特别是3-5岁的孩子,注意力往往只能维持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层次的表达舞蹈的形象,做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叉,以不同形式的视觉现象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关注度。

儿童的审美特点决定了他们厌倦旧的,单一的,千篇一律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有所选择的进行教学内容组合。随着儿童年龄见长,他们的注意力维持时间会逐渐增长,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可以在时间和难度上做相应调整,面对较大孩子时,相同的训练内容,尽量采取多重形式,不同的音乐,不同的组合,相同的动作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节奏作对应的变化。

(四)注重不同年龄段儿童实际的认知能力

奥尔夫认为,语言、舞蹈和是一个不能分离的行为,三者同出一源,密切相联。儿童的认知能力往往受限于不同年龄段的实际认知能力,我们要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挖掘,不断激发他们的舞蹈潜力。

结 语

为了更好地解决幼师专业学生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儿童的舞蹈表现他们真正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舞蹈活动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情感的舞蹈表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幼儿舞蹈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杨琦.从技术素质到艺术表达——试论本科舞蹈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02)

[2]白国芬.构建具有幼师特色舞蹈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0(S1)

作者:陈鹏宇

上一篇:固原市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察右后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