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推动公司上市是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基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机制凸显市场经济特征;同时,其资源配置方式却凸显计划与市场的互动,表现出显著的资源“易得性”优势。因此,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其资源“易得性”优势,构建多元化融资主体,走市场化融资、资本化运营的发展之路。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 篇1:

工业企业融资管理研究

摘 要:融资难是当前摆在工业企业面前的一道发展难题,解决融资问题对于突破企业成长瓶颈、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工业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企业 融资 路径依赖 资本市场

1、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

1.1 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不佳,融资基础薄弱

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注册工业企业共352546个,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2831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经济仍呈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工业经济增长数字的背后却难掩工业企业整体增速放缓、经营状况不佳的事实。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工业企业亏损企业达41842个,占全体工业企业数量的12%,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仍然增长4.3%。而对另一观察指标利润总额的考察,虽然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2%,但增速较之前几个月明显放缓。对工业经济增加值增速的考察也验证这一观点,工业经济增加值增速自2013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4个月增速环比下降,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形势可见一斑。融资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留存收益将很难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可抵押资产状况和风险评价。

1.2 金融机构存在路径依赖,民营企业难获青睐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12月末全国新增贷款8.89万亿元,而同期社会融资总规模约为17.29万亿元,占比51.4%,金融机构仍是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选择。201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余额为28.7万亿,占比约为40%。而国有银行由于体制的原因,长期与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等进行合作,对国有企业的信息掌握更为充分,国有企业背后的政府背景也使得国有银行更加青睐于将贷款投向国有企业,形成路径依赖,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市场下的逆向选择。同时,银行出于收益率和绩效指标的考虑,更愿意将资金投放到房地产等资本需求量大、报酬率高的行业。《报告》显示,2013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余额28.2万亿元,同比增长9.2%;同期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6.6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长速度远低平均水平。2013年全国新增贷款8.89万亿元,而同期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2.34万亿元,占比26.4%。

1.3 资本市场发展迟滞,啄食顺序南橘北枳

啄食顺序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梅耶斯提出,他认为由于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的融资活动应遵循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的顺序,这样才能最佳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规避融资风险。然而,啄食顺序理论建立在美国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基础之上,我国有学者经过研究考察发现,由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等原因,中国企业的融资偏好为股权融资-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对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和改变容易引发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马云围绕阿里巴巴展开的控制权竞争就是股权融资后的遗留风险例证。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实现债券净融资1.80万亿元,占同期社会总体融资规模10.4%,比重偏低。即使是企业融资偏好较高的股权融资方式,也因为资本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将许多工业企业拒之门外。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新增142家(A股、B股),而当年新增注册企业则达到955454家,大多数企业仍然无法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1.4 外部市场环境建设滞后,监管主体责任不清

GDP政绩观在很多时候使得政府的行政行为同市场行为绑架,混淆了政府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地位和职责,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冲动,从而对企业和实体经济形成权力挤出效应。2013年3月份,地方融资平台总体融资规模达到9.3万亿。据有学者估算,2013年上半年社会新增融资有近七成流入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规模的扩张一方面挤占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资源,同时又造成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引发资本面严控,对实体工业企业造成了严厉沉重的打击。同时,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主体,也经常混淆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盲目越界用行政行为干预市场,在短期内确实因监管严格维护了投资者利益,但从长期看却因为行政干预过度而造成监管过严,一方面迫使不少企业转而取道境外上市,一方面造成境内上市企业过少引发投资者盲目追捧而形成股票泡沫,引发股市风险,最终损失的仍是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2、改善工业企业融资的对策和建议

2.1 工业企业应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提高融资能力建设

工业企业应健全产权制度,规范企业治理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同时,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健全风险评估与控制,规范企业财务活动,优化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产出和收益。工业企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营战略,扩大市场范围,向国际市场进军,充分发挥出口融资作用。同时,深挖和经营自身资产价值,注重对企业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建设。随着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商品化,其报酬收益率已经趋同于社会平均收益率,只有无形资产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真正核心来源。企业应强化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的评估,拓宽企业可抵押资产内容和范围。如冶金企业可以抵押特许经营权获取融资。

