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教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中的基本概况、场地设施、师资水平、教学开展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幼儿教育开展体育教学提供有力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幼儿园体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体育教学论文 篇1:

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质量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质量,没有将体育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学;对策

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我国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幼儿园体育教学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当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

很多幼儿园教师都片面认为体育教学的作用仅仅在于增强幼儿体质,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动作。而幼儿家长往往也片面重视智力教学,忽视体育教学。这也导致了幼儿园体育教学往往只重视智育教学而忽视体育教学,或者在体育教学中仅仅重视体育训练,没有挖掘幼儿的体育兴趣。

2.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单一、随意

我国相关法规对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都有明确的规定,幼儿园体育教学不仅包括基本的运动能力和基本动作的培养,还包括跳绳、玩球、攀爬等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和随意,教师很少进行标准的示范,也很少对幼儿的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3.体育教学中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往往都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只能由园方和幼儿教师来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危险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为了防止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幼儿园只好对体育教学进行压缩和限制。幼儿在跑、跳的过程中出汗、碰撞,教师就马上要求幼儿停止活动,回到教室。例如,幼儿园中常见的“猫捉老鼠”“贴人”“切西瓜”“我是小司机”等体育活动中,就会出现运动负荷不均衡的现象,只有少数幼儿在运动,大多数幼儿只能等待。体育教学的教材安排不当,没有给幼儿足够的练习时间,例如,专题障碍合奏平衡木课上,由于课的平均心率过低,幼儿的练习密度很低。

4.幼儿教师缺乏必要的体育知识

幼儿园很少对幼儿教师进行体育方面的培训、竞赛和考核,导致很多幼儿教师缺乏必要的体育知识,对幼儿的运动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不了解,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量、教学强度也难以把握。例如,要求幼儿原地向上跳来触摸悬在绳子上的物体,由于没有及时调整触摸的高度,也没有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体质差的幼儿往往难以完成,幼儿容易对锻炼失去兴趣。例如,通过“我是小司机”这一运动让幼儿练习“钻”这个动作,幼儿教师对于“钻”动作的速度、时间和次数都没有明确要求,对于幼儿平衡能力的锻炼、腰背和下肢灵活性发展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要求。

二、提高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的对策

1.提高对幼儿园体育教学意义的认识

无论是幼儿园、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必须对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予以充分重视。幼儿园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和身体发育,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体育兴趣。特别是让幼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幼儿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将体育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大对幼儿园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研究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工作,幼儿园要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研究,科学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要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基础上研制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合理安排徒手操、健美操、有氧运动、早操、跑步等体育活动。如果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进行室外体育教学,幼儿园可以安排幼儿在音乐室、楼道、阳台和教室里利用体育器材、桌子等进行体育游戏,练习平衡和攀爬,进行传球比赛、球类投掷练习等等。幼儿园体育教学应该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

3.提高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要重视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和锻炼机会,并定期开展体育教学能力评比、

竞赛活动,将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上去。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必要的体育教学技巧,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强度和

密度,在保障幼儿体育活动安全的基础上完成既定的体育教学

目的。

4.个性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

幼儿园要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每个幼儿在体育方面的长处,对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要通过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使幼儿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实

现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目的。

我国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幼儿园要在充分保障体育活动器材和场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

习惯。

参考文献:

于秀,矫祯玉.我国学前体育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

编辑 孙玲娟

作者:罗海苑

幼儿园体育教学论文 篇2: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本文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中的基本概况、场地设施、师资水平、教学开展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幼儿教育开展体育教学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 大同市城区 幼儿园 体育教学现状

新生代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并且一如既往的向前发展,他们必将会成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幼儿阶段是人类的最佳学习阶段,是孩子获取各种能力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儿童的身体健康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很多小朋友的身体质量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心理问题凸显,肥胖儿童人数逐年上升,儿童的视力情况也大不乐观,因此,广泛而正确的开展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大同大学的图书馆查阅现有书籍与资料,通过期刊网查阅与幼儿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章、期刊,得到自己选题所需的研究素材。

2.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基本情况

大同市城区的大多数幼儿园都没有开设正式的体育课程,或者上课形式只是以简单的体育游戏和玩耍来代替,这说明大同市城区幼儿园对开设体育课的关注度还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幼儿园领导对幼儿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二)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场地及器材、设施情况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的体育户外活动场地的配备不完善。幼儿园的塑胶场地少,多数的幼儿园都有草坪,泥土地面占到一半,水泥地在幼儿园中也有较大比例,其造价低且容易维修受到各大幼儿园的青睐,但对幼儿的生长发育确实会造成不良影响,应适当改进。体育活动器材略显单一,大多数的幼儿园有大量将塑料作为原材料的体育器材,塑料方便携带耐用,受到幼儿园的大量认同;滑梯、秋千等运动方式深受幼儿喜爱;水泥和木质的器材还仍在使用,因其成本低所以使用率一直从未减退。

(三)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师资情况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主要是幼師的幼教专业和部分师范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真正涉及到幼儿体育的专业知识却是很少,这就意味着在幼儿园担任体育学科的教师基本都是转型性教师,缺乏专业性。

幼儿园教师性别分配比例严重不协调,性别比例失调本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相对于没有男性教师的幼儿园,应加大招聘岗位,解决这一幼儿教育上的漏洞。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分布主要在21-35岁之间,教师年龄普遍偏小,教育经验不足,教师年龄分配结构不合理。

