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采用经过专家咨询后自行设计的统一的调查问卷,在取得各学校的支持下对四所高校在校生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开发高校体育市场必须重建高校的体育氛围,聚集人气,校企联手,以及关注体育附加项目值的开发潜力等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篇1:

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摘 要:体育事业传承着深远的文化,随着篮球在世界各地经过了100多年的创新与完善,篮球事业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已是当今所有体育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对于篮球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普及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篮球对体育事业的贡献也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从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全国对于篮球事业的需求来看,学生在校期间的篮球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重点科项目,该文将以高校篮球文化的文化建设以及运动员对待篮球的思想建设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 篮球文化建设 策略 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神速,各类竞技项目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我国篮球方面的进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针对篮球在当前世界体育发展局势的重要程度,应当将篮球方面的教育工作摆在眼前,而篮球成绩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教育水平以及篮球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视程度,篮球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科目。抓好篮球文化的建设工作,对高校篮球队的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也是一个高校的校篮球队的精神支柱,正因如此,对于高校篮球建设而言,如若明确了主要文化建设的应用及位置,通过其明确的目标不断的深入教育,发掘文化内涵,其结果将对篮球文化的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

1 高校篮球文化的影响及重要性

高校篮球的文化总体范围较广,主要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所组成,是整体篮球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的体育文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篮球文化是在合理的学校环境中,体育老师和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研究开展而产生的文化,重视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会令高校篮球文化应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CBA和NBA等著名篮球职业组织输送人才,因此,发扬篮球文化,对篮球文化传承及篮球精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精神价值,都是一种有力的保障。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状态以及体育课的出勤率,都普遍存在问题,具体原因就在于体育方面的运动仍没有让大中小学的教育观念改变,多数学校仍把书本理论作为全部教学方向,忽视了篮球文化乃至所有体育文化的传播教育,忽视了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的益处,过分的追求着理论知识而不考虑学生日后的长期发展,得不偿失。这些情况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对传统体育项目,篮球、足球等此类大球运动的不重视、不支持、不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殊不知合理的发展体育文化,让体育活动大比重的出现在高等学校的课堂中将对学生发展更为有利,业余时间中,让学生把大多数的私人时间交给运动,交给篮球运动,离开网络,离开手机,对身体健康、心理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篮球运动能够对心肺功能产生锻炼,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提高神经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更重要的是篮球文化对思想品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由于篮球运动时所能够接触到的方面非常广泛,在打球过程中能够结交朋友,提高社交能力,在比赛过程中能够重视规则,讲求义气,提高个人信誉,更能激发比拼过程中所产生的顽强意志品德。综上所述,篮球对身体和心理都是大有益处的,它的娱乐性、竞技性都是一般课间生活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学校及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对高校运动重视起来,促进篮球文化的渗透,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探讨与分析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学校学生的增加,学生的素质和学校的管理也因人数的增加而受到影响,现今的高等学校的教育大纲也都普遍注重文化课教育,因此,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相关工作不容乐观,现今的教学方式对体育方面的发展仍有所制约,需有合理的方案来改变、提高。

2.1 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

普通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体育科目普遍为选修课(体育主专业院校除外),选修课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不参加,且目前教学模式依然陈旧,练体育还是为了要一个结果、得一块奖牌,而不是为了全民普及运动、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来进行宣传[2]。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2/3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前来参与,这是由于连老师都觉得练体育以后没有成绩就“没有用”。这样的情况下,又会有几个零基础的学生前来学习呢?因此,教学模式的改变应当在主要位置,只有改变了目前体育教育在高校课堂的目的,才能够让更多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来了解体育,来接触并喜欢上体育。

篮球文化的需求及运动模式,也间接地改变了今天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师在教学篮球技巧之前,可以向学生播放篮球的演变历史视频文件,先让学生熟悉篮球的发展文化,了解篮球这项运动的由来和现代发展趋势,改变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离自己很遥远的错误思想,使学生明确想要学好篮球,首先要了解篮球文化,让学生走出教室,不做书呆子,不再拘泥于分数,真正达到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篮球这项体育运动的乐趣。

