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农业产业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城乡融合是指城乡之间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新格局。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与核心,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恰恰是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黏合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服务业农业产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服务业农业产业论文 篇1:

创建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摘 要:区域农业产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常态,创建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区域产业品牌的创建不仅可以提升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还能提升产业价值及产业产品附加值。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通过品牌聚集产业资源功能和品牌价值传导机制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竞争力;机理

在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知识贬值速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周期缩短,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更加挑剔,消费者需求的易变性和差异性趋势变化越来越显著,这些变化及趋势所释放出强烈信号是产业之间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优胜劣汰”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遵循的竞争法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恒久不变的规律,国家农业产业之间、区域农业产业之间以及同属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农业产业之间的竞争莫不如此,可谓是“商场如战场”。在市场竞争失败的区域农业产业可能会面临产业发展形态被迫改变的命运,如沦为其他有竞争力的区域农业产业初级原料供应者,或是长期处于农业产业链底端,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或是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如何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每个区域农业产业生产者、研究者和产业政策制定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创建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因为区域农业产业有没有竞争力,主要是区域农业产业产品消费者“说了算”。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是通过市场消费者消费产业产品实现,而消费者做出选择购买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主要决策依据是品牌。

一、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诠释

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相对性指竞争力是建立在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竞争者比较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比较优势。动态性是指区域农业产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并非保持恒定不变,区域农业产业的竞争地位会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在同类产业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比较优势。农业产业产品消费者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农业产业价值体现是通过市场消费者消费该农业产业产品而实现的,因此,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产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来体现。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度评价指标是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在既定同类产业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该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越强,占有率越低则显示该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越弱。同类型农业产品在某个时点和一定区域消费市场,其消费市场容量基本上是恒定的,如果某一时点上某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越高,其他区域农业产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会相应减少。某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消费者在选购同类型农产品时更偏好于该区域农业产品。为什么消费者偏好于选择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而不是其他区域农业产业产品,是什么因素在驱使消费者做出如此购买决策?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区域产业产品的品牌。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品牌的形成是产业多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系统性复杂的作用过程,因此真正意义的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系统性竞争力。

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的意义

(一)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有利于提升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中国消费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上会有来自不同区域农业产业产品销售,而消费者在购买选择或决策时往往是依据其心智认知和假设,这种认知和假设主要源于之前的产品消费体验,或是受周围人群消费影响,或是知识和经验判断等,这些假设性认知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形成的影印。消费者选择购买此农产品而非彼农产品决策主要依据是品牌,即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的市场信号显现作用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给消费者传递出一种“信任”信号,消费者会认为来自该区域农业产业的产品具有食品安全可靠性,在目前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信任度不高的消费环境之下,品牌所传递出的“信任”无凝是产品市场拓展的利器。另一方面,区域农业产业品牌除了能显现其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之外,品牌还能为消费者提供预期消费体验,如通过消费品牌产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面子、品位或其他消费者所期望的独特消费体验和感受。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信号显现效应会提升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又会进一步强化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市场信号显现效应,从而使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步入一种良性循环。

(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能有效提升产业价值溢余

当区域农业产业被植入产业品牌后,其产业价值会产生倍增效应,即具有品牌的区域产业产品单位平均价值比市场上同类产业产品单位平均价值高,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溢余则为: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平均单位溢价乘于该产业产品的消费总量。消费者通常来说都是理性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购买成本,主要是因为产品被赋予了品牌内涵,消费者所消费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为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品牌消费体验。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溢余是产业产品消费者数量和质量变化所形成的结果,一方面,品牌具信号现显作用,品牌影响力越大,品牌对消费者的辐射范围和扩散效应就越强,在区域产业品牌的驱动下,消费者的数量会呈现出递增形象。另一方面,产业品牌具有价格显现机制作用,随着产业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产业产品的消费群体会逐步向高端化演进,高端消费群体往往对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较低,他们购买产品更多是遵从自己的购买意愿。因此品牌影响力越强,产品品牌的附加值就越大。区域农业产业品牌通过对产业产品消费者数量和质量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溢余。

