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论文 篇1:

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

摘要: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具有内在关联性。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现代公共意识为社会建设提供伦理支撑;现代公共意识的建构需要公民在社会建设参与中去完成,现代公共意识有助于解决社会建设参与的瓶颈问题,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当前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培育,以此来促进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

关键词:现代公共意识;公民;社会建设参与;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国内关于社会建设的研究开始升温。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只有从社会建设的高度去认识、用社会建设的手段去解决发展中的社会矛盾问题,才能更好地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①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共意识的研究也逐渐趋热。当代公民的现代公共意识必然会对他们的行为乃至社会建设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认知现代公共意识?它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促进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乃至共同发展?这些问题亟须学界予以回答。本文就此予以初步探讨。

一、现代公共意识与社会建设的概念选择

学界关于社会建设主要有三种认知:第一,基于“社会”概念之理解,把社会建设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社会建设。所谓广义的社会建设,是指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全面建设和管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②就是指这种广义的社会建设。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社会公共领域的单一子系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即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广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狭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的,广义的和谐社会建设要靠包括狭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整个子系统的建设与和谐运行来支撑;反之,没有整个社会建设作为建设的大环境,没有其他子系统的配合,狭义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很难建设成为和谐子系统。③第二,从主体论的角度审视,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诉求,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政府,或是中观层面的社会组织,抑或是微观层面众多的公民个人,都是社会建设的主体,都需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社会领域的各项建设事业。否则,如果不能动员各方力量的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第三,从功能论的立场出发,社会建设包含正反两个方向的功能指向。一是通过不断完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在正向维度上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和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二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力量、控制手段和预防措施,在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下,对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予以化解与处置,从而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与和谐发展。

就公共意识的认知来看,目前学界虽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但都普遍认可公共意识是个体的主体性、独立性和社会整体观念的结合,是现代社会中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是社会公共事务活动关系的产物,是社会公域内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主体性与公共意识所指向的整体意识并不矛盾,因为公共意识生发于每个公民的社会实践,存在于人与人的公共生活领域,规制于社会的公共伦理,追求的是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公共意识离不开人的主体自由,离不开人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公民对社会整体规则的认知与遵从。而公共意识体现在行为上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合作预期和积极参与。可以说这种整体性的意识既表现为对社会整体的基本价值认知和评价,也表现为对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态度。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公共意识,只是这种公共意识有别于现代意义的公共意识。现代公共意识是一种以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现代公共伦理为准绳、与现代公共生活领域紧密相关的社会意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个体的主体性,强化了人们的自由、平等意识,也为现代公共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动因,促进了现代公共意识的快速形成。

二、现代公共意识与社会建设的关系认知

1.现代公共意识为社会建设提供伦理支撑

从本质上看,现代公共意识仍然是一种社会整体观念,它是以现代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诉求、对公共事务态度和观念的总和。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也同样需要社会伦理规范合理有效的指导与协调、公民个体美德的修养与自律。④而现代公共意识是建立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它坚持民主、法治、公平、互利和共同发展,因此现代公共意识的建构对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伦理规范、培养公民个体美德的修养与自律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公共意识的生成,没有一定伦理规范的引导,就不会有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更谈不上和谐社会的实现。总体来讲,现代公共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提供社会伦理支撑。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现代公共意识尚处在形成期,仍未成为社会意识的主导。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公共意识正处于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公共意识转变过程中,仍然受到封建社会的公共意识观念的影响。因此,推动现代公共意识的形成和完善,以现代公共意识来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建设已经成为相当紧迫的课题。

2.现代公共意识的形成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诉求

公共意识与社会建设的关联性还在于公共意识的形成是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即民主法制的政治目标、共同发展的富足生活、充分就业的保障体系、较为完备的公共服务、全民素质和道德风尚的提高、创新性国家建设、社会管理体系完善、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可以看出,推进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是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内容,包括共同富裕、公共服务、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等。公共意识是公民对个人与社会关系及其内在一致性的自觉意识,是民众彰显社会价值、凸显社会进步的意识体现,是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有利于国民超越个人与利益群体的狭隘关系,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自由发展,有利于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群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公共意识本质上是个体自觉的关于权力、责任、义务关系的理性精神与信念体系。⑤从民主政治的视角看,公共意识是国民对个体权利、责任、义务的实现与国家权力结构、配置模式内在共性的自觉意识,尤其对于当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不可或缺。缺失了现代公共意识,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3.当前社会的公共意识存在危机