2.2 丰富篮球的教学内容

体育事业中篮球文化的出现,使得高校的体育项目中增添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活动项目。篮球的学习过程,突破了学习必须依赖书本的刻板规定,学生通过真实的篮球赛事、篮球对抗等活动,便能够大体的了解篮球的细则,打法以及所主要注意的事项,在此之上再度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学生就能够掌握篮球运动,享受篮球文化所带来的乐趣[3]。在这点上,篮球文化要比大多数体育文化都容易接受,容易练习,篮球文化更具有生机与活力,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业余爱好方面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往的高校体育教育内容过于枯燥,体育课普遍只是为了集合、划考勤、年终得到学分这种普遍定性的思维,少有真正从小了解并喜爱体育的同学。由此可以看出,篮球文化的传播在高校中,主要还是应从基础开始,从兴趣培养开始,例如:在篮球的课堂上播放NBA的十佳球,集锦,精彩比赛,让学生对这项运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能够通过激情的比赛现场,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适当穿插播放类似科比、詹姆斯、麦克格雷迪等人物传记方面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巨星的成就与失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不但能够让学生喜欢上篮球这项运动,也能够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只有把基础兴趣培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长期对这项运动报以喜爱而不是应付考试,才能够发掘学生篮球方面的天赋并重点培养。

3 结语

高校的篮球项目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景。现今体育教学早已从单纯的技巧教学练习,变成了兴趣培养、因材施教的新时代性教学,教师在提高自身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在课程中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积极地组织比赛及活动,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树立起终身体育思想,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勇于尝试新方法的引用,对篮球文化建设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翁荔.新时期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3):102-103.

[2] 刘书钰.对我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分析与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116-117.

[3] 陈科宁.论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意义[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0).

作者:孟凡伟 张雨 王海龙 衣刚 汪作朋

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篇2:

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潜力研究与开发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采用经过专家咨询后自行设计的统一的调查问卷,在取得各学校的支持下对四所高校在校生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开发高校体育市场必须重建高校的体育氛围,聚集人气,校企联手,以及关注体育附加项目值的开发潜力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消费 市场潜力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体育经济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基地,是国家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摇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所以关注大学生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对当今高校和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我国,高校学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接近2000万人,在这个消费群体中,平均人均体育消费占大学生个人日常消费的比例约为6.4%,体育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满足自我发展和身心享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他们对整个社会的体育消费导向也具有引领作用。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高校和商界分析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并进一步开发体育消费市场,以及如何挖掘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并将高校的体育教育与体育消费市场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校企双赢目的。

一、研究对象

本文涉及的研究对象是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在校生。采用类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两个专业,共8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生335人,女生465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分类归纳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网络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动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33份,剔除无效问卷25份,回收率为88.5%,有效率为88.5%。

3.分类归纳法。体育消费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两种。本文在调查问卷时,把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健身器材、体育书报、音像制品、运动饮料、食品等方面的消费归为实物消费;把体育健身咨询与培训、体育彩票、观看体育比赛、医疗康复、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归为劳务消费。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

1.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是在满足体育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体育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时其消费行为的价值所在的一种更高级更理性的消费理念。据调查和有关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排序前三位分别为:强身健体、消遣娱乐、社交需要(男)和审美追求(女)。

低年级的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特长,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改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低年级大学生对体育服装、器材等消费品的需求明显高于高年级的大学生;另外,随着体育产品的商业化,以及受体育明星的广告形象的影响,低年级大学生经常购买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代言的体育产品,也喜欢观看他们的比赛活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高年级的大学生对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像追星族那样盲目地爱屋及乌。因此,产生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的差异性。

2.大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课余时间分配比例。根据调查显示:48.03%的大学生除了上体育课以外,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其中包括26.00%不进行体育活动但是对体育活动仍有兴趣,22.03%的大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14.83%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另外37.14%的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课余时间主要做一些脑力劳动,约占总人数的71.87%,而做体力劳动的人数仅为29.13%,参与主动性体育运动的人数相对较少。

3.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消费资料的相互联系和各自在全部消费资料中的比重,以及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体现的质的状况。消费结构按消费品本身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实物消费品与劳务消费品。

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中参与性体育消费约占80%以上,其中实物形式的体育消费又占60%以上。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由高到低排序)是:体育服装费、体育器械费、饮料费、场地器械租用费、俱乐部会员费、培训班费、比赛表演门票费、体育报刊费、图书音像费、体育医疗费、体育旅游费、体育彩票及其它等。

4.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时间因素和体育运动场所缺乏等。另外,学校的体育氛围、活动的伙伴以及是否有人组织等因素也是影响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

