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英语新课改的进行使英语教师与家长更加注重学生英语思维与英语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只重阅读不重写作、英语各方面教学相互孤立的局面。文章分析了英语阅读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并针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期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篇1:

英语阅读分级制指导下的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作为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输入环节,英语阅读直接决定了英语习得者的词汇量积累、发音认知、语法框架的建立,并对其以后的听力、口语、写作,乃至翻译或专业英语学习等英语高级阶段研习有着深远影响。且英语阅读在国家型的大学英语考试中的分值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大学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大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要仔细研究教学对象,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素养,为其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各个高校办学层次不一,学生英语水平千差万别,如何针对不同英语能力的学生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师课思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大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难点,并以英语阅读分级制为指导,对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旨在通过此文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建议,进而提高整体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英语阅读分级制教学研究

引言

大学公共英语是大学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英语阅读占到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有些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甚至占据英语教学的一半以上。然而,很多学生认为英语阅读就是在记单词或者翻译句子,而很多教师也在教学中遇到各种教学问题,使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对大学公共英语阅读课程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呼声下,基于英语阅读分级制的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且有效的教学方式。

英语阅读分级制的定义与分类

英語阅读分级制是指以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以及认知和语言基础差异为前提,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案,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并基于此提出科学性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国际上的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根据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认知和语言能力的科学分析得出,学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目前,国外权威的分级方式主要有两种。

1.Lexile(蓝思阅读分级)。蓝思分级阅读体系(The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是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组织美国众多专家、学者,授权MetaMetrics公司研发而成的,至今已有30年历史,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英语分级阅读标准。蓝思阅读测评体系是一种纯语言的阅读能力测评标准,以客观性著称,适合不同国家以英语为母语和非母语的学生使用。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分为对书籍文本的测评和对读者的测评。即个人读书能力指数(Lexile Reader Measure)和书的难易度指数(Lexile Text Measure),两者采用相同的度量标尺,两种指数的范围都是最低200L、最高1700L。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轻松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例如,得到1000L指数的学生在阅读同等1000L的图书时,能够理解全部内容的 75%以上。学生如果可以读懂一本英文图书的75%以上,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有显著效果。选书时,在学生阅读水平基础上-100L到+50L的范围内都是比较恰当的。

2.GRL(A—Z分级法)。GRL(Guided Reading Level)是一套使用非常广泛的图书分级系统,将图书按照从A到Z难度递增的顺序分为26级,因此也被称为A—Z分级法。一本书的GRL分级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测算文本复杂度,如句子的长度、词的长度、拼写的繁简度等;另一个是通过“十项文本特征”评估理解难易度,如文体、结构、题材、主题、文学性、句式、用词、易读性、插图、版式等。

A—Z分级的特色在于:一是其分级标准综合考虑了图书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采用电脑软件和专家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从而避免了“机械化”,但是这样也造成该标准不能应用于所有的图书,而必须依靠专家鉴定。二是与蓝思分级相对侧重语言训练和读物难度相比,A—Z分级在难度基础上更看重图书的内容、深度、印刷等主观要素。

在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分级阅读都有专业的研究团队进行长时间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原因就是政府希望通过合理的分级阅读,能够提高全民的阅读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分级阅读是一项科学性高、实践时间长、实践经验丰富的阅读活动。

而国内的分级阅读一般只是用学生或读者的年龄作为参考因素,相比于前两种国际的阅读分级制较为片面。因此,在阅读分级制教学材料的选用上,我们一般用上述国际标准作为考量。