2.2 鼓励和发展金融中介,创新金融工具

首先,深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相对垄断性竞争优势,使得其在金融业务发展和创新中路径依赖化严重,业务创新动力不足,行政官僚作风浓厚。国有股权比重过大也使得高管权力失去制约,易引发高管金融腐败。因此,应通过股权多元化,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规范银行治理机构和权力监督体系,提高业务创新内在驱动力。其次,鼓励和发展民营银行和其他融资中介。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中小贷规模仅占信贷总额8%左右,银行的信贷支持显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2012年中国民间融资超过3万亿元,推动民间融资合法化,鼓励和发展民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合理运用民间资本才是解决工业企业融资困境的科学举措。最后,探索金融工具创新设计。金融机构应加强同其他行业的对接和学习,创新金融工具,如供应链融资、租赁融资、物流银行、项目融资、无形资产抵押融资等,拓宽融资工具可承载内容,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2.3 发展货币市场,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遵循的是“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发展思路,货币市场迟迟得不到有效推动和规范,金融市场一直呈瘸腿走路的发展态势。利率市场化和企业融资需求呼唤货币市场改革,应积极发展和规范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协议等,加强短期资金融通,强化政策传导。推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和融合,同时针对当前网络时代交易方式信息化、电子化而引起的巨额资金沉淀,应加强对这部份沉淀资金的金融创新和利用,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据估算,当前余额宝规模在3000亿~4000亿左右,吸金能力可见一斑。同时,应着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壮大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规范和完善新股发行、再融资、并购和资本退出机制,推动大公司做大做强。同时,注重“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和建设,鼓励园区企业到新三板市场上市融资,加强政策指引和规范扶持。此外,还应积极推进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促进中小微型工业企业融资。

2.4 明确行政主体权力界限,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明确行政主体权力界限,减少行政行为对市场行为的干预,提高资源市场配置自由化程度和效率。地方政府应明确合理的政绩观,减少通过短期大规模基建投资冲高GDP的经济冲动,转到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赢得长期经济效益的合理经济行为上来。地方政府搭建的融资平台,应减少不必要的基建投资,通过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强对企业融资的对接和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应加紧配套出台和落实相关财税政策,促进银企对接,建设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给予工业企业发展支持。立法部门应加紧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结论

破解工业企业融资难题并不是光靠企业或银行就能单独解决的,而是需要企业、银行、资本市场、政府和社会等共同的参与和努力。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中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规范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同时,企业也应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增强融资能力;金融市场应强化创新和服务意识,共同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康.浅析工业企业发展中融资趋向问题[J].会计师.2013(14).

[2] 依沙提·木台力甫,永春芳.乌鲁木齐市小微工业企业融资调查分析[J].时代金融.2013(15).

(作者单位: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市 650224)

作者:张文伟

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 篇2:

我国航空工业融资体制的改革路径与资源“易得性”研究

摘要:推动公司上市是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基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机制凸显市场经济特征;同时,其资源配置方式却凸显计划与市场的互动,表现出显著的资源“易得性”优势。因此,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其资源“易得性”优势,构建多元化融资主体,走市场化融资、资本化运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融资体制;改革路径;资源“易得性”

文献标识码:A

航空工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投入规模是影响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据考察,欧美强国航空工业企业的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基础研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企业所需投入资金主要通过工业研究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银行贷款、企业兼并或战略联盟、吸收民营资本等多种方式进行筹集,其中发(配)股融资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可见,欧美强国在航空工业领域已建立了市场多元化的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比较而言,我国政府尽管在航空工业领域资金筹集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未能建立完善的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融资规模不足是影响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航空工业企业融资体制进行了逐步改革。

