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们国土上曾经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西式或欧式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风格,而没有应用到中国传统园林元素,照搬欧美的作品,这些或许已成了一些设计师的手法。其实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取西式之精华,应用中国园林元素,可以有效地满足现代居民的审美观。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的融合,以及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探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它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目前我国园林设计工作中过分注重现代感而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导致园林艺术趋于“同化”,正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汉、绘画、纹样以及色彩、传统符号、植物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逐渐被运用,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对精神需求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是城市园林景观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的进行阐述。

关键词:现代园林;艺术;景观;设计;文化;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意义重大,它将更好的展现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独有的文化魅力,也能提高居住在本地的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内涵。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建筑的重心所在,对于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来说,公共空间就是一个大的集散地。人们在参与园林景观建设的时候应该抓住本地区范围内地域空间的文化属性,这样才能建筑出本地特有的文化地标建筑物。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为城市增添更多的色彩。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的概述

1.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元素

1.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岁月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从本质上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风骨,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世世代代传承和发扬的精神食粮。

1.2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主要是指吸收和接纳传统文化中最为精髓的部分,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它更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它的主要流传形式是图案。千千万万个传统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它们相辅相成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两者的相互融合

随着中国国情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更加受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融入园林景观中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如何不被新潮流所吞噬也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紧紧抓住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在形式表达上贴近传统文化的涵义并及时的注入新概念、新理念与新方法的运用和结合。使园林艺术充满时代意义。

2.汉字的运用

汉字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交稿的文化内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计中。现代园林设计者重视汉字的运用,通过汉字的使用来表达景观的名字、解释说明、营造意境等,也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园林景观更具有灵魂,具有文化代表性,审美价值极高。

3.传统绘画的应用

中国穿越同绘画重视对画面结构的设计,与其园林景观的建设布局极为类似,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对绘画的应用是景观建造环境得到高度统一。

4.传统纹样的应用

中国传统纹样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间的流逝,纹样也在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园林设计者更加强调对传统纹样的研究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5.传统色彩的应用

中国传统色彩极具代表性,设计者通过色彩的搭配可以更好的是景观和谐统一,传统颜色在景观中的运用可以为尽管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

6.传统符号的应用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较多,形式也十分多样,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设计师者应充分运用传统符号元素,通过符号的形变来完成,这非常符合当代潮流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给园林景观的设计者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园林设计者应该更注重文化的积累,寻找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的切合点,将时代的发展潮流与历史文化进一步的进行融合,创造出属于我国自己的现代园林景观作品。

抓住传统文化的本质,重视现代文化的累积,更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将这种养分结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上,赋予现代园林景观作品独特的灵魂和精神。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所创造出来的景观作品才能不失风格,更具代表性,在世界舞台上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1] 刘晓月,王嘉楠.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景观意象及其理念渊源 [J] 宿州学院学报2017 32(8)88

[2] 陳永.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J] 大舞台2015(9)86

[3] 吴曼.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J] 福建茶叶2017 39(4)260

[4] 纪繁芳.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492

[5] 俞昌斌.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 空间营造 [M] 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 闫媛媛.唐代文化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2(11)93

作者简介:

李武峰(1997-)男,汉族湖北省襄阳,学生,在读本科生。单位:荆楚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与设计。

作者:李武峰 胡西禹

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论文 篇2:

现代中式园林景观元素的设计应用探讨

【摘要】在我们国土上曾经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西式或欧式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风格,而没有应用到中国传统园林元素,照搬欧美的作品,这些或许已成了一些设计师的手法。其实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取西式之精华,应用中国园林元素,可以有效地满足现代居民的审美观。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的融合,以及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中国传统园林元素;景观设计

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中国的现代园林。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才形成了现在的“新中式”。 在其酝酿之初,设计师们一味的单纯的仿照我们传统园林的形式,却缺少了自我的创新及没有能都符合现代人的胃口。而后,又出现了另一个与之前保守派完全不同的派系,就是那些追逐纯粹的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们,他们极力的宣扬西方的思想,设计上完全崇尚欧美的手法,虽然他们摆脱了保守的束缚,但是也没有能够很好的在设计上做到游刃有余,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

