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软件设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被应用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互联网的应用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使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更加的方便快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VoIP(IP电话VoiceoverI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通讯软件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讯软件设计论文 篇1:

基于STM32的轴温报警器通讯模块测试软件设计

摘 要:针对某型号客车轴温报警器的通讯模块故障率偏高、检修工作量大的问题,文章设计了基于STM32的程序实现通讯模块的数据收发功能测试。介绍了采用调制解调器实现RS232串口的远距离传输数据,详细介绍了通过设计实现客车轴温报警器各自独立对等的工作,软件采用IAR编译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客运列车轴温报警器通讯模块故障率偏高的问题。

关键词:轴温报警器;STM32;独立对等

1 概 述

铁路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高速运行下列车安全运行,列车上都安装了超速防护和集中式客车轴温报警器等安全装置。客车轴温报警器在轴温达到警戒值以后会自动报警,提醒有关人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列车运行安全[1]。我国铁路干线密布,客运列车数量多,一列客车可以挂20多节车厢,运行时每节车厢都要配备一个轴温报警器。因此,轴温报警器的数量需求庞大。

某型号轴温报警器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器、液晶显示器、直流开关电源和调制解调器等组成。该型号轴温报警器在数模兼容、数字滤波、抗干扰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很快在客运列车轴报器的使用中占据了市场。由于各种原因,此型轴报器的通讯模块故障率偏高,检修工作量大,故需设计程序实现通讯模块的数据收发功能测试。

2 系统硬件设计

测试时将待测轴温报警器报与标准轴温报警器用广播线对接(不分主从),两者通过Modem(调制解调器)相连接,待测机通过J-Link JTAG连接到PC机,通过IAR编译器调试程序,若数据收发正常则设备内通讯模块的软硬件合格,测试结果显示在PC机屏幕上。根据设计要求,设计选用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7VCT6单片机,该处理器资源丰富能对多个操作并行执行,满足设计的要求[2]。

根据EIA-RS-232C 接口标准:远距离通信采用Modem时,需要9根信号线;近距离只需要3根信号线。这些信号线由接口电路提供,以便与Modem或终端进行联络与控制。测试系统提供了2个标准RS232串口,连接STM32中的异步串行收发器。工作中Modem还需经过了一个变压器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后与另一个Modem相连接。Modem的外接变压器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多主机网络

一般的分主从模式的通讯中主机需要不停的询问从机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从机之间不能相互通信,需通过主机作为中间中转站。而当主机需要处理某个紧急问题时,不得不等待问询丛机结束后再处理,即浪费了主机和从机的时间,又容易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出现系统的崩溃。该型号轴温报警系统中,每一台控制显示器既是主机,也是从机。它是通过顺序发送的方式来完成信息交换的。当某一台仪器发送信息时,其它机器都处于接收状态,发送完成后就转变成接收状态,克服了主从模式主机轮询的缺点,各个终端轴温报警器也由被动变为了主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所有的信息全部共享,速度快,即使某一台仪器发生故障,也不会使网络瘫痪。这种通讯模式也称之为多主机网络模式[3]。

3.2 主程序编写

通信协议的设计是软件设计的重点。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时候单机片之间的通信环境都是比较好的,协议不是很复杂。测试通信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①数据双方均使用9 600 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A机和B机不分主从通信,使用查询方式互相接收和发送信息,下面以A机发送数据时B机接收数据为例。

②双机开始数据传输时,A机发送呼叫信号11H启动握手过程,询问B机是否可以接收数据。

③B机接收到握手信号后,如果同意接收数据则应当信号01H,表示等待接收,否则发应答信号00H,表示暂时不能接收数据。

④A机在发送呼叫信号后等待,直接接收B机的应答信号00H,才确认完成握手协议过程,开始发送数据,否则,A机继续发送呼叫信号。

⑤B机在接收完数据后,将根据最后的检验结果判断接收是否正确,正确就向主机发送AAH,表示接收成功,发送FFH,表示错误,要求重发。

⑥A机接收到AAH字节,则表示通信结束,否则A机重发这组数据。根据流程图进行了通信主体程序的编写。

4 结 语

串行通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串行通信有一定的纠错力,并且成本比较低。实验结果在串口调试助手的调试界面运行得到了通过,结果表明该程序与设计思想可以有效解决此型轴报器的通讯模块故障率偏高的问题,该通讯模块已经运用于实际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家栋,田宏萍.关于列车安全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 车,2000,(11).

[2] 李宁.基于MDK的STM32处理器开发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2008.