一百年多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传统文化遭到怀疑、叛逆乃至彻底否定,而当今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更加重了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迷茫,GDP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其中公共意识危机首当其冲,包括公共意识的缺失、扭曲以及公共参与不足等。

由于社会生活已经进入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公民参与的现代社会建设已突破了原有的概念范畴,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具体事务。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各种公共关系网络中生存、生活和工作,离开了公域中的社会生活,离开了公共事务的参与,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人,也不可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因此培育现代公共意识时不我待。但是与这种公共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意识,在其形成过程中仍受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惯性的历史作用、不当的教育影响等使得当代公民在集体精神、公共道德规范等公共意识方面不尽如人意,传统家国观念影响下的乡土认同、同乡忠诚、同乡组织等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各种形式的“同乡会”等非正式组织在公民中的影响力也往往超过正式组织⑥,以至于使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缺失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总体来说,公共意识危机是指人们在追逐现代化和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背离社会公共利益诉求的观点和行为,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威胁。目前公共意识危机具体表现在:整体性、公众性观念滞后于经济基础;节约意识、社会公德有悖于优秀传统道德的社会责任担当;民主思想、法治精神错位于现代社会的真实内涵;环境意识、生态观念背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与社会建设参与的良性互动

1.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离不开当下的社会建设

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需要在公民积极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这是由现代公共意识在我国生成的当代语境所决定的。公共意识在我国的生成语境一是要符合国情,二是要与现代合拍。就国情来说,公共意识在我国的生成必然要受社会主义集体意识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型集体主义原则。同时现代公共意识的建构还应该对我国的传统公共意识有所扬弃,因为传统社会的观念,如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思想、家国意识、乡土观念等将在现代社会长期存在。

就公共意识成长的现代语境来说,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我国公共意识的生成必然要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包括西方启蒙运动以来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契约、法制、宪政等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我们所建构的现代公共意识必须首先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时代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具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社会生活中,公共意识必将承载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功能,而这种承载方式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具大众性和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社会建设的过程也是公民个体自身体验、建构社会认同、生成现代公共意识的过程。因此现代公共意识的建构应该在公民积极参与的社会建设实践中进行,并具体贯穿于行动参与、实体参与和虚拟参与之中。尤其是当代青年群体知识广博、思想活跃,他们普遍具有求实精神、厌恶教条主义,他们参与意识强,追求自我实现,求新意识强烈,厌倦传统的教育并关注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⑦这些新特点决定其对社会建设参与的现实感和体验感更强烈、更直接,反应更迅速、更快捷,效果也会更明显、更突出。因此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用他们自己的切身参与体验来感悟公共领域的生活,这是现代公共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

2.积极的社会建设参与促进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

公共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意识同样离不开当下人的社会建设参与行为。因此建构现代意义的公共意识,并使之成为公民社会建设参与的社会伦理支撑,必须重视当前的社会建设实践。目前,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层面利益相关方的复合联动关系,这种复合联动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在传统的“国家—乡土”的双重认同中,在当今“全球—国家—社会(城市)—家族”的多重格局中,需要开拓、创建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公共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现代公共意识,创建一种和谐社会生活,增强全民共同发展的归属感、认同感。因为现代公共意识最初是在公共生活领域内形成的,只有公民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之具体“公域”的社会参与行为才能达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真正认同和观念提升。在这种亲身参与的社会建设经历之中,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乡土意识和同乡、同仁意识具有了被“社会”真正认可的公共意义和奉献精神价值。⑧

3.满足现实需要是现代公共意识生成和社会建设参与之良性互动的关键

人的行为源于动力,这种动力首先来源于人的现实需要,而需要的启动受思想观念包括公共意识的制约,最终人的需要通过行为来满足。虽然现代公共意识形成于社会群体各成员积极的社会建设参与之中,形成于社会的群体、成员的理性思考、理性共识之中,但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理性的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需要关注公民的切身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曾告诫说:“如果不是与自身的利益直接相关,在生活中没有人会持久地奉献最大的努力。”⑨离开现实的利益杠杆,公共意识只会走向理性的反面,强制的公共意识观念不仅不会内化为社会建设自觉的动力,反而会造成个体与公共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引起抗拒、冲突与隔阂,形成对社会建设的破坏。离开健康、正常利益的引导,任何社会建设参与都不能唤起坚实的责任感,这不仅无助于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也最终会影响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公共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建设参与属于社会行动序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支配行动的观点,培育现代公共意识将有助于促进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这一公共事务。为此应该从三个层面去努力:一是通过教育培训途径实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理性认知;二是通过社会行动实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行为养成;三是通过监督激励实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观念固化。