在吸取了之前的对于中国园林未来发展道路的摸索和经验的总结,之间出现了对于新中式这个概念的初步尝试。但是,这个时期的尝试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理论系统,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所以,这个时期的新中式园林还徘徊在单纯的仿照的贫路口。第 一方面,设计师缺少对现在的社会环境的深刻解读,而是对于那些古代遗迹花费大量的资金去仿制,不懂得根据异地异境的不同情况去建造适应当地的景观。第二方面,关于景观小品,设计师们简单的采用单方面的提炼,取其形,却忽视了其本身应该包含的深厚的文化意义。第三方面,设计师们将中式与西式相结合,但这种结合只是简简单单的搭配在一起,例如只是用了一个中国样式的壳子,其他的建造的方法全是西方式的。这种结合的产物,除了商家为了增加搏头来敷衍消费者,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大,缺少新中式园林应该给消费者带来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感。

新中式园林,扬弃结合,去糟取精,不会过度的沉重,亦不会过度死板。一切都从摄取精华出发,传承了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最能体规中国传统美的颜色的配置和图腾的意象。并且使现代的流行元素放置到美学的角度去为创造出亦时尚亦经典,亦古朴亦流行的中国园林。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园林艺术,对于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对于美的要求都能有效的满足。

二、项目概述

某项目主要特色是借用了江南园林及民居院落中的设计手法,吸纳了江南古典园林、徽派传统民居等众多中式建筑的精华,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式建筑特色的居住环境。

江南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艺术体系,是独具特色的居住建筑群体(古典园林很多手法是共融共通的,但是南北又有很多区别。由于作者所限,本文所列举古典园林仅限于苏州园林)。古典园林所创造出的典雅潇洒的风格,如诗如画的意境是融合了建筑、绘 画、文学、戏剧、书法、雕刻等各門艺术的成就。其具体的创作手法主要体现在布局、理水叠山、建筑形式、花木植被四个方面。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对比分析项目对于古典园林及传统建筑的处理手法的借鉴,及其在现代居住区中所营造出的意境。

三、布局

江南古典园林集合了富贾文人对于城市居住的优厚物质条件和山林意趣的精神享受。因此古典园林是一种既有居住功能,又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有限的空间中体现众多的内容并非易事,所谓“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古典园林一般采用这些处理手段:划分景区、观赏路线、深度和层次、空间对比和衬托、对景因借等手法。在项目中可以看到这些经典手法的运用。

1划分景区,形成不同景区的空间对比和对景因借。

江南古典园林一般都将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亭台楼阁环山绕水,形成不同的趣味中心。

居住与商业之间的水体本身即为重要的景观带,通过与住宅和商业广场的渗透形成中心景区,同时又划分了商业和住宅两大功能空间,结合内部局部环境的设计,形成主次、动静、开敞和封闭等不同的空间体验。

2设置路线,体验空间的对比和层次。

古典园林善于组织观览线路,将空间节点联系起来,或高而登楼上山,或低而过桥越涧,或处境开朗、或较为封闭,或可远眺、或可俯瞰,或室内或室外,使所处的环境和景色富于变化,各有特点。所谓“移步景异”,实为组织路线的功劳。至项目的景观设计中也很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在商业区布局中设计者通过雨路、连廊的引导,门洞、漏窗的因借形成如古代商业街巷一般的意趣盎然的空间层次,而每处小广场也因主题和景观的变化而各具特色。

四、理水

叠山理水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手段,本段略去叠山只分析项目中的水体设计及手法来源。

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山谷、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阁形成不同景色是江南造园的传统手法。己取其宁静广阔与庭院小景的对比之意。这在景观设计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江南园林中的水体能够给人以或宁静悠远,或纤回盘区,或深邃古朴,或生动自然,是因其对于水面、池岸的处理。