[3] 胡明飞,杨艳,漆静群,等.基于RS485的多主机通信协议的设计[J].自动 化仪表,2015,(7).

作者:张虎

通讯软件设计论文 篇2:

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设计

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被应用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互联网的应用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使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更加的方便快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VoIP(IP电话 Voice over I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VoIP技术是基于IPv4来发展的,但是目前IPv4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互联网的要去,因此,IPv6网络代替IPv4应用而生。IPv6网络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VoIP通信的发展。本文笔者就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IPv6网络;VoIP通信;设计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量的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当前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些新的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而当前IPv6网络的应用提高了VoIP通信的发展,扩展了VoIP通信的地址空间,提高了VoIP通信的安全性,并且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设计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IPv6网络技术的应用顺应了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肯定,使国内外大量的研究人员对IPv6网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1 IPv6网络的内涵及来由

1.1 IPv6网络的内涵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互联网协议。而IPv6是现行版本IPv4的下一个版本。相对于IPv4来说,IPv6不仅可以实现人机对话,还能实现事物之间的对话。这样IPv6既能够服务于人类,还能够服务于家用电器、汽车等硬件设备。另外,IPv6不仅使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使连入互联网的设备增多。IPv6提高了互联网的安全性,实现了身份认证和隐私权并且能够支持更多的现代化的服务类型,提高了未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1.2 IPv6网络的来由

目前,国际上运用的IPv4由于地址不足,直接制约了各个国家的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首先,IPv4中的硬件不能够很好的提取、分析和选择信息。其次,IPv4不能很好的利用各个分组间的相关性。最后,IPv4的速度过慢,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要求。而IPv6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IPv6具有非常大的地址空间,提高了路由信息,降低了路由的压力。IPv6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提高了路由的速度,扩展了IPv4的功能。另外,IPv6提高了互联网的安全性。IPv6中增加了身份认证和密码功能,保护了用户的信息的隐私。

2 VoIP通信的概念及相关协议

2.1VoIP通信的概念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就是指将模拟声音讯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 IP 数据网络上做实时传递。VoIP是一种以IP电话为主,并推出相应的增值业务的技术。VoIP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連的环境,提供了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网上的VoIP用户之间的通话是免费的。因此,如果网络的连接速度越好,那么VoIP通话的质量越好。

2.2 VoIP通信常用的相关协议

在VoIP通信中包含有H.323、SIP、MEGACO和MGCP等协议。H.323主要用于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会议,后来又扩展到VoIP。H.323标准不仅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还适用于多点会议的通信。会话发起协议(SIP)是一种应用层控制协议,通过客户机给服务器发送请求,并通过服务器处理这些请求来给客户机以响应。并且回话发起协议能够和多个参与者同时创建、修改和终止回话。会话发起协议和客户-服务器协议有着非常多相同的地方。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是指呼叫控制单元与电话网关之间的通信服务。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属于控制协议的范畴,能够允许同时监测和控制IP电话和网关事件的发生,并且能够通过其将内容发送到指定的地点。而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gaco)是 IETF 和 ITU-T 的综合体,是控制在物理上分开的多媒体网关的协议单元的协议,从而将呼叫控制从媒体转化中分离出来。

3 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设计

VoIP通信包含有H.323、SIP、MEGACO和MGCP等协议,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中H.323的设计进行分析,并且通过探讨IPv6网络下的网络通讯软件设计来研究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设计。

3.1 H.323的基本组件及其功能

3.1.1 H.323的基本组件

在VoIP通信的区域中,区域包含了终端、网关、网守以及多点控制单元MCU这四个主要组件。就VoIP通信中的H.323区域来说,H.323区域最少必须有一个终端,但却只能有一个网守,可能会有网关或者是多点控制单元MCU 。H.323区域可能是由多个路由器或者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组织。所有的H.323区域形成的管理控制构成了一个Domain.而整个H.323网络则是由Domain构成的。在H.323区域中的网守能够根据协议将Domain间的通信的信息进行交换。对于不同的Domain之间的信息的交换要根据各自相关的协议来实现。

3.1.2 H.323的功能

H.323中的终端(Terminal)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以及音视频模块等。终端作为H.323区域中的端节点,主要是通过收集用户的控制命令来实现对数据的压缩编码,然后通过对用户的控制指令的结合来完成H.323的控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系统能够及时的确定发送的方式以及信息。在H.323中,终端能够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以及语音服务。终端的核心目的就是系统的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功能能够使终端在交互信息前正确的进行操作。