5.大學生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根据调查分析: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是主要方面,约占月平均消费总额的65.8%,但并不是唯一的消费去向。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采及整体消费水平增长,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个人的消费需求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个性化,体现了当代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即时尚化和风格化。由于追求个性化的彰显,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更推崇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关注流行、追逐时尚、追求新颖、崇尚个性、追求独特、喜欢新奇和时髦的产品, 并注重改造自我形象,希望通过新潮的、时尚的和前卫的消费,向社会突显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价值取向。

四、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分析与开发

1.对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认识。运用现代经济学观点分析,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是高校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交换活动的总和,同时也是高校买卖体育商品和体育服务的场所。高校体育市场主要包括高校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体育赞助市场、体育健身市场、体育培训市场、体育休闲娱乐市场和高校体育咨询中介市场等。

2.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特点。

(1)高校具有开发体育市场所需的硬件设施。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扩建,各校都兴建了许多高标准的体育场馆,添置了高等级的体育器械,为高校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

(2)高校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消费群体数量是开发体育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体育消费对象的多少直接影响体育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高校体育消费对象不仅包括人数众多的师生及员工,还包括高校附近的单位及社区居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稳定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

(3)高校拥有体育专业人才优势。高校作为学术和科研的场所,是专业人才聚集的殿堂。集中了一大批高学历、技术全面、有科研实力的体育专家、教师、教练员和高水平的裁判员,他们有组织教学、科学训练和指导健身的能力和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有着良好的体育市场开发人脉资源,具备为体育市场的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能力。

(4)高校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吸引赞助企业。由于高校信誉度高,对维护赞助企业的宣传、广告效益有利,所以能够有效地吸引赞助企业。

3.开发高校体育市场潜力的策略。

(1)突出体育氛围,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说,市场开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气。高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已经得到公认,它有庞大而稳定的消费群体,但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在选择业余活动时,更多地偏爱电脑、网络、社交等智力型、轻松型、虚拟的休闲方式,高校运动场上已不再有20年前的“人满为患”的场面,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虽然体育消费市场大,但缺少高涨的人气已成为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开发做大做强的最大阻力。因此,培育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重返运动场所,展示青春活力,除了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宣传,最大程度的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氛围。

(2)创新高校体育设施管理机制,充分开发高校体育市场资源潜力。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关键是要培养出在市场经济中既要熟悉体育运动,又要懂得市场经营之道,并善于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高校管理人员要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大学生群体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合理配置体育资源要素,合理推进高校体育资源商品化和社会化,缓解体育经费短缺矛盾,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体育设施管理过程中,要加大体育场馆的开发力度,开发特色体育服务项目,扩大体育产业经营范围,引导学生在课余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使现有体育设施尽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实现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转变经营观念,拓宽融资渠道。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投资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因此,高校管理者和经营者要更新经营观念,拓宽视野,采取多种融资渠道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高校可以采用社会融资方法,吸引社会投资机构,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进入高校体育市场。

(4)鼓励校企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组织高校内部或高校之间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体育联赛,或拍卖体育联赛冠名权,或显示赞助商名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出资对高校的体育设施进行租赁、维护和修缮,对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等。通过上述合作,企业可以提高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高校既可以解决经费短缺问题,又可以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装备水平,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涵,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员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

(5)提高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开发体育运动竞赛表演市场。近年来,高校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提高竞技水平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天津科技大学承办的2009年全国篮球锦标赛,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第12届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和浙江省攀岩锦标赛等。体育竞技水平高,赛事精彩,极大地带动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带动了校园内体育市场的兴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如何将高校体育竞赛真正推向市场化,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下述4个条件:第一,突出和普及高校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并與企业或社区、事业单位联合,制定合理的比赛制度;第二,依靠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第三,成立竞赛管理机构,以高校为平台,企业为后盾;第四,通过体育中介作用,把高校体育竞赛推向市场,在法律上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校体育市场的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6)加大体育文化宣传,促进全民健身,扩大体育消费市场。随着我国高校的扩建,高校周边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因此,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应以体育文化宣传与产品推销相结合,立足全民健身,逐步地拓展体育消费市场,并稳步地进行开发。首先,应以高校广大师生员工、高校园区及周边居民、社会各界团体和青少年为服务对象进行开发,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场地设施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的优势,在确保高校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建立高校为龙头的体育消费市场;然后,开发和带动其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及个人,逐步形成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大环境,使高校体育市场得到拓展,使体育培训与全民健身形成协调发展局面,从而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五、结论