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调查中,学生在学习大学公共英语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对阅读不感兴趣,畏惧阅读,易产生厌烦心理。(2)单词量不足。(3)语法掌握不到位。(4)阅读速度慢。(5)阅读频率太少,阅读范围太窄。而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被教材所局限,从而走进了只阅读只讲词汇和翻译的模式误区,这让英语阅读教学还停留在语言学的教学范畴上。(2)不能把握学生的内心需求,忽视阅读内容本身,让学生上完课后感觉阅读课就是学了很多新单词,忘记阅读材料故事本身,从而让阅读失去了人文性、实用性,导致教学枯燥,学生厌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还是教师的教学角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堂成为教师有所讲,学生有所学的“主阵地”,用阅读材料中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让师生能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积累词汇,学习语法,最终建立完整的阅读思维体系与架构,这是大学公共英语阅读课程中急需解决且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英语阅读分级制在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Lexile分级中个人读书能力指数(Lexile Reader Measure)和书的难易度指数(Lexile Text Measure)是值得关注的两个要素。而在GRL分级中有两大方面因素值得教师注意:一个是测算文本的复杂度,如句子的长度、词的长度、拼写的繁简度等;另一个是通过“十项文本特征”评估理解难易度,如文体、结构、题材、主题、文学性、句式、用词、易读性、插图、版式等。根据两种不同阅读分级的内在要素要求,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能力,在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时尽量满足上述要素。

1.前期准备。在学生大一开学之前要作两次语言测试,一次为阅读测试,一次为听力和口语测试。考试题型可以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是建议在Lexile与GRL官方网站上进行测试,因为这样更为专业权威,也可以用传统考试模式,或者借助于某些新媒体,如英语流利说等手机app均可以进行测试,此项测试分数作为英语阅读分级制指导下的分班参考,其中听力和口语也可以作为听说教学分班的参考依据。然后,根据两次测试结果和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将大学公共英语阅读课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班。对于一些特殊学校,亦可以将英语阅读课程分成更多等级,这样更有针对性。

2.文章长度与段落的选择。针对不同等级的分班学生,选取相应的文章长度。同时,依据生单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班教学,分别为初级班不超过文长2%,中级班不超过文长3%,高级班不超过文长4%,且在学生大一时生词汇为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二时为大学英语六级词汇,高职类以大学英语AB级考试指定词汇为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五段的文章学生普遍不会有太大心理压力,所以在文章的段落和总长度上,初级班以300词、三段较为合适,中级班以400词、四段较为合适,高级班以500词、五段较为合适。且有调查结果显示,段落太长或字数太多的文章,学生普遍会失去阅读兴趣。所以,在平时课堂上讲解的文章不可贪多贪长,造成学生阅读疲劳。

3.在语法的输入以及学习方面。初级班的学生应着重关注简单句、并列句、词性以及时态的定义和理解;中级班的学生应着重于复合句的分类与使用;而高级班的学生应主要集中关注语言的英文阐释,学会用英语去解释英语,树立纯英语思维。

4.在文章的文体、文学性、易读性问题上,选材至关重要,因为文章的选材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以后英语阅读课程做好铺垫。初级班应以趣味叙事故事为主,甚至可以是简单的富有娱乐性的文章;中级班以名人传记选材为主,可以增强学生人文性素养,并可以激发学生向名人学习的热情;高级班则要以故事引出议论的论说文为主,让学生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思辨思维,学会独立思考。

5.关于插图和排版。单一纸质媒体或黑白打印的文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现在的审美要求,所以教师可以脱离上课就是用一本书来讲阅读的方式,选择书中的精华文章,甚至可以提前把文章做成多媒体课件或者采用彩色印刷且带有插图的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英语阅读分级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英语阅读分级制在对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培养上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实际困难或问题。

一是加大了教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为基于英语阅读分级制的课堂并不是以原有自然班为授课单位,教务人员在排课时工作难度加大。

二是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校因为客观条件所限不能满足这种模式,比如在分级测评中某一层级的学生人数太多,导致教室资源或教师资源受限等问题;或者采用多媒体等新型无纸化教学后,学校的教学成本增加。

三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以往的固定教材、固定教学模式,阅读分级制下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善于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更要做到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文章选材上一定要有针对性,且不断学习最新科技技术,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