五、花木植被

花木是组成园景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古典园林中花木混合配置,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建筑命名亦常常与植物相关,例如荷风四面亭、听雨轩、碧梧栖凤更是体现园主的文化内涵。现代建筑中的花木植被难以与私家园林相提并论,植物配植更多的作用是衬托建筑,强调意境。项目中植物多在宅旁、岸边以及户内庭院的花池盆景,以竹、苇多见,以满足现代居住者追求所谓“清、雅”之精神需求。

六、建筑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或者说传统徽派建筑中的建筑意象的组成包含单体建筑、建筑群体组合(庭院)、建筑装饰、室内陈设等多方面内容,色彩、洞口、铺地、题匾众多细节无处不在体现居者的文化气息和精神追求。

项目中可以看到白墙黛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清砖的步行道、密集的青竹林、天井绿化、不可窥视镂空墙、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及多孔墙、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等众多设计手法得到了运用。

1色彩。徽派建筑和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多用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瓦顶、灰色门窗框,反衬植物,在阳光下形成素净明快亲和自然的色彩。

项目移植了古典园林的建筑色彩,白色的墙身,黑色压顶,黑灰的金属屋面,灰色的玻璃、漏窗,灰色的斩假石勒脚,营造出了清幽高雅的居住环境。商业部分则辅以褐色梁柱、中国红的招牌,活跃气氛。

2漏窗、空窗

漏窗、空窗是古典园林中的极具变化的元素,与墙的结合是空间既能分隔又能相互显现,富于层次;与建筑的结合又能起到借景框景的作用;本身漏窗变幻的光影效果也往往起到点睛的作用。

3铺地

古典园林的铺地形式多变,条石、方砖、卵石、“花街铺地”辅以图案变化,行走园中,偶尔俯首也是意趣盎然。项目的地面铺装设计者也发扬了传统建筑中的这一特点,在园中散步可以很明显的体会到与普通居住区的区别,不同的广场地面铺装均有区别,开阔处条石、木条板简单明了,小景处卵石、立瓦别有风味。

七、结语

到此处,本文从苏州园林和徽派建筑对比项目的景观设计,浅要分析了四点,简述了一些传统手法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对于项目的设计者的初衷难以准确完全的表达,而谈及古典园林和传统建筑更是肤浅微薄,无法论及其一二。只算是自己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小结。

作者:李淑凤 刘燕

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论文 篇3:

北海市人居环境中的文化体现

摘 要: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的树立,本文通过北海市人居环境的调研分析,提出景观设计元素的提取、归纳、整合和运用的基本原则,进行地域气候因素、植物配置原则和植物特性的分析,提出北海市居住区应该把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才能打造舒适的,文化氛围浓厚的特色居住小区。

关键词:北海市;人居环境;文化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体现尤为重要,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北海市文化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在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把握安全性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合理的植物配置,以及整体设计效果和设施的相互配合,才能科学合理,方便实用。

1、北海市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设计

北海地处亚热带海滨,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春旱、低温阴雨、暴雨、寒露风、霜冻,台风10级以上每10年6次。每年7-9月份会遭受非常频繁的台风袭击。让人记忆深刻的是2014年7月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给北海的城市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2014年7月19日,台风“威马逊”袭击广西北海,狂风暴雨将城区搅得一片狼藉,树木、广告牌、公交站、板房等均被摧残。小区绿化植被、景观构筑物、建筑门窗等等遭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破坏。这给我们的景观设计带来了反思,在台风频繁的小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如何做到设施设备的安全、织物植被的抗台风能力、暴风骤雨的排水问题等等,这时我们设计要面临的问题。