三、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一)通过品牌资源聚集功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品牌能产生“磁场效应”,聚集产业发展相关资源。收益率是促进资源流动的内在驱动力,驱利性是资本的本质属性。在区域产业品牌的市场信号显现作用下,使区域农业产业获得产业价值溢余,即在同类产业中或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更高产业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在较高收益率的驱动下,促进产业相关资源围绕区域品牌产业聚集:第一,驱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资本聚集。资本是区域农业发展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在高投资回报率驱使下,促进产业外部资本流入区域农业产业,增大了产业资本供给量。同时,原区域农业产业中的企业在获利后,在高收益回报驱使下,也会将产生的累积收益继续追加投资,扩大企业再生产;第二,驱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人才聚集。人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产业的竞争最终是产业人才的竞争,在人力资本较高收益率驱使下,会引吸外部人才流入区域农业产业,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第三,驱动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制度等“软资源”聚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等是支撑产业发展重要软性设施和环境,对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由于区域农业产品品牌影响力提升,容易引起地方政府或更高层级政府关注和重视,赢得更多有利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第四,驱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资源聚集。一个产业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网络系统,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如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业产业,供给产业生产相关生产资料产业等相关产业。在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效应的驱使下,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要素也会加速流向区域农业产业。在区域农业产业品牌聚集功能作用驱使下,容易形成区域农业产业聚集发展的业态形象,而区域产业聚集发展又会进一步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应效。区域农业产业聚集发展能形成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和集体学习机制,能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另外,产业聚集发展还能降低产业交易费用和产业运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产业聚集发展能形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通过内部的有序竞争外化为整体性的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

(二)通过品牌价值传导机制优化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实质上是产业产品消费人群更替和变化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能否获得产业产品消费者支持和认可,所以产业竞争赢在终端。市场消费终端是区域农业产业实现产业价值最为关键的环节,产业在市场终端获取产业的市场价值越高,产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而决定产业价值关键驱动因素是产业品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越大,产业实现的市场价值就越大,产业品牌与产业市场价值的是一种强的正向关系。区域 农业产业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通过产业品牌价值传导机制实现,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价值会通过产业价值传导机制反哺产业链,形成一种良性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价值首先向农业产业链分销环节传递,依次传导产业链的物流环节、生产加工环节、种养环节和品种培育环节以及农业产业链的相关产业生产环节。如果区域农业产业实现品牌价值越高,产业链相关环节分享到的产业剩余价值就会越多,反之亦然。各相关产业链运营环节获得产业剩余价值越多,可投入优化产业链的资源累积就会越多,如进一步拓展产品分销渠道,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改造和更新产业生产设备,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产业等。反过来,随着区域农业产业链相关要素投入和优化,会进一步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最终形成区域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机制。是否会出现市场终端实现的产业品牌价值不会向产业链的前端传递,或是存在价值传导失灵问题。首先,农业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和闭合度比较高的产业,因为农业产业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品质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农业产业链相关性生产要素的选择性、替代性和转移性比较有限。另外,从农业产业价值链分析,最终产业品牌价值的实现,也是农业产业链逐个产业环节价值累加的结果。因此,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价值传导机制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农业产业品牌价值的传导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使农业产业发展向高级化演进。

参考文献:

[1] 张玉香.牢牢把握以品牌化助力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机遇[J].农业经济问题,2014,(5):4-7.

[2] 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

[3] 林升栋,黄合水.区域产业品牌化战略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4-140.

[4] 易正兰,陈彤.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业品牌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2007,(6):37-40.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向明生

服务业农业产业论文 篇2:

城乡融合视域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城乡融合是指城乡之间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新格局。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与核心,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恰恰是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黏合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认识当前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对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城乡融合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这标志着我国的城乡关系进入城乡平等、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与核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恰恰是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黏合剂。因此,探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必要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提供服务的产业,即以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主要投入,将科技、信息、资金、人才等各要素有效植入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与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有效衔接,进而提质增效、提升农业价值。

早在2015年12月国家就首次提出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2]。2017年9月《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3],赋予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丰富的内涵。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的系统政策已经形成。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需要

