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技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 要:技工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技能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实践教学分开进行,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也导致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本文从提高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出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讨适用于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体化教学技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体化教学技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1:

一体化教学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效果探析

摘 要:目前的技校之中,计算机这门课程有着较高的地位,但是以技校的教學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究其原因是因为技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方法,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的教学,一定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所以,本文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相关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技校;计算机教学;探析

1引言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程也在不断的深入,技校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大的难度和更高的要求。对于技校的计算机这门课程来说,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可以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之中,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导致计算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低下,阻碍了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开展。因此,技校一定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提高。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简述

所谓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对教学工具和手段进行更新,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发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统一了学、教、做这三个过程,这样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为直观,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这样才能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3构建一体化的计算机教室

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计算机的教学平台主要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这两个部分。在进行实践时,教师会重复的对课堂上讲过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因此一定要解决这种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不在一个地方的情况,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点,统一的对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研室和机房进行管理,高效的运行教学管理和资源配置,对教学活动进行保障。第二点,在展开计算机课程的教室之中相应的安装投影仪和幕布,将教室改造成具有多媒体一样功能的地点。第三点,可以在机房的网络之中进行网络教室软件的加设,这样教师就可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可以一般上课一边进行操作演示。实现课堂教学的一体化,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结合,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更为直观,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推动计算机教学课程的展开。

4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有关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分析

4.1充分的发挥教师的能力

展开计算机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技校需要打造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将全体师资水平进行提高。除此之外,因为计算机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计算机的教学时,技校需要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教育水平,更好的展开计算机的教学活动。

4.2全面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展开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的一体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以实际的情况为主,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选取。比如在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相关学习时,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从而更好的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然而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学习时,因为该课程的理论很强,所以教师实施教学时可以利用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更充分的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所以,展开计算机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教学的深入开展,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预期效果。

4.3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评价的标准一般为学生的期末或者是期中的考试成绩。在新时代的计算机教学之中这样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改变这样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于新型的评价体系,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学生的成绩不应该只含有理论知识还应该包括实践操纵的内容,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进行学生能力的考核,同时考核的结果也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4.4打造一体化教学的良好环境,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技校的相关硬件、软件设施较为陈旧,若是想要更好的进行一体化教学,第一步就应该改善现有的设施,比如对机房进行改造,安装多媒体、投影机和音响等教学软件,打造多媒体的机房,创造一个良好的一体化教学环境。在多媒体的机房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演示操作,学生也可以一般听课一边进行练习和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4.5采用分层式教育方法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点,结合分层教育方法中的合作模式,这样学生进行小组的学习时可以对他人的长处进行借鉴,同时还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自信心。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计算机的案例教学进行一体化,将教室改造成具有一体化多媒体功能的上课地点,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转变思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强化,才能更好的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二点,一定要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提前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丰富计算机的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①导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上课之前的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堂之上更加灵活的进行表达,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还应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的操作活动,在练习打字时可以结合打地鼠的游戏等,这样的形式会让以往乏味、枯燥的上课方式变得有趣、活泼。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计算机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②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的更新,这样学生才会期待上课,想要知道老师会带来什么新鲜的内容,因为学生处于好奇的阶段,所以对什么新鲜事物都觉得特别好奇,探知欲也很强,因此展开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可以允许学生将打字和聊天相结合,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与沟通相结合,这样学生就能一直对计算机保持兴趣,投入精力,进而促进计算机的课程开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课程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如人意。所以,学校应该引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造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构建一体化的评价体系,这样可以推动技校的计算机课程的展开,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强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春丽.基于职业竞赛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0).

[2]欧文吉斯.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9):160-161.

[3]龚毅.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练一体化"模式构建思考[J].速读旬刊,2016(7).

[4]潘贞妗.浅谈计算机专业CorelDraw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29):19-19.

[5]董菡.“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8):00005-00005.

作者:伍智萍

一体化教学技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2:

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技工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技能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实践教学分开进行,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也导致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本文从提高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出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讨适用于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字: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技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目前许多技工院校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公共课程,属于技能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为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就业的需要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必须要面对且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科学一种有效的子教学模式。

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课堂讲解”、“上机操作”、“课后作业”的三步独立式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操作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厌倦,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实践教学在时间空间上分割,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而且导致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技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体化教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技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理论讲解为中心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技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近年来,许多学校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了一体化教学的尝试,力求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操作性技能为主线,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探求优质高效培养人才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1.一体化计算机教室的建立

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的教室安排分为两部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理论课老师讲过的知识实操时难免又要重新讲,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相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一是要将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归属同一教学管理部门,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使教学管理和资源配置得到有效保障和高效运行;二是要在计算机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计算机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三是要在计算机机房的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与实训交替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2.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发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按照基本概念讲清、基础概念讲透、重点规律把握的原则,可将课程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FrontPage 2003、网络基础知识六方面内容构建一体化实操项目体系。

