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从中国推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取得的可喜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农村,特别是在中国为数不少的偏远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依然面临着众多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往往又会使农村教育改革陷入种种“尴尬”之境,即难以顺利推行。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论文 篇1:

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摘 要: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职业学校、教师的认识发生偏颇,职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杂乱无章。为此,学校应转变观念,发挥学校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帮助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村学生的生活教育,开展亲情活动,重视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反馈、监督、评价体系,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作者简介:钟美珠(1971-),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谢云天(1980-),男,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巨大变化对农民家庭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村青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农村和国家发展的未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家校合作是密切二者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家庭和学校两个社会组织的合作。如今,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问题。从我国已有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来看,多是研究中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研究职业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非常少。那么,农村职业学校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如何?学校在其中应有怎样的作为呢?

一、农村家校“两张皮”,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人的教育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其中,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赖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离开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都无法培养具有完整生命的大写的人。然而,现实社会中的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彼此脱节,存在着严重的“两张皮”现象。

(一)农村职业教育一边倒,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现在,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奔赴城市寻求工作。这些农村劳动力在发生角色转变、改变生存方式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他们的子女有很大一部分留在了农村,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来说,来自父母一方的教育变得越来越缺乏,对来自父母的爱的渴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虽然这些孩子的身边还有爷爷奶奶等祖父辈,但祖父辈们多是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很少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即使想关注,也是有心而无力。有些职业学校学生的父母虽然留在家乡,留在孩子的身边,但是他们要么因为农事或工作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要么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情,教育的责任完全应由学校一方承担,家长没有任何责任。而且,由于许多农村孩子的家长自身学历偏低,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只关注子女的成绩,而不关注子女的学习过程,只关注子女成绩册上的评语,而不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和动态发展。许多农村学生因为学业成绩较差考不上高中或大学才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或职业学院。有的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习已经心灰意冷,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许多学生因为这些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被家长漠视,也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

(二)职业学校认识有偏颇,避开家庭谈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和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它以“农”为本,服务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1]。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就是拼命学习,掌握技能,离开农村。在许多人看来,只有那些“问题学生”或“学习困难学生”才会就读职业学校。于是,学校教师即使联系学生家长,也只是谈学业成绩,谈如何帮助孩子就业,而很少交流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

尽管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农村职业学校大班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负担猛增。他们疲于应付备课、上课,只知向学生教授职业技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和学生的家长建立起联系、如何和他们建立互动与合作机制,也严重缺乏沟通的有效渠道。而且,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不懂教育规律,根本没有能力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三)合作虽有但杂乱,成效微弱待提高

沟通是合作的前提。没有沟通,就无法实现合作。目前,农村职业学校家校沟通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限于家访、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即使是这些形式,也是收效甚微。多数农村职业学校家访的对象和次数极为有限,多是针对问题突出的学生或经济非常贫困的学生。

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开家长会多是限于开学初,即新生入校之初。有的根本没有开过家长会。而且,出席家长会的多是学生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时,一些三四岁的幼儿也会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到家长会上。家长会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无法实现教育的预期。即使是电话联系,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简单交谈之后便匆匆结束。许多时候,双方都不知所云。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合作缺乏计划性和整体性,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而科学的学校、专业、班级、个人、家庭的合作体系。家校合作的时间不连贯,内容也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在极为有限的家校合作里,学校一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学生家庭一方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合作是单向的,而没有双向沟通和互动,也就是说,与其说是合作,还不如说是填鸭式传达。合作的话语权被学校一方牢牢掌控着。对于合作的时间、形式、内容等,一味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出发,而没有考虑学生家长的内心需求和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二、引导农村家庭教育,职业学校大有可为

面对农村家庭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弱化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作为拥有知识优势、环境优势以及传播优势的学校,有责任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成功的家校关系、教师和家长关系所带来的正面效果主要有十大方面:提高学生学业/智力/协作/阅读的成就;使学生更健康愉快;提高上课出席率;改善家长和学生对课堂气氛的观感;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更积极;学生更愿意去做功课;增加家长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提高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愿望;家长对教师更满意;更有效处理扰乱行为,加强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能力[2]。要实现这些效果,职业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有所作为,必须成为家校合作的引导者。