传统农业生产实行一家一户小农生产方式,土地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农民生产分工不清,专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资讯不灵,农民基本靠天吃饭;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投入不足,农技水平低,生产工具落后,农产品品质难以有效控制,技术附加值低;分散生产与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产业链不完整、市场体系不健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89%,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甚至有的地方出现空心村,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2019年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亿,老龄化水平达到22.5%,未富先老的状况,适龄农村劳动力减少,我国农村面临着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的优势,淘汰小农经营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效解决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问题,农业生产与经营由专业人员(职业农民)负责,通过集中大量采购农资,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通过农业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降本提质增效,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保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效运转的需要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包括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农业多功能体系、农产品产业体系等。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保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效运转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嵌入农业生产过程,促进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和延伸了农业产业链,通过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信息发布,引导、调控农产品供给结构,整合农产品价值链,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避免农产品生产经营结构失衡、价格异常波动,稳定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比较利益,保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效稳定运转。

(三)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城乡融合的重点和基础是产业融合。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首先,通过产业渗透,将高科技产业和传统农业进行融合,将工业文明的成果广泛应用于传统农业生产,以工补农,有助于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发展,进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产业不断渗透,加速了传统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农业产业装备与生产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提升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至未来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亦将发生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其次,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促进农村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投入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为主要特征的中间品,向第一产业的全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和延伸,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整合,使信息、金融、法律、保险、技术创新、技术指导、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服务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中相互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促进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例如,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对第一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产业进行横向整合,可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总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产业渗透、产业延伸、产业重组,能够将现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媒体等要素嵌入农业生产的全程,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管控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的附加值,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农产品的形象和价格,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生产效率,有效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城乡融合奠定基础,这也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四)发展農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土地大规模专业集中经营,从农业生产环节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在就业、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入托、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这些人处在融不进城市、回不去农村的境况,游走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地带。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难免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如何防止新的贫民出现,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是当前亟须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除了进城务工外,要将农村富余劳动力投入到新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使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促进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物流、市场营销等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通过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发展优势、多功能、特色农业,拓展农产品需求空间,不仅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振兴与小城镇建设,而且也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促进城乡融合。

二、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贡献率低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日益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农林牧渔辅助产业总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比例不断增长。例如2010年农林牧渔辅助产业总产值2 554亿元,占农牧渔业总产值3.7%;而2019年农林牧渔辅助产业总产值6 489亿元,达到5.2%。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销售额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4 000亿元。”[4]但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10%—15%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贡献率依然偏低。

(二)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

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起步较晚,但扩张速度较快,呈现外延式扩张发展的局面。近几年,国家为支持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累计投入155亿元。目前,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90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6亿亩次[5]。尽管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布局不合理。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构成看,多数农民从事的是传统农业生产性服务,而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由于知识、技能不足,从业者数量少,行业发展不成熟,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滞后,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引导、调控作用发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市场发展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等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创新不足,而现代农业生产恰恰对现代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旺盛。但由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粗放式外延大发展,低水平服务,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且由于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不足、交易成本高,导致一部分农民缺乏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动力,抑制了对新兴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内部结构的供需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水平不高

我国开展的大规模脱贫攻坚战,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创业。据统计,“农村创新创业规模扩大。2019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人,创办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占到80%,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超过50%。在乡创业人员超过3 100万。”[6]“2020年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更是达到1 010万人,同比增长19%。”[7]返乡农民一部分进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从返乡农民文化水平看,大多数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未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大多返乡农民只能选择进入传统商贸物流服务领域。而农村生产发展亟需的专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依然存在障碍。各类保障机制的不完善,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下乡;缺少各类财税政策的支持,社会资本对乡村投资动力不足。因此,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多在电商、流通、销售领域,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专业化水平较低。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低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投入整体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外部环境配套水平低,一些地区信息匮乏、交通不便,乡村网络、通讯、物流等设施薄弱,许多农业政策难以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严重阻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着力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一)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率

