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科学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科學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素质教育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www/xunsearch/sdk/php/util/Indexer.php --update --source=mysql://root:09f13542e5a2b6ca@localhost/test --sql="select a.id,a.classid,a.ftitle,a.title,a.newstime,a.titleurl,a.keyboard,a.smalltext,b.newstext,b.writer from phome_ecms_news as a left join phome_ecms_news_data_1 as b on a.id=b.id " --project=wenmishuju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科学实践的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学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实践中,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课堂 科学实践 综合素质

一、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依据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成为新时期教学的共识。在充分调查分析之后我认为其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的设备得到全面更新,在整个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在不断的变革,变革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同时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就是其具体表现。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科学实践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社会实践的外在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讲,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实践能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中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也有助于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科学实践是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外资要求。

二、新时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发展现状

新时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从整体上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我们调查分析之后发现,新时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发展现状如下: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在新时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更新,小学科学课堂所需要的设备得到不断更新换代,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多的资源,在我们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小学科学课堂充满时代气息,整个小学科学课堂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在我们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既有学生个人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制约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新时期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相关措施

新时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积极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从学生入手,以学生为主,以此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我认为在新时期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積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学校要充分利用新时期的多媒体设备,利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对科学实践的重视程度,全面的认识到科学实践的意义所在,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教师,投身科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转变教学角色,提高教师素质

新时期教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教师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则成为教学的主人,在教学中扮演着主人翁地位。在新时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自觉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将课堂交给学生,接受新时期教学新理念的指导,积极使用新时期出现的教学新方法,比如说或合作学习法,等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此外,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层面,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新需要。

四、小结

在新时期教学发展面临新的变革,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用新时期的教学新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从实践出发,对教学新内容进行合理改造,使其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2]孙思唯.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科学课”开放性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大学,2011.

[3]李静.探究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4]徐传兴.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徐晓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指导[D].江西师范大学,2009.

[6]杜晓利.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

[7]王冰.国外课堂提问研究综述[J].新课程,2011,(12).

[8]李玉芳,郝瑞峰.日本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11,(08).

[9]黄伟.中美课堂提问研究述评及比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10]杨德较.小学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小学科学,2011,(06).

[11]刘林,樊敏,彭蜀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12]李丰.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小学科学,2011,(03).

[13]武淑清,吴淑花.当代主要教学模式简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

[14]安静.探究式教学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2010,(06).

[15]王较过,何传杰,张梦琴.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及其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8).

[16]郑友富.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9,(11).

[17]马峰.谈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9,(02).

[18]孟令红.日本小学科学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特征及改革的系统性[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2).

[19]丁邦平.英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实地考察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8,(09).

[20]刘忠政.论教育比较研究法[J].海南大学学报,2008,(01).

[21]杨承印,宁红民.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1).

[22]丁灵巧,丁邦平.学习性评价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J].外國教育研究,2007,(12).

[23]钟媚,高凌飚.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07,(06).

[24]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09).

[25]范永丽.小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8).

作者:郭强

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科学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科學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

引言:一直以来,传统的科学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积累和运算,并且在评判学生科学学科的成绩时,同大部分学科教育一样,都是以分数作为评判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但却大大减少了科学教学的本质目的。科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在科学实验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更具核心竞争力。本文探究了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希望为广大科学学科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强化实验能力

1.端正观念,重视实验的基础地位

在当前初中科学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特别少,尤其是农村学生,因为设备的缺少,导致学生只能学习科学理论,很少有动手实际进行实验的机会。初中科学的学习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类学科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初中科学学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安排一些固定的课时,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际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科学仪器,以及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大量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2.重视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多开展随堂实验

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即演示实验教学,另一种则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即分组实验教学。这两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如果能将二者相结合,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学习。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的同时,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进行实验。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可以规范学生的学生的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在课堂即时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随堂实验的方式,可以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创新能力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创新心理

传统的科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以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与科学有关的知识理论,学生则是以听讲的方式,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长此以往,会导致科学的教学课堂上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自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大胆发言,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高速的发展,市场对于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发广泛,因此,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是极具竞争力的。初中科学教师应通过科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对于科学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在不断的思考与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便会得以提升,这对于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是极具教育意义的。

三、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尊重客观事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日常学习科学学科的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应始终为学生灌输一个理念,即所有的科学原理都应尊重客观事实,如果有疑问,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寻求真理。在课堂上,学生对于不明白的理论或现象,应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或互联网上的实验视频向学生佐证,帮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科学观念。在实际授课时,教师也应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来总结科学理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引用科学史史实,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在以往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很少为学生讲解科学的历史。但其实,帮助学生正确学习科学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更容易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一些科学原理被发现的科学故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学生都学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这样的科学故事可以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科学知识。离开科学史的科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史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学习古今中外科学家对于科学知识勇于探究,打破尘规的精神。通过我科学史的学习,让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的发展,培养科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初中科学的教学在当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练习依旧需要靠大量的习题练习,学生需要注重自己在考试中获得的成绩等。其根本问题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由于考试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无法完全投入于科学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因此,作为一名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日常课堂和生活中每一个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戴文和.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546-547.

[2]朱学献.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2(03):83-84.

[3]黄照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09(2):1.

[4]刘莲萍.关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000(020):225-226.

作者:余勇

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科学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科学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素质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

引言

一直以来,传统的科学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积累和运算,并且在评判学生科学学科的成绩时,同大部分学科教育一样,都是以分数作为评判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但却大大减少了科学教学的本质目的。科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在科学实验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更具核心竞争力。本文探究了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希望为广大科学学科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强化实验能力

1.端正观念,重视实验的基础地位

在当前初中科学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特别少,尤其是农村学生,因为设备的缺少,导致学生只能学习科学理论,很少有动手实际进行实验的机会。初中科学的学习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类学科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初中科学学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安排一些固定的课时,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际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科学仪器,以及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大量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2.重视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多开展随堂实验

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即演示实验教学,另一种则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即分组实验教学。这两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如果能将二者相结合,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学习。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的同时,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进行实验。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可以规范学生的学生的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在课堂即时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随堂实验的方式,可以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创新能力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创新心理

传统的科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以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与科学有关的知识理论,学生则是以听讲的方式,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长此以往,会导致科学的教学课堂上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自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大胆发言,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高速的发展,市场对于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发广泛,因此,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是极具竞争力的。初中科学教师应通过科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对于科学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在不断的思考与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便会得以提升,这对于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是极具教育意义的。

三、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尊重客观事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日常学习科学学科的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科學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应始终为学生灌输一个理念,即所有的科学原理都应尊重客观事实,如果有疑问,要通过动手实践来寻求真理。在课堂上,学生对于不明白的理论或现象,应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或互联网上的实验视频向学生佐证,帮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科学观念。在实际授课时,教师也应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来总结科学理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引用科学史史实,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在以往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很少为学生讲解科学的历史。但其实,帮助学生正确学习科学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更容易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一些科学原理被发现的科学故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学生都学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这样的科学故事可以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科学知识。离开科学史的科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史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学习古今中外科学家对于科学知识勇于探究,打破尘规的精神。通过我科学史的学习,让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的发展,培养科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科学的教学在当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练习依旧需要靠大量的习题练习,学生需要注重自己在考试中获得的成绩等。其根本问题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由于考试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无法完全投入于科学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因此,作为一名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日常课堂和生活中每一个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戴文和.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546-547.

[2]朱学献.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2(03):83-84.

[3]黄照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09(2):1.

[4]刘莲萍.关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000(020):225-226.

作者:余勇

上一篇:经济审计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毕业实习鉴定表(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