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逐渐普及,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妇产科护理学中,学生与教师需要共同了解PBL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将针对PBL的教学模式进行概括,围绕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实施、建立与考核结果分析做出系统的讨论,最后对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1:

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 实验教学中的临床教学效果观察

[摘 要] 该文作者选取其所在学院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护生100例,观察基于PBL的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效果。观察发现,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考核成绩,改善教学效果及护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护生广泛认可,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临床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职卫校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科学应用研究”(GS〔2019〕

GHB2087)

[作者简介] 张 燕,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兰州市卫生学校教师。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选取本院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护生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9~23(22.27±0.47)岁,观察组年龄19~23(21.99±0.23)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二)方法

教学开始前,首先编写标准化病例,以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为基础,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保证病案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及探究性。教学前,护生需做好准备,需要向其介绍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相关内容,使其做好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的心理准备。带教教师必须要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了解透彻,具备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处理教学突发事件,并能调动护生积极性,善于控制课堂教学过程。(1)在第一次实验课上课前的3~5天,给护生发放标准化病例,使护生了解病例,解答护生疑问,并进行分组。由组长带领护生进行课前讨论,根据病例提出相关学习问题,然后进行分解、分类、安排布置。护生可以借助书籍、网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进而拓展学习的空间与时间。(2)第一次实验课时,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台词讲解病例病史过程,听完病史叙述后,小组成员组内分享自己收集的材料,并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教师鼓励护生提出设想和问题,然后逐一质疑,并进行讨论,组内由专人对反馈的信息进行记录。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及信息的汇总,不断讨论,去伪存真,找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引导护生对患者最需要的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分析,提高护生积极性及参与性,进而引出下堂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并布置实验课教学任务,引导护生课下讨论。(3)第二次实验课时,需要对上一堂课留下的问题进行讨论,保证护生无人提问题后,教师示教护理操作技术,在此过程中,由护生扮演患者及家属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要体现出护患冲突,使其采用学习过的护患沟通知识解决护患矛盾,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最后,分组学习,掌握实验操作步骤,练习实验操作技术。(4)教师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评估教学活动,给予护生正向激励,肯定护生表现,并给予客观评价。

(三)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含理论及操作两个部分,各100分,在带教前后进行考核;综合能力评分:总分100分,评分高即综合能力强;教学效果:共7个方面,每个方面10分,评分高即教学效果好;护生满意度:问卷调查,总分50分,有非常满意(45~50)、满意(25~44分)、不满意(0~24)。

(四)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考核成绩对比

带教前,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对比,P>0.05,带教后,观察组理论考核(92.83±3.84)分,操作考核(90.26±3.62)分,综合能力评分(92.11±3.73)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带教效果对比

观察组带教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讨论

本文观察中,带教前,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对比,P>0.05,带教后,观察组理论考核(92.83±3.84)分,操作考核(90.26±3.62)分,综合能力评分(92.11±3.73)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护生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及兴趣,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其团队写作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还有利于其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临床一般情况下给予护生传统带教,因此,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带教老师及学生在心理及技能上都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带教前要重视学生准备及教师准备,提高对该教学模式的认识,做好带教前准备,保证带教顺利进行,并提高带教效果。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考核成绩,提高教学效果及护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护生广泛认可,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雅杰,郭敏云,曹文静,等.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2):4048-4050.

[2]叶建荣,马岩,郑宏.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12):1614-1616.

[3]靳俊峰,欧小波,阮媛,等.PBL结合情景模拟剧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華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1):60-63.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 of PBL-based Scene Simulation Method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Course

ZHANG Yan

(Health School of Lanzhou Modern Vocational College/Lanzhou Health School,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Key words:PBL;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experimental teaching;clinical effect

作者:张燕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2:

高职妇产科护理PBL教学全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摘要】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逐渐普及,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妇产科护理学中,学生与教师需要共同了解PBL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将针对PBL的教学模式进行概括,围绕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实施、建立与考核结果分析做出系统的讨论,最后对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PBL 妇产科护理学 多元全程考核体系

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学中是一个十分创新的尝试,目前在我国已经逐渐普及到各大医学院校中,护理学科中的学生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特别是妇产科护理学中,学生的实践性很强,这也是我国护理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讨论模式,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应用于护理学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十分受用[1]。Finkle与Torp认为PBL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联系到医学教育中,可以设定为:以患者的问题作为基础,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中心,教师从中给予指导,让学生可以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结合,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2]。这种模式的应用,可以将传统的授课方式转换为以学生的独立性为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中获取知识,并加以运用[3]。