如今,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过去的依附产业变成独立完整的产业,既包括公益性生产性服务业,又包括经营性生产性服务业。当前需要加快培育各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包括国有、民营、合作社等多元主体的生产性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不同服务主体各自的优势和功能,推进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公益性生产性服务业主体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经营性生产性服务业则主体多元化,两类不同性质的生产性服务业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农业生产中,有些农民自己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必须由政府主导,必须明确政府提供公益性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责任,政府提供公益性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如在信息服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疫等这类公益性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责任,责无旁贷地提供权威性公益服务,做好服务与管理。同时,那些经营性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小农户购买生产性服务,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负担重、不经济,可以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方面,惠及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扶持、促进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各类服务组织联手合作、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从而构建主体多元、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形成公益性与经营性互补、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共存共生共享的态势。改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规模小、贡献率低的局面,实现产业互动、良性循环、功能升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二)拓展農业生产服务领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拓展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特别是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首先,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利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平台,建立每日更新的农产品种植、农产品价格等适时动态信息数据库,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服务,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其次,增加农业生产服务的内容,提供农资供应服务,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作业服务等,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为农民提供指导,提供高效服务,降本增效,提高经营效益。再次,提供农产品营销服务。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市场,推广产品标准化、定价市场化、渠道多元化、促销精准化的农产品市场策划与销售服务。构建服务标准体系,如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身份可追溯体系,塑造农产品特色品质、品牌形象,完善农产品仓储、物流服务,打通、拓宽农产品国际、国内多元流通渠道,积极推广农村电商和农超对接的农产品新零售服务模式,促进农副产品特别是鲜活产品快速销售。

(三)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水平

城乡融合关键在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培养造就一批爱农业、懂农业、会管理的农村工作职业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数据显示,农村家庭户主未上学的占3.6%,小学学历的占32.5%,初中学历占50.8%,高中占11.2%,大专1.7%,大学以上0.3%[8]。文化水平低下限制了农民的视野,影响了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因此,在加强基础教育、提升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各类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研究院所、培训机构要特别注重农业生产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农业职业院校的投入,培养职业农民。首先,构建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蓝图,向农业人才培养院校加大投资力度与政策倾斜,制订专项计划定向培养农业生产、服务所需人才。其次,增加农业职业院校数量和专业设置。相对于农村人口比例,从目前人才培养数量上看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人才需求,需要加大农村考生录取比例,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再次,分层次培养农业生产所需各类人才,提高农民综合素养与能力。改革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课堂开到农村中去,培养农业实践创新人才,强化技术能力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总之,我国应加大培养、储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力度,优化结构,提升人才综合素养,以适应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服务素质和水平。

(四)制定各项保障政策,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促进人才的双向自由流动。不仅留住本土人才,更要促进、吸引人才下乡。一方面,通过城乡一体化政策推进,缩小城乡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差距,完善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为返乡创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保障农村土生土长的农业生产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在待遇上鼓励向各类下乡服务人才倾斜,吸引人才,让支农扶农人才下得去、留得住,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智力资本。其次,政府应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给予税收和补贴政策的倾斜,出台税费优惠措施,吸引资本下乡,投资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再次,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业,满足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保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这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在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供应、网络通讯设施建设、物流体系建设等资源要素的投入上向农业农村倾斜,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农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业农产品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和农产品新零售模式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Z].

[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N].农民日报,2016-01-5(01).

[3]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N].农民日报,2017-08-23(01).

[4]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N].农民日报,2020-07-18(01).

[5] 郁静娴.有了“田保姆”种地更划算(经济聚焦)[N].人民日报,2021-02-08(11).

[6]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N].农民日报,2020-07-18(01).

[7] 李慧.打通返乡创业堵点让“领头雁”扎根广袤乡村[N].光明日报,2021-03-17(10).

[8]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0).农村基本情况与农村生产条件[EB/OL].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https://data.cnki.net/Yearbook/Single/N2020120306.

[责任编辑 兴 华]

作者:赵天娥 刘鸿

服务业农业产业论文 篇3:

湾区视域下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发展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核心因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文章以肇庆市现代农业集群发展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重点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机理和路径,探讨了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协作机制。提出需要完善保障产业共生的制度体系,完善支持产业共生的市场体系,建构凸显产业共生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业共生

一、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文献综述

产业集群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其评价机理,历史上不同学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影响力较大的理论包括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产业区位聚集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彭德曼等学者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昆曼的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皮埃尔等学者提出的新产业区理论。除此之外,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共生理论、扎根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等也为国内外的产业聚集研究提供了多角度和多维度的理论支撑。

近年来,国内的研究集中于工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研究学者加大了对现代农业集聚的关注和研究。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李春海等学者认为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邻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姚云浩(2014)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由农户(生产基地)、农业加工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在某一领域结网而形成的组织。依据农业的特点,尹成杰(2006)将农业产业集群划分为种植业产业集群、养殖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产业集群5 种形式。卫华(2020)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制度环境保障。