注释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③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④万俊人:《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

⑤王福民:《国民公共意识的生成及其意义》,《福建日报》2008年9月28日。

⑥⑧潘一禾:《当代中国青年的社会建设参与和社会认同构建》,《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⑦刘书林、陈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10—114页。

⑨[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A.von Hayek):《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4页。

责任编辑:随园

作者:高中建 周菲菲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论文 篇2: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

摘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基本问题;理论上限;民生与发展;科学发展观;辛亥革命;和谐管理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所阐释的基本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分析与研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主要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内涵及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说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端、要点、特点、创新及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凸显出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性质与构成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中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过程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的科学梳理、概括与说明。

认识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性质与思想来源,是更好地认识与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方面。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性质,既取决于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又与相互关联的以下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其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特定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管理规律的结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继承、批判、扬弃、创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结果,是与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管理实际、管理活动相结合形成的全新管理理论。其二,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中国特定国情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生动经验、教训与理念、思想的概括与总结,包括方方面面的创新与建树的系统化,自然就形成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其三,西方管理理论的中国化。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西方管理理论对中国必然产生影响,也必然与中国具体的管理实践相结合。近几十年来,充分借鉴西方管理理论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开始的学习、模仿到现在的持续创新、完善,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不断发展,构建了中国自己的现代管理理论。其四,现代国学的管理理论部分。应当说,国学也有古代、近代、现代之分。现代国学应当比国学的古代、近代部分更丰富、更广泛、更深刻,中国土生土长的、嫁接落果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学问,只要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向而行,就都是现代国学的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也概莫能外。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依其目的、性质、特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1)新民主主义及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理念、理论、思想、学说。这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干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理论,具体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治国新方略等方面的管理思想、理论、学说;(2)辛亥革命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思想、理论、学说;(3)我国非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思想、理论、学说,包括香港、澳门以及1949年后中国国民党治下台湾的管理思想、理论、学说。从主体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蕴含着中华民族百多年来的“中国梦”,既是伟大中国精神与中国道路在现代管理理论方面的理论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理论自信。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特征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与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国情基础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与逻辑要求相关,实际是其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与中国精神的学术体现。

(一)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管理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这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另一方面,作为具体的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相应社会形态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趋势,从而既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又使得具体的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相应的时代或国别的特殊性,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张积极借鉴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等多学科的先进成果,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决不能脱离中国的特殊国情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由于目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和一个不大的范围里展开的,缺乏充分的基础理论积累,容易出现纯技术化的“管理主义”倾向,即仅仅把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单纯看作是管理学,而切断它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不能把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等同于管理学,尤其不能等同于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要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不仅要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管理事务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怎么做”问题,同时更要回答“为何做”和“做什么”的“公共”问题。

(二)综合性与专门性的统一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在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借鉴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学科体系与基本概念,同时选择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财政学、工商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渗透性与综合性特点。同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形成过程中,明确并规范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拥有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在借鉴、嫁接与改造其他学科概念、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逻辑结构、学科体系、理论主线、概念链条、核心范畴、基本诉求与研究方法,初步并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内涵与理论体系。可以说,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专门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其综合性与专门性统一于具体的管理行为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

(三)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仅包括微观领域(如企业与家庭)等各类组织的管理,也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管理以及地区、行业等中观管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国家的制度设计、国家职能、治理模式等直接影响其内涵与特征。从中国管理思想史看,更为注重和关切宏观管理,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同于西方管理理论的重要特征。在微观管理层面,其更多地强调管理的环境与技术因素(当然,组织机构与组织文化会对管理的风格、模式和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般管理理论的国别系统,当然也具备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程式与活动,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对象。因为管理具有二重性,因此,某些管理模式、方式、方法、技术乃至理念可以超越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具有普遍性。

(四)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从总体上看属于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紧密联系实际、以现实应用为学科取向是其重要特点。它以现实的政治制度设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方方面面的管理作为研究内容,客观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努力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服务,是其最重要的学科目的。同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从实践中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各国管理的实践与理论成果,并借力于相关知识与方法,不断概括、总结、提炼中国现代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并通过理论化的形态加以阐释与体现,形成独立而有特色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使得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丰富、创新与完善自身,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五)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以实际应用为主要学科取向的学科,突出强调经验科学的证实、预测、客观、权变等特征,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经验事实归纳与分析,提出假设或有待验证命题、理论,由客观事实证实或证伪相关假设、命题、理论;在客观描述与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阐释相关现象及其本质,并运用经过证实的理论与分析模型对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要求通过实证性研究回答公共事业管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因而是实证性的科学。与此同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现代化事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理论行为与活动,必然涉及顶层设计、模式选择、价值判断、行为约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还要解决“应当如何”的规范性问题,把价值分析、价值判断作为研究的重要特征。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规范性与实证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能偏颇任一面,尤其要充分体现其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与中国精神。