网关(Gateway)能够为H.323网络和其他网络之间的呼叫的建立和释放提供传输格式和通信过程的转换。另外,网关还可以传输二者之间的信息并且提供媒体格式的转换服务。网关也可以使不同局域网的H.323网络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为其提供通信通道。事实上网关的最主要的应用是建立与模拟终端的连接。网关通过电路交换网络来建立与H.323终端的连接。

网守(GateKeeper)是H.323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网守是H.323区域中呼叫的中心所在,并能夠为端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虽然网守不是H.323网络的必要组件,但如果H.323网络中有网守,那H.323网络就必须使用网守提供的强制制服务和非强制服务。网守提供的强制服务包括有地址翻译、呼叫接入、带宽管理、区域管理、呼叫控制信令、呼叫授权、呼叫管理、网络管理、计费服务器客户端等。而非强制服务则包含有管理信息库和终端业务启动等。

多点控制单元MCU在H.323网络中是由一个多点控制器和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多点处理器能够处理各个终端间的共同的音频和视频。另外,多点控制器还能够控制多点会议的资源。而多点处理器能够直接处理媒体流。在多点控制单元MCU中,多点处理器能够完成对媒体流的混合、交换和对音频和视频的加工等。不仅在多点控制单元MCU中具有多点控制器和多点处理器的功能。另外,在H.323网络的其他组件中也还有多点控制器和多点处理器的能力。

3.2 IPv6网络下的网络通讯软件设计

为了实现IPv6网络下的网络通讯软件的设计,多协议WinSock程序设计实现了对于IPv6/IPv4混合环境下的网络通讯软件时间的方法。笔者通过分析Sockets开源代码来进行IPv6网络下的网络通讯软件设计。IPv6网络下的网络通讯软件设计为VoIP通信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IPv6网络是互联网协议技术。大量的研究人员正在对IPv6网络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因此IPv6网络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笔者通过分析IPv6的概念和来由以及VoIP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相关协议,来探讨IPv6网络下的VoIP通信设计。另外,本文笔者重点说明了VoIP通信中的H.323标准和网络通讯软件的设计。IPv6网络的应用提高了VoIP通信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提高了我国互联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颖德,罗雪芳.VOIP技术发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9(11):1-3.

[2] 李聪.VoIP技术原理与发展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6(5):43-44.

[3] 汪庆龙,贺松,袁森.安全的VoIP通信系统设计及实现[J].电声技术.2015(9):62-66.

[4] 李英壮,赵健,李剑虹,等.IPv6环境下基于DHT的VoIP系统的设计[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S2):54-57.

[5] 杨林,郑刚.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局域网多播MAC协议及性能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4):1008-1014.

[6] 洪臻,李七金,凌晨.基于DHT的对等网络路由定位模型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7(2):118-120.

作者:潘磊

通讯软件设计论文 篇3:

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的发展都比较迅速,连锁超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不再适应当前连锁超市管理的需求。注重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科学设计,提高信息系统设计的整体质量,就能有助于提高超市管理质量水平。本文主要就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需求和系统设计要点加以阐述,然后就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环境和系统的功能以及设计实现详细探究。

关键词:连锁超市;信息系统;设计实现

0.引言

连锁超市的管理系统设计要结合具体超市的规模,设计出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克服连锁超市管理中盲目和决策随意的不足之处,注重规范化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管理的质量水平。通过从理论上深化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探究,就能为具体设计提供有益思路。

1.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需求和系统设计要点

1.1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需求

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按照实际功能需求,用户需求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设计的时候是对需求逐渐满足的过程。首先就要对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描述,主要有两大管理功能,前台收银和后台管理。收银业务相对比较单一,重点在后台管理方面,涉及到的内容就比较多,如供应商管理以及商品管理和用户管理等等。依照着RUP要求软件功能需求描述工具是用例,把系统功能需求细分到每个系统用例[1]。从功能需求层面来看,收银系统涉及到商品的录入以及前台收银内容。商品的录入就是输入商品编号以及名称等,保障录入的信息准确。而在前台收银的功能方面,就要通過直接输入商品编号或是扫码自动计算交易金额。

后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方面,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就比较多样,商品的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能通过商品的管理进行添加以及修改和删除商品信息,管理员在综合分析库存后结合数据进行制定营销策略[2]。而对于供货商管理以及厂商管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主界面中有这一功能,通过窗口能看到供货商以及厂商信息,对其能进行管理。除此之外,后台管理的内容还包括用户的管理以及会员的管理和进货管理等等层面。