根据产业集群的特征,农业产业聚集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见表1)。

二、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一)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目前,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雏形开始展现,其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农村经营主体数量及规模扩大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有11家,超5亿元的有3家,肇庆市爱农农业怀集分公司楼边基地等4个单位获颁“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证书,怀集县汶朗镇旭燕农产品种植农场等10个“信誉农场”培育点获授牌,广宁县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德庆、封开、怀集正在积极筹备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体现了现代农业产业链在得到逐步完善。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加深,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截至2020年,肇庆获批了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目前以农业经济占较高比重的有高要、德庆、封开、广宁、怀集等区县,其中,高要区形成了以粮食、南药、水产、畜禽为主的农业集群,德庆形成了以水果、南药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怀集、广宁形成了以蔬菜和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等。

3. 农业新模式新业态兴起

“互联网+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模式兴起,端州、德庆、鼎湖入选了第三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乡村游为各乡镇带来了市场客流,更提升了肇庆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特色产品的品牌力。

4. 农业品牌化建设成效明显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政策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示范社,菜篮子基地等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为越来越多农户及农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引。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形成了包括高要活道梅香米,德庆贡柑,封开杏花鸡,怀集谭脉西瓜,汶朗蜜柚等品牌产品,带动了白马高山茶、德庆黄瓜榨、鼎湖沙浦粉葛等特色产品的发展。

(二)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产业聚集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由于农业收益不高,很多农民弃田进城务工,大量耕地种植地撂荒,现有的种植地产权复杂且分散条块状明显,土地资源的整合和流转在实践中面临着难以克服的障碍,对开展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2. 农业产业链仍然处于薄弱水平

生鲜农产品销售时间短,物流成本高,冷链资源匮乏,也影响了农户和公司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扩大化生产投资,生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不高,出产质量高低不一。同时由于本地种养植规模不大而且产地分散,农产品的供应量有限,也影响了符合资质要求的农产品加工厂到肇庆投资建厂的意愿,导致肇庆的现代农业在销售规模上难再上台阶。

3. 现代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很多有文化和社会阅历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现在在家务农的从业人员以老少为主,或者进城务工人员短暂回乡参与农忙时的收种工作,很多务农人员仍然存在契约精神差,农业种植技术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农业从业人员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由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没有建成,肇庆农业产业没有足够的定價权和品牌溢价能力,加强对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促进肇庆现代产业体系再上新台阶的产业发展目标被越来越多领导和本地学者所重视。

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模型框架

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产业的社会化分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市场与肇庆等粤北山区和大西南各农业大省等供应地的供需对接,加强现代农业产品的供给侧改革,促进肇庆农产品走进湾区,走向世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需要根据肇庆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地理位置特征,自上而下搭建肇庆现代产业体系的框架模型,根据共生理论构建产业集群内部的协同发展关系,通过系统动力学原理打造现代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图1为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框架模型图。

四、建立基于产业共生理论的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

(一)基于协同共生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根据上文中分析的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涉及到了产业链,人才供给和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从而形成了水平共生、垂直共生和交叉共生的三种模式。

所谓水平共生,是指在农业产业发展的早期,农业企业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的关联,农业企业以市场跟风的种养殖决策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相互竞争是本阶段重要特征,企业间的合作意识淡薄,彼此间联系较少,因此,本阶段更多被称为企业集群,农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区域发展环境,地理位置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依赖性极大。只有当处于水平共生阶段的农业企业和“公司+农户”的主体相互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才能使聚集的企业顺利过度到垂直共生阶段。

协同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垂直共生阶段,通过扩大和增加肇庆农业企业的集聚,吸引大量对农副产品有采购需要的企业及机构的关注,采购商基于降低搜寻成本、物流成本的考虑,将会不断入驻农业企业集聚区,逐渐形成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具有地理品牌特征的产业集聚区。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主体不断增多,商业服务不断完善,市场需求不断增多,也会促使聚集区内的企业继续加强相互协作,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产业集群的第三阶段是交叉共生,这个阶段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随着越来越多涉农主体的入驻和创业企业的诞生,农业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剧烈的竞争眼里下,整个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也会呈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本阶段,对政府的宏观管理又有了较大的需求,对包括金融机构,法律机构,检测机构等主体的增值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复合型的农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配套机构的入駐,与集群内原有的企业展开紧密合作,寻求共生发展,从而实现了产业企业从少到多,产值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的转变。