一、我国航空工业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职能是由财政部门承担,从而形成了社会资金以财政配置方式为主的融资体制。从建国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发展和运营资金完全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财政拨款型融资体制虽然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却割裂了航空工业企业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联系,否定了各种预算外投资与积累渠道的存在,缩小了航空工业企业资金筹集的范围和规模,从而导致其融资规模长期严重不足。随着航空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环境的日趋复杂,这种融资体制的弊端日趋显现。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进行了所谓的“拨改贷”改革,使企业资金筹集渠道逐步由财政拨款型向银行贷款型过渡,银行信贷资金成为航空工业企业资金筹集的最主要形式。

实行由财政拨款型融资体制向银行贷款型融资体制的转变,是我国航空工业融资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虽然银行贷款型融资为航空工业企业外部融资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银行信贷约束软化,企业、国有银行不是独立的主体,在没有内在还债压力情况下,我国航空工业企业曾一度纷纷大量举债,结果导致其资产负债率高得惊人。为解决航空工业企业高负债、低效率问题,打破银行贷款型的资金筹集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航空工业企业逐步实行由银行贷款型融资体制向市場多元化融资体制转变的改革。

市场多元化融资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进行资金融通或配置。我国目前航空工业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选择以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融合、利用资本市场这个重要融资平台进行资金融通。

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融资体制改革和融资制度创新的“杰出成果”,是航空工业企业广泛利用社会资本、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产业发展的载体和社会资本的代表形式。自1993年3月深圳飞亚达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来,截止2008年12月底,我国已有22家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其中发行A股公司有16家,发行B股公司有1家,在二级市场配售公司有2家,在港上市发行H股的公司有3家。据统计,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仅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融资规模约为62.06亿元人民币(不含在港上市3家公司),显现出非凡的融资业绩。

当然,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与国外航空工业企业有所不同。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隶属于航天军工概念上市公司板块,其母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辖的国有航空工业企业。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是通过剥离母公司民品生产部门、非核心技术航空军品生产部门及第三产业部门并通过增资扩股组建而来的。因此,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既不同于《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界定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上市公司,也不属于航空运输上市公司,母公司核心资产(尤其是军工资产)基本不上市,其运行机制仍属于国有企业性质。而国外航空工业企业都是整体上市,即包括军工资产和民用资产同时上市,如,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这种操作好处在于,借助军工概念的特殊信誉,军工资产上市可以导致其概念股的“股盘”居高不下,从而能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筹集大量资金。2006年7月,我国国防科工委在《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军工企业应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向军工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实现整体上市,这是做大做强的可行之路”。可以预见,通过母公司核心资产,尤其是优质军工资产的注入,走市场化和资本化的发展之路,将成为未来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具有资源获取“易得性”优势

(一)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机制凸显市场经济特征

航空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大致分为航空军品、航空民品和非航空产品三种类型。寓军于民和以军转民相结合,实现军品与民品的良性互动是现代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我国航空军品历来属于国家战略性和高科技产品,属于国家完全垄断的特殊产品,其产品生产完全按计划经济手段运作,由国有企业独占性供给,私有制企业不允许涉足。因此,我国航空军品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型市场(西方发达国家航空军品主要是由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寡头垄断型私有企业提供,其航空军品市场是垄断竞争型市场,这一点中外国家有所不同)。正是基于产品属性的不同,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可分为军品工业企业、民品工业企业,其中民品工业企业可进一步细分为航空民品与非航空产品工业企业和军民品结合型工业企业。

目前,我国境内完全意义上的航空军品工业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航空工业企业都属于航空民品和非航空产品工业企业及军民品结合型工业企业。由于军品和民品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及发展资金的来源和途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军民品结合型企业实质上是两种体制和两种运行机制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是通过剥离母公司民品生产部门、非核心技术航空军品生产部门及第三产业部门并通过增资扩股组建而来的。因此,可以判断它们隶属于军民品结合型工业企业(如,西飞国际、成发科技、洪都航空、哈飞股份等)和民品工业企业(如东安动力、