为了完成强化操作技能培养,针对学生的职业特征给整个课程设计项目:建设一个集企业介绍、新闻报道、产品介绍、网上订单于一体的企业网站。课程围绕着综合项目“建设企业网站”而进行,为了完成上述综合项目,将其分解成六个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进行训练:

项目一:“电脑配置及管理”,对应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本项目又分为两个小项目,即“电脑硬件配置”和“我是电脑管家”。主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硬件知识后,能够根据计算机硬件结构、技术指标对计算机进行配置及组成,同时能够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

项目二:“行业相关新闻信息收集”,对应网络基础知识模快,主要培养学生能在Internet中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能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下载和保存,能使用电子邮箱收发邮件,能够下载、安装、使用杀毒软件的能力。

项目三:“企业产品介绍”,对应Word 2003模块,本项目又分为三个小项目,即“制作企业产品文字型材料”、“企业产品统计表”、“设计产品说明书”。主要培养学生能对Word中的文档进行合理的排版,达到美观大方、协调统一的能力,在Word文档中设计表格的能力,在Word中设置图文混排的能力。

项目四:“企业产品市场、销售分析”, 对应Excel2003模块,本项目又分为三个小项目,即“企业产品销售统计”、“企业产品销售排名”、“企业产品销售分析”。主要培养学生能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的能力,能够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复杂数据的统计能力及创建和使用图表的能力;

项目五:“制作企业、产品宣传片”,对应PowerPoint 2003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PowerPoint 2003创建建演示文稿,向演示文稿中添加图片、声音、视频、超级链接,能够运用配色方案、动画、母版等操作能力。

项目六:“建设企业网站”,对应FrontPage 2003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利FrontPage设计网页,能在网页中插入图片和各种超链接,能用表格、框架为页面内容定位,会设计网页的动态效果,会使用网站计数器和制作交互式按钮等应用能力。

3.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就需要一支过硬的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也就是应具备教师的“三术”,即学术(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高超的技能)、艺术(较强的表现手法和管理能力)。学校应多引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加强业务研究和学习,鼓励理论教师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多接触市场,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需求,逐步建立一支精通理论、精于实操、紧跟市场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4.《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课堂组织

一体化教学中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核等各环节都应与传统的教学有较大的差别。

(1)一体化教学的备课。一体化教学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有许多未知因素影响着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因此较传统教学来说,备课的难度更大。一是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和环境,各方面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二是教学对象的准备:对学生的基础、上次授课内容学生掌握的情况、前面任务的完成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教学方法的准备:一体化教学中宜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要预先确定教学步骤,要认真准备好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理的预案。四是对教学场所的准备:教师对上课教室的环境要相当熟悉,对电子教室软件要很熟练。在做好这四个方面准备的前提下,教师写出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即教学过程的设计。

(2)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组织。由于技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甚至会让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生的原有计算机基础,将班内的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A、B、C三层,A层是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是中等的学生,C层是基础差的学生。然后成立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A层学生担任组长,安排2~3名C层学生,其余为B层学生。在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内按小组安排座位,同一组的学生坐在一起,便于讨论、合作。同时要注意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各组内男女比例要均衡;组内学生个性要互补。教师在授课时,以C层为教学起点,重点面向B层,同时准备1—2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供A层学生练习。教学过程按照理论知识讲解—示范操作—小组协作学习(插播式视昕教学、教师分组辅导)—各组协作完成综合练习—纠错重作—复述总结—项目考核这样一个过程进行。

(3)一体化教学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一体化教学的课后作业,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巩固作业和操作训练作业,前者可通过书面作业进行,后者可通过要求学生课后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生作业的提交既要有传统的作业本,也应该有操作后的电子文档和操作报告。要充分认识学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组织好下一步的教学;学生也只有知道自己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有多大距离,更新的学习动力。

(4)一体化教学的课后辅导。课后辅导的形式有多种,教师可深入教室、寝室,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给学生解答问题。此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课件、辅导资料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介绍一些参考书或参考网站。从长远来看,学校最好建立起功能齐备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训项目、实训强化练习题全部上网并提供共享,同时建立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为教学要素的网络平台,建立案例、作业、答疑、讨论、考试、网上互动的教学资源网,通过网络学生即可进行课程自学,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可进行交互式讨论。

(5)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手段。传统技校教学的评价是典型的“一门课程教到底,一个成绩定生死”,课程评价方法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简单地以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只能起到一个基础理论教育的作用,其实用性在当前受到很大的质疑。在一体化教学中,可采用应用性能力测试的方法,每学期分阶段测试3—~4次,包括学生的出勤评价、学习度评价、平时作业评价、理论测试、技能评价五个部分,课程结束时根据应用性能力评价的成绩统计出学生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运用,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推行该教学模式的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六个问题。一是教学中板书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做笔记习惯,时间长了,就形成学生重操作、轻理论的思想。二是教材需要及时改版,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版本的升级换代很快,几乎半年左右就得有版本的变动。三是项目设计和企业需求脱节,如果所设计的项目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中的案例,没有很好地和企业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学完课程后的应用力不强。四是一体化的贯彻中执行了理一实一体化的思想,但却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一体化,尤其是同一个学期,同一个班级所授的几门课程之间的一体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学生在举一反三中对知识的整合效果不理想。五是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需要完善,本着“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编写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六是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尽快完善。