四是在每学期的考评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上有下,可上可下。如果学生成绩提高快,且有意愿升级,则可以上升到更高层级的班级中,反之,亦可以降到低一层级的班级中,做到课程与授课对象能够灵活变动调整。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英语阅读分级制可以为广大教师在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提供一种新方式、新思路,其方法更能以学生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能力,且为其他科目亦可提供一些借鉴。尽管在现实中,有些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大范围实行,但可以先进行试点,效果良好且学校教学条件满足此种模式后可进行全校推广。希望本文能够为正在进行英语分级制的教师以及学校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英语阅读分级制能够不断完善,更好地指导广大英语教师,以便提高整体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志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語课堂分级教学管理模式与评估体系探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76-78页。

[3]杜明真:《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应用》,《海外英语》2010年第3期,第56页。

[4]《Lexile(蓝思阅读分级)的介绍》,https://lexile.com/。

[5]《GRL(A-Z分级法)介绍》,https://www.readinga-z.com/。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作者:张德增

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篇2:

英语阅读驱动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英语新课改的进行使英语教师与家长更加注重学生英语思维与英语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只重阅读不重写作、英语各方面教学相互孤立的局面。文章分析了英语阅读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并针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期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阅读与写作;问题分析;策略研究

引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英语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许多英语教师与学生都致力于英语成绩的提高,这种做法造成了学生英语成绩很好,但应用英语的能力很弱的情况;其次还有一些英语教师不注重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性,将英语知识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教学都是孤立的;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写作在英语试卷中占得比重小,因此不重视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情况。英语教学中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让阅读教学起到促进写作教学的作用。

一、英语阅读对于写作的驱动作用

(一)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词汇与语法的掌握程度

仔细观察现在的英语教材,大部分单元都有英语文章,这篇文章里会出现这一单元涉及的单词以及语法知识,教师在领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让学生认识一些新单词和一些新句式、新的语法知识,甚至是一些单词的使用习惯等。例如都表示“抛弃、放弃”意义的abandon和desert,它们的使用习惯是完全不同的,abandon是指放弃一件事物,可能是自愿放弃,也可能是被迫放弃,而desert是指违背法律与义务等,多数情况下是自愿的。如果英语教师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语境讲解同义词的使用习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难以区分,进而造成错用单词等情况的出现。

(二)阅读可以给写作提供借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一个给写作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借鉴文章写作的一些技巧、一些句式等,在之后进行自主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无意的利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这也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的重要原因,阅读可以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一种范式。

(三)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写作的难度是大于阅读的,即使是语文中的写作教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通过阅读一些优秀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英语教材中的选文经过长时间的选择与加工,都是一些优秀的篇章,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从中学习到英语文章的一些固定范式,例如用什么来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用什么来论证更有说服力等。

二、通过英语阅读推动英语写作的有效举措

(一)组织学生进行深化阅读

就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英语教师只是领导学生进行文章大意的学习,在疏通文章大意单位过程中简单讲解几个语法知识,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的,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改变阅读教学方式。首先,英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进行文章背景的讲解,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英语思维能力受到重视,而思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在阅读教学中加入背景的讲解,可以缓解文化差异给英语思维能力形成的阻碍作用;另外,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体以及文章结构,掌握不同文体不同的写作方法以及基本的文章结构;其次要重点分析文章的一些优秀段落,在鉴赏的基础上组织學生进行仿写,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降低写作的难度,提高写作能力。

(二)扩大阅读教学的范围

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将目光局限于教材内容上,限制了学生阅读的范围。尽管教材中的例文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优秀篇章,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认真挑选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增加词汇量以及句式等掌握程度,达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重视英语词汇以及语法教学

上文中提高即使是一些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使用习惯等也有一定的不同,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正确选择和使用英语单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词汇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词汇不同的使用习惯。但是写作仅仅靠词汇量的增加是不够的,写作绝不是英语单词的胡乱堆砌,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减少语法错误。

结语

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重视,但仍然有很多英语教师不知道怎么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发挥阅读对于写作的推动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尊重英语各方面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发挥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波.英语阅读驱动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4(05):53.