(一)转变观念,平等对待,营造教育环境

态度决定成败,观念引导态度。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导层抑或是普通教师,应通过学习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升,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积极树立平等意识,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家长,并与家长进行换位思考,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努力营造平等、尊重、互动的教育环境。要知道,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家校合作的效果和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在良性教育环境里,家校双方开诚布公,真诚合作。相反,双方的心理间隙会南辕北辙,越拉越大。例如,当学生家长到学校找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询问学生情况时,学校一方应尽量把谈话场所安排在人员相对较少的地方,尽量避免因为人多而给家长造成的心理压力,尽量缩短学校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灵活安排谈话场地,即使在教室里也应该考虑桌椅的摆放和教师所站或坐的位置。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说的话就是“圣旨”的家长会模式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学校一方必须明确,学校领导(或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合作关系,其合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促成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科学定位,积极引导,开展深入合作

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不教,每一位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都应该积极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目前的教育改革、社会现实、个人成长等因素要求教师不能停留在教书的层面,而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而且,由于家校合作在整个教育中的特殊性,教师应把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以及农村家长心理特点等纳入到自己专业发展规划的考虑范畴之中,明确自己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中的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针对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和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对农村学生的成长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读书会、经验交流等形式丰富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内的知识,提升其与家长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丰富其专业素养。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的家校合作才能深入,农村家庭教育的局面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双向互动,加强教育,建设家长学校

家校合作对农村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家校合作的形式理应双向互动,努力营造融洽的沟通气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互相配合、相互信任、互为支持、共同促进,其中学校教育应处于主导地位[3]。虽然一些地方的职业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但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意义,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家长学校,应该配备专职教师,设定固定的教学场所。在职业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定,根据农村学生家长的需求和心理特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当然,农村家长学校并不一定就局限在农村职业学校的校园之中,也可以进村入院,或是在村镇集散地建立咨询点,把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对家长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开展家庭教育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家长明白,家长参与教育对子女有以下影响:学习成绩提高;自信心增强;逃学率减少;孩子和家长对班级以及学校气候达成共识;拥有积极的意识和行为;更愿意做家庭作业;孩子和父母共处的时间增加;孩子有了更高的学业期望[4]。根据农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开展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讲座,或是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面对成熟的、有着良好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成人学习者,学校完全可以打破旧有枯燥框架的束缚,采用讨论、座谈等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5]。至于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少讲授纯理论的知识,而应既有理论更有实际,要着眼于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发生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做到深入浅出。而且,要在农村家长学校中着力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对于农村家长委员会委员的选举,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认真考虑家长委员会委员的人员构成,使之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活动能力及号召能力。农村职业学校校要紧密依靠家长委员会联系每一位学生家长,给予家长委员会参与教育的充分权利,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功效。

(四)亲情渗透,满足需求,营造爱的氛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工作,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与之伴随的教育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农村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认真分析和解决农村教育的新问题,有责任认真分析在农村儿童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道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不难发现,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因素的严重缺失,即爱的缺失尤其是父母之爱。在农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少。因此,农村职业学校应积极扮演爱的使者,或是充当孩子和父母之间爱的桥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亲子活动,积极搭建“一天一日记”、“一周一电话”、“一月一书信”等饱含浓浓亲情的爱的平台,不断滋养农村孩子和其父母的心灵成长。为了进一步提升亲子活动的成效和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针对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成立亲子活动中心。亲子活动中心负责各种家校合作活动的筹划工作,如家长开放日、家校联谊活动、家长教育、亲子游戏等,以培养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为家校合作创设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从而有效避免相互间的抵触、敌对情绪[6]。亲子活动中心和家长学校彼此互补。二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融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利于将家长集中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联系生活,挖掘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对于农村职业学校一方来说,由于掌握着较为明显的教育资源,其在家校合作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一边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教育,一边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正是因为学生是紧密联系着家长和教师这两个教育群体的中间力量,所以教师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做好家长一方的教育工作,更要做好学生一方的教育工作。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既要像师长一样教授学生学科知识、为人处事的道理等,更应像朋友一样彼此尊重,真诚沟通。对于有着特殊家庭问题的农村学生,教师应格外照顾和关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更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面对广博的农村职业教育天地,要积极挖掘教育资源,创设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实践“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家访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或是走过场,而应有计划地走访每一位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联系学生家长,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家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学生,学校可以综合家长委员会、村委会等教育力量加大对农村学生的监管力度和教育力度,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六)提升成效,注意反馈,构建评价体系

在对农村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家校合作过程中,有效而及时的反馈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合作的效果。反馈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只有及时反馈,家校合作双方才能准确获悉彼此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互通有无、实现预期目的。在反馈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及时传达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的信息,可以深入了解家长的内心需求,及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差异,家校双方可以及时调整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手段等,及时弥补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而且,有效而及时的反馈能够保持学校和家长持续合作的积极性,创设最佳的合作环境。除了反馈之外,构建完善而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农村职业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学校这方来说,可以参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家校合作的成效,科学评价每一位参与家校合作的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石秋香,李建英,马伟娟.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58-160.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4.