(四)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组织与教学内容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开展的内容有游戏、技能、舞蹈和球类这四个方面。其中,游戏是幼儿园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技能为幼儿的走、跑、跳、投打下坚实基础;体操舞蹈能促进幼儿的协调、柔韧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近几年,球类逐渐成为各学校新型的开设课程,但大同市城区真正涉及的幼儿园还不是很多,日后还需加强完善。在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上,缺乏专业性的师资队伍,多以游戏为主,在幼儿的价值观中没有形成“体育”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严重阻碍了幼儿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同市城区的幼儿园对开设体育课的关注度不够,随意性较大,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条件差,活动场地面积小,体育活动器材配备不齐全,不利于幼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体育师资缺乏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要为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太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上课内容单一多以游戏和操化动作为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建议

幼儿园应提高自身硬件设施水平,国家、政府等相关教育部门应出台一些文件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大量引进幼儿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大规模的师资队伍培训,科学的引导体育教学工作大规模开展。幼儿园要积极组织体育教师的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对教学大纲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同时联系幼儿本身的特殊性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保证幼儿体育教学工作更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8):34-38.

[2] 曾晓东.转型期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教师问题[J].幼儿教育.2005.

[3] 周生灵.对徐州市市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孙亚青.河南省城市幼儿园幼儿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黄咏松.浅谈幼儿体育教育[J].贺州学院学报.2007(31):25-28.

[6] 崔艳艳,闫庆宗.我国幼儿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07(46):134-135.

[7] 徐彩英.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J].考试周刊.2008(10):231.

[8] 邱赞,孙强.四川省城镇幼儿园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42):28-33.

[9] 任玉梅.成都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10] 许春雷.中美当代中小学体育课程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5).

作者:刘琼

幼儿园体育教学论文 篇3:

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改革探索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体素质要从娃娃抓起,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应以孩子为主,选择适合幼儿园年龄段并且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此提升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究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具体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提供指导。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改革探索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提出,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对体育教育引起了重视。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尤为重要,恰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免遭病害侵扰,还能使幼儿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因此,体育教学活动的选择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式不能过于严肃,应将课程游戏化,内容赋予趣味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效果。

1.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对课程游戏化认知出现偏差,形式化严重

部分幼儿园体育教师对课程游戏化认知不全面并且课堂组织能力较弱,教师在开课前并未就课程形式、时间、内容进行准备,认为课程游戏化不过是幼儿自由活动而已,教师只需在旁边负责孩子安全便是。以此,课程游戏化逐渐变得形式化,并未达到以课程游戏化来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

1.2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活动目的不明确

目前,由于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而学前教育专业并未开设体育相关的课程,这导致幼儿教师在上岗前缺少相关的体育教学培训,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难免力不从心。另外,幼儿教师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教学中难免会存在精力不足的现象,特别是体育教学这种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和体力的课程。在此情况下,为使得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幼儿教师往往会选择随性、盲目的选择体育教学活动,使得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

1.3教学模式生搬硬套,缺乏创新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和兴趣进行设置,这才是促进幼儿体育素质提高的最佳选择。然而,当前许多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就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体育教学活动,而是通过网络或书籍上学到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的安置在教学课堂上。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幼儿自我发挥的空间。

2.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改革策略

2.1 增强幼儿教师体育教学素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幼儿时期,孩子能够从玩中学到很多东西,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这将课程游戏化,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体育意识,从小形成爱体育的意识。在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宜的游戏是最重要的,而这又是基于幼儿教师体育教学素质的,这就要求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素质,幼儿园可以通过集体培训、自主学习、统一考核等方式,不断地提高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素制,使得他们能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周末或者寒暑假,由幼儿园出资邀请专门的幼儿专家开展讲座,为幼儿教师讲解如何对幼儿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课程如何安排;组织相關教师前往其他幼儿园进行学习交流,将更好的教学经验带回来探讨。课程游戏化,讲究的是“源于游戏、归于课程”,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游戏,而是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养成爱运动的喜好,因此,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选择的适宜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游戏化的效果。

2.2 架构游戏情景,开展体育主题活动

幼儿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对体育锻炼的好处不能完全理解。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强制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往往会适得其反,即使幼儿愿意配合,其效果也是很差的。因此,要想使得体育教学效果最佳,就得让幼儿自愿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架构情景,使幼儿融入进来。例如,“袋鼠跳跳跳”游戏,这游戏的玩法是幼儿们站在袋子里,用手提着袋子向前面跳,最先跳到终点的幼儿获胜,在这个游戏情境中,幼儿扮演的是袋鼠,通过蹦蹦跳跳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四肢协调力和弹跳力,另外还能感受到袋鼠妈妈的不容易,从而感悟到父母辛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3.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幼儿阶段通过课程游戏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对幼儿非常有利的,但目前仍存在着多数幼儿教师体育专业能力缺失、对课程游戏化认知不全面,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和目的性等问题,这要求幼儿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提高自我体育教学素制,开展活动时创设游戏情景,使学生融入进来,让体育教学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吴燕华.浅谈体育活动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24.

[2]耿曜.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J].家长,2020(34):54-55.

[3]胡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体育教学的开展研究[J].科技风,2020(28):29-30.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孙晓艳 庞晓瑜

上一篇:扶贫办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培训公司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