1.2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点

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要把握好几个要点,注重开发标准程序类库,结合面向对象开发工具具有的对象,继承以及引用的特征,系统开发前设计标准类库,其中包含全部菜单控制以及维护查询等程序内容,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开发,这样能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保障系统可扩展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要注重通讯软件设计,这是实现门店以及配送中心数据传输的部分,通过开发通讯软件进行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3]。管理信息系统存储过程以及触发技术应用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性把处理结果提交到请求端,通过这一设计技术的应用减少网络数据交换量,保障系统整体运行速率,将C/S结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要注重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网络服务器通过双机串结构,系统有日志功能,保障系统安全可靠。

2.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及系统功能和设计实现

2.1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主要从硬件和软件层面来分析,软件的运行环境方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网络管理软件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以及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NT4.0,门店用WINDOWS95/98。而数据库管理系统,门店采用SQLANYWHERE5.0,配送中心采用SYBASE11.0.对于硬件运行环境,硬件主要包含着工作站以及收款机等类型,配送中心服务器选择专用微机服务器,而对于门店服务器就要选择普通PC机,或者是选择抵挡的服务器[4]。收款机的应用采用三代POS机如IBMSureone4614,或者是采用普通的PC机加销售票据打印机。

2.2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其一,收银系统。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要注重功能的多样化,满足连锁超市管理的要求和需求。管理信息系统中门店前台POS机收银系统是比较关键的,能有效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的收银系统,自动识别物品编码以及店内码商品代码,输入方式有缩位以及全码等,付款的方式支持多种,如现金以及信用卡和支付宝支付以及微信支付等等[5]。系统支持销售中临时挂账处理,提供多样促销方式,结合管理的需要实施POS机统计以及收银员统计。这一收银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功能。

其二,后台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功能也是关键功能内容,主要是进行商品的档案以及进货管理,能及时查询商品信息和货架的信息,调整以及管理进货情况等。后台管理系统当中销售管理也是重要功能内容,是用于销售数据的汇总统计以及查询,进行实时销售查询等操作。会员管理以及盘点库存的管理也是后台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内容,都能发挥其独自的作用。

其三,仓库管理及配送中心管理功能。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中,仓库管理以及配送中心管理系统也是重要内容,如仓库管理模块内容,主要是进行商品进出仓位以及保质期等进行管理的,提高仓库利用效率。配货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各门店库存数据进行的分析,结合各类商品最低最高库存量,生成配货检疫数据,通过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2.3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

连锁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注重实用性以及可靠和开放性,连锁超市管理系统通过B/S三层开发框架模式,为能提高系统业务流程的优化部署,就要将主要业务实现过程设计成两大模块,前台POS管理和后台管理系统,这样通过不同的管理系统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协调好超市管理的整体工作。设计登录模块的时候,登录界面有前后台的收银和管理不同界面,收银界面用户通过表单提供登录信息,系统结合用户提供信息对用户查询鉴别[6]。收银系统的管理模块的设计中,就要有商品录入子模块,收银业务子模块能够计算交易总额和打印交易清单,支持会员卡打折出售商品。

前台收银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在C/S架构下完成,结合超市行业销售特征实现收银业务。把系统客户端程序安装收银电脑,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完成收银,收银员进入到收银管理系统的时候,进入到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以及密码登录进入到系统当中。登录页面中输入营业员用户ID以及密码,密码错误就会显示相关提示,匹配后才能进入到收银页面系统。系统操作的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商品营业员进行扫描商品条形码或者是编号等,携带会员的就要先输入会员卡号,匹配后扫描商品价格自动折扣计算,系统就会出现计算后应收的金额数目,营业员进行收取金额。

3.结语

总而言之,连锁超市在人们的生活中愈来愈普遍,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也就变得愈来愈重要,这是提高管理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要能从管理方面着手实施,提高管理的整体质量,提高连锁超市的市场竞争力。希望上文探究能为实际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飞.小型连锁超市优惠券管理系统的开发[J]. 电脑与电信. 2017(09)

[2]王杰.小型连锁超市购物卡系统的开发[J]. 电脑与电信. 2016(10)

[3]董孙德.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理论在农村连锁超市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6)

[4]叶飞跃.连锁超市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5]赵泉.小型连锁超市销售系统的开发[J]. 科技风. 2016(19)

[6]刘能.小型连锁超市收银系统的开发[J]. 电脑与电信. 2015(08)

作者简介:

张华春,男 ,法学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党的建设等

作者:张华春

上一篇:辅导员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教师德能勤绩廉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