[3]吴伟英.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33-35.

[4]杨天平.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美国职业学校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外国职业学校教育,2003(9):11-141.

[5]何非.职业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

[6]李飞,张桂春.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J].教育探索,2006(3):49-50.

责任编辑 秦红梅

作者:钟美珠 谢云天

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论文 篇2:

中国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尴尬”与“希望”

自从中国推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取得的可喜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农村,特别是在中国为数不少的偏远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依然面临着众多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往往又会使农村教育改革陷入种种“尴尬”之境,即难以顺利推行。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首映的数字电影《孔二皮进城记》集中反映了农村教育改革推行过程中的这些“尴尬”,是关注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为数不多的影片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不仅如此,导演王加宾还别具匠心地让广大观众从影片主角——农村代课教师——孔二皮的出色表演中看到了在经历重重困境之后的农村教育改革必将走向成功的诸多“希望”。这也正是影片振奋人心的正能量之所在。

电影是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反映。一部好的影片,必然是能激起广大观众在观影之后能联系实际,关注现实,思考社会与人生,并为之承担应尽的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才不失影片的宣传目的和教育价值。《孔二皮进城记》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让观众们情不自禁地为当代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尴尬之境深感担忧,同时也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希望之花颇为期待,随之油然而生的是每个人对新农村教育改革应该赋予的一份理解与支持,还有肩负的一份责任与应尽的一份力量。

一、影片反映出的新农村教育改革推行过程中的种种“尴尬”

本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就是一部反映新农村教育改革题材的影片。然而,导演的巧妙之处就在于:通过细节渲染出农村教育改革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于不起眼处着笔,以小见大,但却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经历,把观众引入对乡村教育困境的回忆或现实了解之中,让每一位有教育兴邦之责任心的人不得不直面农村教育改革的“尴尬”。

(一)尴尬之一:农村民办教师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双重老化与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要求格格不入。

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农村代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考核。培训课上,培训英语的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句简单的英文:How are you? (你好吗?)和How old are you?(你多大?)结果没有一个代课教师能识得其意。即便是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挂在嘴边的孔二皮也回答成了:咋是你?咋还是你?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中,这些代课教师无视考场纪律,舞弊表现比起他们自己的学生估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难怪当年纪轻轻的监考老师发现一位年近退休的代课老师翻书照抄还矢口抵赖时,气愤之下从这位老师的桌洞里拽出“赃物”并指着他大声斥责道:“难道你就是这样去教你的学生吗?我真为你感到羞耻!”没想到这位舞弊考生还恼羞成怒地反唇相讥:“你不就是个科班出生吗?有什么了不起?我孙女儿都比你大,你竟敢用手指着我的鼻子训斥我!”他们中多数已经白发苍苍,而且牢骚满腹,打心眼里就排斥这场专业培训考核,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已经无法完成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他们尤其对英文一窍不通,更糟糕的是他们根本就不想学英文,认为它完全没用,如此狭隘眼界和不求上进的心态怎么能胜任当今时代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呢?所以他们考试的结果,根本没有悬念,当然是名落孙山,等待清退。作为一部写实的电影,此情此景自然而然让观众联想到许多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一些代课多年的教师有课上课,没课务农,他们本来就文化不高,知之不多,而且常年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更谈不上教学改革和创新了。社会在进步,如果人还在原地踏步的话,那注定是会被淘汰的。试想,这种状况又怎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呢?[1]

(二)尴尬之二:清退民办教师的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村委零宣传和蛮执行的矛盾。

培训考核后不久,县教育局就发来通知要清退农村代课教师。老村支书也许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也许领导工作水平有限,总之,他没能给予孔二皮合理的解释和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是简单地说“清退就是说你没有资格再当老师了。”这让孔二皮觉得格外委屈,他委屈的不是别的,他觉得自己在村里当了15年的代课教师,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自始至终热爱教学,热爱孩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现在被清退的理由竟然是因为自己没有教师资格。当他独自一人喝完闷酒去找村支书“理论”时,村支书非但没有耐心劝说与安慰,反而责备他没本事通过考核转正,就只能“在前进中被阵痛掉”,那叫活该!