三、关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问题组成的。对于这些基本问题客观、科学的阐释是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任务的重要方面。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学科对象和研究领域。所谓新学科,首先是现有学科目录里尚不存在。管理学有许多分支学科,比如西方管理学、现代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市场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管理行为学等,但还没有用“中国现代管理”命名的;其次是要具备学科成立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严格地说,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理念、理论、学说及其产生、发展与完善的条件、特点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经验与理论系统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以及现代国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过程条件、特征趋势等。第二,要有确定的研究任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对中国现代管理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及经验与思想进行概括与总结,从而认识规律、提高绩效、促进发展、服务社会。具体地说,一是探索和把握现代管理科学内在的规律性,推进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二是提高管理绩效,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三是服务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民生与发展。四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与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第三,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有多种,一是唯物辩证法,这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过程法,即把研究的问题放置或回归到本来的历史环境中,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拖后,客观公允,实事求是。三是抽象法,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关键是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而认识其内在联系以形成概念。四是系统法,就是要把研究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与系统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既不局限也不割裂,有头有尾,有原因有结果。五是对比法,认真分析、对照研究对象各方面、层面、环节及条件、因素、过程、特点的同异关系,通过综合比较得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除此之外,还有评论法、案例法、文献法、图表模型法等。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上限

所谓研究上限,即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端,也就是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的分水岭。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上限,是客观与必要的。

第一,中国近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酝酿时期。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一阶段中国的初始资产阶级开始重视西方技术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封建专制基础上“有限制的现代化”不可能把中国引上富民强国之路。就管理思想而言,此时虽然管理开始向现代转变,但现代意义的管理理论体系尚有待建立。

第二,辛亥革命开启了新的思想文化闸门。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把中国带入实现现代化的坦途,也没有让中国从此实现真正的共和,但辛亥革命却是一个伟大新时代的开始,并从此开辟了一个思想与文化的历史新时期。新理念、新认识、新思想、新文化从此发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亦然。

第三,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历史地位看,虽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并未因倡导“民主”与“科学”的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划分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辛亥革命前后主体管理思想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内容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前者的主要特征是封建性的,而后者则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这就为划分管理思想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实质性的依据。

第四,从辛亥革命对实现现代化的作用看,这次“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对推动和促进中国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没有帝制的结束,就没有共和的开始;没有共和的开始,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而也就没有富民强国的社会与政治基础。也就是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真正开端应该始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端当然也就始于辛亥革命。

综上,把辛亥革命视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上限是客观的,符合其学科性质与历史事实。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传统渊源

历史从来都是不间断的,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也在其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便提出“民富”和“国富”一致的思想,强调并关注“民本”,认为管理要“与时变”,即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管理的本质是行“中庸之道”“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为管理应以道德为引导,借助相应礼节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兼相爱,交相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认为管理就是一种博爱,是为人谋利的行为;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强调管理的本质是遵守自然之规,运用自然之道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法家主张“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推崇管理是以“法”治民,并且强调“法”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兵家倡导“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要求“修道而保法”“令民与上同享”,从而实现上下齐心、国家太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时、地利、人和是强调管理的基本条件;知人善任、德才兼备,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实事求是则是途径和方法;富民强国是目的和归宿,等等。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看,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影响都是不可无视的。纵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其实就是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丰富、创新、发展而来,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

一般而言,学科的基本诉求包括两个方面:理论诉求与实践诉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从理论方面考虑,就是其学科目的与研究任务;从实践方面考虑,就是实现组织与社会的和谐,达成和谐管理。

所谓和谐管理,是指组织与社会运用有效、合理、科学的方法和规则,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等方面的关系,达到默契、舒畅状态的活动与过程,进入没有管理的管理。和谐管理除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之外,还要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即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平和,通过“无为”实现“中庸”,这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庸”是和谐管理在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体现形式。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还要追求自己行为与自己心态的和谐。可见,和谐管理是各种管理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基本诉求——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没有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和谐要管理,管理为和谐。