一体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所培育的学生顺应了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求。目前—体化教学改革已持续了多年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实际的存在问题,以后的探索道路还很长,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把它做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适应技工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明林 .一体化学习浅论[M]. 江苏:江苏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

2.李世满. 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反思[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9

3.熊发涯.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中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4.周昌红. 《网页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J]. 科教论丛,2007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李 明

一体化教学技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3:

谈如何创建技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

【摘要】本文指出了技工学校创建《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重要性,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建技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应用 一体化教学资源包 创建

作为技工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学习课程,《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教学就应该结合其专业的优势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体化”教学资源包,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增加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但现在的一些技校没有认识到建立“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资源,没有及时跟新,这就导致了技校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的知识内容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即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很难形成自己的体系,与以后的工作相结合起来。这应当值得技校的重视。

一、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内涵的理解

1.“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资源包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范围内对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课程设置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丰富、完善的知识内容教学体系,也就是“教学资源包”。这个教学资源包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的经验体会进行补充,也要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改变教学的内容资源,这样才会紧跟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技术型人才。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来说,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教学的内容,确定好教学形式,设置好课程安排等。

2.创建技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重要性

创建技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非常重要。首先,这是技校教育教学网络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方向。技校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与主要方向就是教学的网络信息化,包括学科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创建。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来说,更应该凭借其专业优势率先建立起“一体化”教学资源包。其次,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包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例如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等。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消化。《计算机网络应用》属于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但其理论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消化,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

二、创建技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方法途径探索

1.要做到教材的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学资源的“一体化”

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包可以帮助学生优化整合所学的知识内容,做到教材的理论与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统一。《计算机网络应用》这门课程虽然看似是更加注重于实际上机的操作,并且又是在技工学校,但是其中包含的理论也是非常多和重要的。例如这门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综合布线等等。这些理論知识即使已经倒背如流了,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实际的操作经验,那么还是会不知从何下手,这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所以创建技校《计算机网络应用》教学资源包要做到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操作的“一体化”。可以通过形成特定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内容等优化整合教学包资源,促进“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发展。

2.要实现学校所学与企业所用的一体化

毋庸置疑,学生在技工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就是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的使用。因此《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课程知识应该紧密联系用人企业中实际工作所用到的内容,做到学校所学与企业所用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面向企业来培养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企业所需要的。在具体的实施教学当中,需要根据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教学特点,学生都有一定的实习期,而在实习期当中,就要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知识有个全面的、系统的掌握,进一步强化“一体化”教学内容,并把在学生实习中乃至今后的工作中所运用到的知识灵活结合起来。

3.丰富“一体化”教学资源包的知识理论内容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也就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在创建教学资源包时就要对理论内容不断丰富完善,从大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形成、教学方式的设计,小到一节课上所展示的PPT,所播放是视频短片等,不管是不同的班级,还是对不同的年级的教学,都要有新的东西不断进行补充,不能老是循环旧的内容。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过的,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事迹。该校丰富课程知识理论的内容,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创建上注重课程教学知识理论内容的专业性,承担《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开发指导手册》等课题项目,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教学资源包知识理论内容,提高了教学资源包的质量。

4.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一体化”教学资源包

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一体化”教学资源包,这种实践包括老师和同学的。老师的教学实践可以为资源包的建设增加教学经验部分的内容,例如对上课时的一个PPT的课件,在真正的上课中才会发现其优点和短处,就要不断进行改进,并增加到资源包共享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把上课的实践体验反馈到教学资源包的创建中,帮助完善和发展“一体化”教学资源包。

5.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企业岗位操作中发展教学资源包

据报道,镇江技师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寻工学一体的教学方法,这一做法赢得的包括企业、老师学生在内的欢迎。创建教学资源包,要引进学生今后工作的企业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中增加这些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做到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企业岗位操作中发展教学资源包,针对企业中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所涉及的岗位所需求的理论适应及操作技能如PPT、视频的制作、操作进行有效的整合到资源包中。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2(18)

[2]刘其淑,阎君,梅楠,冯立国. 共享机制之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制度体系设计初探[J]. 中国远程教育. 2011(06).

[3]陈松.关于两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4)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研究开发与实践 课题号:14SJY0502)

作者:顾丽琴

上一篇:专职院校语文学习逆反研究论文下一篇:提高小学品德教育质量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