一气之下,孔二皮决定带着全村的孩子到县教育局门口去讲一堂公开课来证明自己有资格当教师。他带着弟子们上路了,那个时候他显示出了另外一种精神,他真像个丧家犬,像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一样,一路上吃尽苦头,饱尝艰辛,只有他和他的孩子们的感情依然深厚。而当天夜里,当孔二皮安顿孩子们住店后拖着筋疲力尽的残疾之躯给老村支书打电话报平安时,听到的却是电话那头支书劈头盖脸的斥责与怒骂。第二天,当有人报告村支书“孔二皮从县里回来了”时,气急败坏的支书毫不犹豫地抄起一根铁棍并大喝一声:“赶紧带路,看我不打死这个兔崽子!”由此可见,地方上一些干部的蛮干作风不言而喻。这般工作作风除了给已有的矛盾火上浇油外,对问题的解决自然是无济于事了。

(三)尴尬之三:被清退民办教师的生活保障成问题。

正如老村支书所言:“你虽然被清退了,但是也不亏呀!国家给予补偿,按照你的工龄15年乘以7,你每月可以得到105元的补助,一直拿到死。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啊!难道你还不满足吗?”想想看,对于天生小儿麻痹,腿脚不便的孔二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代课教书基本没有其它谋生技能,而这区区105元又如何能够维持生活基本所需呢?所以,清退就意味着生活基本保障成问题。这当然让那些“一干就是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乡村民办教师无法接受!毕竟,文化水平低也不全是他们的错,他们所处的时代没有给他们提供上大学的条件和机会。再说,当了一辈子的代课教师,到头来老了,劳动能力也没了,下半生却忽然毫无着落,老无所依了,搁谁身上也难以接受呀。

(四)尴尬之四:被清退民办教师的思想意识转变障碍。

像孔二皮这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代课教师,突然之间要被清退,要他与视为己出的农村留守孩子们分离,这从师生感情上是他无法接受也是难以割舍的。影片中可见他的教学条件之简陋、生活之艰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地,然而他却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坚守着这四壁皆无、风雨飘摇的草棚“教室”,为什么?只因他对那三尺讲台的热爱呀,如今让他放手这份爱谈何容易。再则,孔二皮思想上还有一道迈不过去的坎,那就是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教了15年的课,培养出了不少的大学生,到头来却落个“没有资格当教师”的评价,这让他情何以堪?所以,他才一意孤行带领学生们去县教育局上一堂公开课以讨回“教师资格”,为自己正名。

二、影片映射出的新农村教育改革最终必胜的种种“希望”

该片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当演员把观众不知不觉带入到农村教育改革的种种窘境并为之担心甚至不免失望时,影片突然峰回路转,给观众来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农村教育改革“历经风雨必见彩虹”的转机——让观众先忧后喜,在失望中看到希望。这不正是改革先苦后甜的必由之路吗?

(一)希望之一:民办教师专业培训和择优聘用为农村教育改革筛选出部分合格教师,缓解了师资压力。

诚然,影片中参加专业培训考核的农村代课教师大多只有小学文凭,且已白发苍苍而又无心再学,最终难逃被清退的命运。但是,现实中也有少数代课教师学历不低,年龄不大,而且有着像孔二皮这样对教学满腔热情,对职业培训积极响应,他们中有少数可以通过专业考核,重新上岗,成功转正,成为符合教育正规化、系统化要求的新教师。[2]这无疑给目前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巨大师资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希望之二:大学师范生下基层执教给农村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活力。

如果说专业考核择优聘用是大浪淘沙式的为农村教育改革缓解师资缺乏的压力,那么鼓励和吸引一大批大学师范生下基层教学就是大刀阔斧式的给农村教育改革解决师资匮乏的一把利剑。相比代课教师,大学师范生受过全面的高等教育和严格的师资培训,掌握前瞻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技术,而且充满活力和工作热情,加上年龄不大,和学生沟通起来没有代沟,这些优势将给原来守旧落后的农村教育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动力,鼓舞着一个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发奋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停地探索,不断地前进。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带来希望。[3]