(二)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路径

1. 完善保障产业共生的制度体系

加强农业产业链协同的标准化建设。由于产业集群内需要大量跨企业甚至跨区域间的协作,如果技术规范不统一,不但导致农业产品溯源工作难以开展,对产品的质量、品牌管理控制都有障碍,企业间合作的技术堡垒较高,也影响了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构建。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链标准化工作的应用,农业产业链的标准化包括了产品链的管理技术标准和产品流通的管理技术标准两个范畴。目前地方标准的认定权限也下放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在编制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难度降低,将有利于肇庆在上述标准的编制和宣贯工作的开展。为了降低企业间的合作障碍,特别需要重视企业间信息接口的标准化,减少人为割裂的信息碎片,提高产业集群成员间的信息沟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加强农业产业集群共生关系建构的政策环境建设,地方政府是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产业环境供给者,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环境有助于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参与集群共生系统的积极性,因此,地方政府应着力制定促进产业创新、产业人才供给、产业降本增效的综合政策体系,加强实施政策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加强对基于公平竞争的市场制度监管力度,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聚集发展。

2. 完善支持产业共生的市场体系

鼓励面向产业市场机制运营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农业企业信誉机制的管理,加大面向涉农企业主体的信用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鼓励行业协会担负起建构基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企业信用机制认定责任,帮助农户和企业用较低的成本来化解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行业协会可以采取建构开放式农业企业信誉信息查询平台的方式来激活所掌控的农业企业信誉信息的利用价值,为农业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信誉信息查询服务,从而降低物流产业集群内外部交易的信誉风险,也降低其交易成本。于此同时,还需要增加实质性惩戒制度的应用,有效杜绝违反自律体系和诚信体系的行为发生并由此影响了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利益,也杜绝集群企业中为谋求企业私利为目标的机会主义倾向,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在农业种养环节的市场化配置,提高农业产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的运营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在国务院和广东省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加强对农民的土地进行整合,争取更多的规模化成片种养殖经营模式,规范好耕种地和建设用地的比例和关系,为产业链集群发展创造更好的土地要素支撑。在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加强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集群内的金融服务,在银行利率,财税政策方面提供创新性产品,更多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和社会资本投资肇庆现代农业产业。而在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尤为关键,一方面吸引更多有技术的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的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或担任技术指导,提高现代农业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现有存量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丰富培训手段和渠道,尽快提升现有劳动力的技术、经营和法务能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改革。

3. 建构凸显产业共生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应当建立根植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文化。相同或近似的组织文化和制度环境有助于农业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增进对区域内农业产业集群的认同感,以同源性组织文化来加强农业产业集群成员企业的凝聚力。鼓励在产业集群内通过社会力量建设产业文化博物馆,吸引大专校院与产业集群开展产业文化相关研究,协调地方官媒加大对产业文化的宣传。同源性组织文化的培育和推广,也有利于产业集群在产品标准,服务标准,产品协同开发等方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持续增强区域品牌力和竞争力,又反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利益。

鼓励集群内的企业加强资源共享,实现产品互补,服务互补和市场互补的良性协作共生关系,鼓励集群内企业以节点的形态,在龙头企业以市场手段的指引下形成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农业产业网络,鼓励集群内产业通过供应链竞争的方式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增强市场服务能力。创新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特别是在以肇庆现有传统的农业生产区,加强产业链前后延伸,形成产业内部协作和循环的机制,加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的渗透、扩散和改造,最终形成以种养基地为核心,以加工业、流通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企业聚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王艳荣,刘业政.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结构验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1(10):77-85.

[2]卫华,张派.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J].北方经贸,2020(06):31-33.

[3]许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J].开发研究,2020(05):110-117.

[4]陈嘉,韦素琼,李锋.“共位集群”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演化路径与网络——以福建省漳平市茶产业为例[J].热带地理,2021,41(02):364-373.

[5]韦启红.基于共生理论与供应链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21-22.

[6]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03):49-58.

[7]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03):4-7+79.

[8]周丕东,黄婧. 国内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以寿光蔬菜、定西马铃薯、安溪茶叶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247-248.

*基金项目: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度规划项目(立项编号:20ZC—34)。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阮晓华

上一篇:公司部门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公司安全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