[2]李芳芳.英语阅读驱动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83.

[3]宋冠男.英语阅读驱动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8(08):99-101.

作者:朱骏驰

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篇3:

英语阅读驱动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对于现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以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组成,并且将听、说与读、写技能分为口语课和英语课两部分分别来教学。正因为这样的分开教学法,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特别的薄弱,因此,寻找有效地教学方法来提高英语写作尤其重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写作,驱动英语阅读展开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分析研究,期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语阅读驱动 写作教学

在英语教学技能中,英语写作和阅读两者之间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个体,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而写作则是语言的输出,两者是循序渐进的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写作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相互分离的两项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而且还降低了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提高写作水平的可能。而教师们所面对的就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重大课题的问题。因此,本文就英语阅读驱动下的高中英语写作这一教学法展开了探讨。

一、内化阅读知识,打下写作基础

对于英语学习中,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有效地内化阅读材料所涉及到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从而为了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为,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需要重视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在教学阅读开始前,组织学生们围绕文章的内容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来展开学习,同时带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已经学到的知识,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注意力,为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坐好铺垫;分析英语阅读文章的篇章结构,并且指导学生分析和如何照着文章的模式进行写作,同时,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经典段落和写作结构的分析,让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最后通过电脑科技系统使用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们填充知识内容,例如:励志的电影;英语杂志;21实际报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朗读或诵读,培养良好的写作语感,从而为写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讲解语言知识,提高作文能力

接触英语并且学习的人都知道,英语写作是由词、句、段落构成的,很明显句和段落也是通过词来构建的,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和丰富的句型是关键点。对于英语写作而言,词汇就像建筑楼房的砖瓦,而文章就是房子,学生如果词汇基础薄弱的话,即指理解单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所搭建的房子就很容易垮掉,也就是写不出好的文章。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讲阅读理解的时候,更侧重于对字词的讲解,对于词形简单、词义稳定的核心词汇要把握其基本含义,并且通过对阅读文章的分析理解,更好的掌握核心词的延伸含义,对于一些较为活跃的词语,通过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如何搭配和使用,并且帮助学生正确的运用此类词汇,让文章整篇看起来更加富有感染力。目前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学生都喜欢使用局势单一,复核句非常少的现象,这一现象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学生对重、难点句型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训练阅读理解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难句的改写能力,汉英互译和造句练习等方面的能力,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灵活的运用写作句型。

三、通过不同阅读题材,掌握写作文体

文章写作的类型多种多样,学生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到一种新的类型作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动笔写作前阅读一些关于此类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在写作前了解大概的格式以及方向,这样的做法是十分必要切实可行的一步。而学生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教材来完成这项内容。因为我国的高中英语教材编制的内容所涉及到的题材特别广泛,足够满足学生在写作上对于不同文体的需求。虽然,高考英语的写作内容一般都是伴随着叙述和议论,但是随着学生语言知识的不断丰富,了解不同的写作文体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信件,教师通过阅读文章和写作内容的剖析,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文章格式,让学生清楚书信除了最基础的格式外,写给不同的对象称呼也就不同,信的结尾也是根据书信的对象来决定使用的。

四、进行阅读扩展,扩大写作知识面

阅读扩展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也是现在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高中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对于课外阅读的动力,词汇量的缺乏也会导致语感的缺乏。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来的重点进行阅读分析,这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正确的阅读选项。尽管英语课外阅读近年来备受重视,但是大部分的阅读文章依旧是秉持着实用性强的原则,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每个高中生都需要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等,当然,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课外阅读资料,课外阅读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课本阅读材料的补充,是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拓展。

综合上述,本文针对高中生群体,通过驱动英语阅读展开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分析研究,以期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能给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上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叶健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以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魏新焕.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

[4]冯映春.多层面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张哲琼

上一篇:城建厅立法计划下一篇:代表团筹备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