(五)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

所谓核心范畴,是指既能客观反映某一理论体系概念链条的本质内容,又能科学体现该理论体系的实现过程、特征及其趋势的基本理论概括。

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道路坎坷、屡遭挫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封建性的,不适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究竟什么样的管理才适合中国的国情,需要实践的检验,实际上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自身的发展考虑,包括范畴的选择,范畴链条的建立,理论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也有一个科学化的过程。毋庸置疑,管理的职能层面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都必须科学化,不科学不可以,它既是手段,也是过程;管理的传导层面如战略与决策、配置与协调,既是科学化的实施过程,也是科学化的实现过程,让科学化统辖管理,让科学化控制管理,让科学化实现管理,说到底就是让科学化落地;管理的实践层面如资源管理、流程管理、风险管理、文化管理、绩效管理、创新管理等一系列实质性的管理过程,都必须科学化。需要强调的是,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和创新考虑,包括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要求并不断实现科学化的。可见,管理理论的一系列范畴需要科学,管理过程需要科学,管理理论自身的发展也需要科学,换言之,在管理理论的创建、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中,制约其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理念就是科学化。在实践中行为要科学,理论上范畴要科学,阐释时结构与体系要科学,包括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也要科学。总之,科学化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要求、过程、特征与归宿,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体现、实现与生命。归根结底,怎样才能使得管理更适合实际,并使得中国的发展更有绩效,那就是科学化。将科学化确定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实际上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管理绩效的转化与实现形式。当然,科学化是任何学科的必然与生命,但对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而言,却是有特殊意义的。

(六)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研究之中,具有整体制约作用与关键意义的内在逻辑性,即为该学科逻辑内涵的理论主线。之所以研究理论主线,是为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科学发展并更富有创新力。确认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其依据在于:第一,民生与发展是新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关键词,离开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这一基本特征,就离开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存在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及其特殊性,也就是离开了中国的国情。第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和历史使命集中为一点就是民富国强。民富是民生,国强乃发展。第三,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自身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孙中山先生曾把中国的国情概括为:“穷”。毛泽东把中国的国情概括为:“一穷二白”。邓小平把中国国情概括为:“人口多,底子薄”。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以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弱民穷,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因而,尽快提升生产力,实现百姓生活富裕和国家强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核心任务。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化、民族复兴、民富国强其实就是民生与发展问题。

从理论看,一方面,民生与发展问题贯穿于中国现代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的始终,同时也贯穿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始终,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归宿点。另一方面,民生与发展问题也制约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完善和创新。离开了民生与发展,就离开了中国现代化实际,就离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是离开了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当然也就离开了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理论,从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也就成为没有现实意义、没有必要性的理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这条主线,离开民生与发展这个实质内容。

(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传导与配置

管理传导与管理配置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确立的两个新范畴(见图1)。

传导原为科技名词,通常应用于物理学与医学。物理学的传导如热传导、电传导等,指热或电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也可以是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医学的传导是指兴奋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递的过程。传导在经济学中也有应用,如货币政策的传导、企业风险的传导等。

一般来说,从理论到实践往往有必要的系列性的中间层次或环节的传导,例如,生产力各要素的具体结合不能没有生产关系以及人的活动;规律的认识与应用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等。从管理活动开始到最终目标实现之间应当也有一系列必要的内在功能与机制起作用,这些功能与机制就是管理的传导层次。管理实践告诉我们,现代管理的传导是一个连锁的交互过程,为了保障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一系列的中间层面与环节的功能与机制发生作用。管理的传导层次使管理活动的一系列过程得以实现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管理传导的作用与意义,就是要阐释管理是通过何种方式与手段实现组织的预期及目标。所谓传导层次,就是从管理理论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系列性、衔接性、传递与导向性的中间层次与环节,主要包括战略与决策、配置与协调两个层面。从管理理论到管理实践之间的传导层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管理的传导层次并非只是简单的联通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而是在开始和目标之间形成一系列的内在环节,通过传导层次的内在作用,使得传导作用上升为传导机制,传导机制最终形成传导效应。

配置是指配备、设置,也含组合、搭配之意。不同的研究领域对配置有不同的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配置,就是组织根据资源的稀缺和人们的需求,将各种有产出能力的资源在不同使用者和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以获取最佳效益的活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引入配置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使用的有效性、结构的最优性、绩效的最大性。配置可以使用计划方式、市场方式、第三方式、混合方式等通过有效、效益、统筹等原则,对人、财、物、信息、技术、市场和权力等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实现管理绩效与组织目标。