(三)希望之三:被清退教师的思想转变和觉悟提高给农村教育改革带来了精神动力。

村支书的零解释和蛮执行不但没使孔二皮接受“清退”,反而激怒他带领全村孩子徒步到县教育局去讲一堂公开课以讨回“教师资格”。正如影片中的孔二皮一样,现实中由于村干部对国家清退政策的解释不当和对被清退教师的安抚不周,导致民办教师持抵触情绪搞抗议举动甚至上访“讨说法”的事件时有报道。当县教育局长在了解到孔二皮一人身兼小学六个年级的语数外科目(其中英语是现学现卖,大写的英文字母B从他的学生嘴里念出来就成了“大雪碧”),并且使用的都是教育部门多年前早已淘汰的教材时,他耐心地给孔二皮讲了国家“清退”民办教师的理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必须走上正规化和系统化,老师要以此大业为重。县教育局长的谈话使孔二皮意识到现在一所完整小学的课程不光是语文、数学、外语,还有音乐、美术、科学、体育、品德等,旨在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绝非知识非常有限的代课教师依靠极其简陋的教学设备所能胜任的。[4]接着,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孔二皮的教师资格和多年代课为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表示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参加教师培训,通过考核转正后再上岗。孔二皮不愧为人民教师,他知道正因为爱这些孩子们,所以他必须放手。于是在新学期开学时他主动将弟子们送到山下新建的完小——希望小学。这难道不是一位代课教师放手小爱成就大爱,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的伟大体现吗?倘若广大农村代课教师都能做到像孔老师这样,那么所有人都会向你们致敬,所有的乡村小学都可以更名叫“希望”小学了。

(四)希望之四:政策优待和经济扶持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做通了孔二皮的思想工作之后,县教育局长还亲自随车把孔二皮和孩子们送回村里,以便进一步了解情况,妥善落实清退教师的安置政策。回到村里,他也被孔二皮的“陋校”惊住了,不禁为他这么多年的坚持教学肃然起敬,也为他清退后的生活颇感担忧,毕竟,光靠那点清退补偿维持生计还是困难的。于是,当他看到村里的大棚种植并了解到其经济效益还不错时,便询问村支书能否在村里给孔二皮也搞个大棚种植作为对国家清退补偿的一个地方性经济补充,以弥补国家补偿的不足从而妥善解决代课教师的经济问题,保证他们被清退后生活有所依靠。于是就有了影片结尾处孩子们每个周末都会来到孔二皮的蔬菜大棚,一边帮他干活一边跟着他学《论语》。孔二皮高兴地发现,他从来就没有失去过这群孩子,那是他作为老师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联系实际,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新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也逐年加大,这必将加快新农村教育改革的胜利步伐。[5]

结语

《孔二皮进城记》是一部优秀的当代新农村题材的影片。一方面,它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凸显出中国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农村代课教师的清退与安置上的矛盾,把广大观众带入一种不可不直视、不得不重视新农村教育问题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它以略带诙谐幽默的方式暗示了新农村教育改革在国家、地方和个人的多方理解与支持下必将走向成功结出硕果,使观众领悟到只有笑对困难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看到希望。尽管新农村教育改革中问题层出不穷,“尴尬”不已,但是整个影片却没有表现出苦大愁深的消极颓废,相反,正如朱自清的散文所言,它却以轻松风趣的基调一直“领着人们向前去”,总是让我们在困难中找到办法,在“尴尬”中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刘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理想与价值追求[J].辽宁教育研究,2004(1):40-41.

[2]曾其祥,谭虎.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7(6):63-65.

[3]王鑫,刘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4]牛海花,刘霞.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24-25.

[5]刘国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91-192.

作者:蔡宏武

新农村教育改革问题论文 篇3:

论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

摘 要: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农村办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教育服务。文章论述了高职人才培养在新疆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新疆;新农村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党的十七大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培养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其综合素质高低, 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众所周知,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新疆则更低,虽然当地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素质,但目前的培训多停留在语言等较低层面。令人头疼的“三农”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证明,在高职、高专院校疏远农村、农民和农业教育,在农村和农业人才教育被削弱的情况下,频繁地进行单项改革效果不大。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农村办学,为新疆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教育服务。

一、高职人才培养在新疆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系统的培养农业高职人才,加速农业高职人才资本积累,变农业高职人才资源为农业高职人才优势,把高职人才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层出不穷的大批农业高职人才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要培育新农民就需要大力开发农业高职人才资源,强化农业高职人才队伍素质。

然而,农村劳动力的科学素养令人担忧。中国科协调查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只占0.4%,仅及我国城市居民比例3.1%的1/8,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严重制约了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为70%~80%,农业科技转化率达80%~85%,而我国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仅为30%,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有专家指出,未来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困难,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学科技、懂科技的农民。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农民没有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激情和习惯。再者,农业专门高职人才奇缺。据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 %。而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本行业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是农业部门的24倍。在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比为11∶100,而我国为11∶12 000。在我国,每万亩耕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中仅有0.16个科技推广人员。农业高职人才的短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这种状况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差距甚远,高职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6,与巴基斯坦等8国接壤。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亟待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特别是新疆的农村地区,由于地域广大,民族聚居,资源丰富而农民的收入水平又较低,加之宗教文化等影响新疆农村农民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普遍存在着农民“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的情况,如何在新疆进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和难题。要扎实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培养新型农民,即农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农业高职人才培养。