1.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已不再单一的选择用体育运动来展示自己的形象和魅力,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2.高校凭借着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人文环境的优势,在体育消费市场中依然占有主导地位。

3.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需要从多方面抓起。高校要积极与正确地引导,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提高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做大体育消费市场。

4.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需要高校创新管理机制,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改善高校缺乏资金的状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进而推动我国体育市场的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小苹.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J].当代青年研究,2006(10)

2.李萍,王莉华,赵伟.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桂永锋,曲现飞,杨旭亮.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4)

4.李希欣,陈万里,王万石.威海市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在不同群体之间差异的现状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7)

5.苏志平,徐淳厚.消费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6.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天津 300222;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责编:廉靖)

作者:金越千 章春筱

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文化论文 篇3:

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摘 要 重视和加强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特色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协作、拼搏、开拓创新精神的有效方式,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促进和谐校园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途径及发展,揭示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和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有利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一、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是以高校校园为空间,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以锻炼身体、掌握体育健身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健身习惯为目的,以学生体育兴趣、快乐为动力源的多种多样的、具有鲜明特点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形式,是良好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和反映。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是具有高校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它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校园体育文化倡导各种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它既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反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同时可约束、遏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在当今大学校园内,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以及观赏体育比赛蔚然成风。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工作、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而且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欲望。学校的报刊、广播、宣传栏、篮球场、足球场、体育馆等构成的体育文化环境,学校组织和师生自发开展的体育活动,共同构成一种体育文化效应场。“人置身或观察这一文化效应场时,会与它发生感应关系,从而不自觉地获得特殊地体认、熏陶和感受,而从侧面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气质和状态。”特别是在多样性、特色性作为价值取向逐步被社会接受的今天,高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没有知识内化为素质、修养,进而在实践中转化为能力、水平和气质的良好育人氛围是办不到的。在培养高素质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发展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地建设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当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客观的发现,目前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例如:体育教学缺乏,课余训练竞赛管理制度缺乏,体育师资队伍管理不足,场馆经费不足,体育宣传工作管理制度不足,体育器材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体育文化道德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缺乏一种良性的模式,而现存的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将校园体育文化的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往往造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层、行为层与物质层的脱节,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连续的、发展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在近几年高校扩招与成人、网络教育迅速扩张之后,这一现象就更加突出了。”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在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历史与建设的基础上,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寻找出一个适合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良性模式。而建设符合自己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良性模式。

三、建设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一)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般措施

1.加强媒体宣传力度。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煤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请校内外专家、运动员配合体育教学任务进行讲座,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等。这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4.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5.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学校组织知识竞赛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6.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传统学校的运动队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同时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它的作用。

(二)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例,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律、办学条件、师生结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下面讨论民族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

1.加大建设民族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力度。加强高校体育宣传工作,发挥校园网、校报、校内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的作用,形成以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会、学生记者为主线的校内宣传体系,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运用标语宣传我校特色体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图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风格,烘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对民族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了解民族体育、参与民族体育、享受民族体育,进而增强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1)引进时尚运动项目课程:拉丁舞、街舞、体育舞蹈、瑜伽、形体健美等;(2)新兴休闲娱乐课程: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爬山、极限运动等;(3)民间游戏、民族传统体育改造项目课程:武术、踢毽子、秧歌、跳绳、丢沙包、布依棒垒、踩高跷等;(4)文化益智课程:斗地主、围棋、象棋、双生等。这些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进驻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3.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大家的体育意识,可以拓宽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4.组织观摩体育比赛。“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5.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传统学校的运动队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同时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它的作用。

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的历史过程和系统工程,它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校园环境、以及教师、学生等因素密切相关。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而且需要学校领导者的魄力、谋略与远见。在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对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场地、器材设施、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现状、特点优势与不足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统筹考虑。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身心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取长不短、发挥优势,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逐步形成独自的特色与风格,开创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付万凯.浅析校园体育文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报.2007(6):214.

[2] 王 平.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J].中国体育资源网.2006(7):56.

[3] 赵克宁.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山东体育报.2007(5):7.

作者:孙美欣

上一篇:国税人爱岗敬业演讲稿下一篇:五年班干部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