2、北海市小区景观中绿植配置

北海地处北部湾东北岸。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26′~21°55′34″之间,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167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11千卡/平方厘米。总体来说光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要做到防晒能力强,根部发达,遮荫效果好的植被,主要要求有一下几点:第一,草皮要做当抗旱,四季常绿,适合人们卧、躺等休闲方式。第二,灌木要多花,气候适宜,大多数植被花期长,一年多次花开花,如,三角梅、红继木等。第三,乔木要做到整体绿化高中低空间设置要合理,遮荫效果好,根系发达,抗台风的树种,如:樟树、小叶榕等。

3、北海市小区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体现

(1)文化理念的融入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区设计中,除了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设施外,重要的是要有精神层面的体现。文化理念的文化景观论是人地关系理论中一种主张。小区文化景观包括景观设计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地区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如:设施设备、建筑、人物、植被、道路等所构成的复合体。

小区文化景观主要是协调景观与人的共生,认识景观的主题,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决定的文化的体现。我们通过设计,如何表现人们的审美、文化层次、文化品位所追求的这种文化性,这才是文化景观设计的重点。我们要点差、研究和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风俗、地域文化设计相应的,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景观体现出相应的文化内涵。

作为北海的小区景观设计,整体的文化理念的体现还是非常缺乏的。通过北海市部分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研究,主要有西部冠头岭《嘉和·冠山海》、北部外沙《北部湾1号》、南部海滩《海泰别墅区》,重点是开发速度较快的银海区《海岸华府》、《天宁新城》、《东峰世纪城》、《天赐良园》、《恒大·御景半岛》等小区的文化植入和文化展现等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北海市以上8家小区的景观设计中,中式传统文化有1个,豪华现代偏欧式的5个,北海地域文化有所体现的1个,低档次无特色体现的1个。整体来说,高档小区整体普遍偏向欧式+现代的豪华型社区景观,广西北海市“嘉和冠山海5 期海德堡”总占地面积达到31700平方米,容积率为3.79%。项目位于北海市冠头岭区域,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此方案在北海市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设计脱离本土气息,没有传统文化的运用。如此这些高档的社区景觀可以符合少部分人的审美需求,但是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一种缺失。“东峰世纪城”等更多的低档次社区造价低廉,无文化特色,设施缺乏。所以,在北海的居住小区引入传统文化和本土的海洋文化等是提高人们的审美,地域文化理念非常重要的一环。

(2)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

作为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因此文化元素的提炼和选择是设计的重点。作为北海市本土文化主要有北海市殖民老城、汉墓文化、疍家文化、热带海洋资源等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整合选择设计元素的主要手段有:第一,本土元素的整合和选择;第二,文化元素的提炼,概括表达问题;第三,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

在设计中文化元素的选择和整合上面,北海地处北部湾之滨,滨海元素和海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印象比较深刻,而且植被主要是手海洋气候的光照、气温、雨水等条件的影响,因此,正常情况下应该选择海洋元素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

景观设计文化元素的提炼方面,要运用符号学来提炼、提取其中本质的含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赵毅衡给出了符号的定义,即“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在设计中,我们要分析元素符号本质的意义,总结得出相关设计文化符号,把握海洋文化最根本的元素意义。进行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进行文化符号的提炼、提取、分析总结。然后明确所设计提炼的文化符号在设计中的表现的文化意境。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在北海市小区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传统,继承和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扬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文化内涵建设,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安静团结,和谐发展。在设计过程中,提出可行的、科学合理的、适合北海市旅游生态城市发展的小区文化景观设计方案,以此改善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缺失、品味低端、文化内涵偏离等显著问题;提炼提取相关设计文化元素,让文化元素融入小区景观设计,文化元素只有和景观功能相结合,对其形象化,进而景观化,才能科学合理地表达,并使其融入自然,能够得到人们认同。

参考文献:

[1] 向鹏成 朱海东,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J],2011,07

[2] 董国宁 吴丽萍,广西北海度假型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初探,中国园艺文摘,2016.09

[3] 疏良仁,城市形态构成与特征塑造──以北海市为例[J] 城市规划会刊,1997.06

本文是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Y2015YB552,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王文刚

上一篇:执行力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局计划生育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