力源液压、昌河股份、南方宇航、贵航股份、中航精机等),其经营机制凸显市场经济的显著性特征。

(二)航空工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凸显计划与市场的“双向”互动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方式与一般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具有与生俱来的资源获取的“易得性”优势:一方面,“战为军用、和为民用”是航空工业企业所具有的显著性特征(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不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可借助政府的力量,获取大量社会公共资源,从而保障公司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有偿使用,因此,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对公共资源获取的“易得性”表现非常突出。另一方面,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都是军民混合型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由于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可利用其控股公司(即集团公司)所建立起来的市场形象为其带来良好的市场信誉,获取大量的非公有经济资源,从而使其利益相关者顺利实现其股息、红利、利息等形式的投资回报,因此,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对非公共资源获取的“易得性”同样表现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說,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享有了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路径的“双向”优先选择和计划与市场两种运行机制的“双向”互动,显现出显著的资源“易得性”优势,这是一般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应走市场化融资、资本化运营的发展之路

基于其特殊的行业特征,航空工业具有与生俱来的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结合的优势。选择以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融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融通,是我国航空工业融资体制改革和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因此,航空工业企业应树立“生产经营是实,资本运营是虚,虚实相济”的经营理念,走市场化融资、资本化运营的发展之路。

(二)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应构建多元化融资主体,以提升其融资规模和融资效率 无论是财政拨款型融资还是银行贷款型融资,其融资主体都是单一的。单一的融资主体是影响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融资规模和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多元化融资主体既是实现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市场化融资、资本化运营的选择,又是现阶段提升其融资规模和融资效率的关键举措。如,对于军品的重点型号,由于其投资风险较大,应采取财政性融资渠道融资;对于军民两用技术项目,采取政府适度贴息的政策性银行融资;对于为军品制造技术服务的一般机械加工项目和普通的民品技术项目,采取市场化融资渠道。

(三)恰当运用航空工业与生俱来的资源“易得性”,促进我国航空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航空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机制凸显计划与市场的互动,表现出对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易得性”特征。因此,一方面,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应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资源,促进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航空工业企业要善于利用市场资源的“易得性”优势,运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化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改制上市后公司会面临资本市场的产权约束和产品市场的预算约束,这种“硬约束”该如何协调;资产证券化使公司的产权结构、产权支配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和产权支配方式。

参考文献:

[1]贾伟.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机制的变迁和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4,(9).

[2]姜夔生,金击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航空工业发展长远方针[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5,(3).

[3]刘瑞麟.关于航空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及步骤的探[J].航空科学技术,2000,(5).

[4]毛景立,李鸣,航空工业企业的基本特点研究[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5,(4).

[5]汪本强,江可申.“洪都航空”资本运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3,(2).

(责任编辑:晓 轩)

作者:汪本强 江可申

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 篇3:

当前船舶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 相比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前船舶工业的发展形势并不好,由于船舶工业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运力过剩,企业融资是影响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解决船舶工业中的融资问题迫在眉睫,是提高船舶工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关键。以下本篇就针对企业船舶工业方面的融资进行探讨,分析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融资 问题 对策 探析

随着经济的增长,当前船舶工业中企业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于当前船舶工业在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到解决对策,为船舶工业发展扩展融资渠道,沟通融资路径,缓解船舶工业融资难的弊端。以下就对此做具体介绍。

一、当前船舶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市目前的船舶工业情况来看,造船工业中的船型集中在中小型散货船,船舶作为我市水上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船舶工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从船舶的用途上看,可以分为资源调配运输、旅游客运以及海上运输行业的应用【1】。对于我市的船舶工业中,竞争力日益加大,船舶工业的发展日渐艰难,然而融资作为船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重要。以下就来介绍当前我市船舶工业融资中的困境。