二、高职教育的改革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新疆以其特有的区位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新疆当前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截止2004年,全区已建成12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数2.5万人。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在高职院校服务新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利的因素,必须对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

(一)改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活宽裕”的经济基础。为此,高职教育为更好地服务新疆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农业产品生产角度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而且要从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生产经营和服务的角度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设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社区行政、财务管理,以及为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专业等。以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存续和发展高职院校,应在新农村建设中,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改造现有专业,开发新的专业,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所需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高职专门人才。

(二)改革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新疆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学科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不仅要求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而且应同时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学以致用的高职人才。

首先,确定课程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一方面要满足学生适应目标就业岗位所需的相应素质、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具有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能力,甚至跨专业领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其次,构建课程体系。围绕新疆新农村建设所需的高职人才,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需要有为新疆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技术定向与人的素质发展的相统一。同时要选定好课程内容。高职教育课程的构建应以学生技能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岗位技能,拓展相关技能,培养兴趣技能。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包括应职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专业相关知识。在职业态度方面,应注重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培养。

其次,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目前新疆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受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尚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高职教育的课程应突出实践性,扩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课程比重。二是办学条件所限。很多学校的实训条件较差,实验实习设备陈旧匮乏,学校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相应设施,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又不够密切,得不到社会的有力支持。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主动与企业、与社会联系合作,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将课堂和实训基地延伸到校外,从而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合格技能人才。

(三)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党和政府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制定并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提升涉农专业的办学能力,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志向。

要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和世界农业史的学习,特别要重视当地农业人文史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以农为本”的观念,要求学生紧跟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拓宽视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为兴农强国贡献力量。要为学生架设与农村、农民沟通的“立交桥”,组织学生不断地到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实习和劳动,经常地请农业企业家、致富农民到学校为学生讲课,扩大学生与农民、农村接触的机会,培养学生与“三农”的感情,为就业创业奠定思想基础和择业机会。新疆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职人才应是留得住、用得上的与“三农”有深厚感情的人才,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

三、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合

在农村资源日益枯竭,人资矛盾日愈突出的情况下,农业科技将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的支撑力量,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需由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有效的结合。

(一)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

与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发展较缓慢,经费投入缺口较大,培养的人才在结构与数量上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历史较短,人们对其了解不够,加之受到“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消极影响,普遍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认为苦读了多年到头来还要从事“体力”劳动实在“不值”。还有人认为,只有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没有升学出路的才上职业院校。在人才交流市场,人们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也存在着片面认识。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近些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资金缺乏、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不快、实力有限、竞争能力不强、为农民服务能力受到极大限制等依然是目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财政支持,从改善高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入手,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实力与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提高人民对高职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加强高职教育与新疆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提高为新疆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要成为新疆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职教育要与新疆新农村建设实现有效结合,首先必须对自身有清醒认识,在全面掌握新疆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需求基础上,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培养人才的类型与层次,有助于高职院校与农村距离的拉近和接近。高职院校科学并准确定位应基于以下考虑:高职教育应该是新疆新农村建设智力资本的生产机,高职人才应成为新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不好高骛远,改变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构同的状况,脚踏实地为新疆新农村建设输送合格、合理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点对点、点对面或面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转换。

(三)实现新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可持续发展

新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人才的建设,而农村人才的建设重点在于青壮年,尤其是女青年。由于历史各种原因,加上传统文化影响,一个家庭中,妇女老人承担了教育小孩的主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扩大农村青年妇女的招生比例与规模,提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通过女性的传播示范与潜移默化作用,使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达到能力提高,素质提升,以实现农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职人才没有直接在当地招生并实现口对口为当地培养本土人才效果好。因此,扩大青年尤其是女青年高职招生比例与规模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有效措施。

在新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首先必须冲破“三农”恶性瓶颈的核心——教育问题。新疆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与高职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是新疆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职人才是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与主力军,高职教育要实现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挖掘学校潜力,通过多种教育形式,面向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高职人才,为新疆农村、农业、农民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王小雪 李新明

上一篇:学生会体育计划下一篇:法学实习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