传导与配置引入管理的意义在于:建立传导层次,使得管理的理论链条更加丰富、合理,管理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如果没有传导层次,理论一下子就跳到实践当中,难于理解也无法科学操控;引入配置概念,使得管理职能、管理功能、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等可想见可体会、有血有肉、既实在也合理。管理如果没有配置功能,管理的职能与绩效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传导与配置的引入使得现代管理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结合得更为密切。管理是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平台,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因此管理学不能不讲配置,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应当把配置引入现代管理理论。

(八)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纲领与战略

提纲挈领是理论阐释的基本要求。纲举目张才能使理论的研究与说明“眉清目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及其理论体系的纲领与战略与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与总战略是一致的。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六十多年,改革开放新时期三十多年,历史、理论与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与行动纲领,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不折腾,全面、协调、可持续,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也是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勇于创新,才能得其要旨,即科学化。不仅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发展如此,而且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诉求、理论主线、核心范畴与科学发展观完全吻合。因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纲领与战略。

归纳与总结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历程与内容,说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的拓展、完善与创新,对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在新时期、新阶段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作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将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充分的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何炼成,李忠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4]王毅武.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5).

[5]宋林飞.建立社会管理体系的难点和突破[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6]田国强.科学理解现代经济学[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2).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作者:皮永华 陈哲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论文 篇3: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现代项目管理属于新兴学科,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以其先进性与科学性优势正逐渐被更多领域的管理工作所认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及从理论到实践认证的反复过程,并在多次的实践检验中逐渐成熟,其应用范围在社会生活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不断扩张,特别是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若想更好地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管理实践中,就必然要正确认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因此,本文对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要求管理人员能够与各系统紧密结合,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及工具等,并在规定的时间与预算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目标,从而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各项要求。但是,从目前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各种问题,笔者将其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在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理念方面,未能认识到现代项目管理在提升其管理水平上的重要作用,认为现代项目管理只可应用于一般工程;二是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方面,依旧以领导的主观臆断为主,并未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三是在管理手段方面,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与普及不到位,影响了企业资源配置与优化,进而影响项目实现过程的有效控制;四是在企业人员素质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并未正确认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学习与应用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针对于目前的工程管理现状十分有必要加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运用。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能够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有机结合,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浪费,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增强项目实施的环保效益。同时,还可以在充分尊重员工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为其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总之,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在提升工程质量、节约成本、保障工期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并能够为工程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为工程管理提供科学规划

工程管理规划是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规划,并据此指导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协调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关系,能够保障工程管理工作在工程实施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2.2为工程管理工作培养专业性人才

项目管理者作为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性因素,项目管理者及管理团队建设至关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现代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加强,要求处理好设计、资金及设备等多方面因素,项目管理承担着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因此,对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具备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2.3监督各阶段工程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工程管理采取分阶段管理方式,以此来保障工程项目目标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当发现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提高工程实施的可行性,推动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此外,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还要求在项目管理中做好交底工作,保障项目文件的公开透明化,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工程各环节进展情况,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以节约成本,保障工期,提升质量。因此,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能够对各阶段工程项目任务进行监督。

2.4通过目标控制降低工程实施风险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目标控制。从工程项目角度来看,项目风险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风险计划来进行项目实施整个过程的风险管理。通过目标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风险预见性,可以及时掌握工程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判断出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以便于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措施降低工程实施风险。

3.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3.1更新管理理念

领导者是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人物,领导层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及对现代项目管理理念的认识,将直接影响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因此,要想让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工程管理,就要更新领导层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企业发展理念的更新主要在于领导层理念的更新,这一方面是由领导层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领导层的远见卓识决定的,领导称只有实时更新管理理念,才能够站在市场和企业的高度去认识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

3.2加强现代项目管理培训

教育是弥补工程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匮乏、管理方式落后的有效方式,通过定期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工程管理团队及员工个体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与认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以使其在工程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有些企业开展了现代项目管理培训,但是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培训被看成是一种工作之余的休闲。对此,企业应注重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现代项目管理培训,拓宽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3.3培养优秀的工程管理队伍

工程管理队伍中主要包括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以及操作人员等,他们不仅是相应工程管理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某一层次上的决策者,其决策水平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培养出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全面提升工程管理队伍中管理者及操作人员的技能与素质,培养优秀的工程管理队伍,深入探索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加速企业成长与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指出目前工程管理存在的几点普遍问题及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性,重点从四方面剖析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三点建议。望本文研究能够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李洪侠

上一篇: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实践报告(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