(一)缺乏合理的融资方案

对于我市当前的船舶工业中,在企业融资上大多采取贷款的方式,并且融资中资金来源不足,没有合理的融资方案,融资的可选择性小[2]。在船舶工业的融资管理中,由于船舶在产业链上处于进出口、航运以及造船等,在融资政策上支持不足,并且在融资中还缺乏相应的国家补贴政策,没有合理的融资方案。

(二)融资渠道问题

在船舶工业发展中,企业在融资方面,不仅金融机构自身专业性不强,而且与船舶专业的合作也不密切,因此难以有效防范船舶融资项目中存在的技术、市场与财务风险【3】。在我市的金融机构中,其专业水平较低,并不能针对航运、造船业的特点进行评估,船舶工业中,其融资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融资中应该注重强化专业水平。

(三)缺乏融资主体

在我市目前的船舶工业领域,对于企业融资中缺乏相应的主题,不能为船舶业扩大内需,并没有多少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改善企业融资方式,促进企业融资发挥不到效力,影响企业融资的进行。

二、企业融资渠道

对于当前船舶行业来说,对于企业融资的供给来源,其融资可分为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两种形式。内源性融资也就是内部融资,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内部取得融资资金的方法。外源性融资也就是外部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中包括股票、债券、风险投资以及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间接融资中可以包括银行贷款、保理以及租赁、典当的融资。对于船舶行业来说,促进企业融资进行,在融资渠道选择中应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对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三、有效改善企业融资的对策

船舶工业在金融危机之后,行业进入一个调整期,造成很大的船舶融资缺口,因此为提高当前船舶工业的融资问题,迎来造船行业的新时代,应该改善船舶企业的融资方法。以下就对我市船舶企业融资对策做具体介绍。

(一)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在我市目前船舶行业的发展中,为促进船舶工业的融资,首先应该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规范企业制度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在企业的产权交易、资产重组中,应该扩展新增资金的渠道,转变企业融资观念,借鉴有效的管理模式,实施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消除企业中的融资弊端,明确企业管理制度,使得企业产权清晰,凸显资产重组中的优势集聚,以此来壮大企业规模。

(二)加大企业融资中的政策支持

其次,在提高企业融资中,需要加大政府对船舶行业的经济政策支持,有效确保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对于我市的船舶企业融資中,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融资渠道不畅上,因此为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应该给予船舶工业一定的政府支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疏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中,应该为企业融资提高优势,建立健全企业融资中的相应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建立支持企业融资的贷款担保机构,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对于企业融资,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

(三)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企业融资中,强化信用经济,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可以与投资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融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企业融资中,为企业融资提供信息上的优势,改变传统的选择贷款对象方法,确保融资双方的协调性,使得选择客户与企业经营有良好的沟通,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融资渠道扩展中,应该提高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水平,避免企业在经济服务中的歧视问题,消除信贷政策上的某些束缚与限制,明确支持企业的具体信贷政策措施,强化企业与地方城市信用社以及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关系,营造有利于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良好环境。

(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在我市船舶行业的发展中,对于企业的融资问题,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担保机制,有担保机构准备风险金额度,然后根据业务的进展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步提取准备金,来冲抵代偿支出。企业融资中,实施风险补偿,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提高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降低企业融资风险,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广泛。注意做好风险防范,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企业融资中的金融服务,在企业管理以及银行会计结算中,应该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结合风险管理的要求,有效制定完善贷款管理策略,进一步完善企业贷款管理办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如何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应该针对目前我市船舶工业融资的环境,提高自身实力,扩展造船能力以及船舶应用领域,改善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益,还可以有效缓解船舶工业的融资困境,打造新时期的企业融资方式,适应船舶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关系型融资的价值分析.软科学.2012,07(18):41-42.

[2]丁文茵,张智星.小微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安徽化工.2011,14(12):76-77.

[3]成天鸿.大力发展微型企业 为城乡统筹提供产业支撑.商场现代化.2011,06(34):45-46.

作者:王其军

上一篇:太阳追踪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乡镇老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