二、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PBL模式注重学生的小组讨论,首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完成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基础课程之后,以学生基本情况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分成不同小组,以便教师给予针对性教学指导[4]。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讲授护理学知识,并加以总结,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临床实践中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护理[5]。PBL教学模式是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达标,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成不同小组,在临床中将已学知识应用在实践课程中,妇产科护理中需要掌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临床实践时需要将护理学科基础内容紧密的与学习目标相结合[6]。

在开展PBL课程时,可将课程分为四部分,首先,教师展示病例,详细简述病人基本情况、病情、接受治疗方法等,假设性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定制学习目标及学习主题;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以问题、目标主题等进行讨论,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可以设定讨论论点,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阐述观点,教师给予总结。课程的知识点已经形成,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已经能够清楚掌握知识点的重点内容,教师从中给予相关指导,进而完成学习。

PBL课程实施的过程为4课时,每课时40分钟,注重合理化安排每一环节的时间,保证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有充分的时间总结以及收集下节课准备资料[7]。

三、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

将班级讨论小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两组考核前学习成绩无差异(P>0.05)。实验组在实施PBL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元化全程考核体系,对照组在实施PBL教学后进行课程总结并予以考核。实验组考核过程为:

(一)PBL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分

自我评分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方式。在学生的表现、知识点的认知、观点讨论以及总结四个环节中进行评分。在每节课后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基础设定为:①提出问题的能力(对病人情况、病情、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的提问),4分;②合作能力(与小组人员、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2分;③查找辅助资料的能力(文献、参考资料)4分;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0分。

教师在指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抽评,按照上述标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并且需要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自评、互评的评分分值以平均分作为最后的分值,在学生的整体考核中占总成绩的20%。

(二)PBL教学过程中的学业评分

学业评分可以分为三部分:①教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临床案例,案例中包括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针对此病例提出问题并自行设定学习目标;②学生将自行设定的目标作为最终学习目标,查找相关资料与文献,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进行独立学习;③教师安排学生以报告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给予评分。

学业评分需要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布置给学生,在第四课时结束时收回,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并完成学习报告。学业评分的分值占总成绩的10%。

学生在自行收集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方法给予指导,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帮助学生坚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期间,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构成。

(三)PBL教学结束后的终极考核

终极考核中采用传统的笔试答卷进行,并在传统考题中增加PBL教学的题型,如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分析题等,PBL教学题型需要占据总分值的30%。

四、PBL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考核的结果分析

在实施同样PBL教学模式下的两组学生中,实施新课程考核体系的实验组考试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主要差别在于主观题中。通过学生分值可以看出,实施全程考核体系能够增强PBL教学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全程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自律性欠缺的学生提升学习成绩[8]。

通过分析,这种考核体系具有以下几种特点:①评价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是被动角色,而在考核体系中,学生成为了主体,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能够找到自身的不足,真正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PBL教学模式的特点;②多元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PBL教学能够将学生的认知能力紧密连接;③全程评价,整个评价过程贯穿了学生学习的过程,PBL教学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对保证合理性、科学性及真实性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自我督促方面得到进步。

五、PBL教学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广泛且复杂,课程紧、时间短,并且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由于妇产科中以真实病患作教学范例少之又少,学生在学习此门学科时,真实感受、对患者的认识不足,难以为日后实践工作做好基础[9]。通过开展PBL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PBL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妇产科常见病患、常见病因、常见发病护理方案为例,学生能够对病例做出深入分析,再进行护理诊断。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引导,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目标等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科学、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由教师从中给予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后给予评价。

教师在实施妇产科护理的PBL教学模式时,需要强调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为基础提出问题,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三种:职业知识目标、职业技能目标、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10]。

(一)职业知识目标

教师可以利用仿真骨盆模型,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分娩骨盆的形态与结构,骨产道与其他器官的联系,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职业知识[11]。

(二)职业技能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分娩机模型,让学生掌握骨产道与胎儿头颅骨的关系与径线,辅导学生多次动手练习分娩的全过程,再结合临床中产妇分娩接生的过程,将分娩过程直观、动态的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记忆。

另外,还需要增强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例如可以利用妇科检查模型进行妇科检查实训,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实践过程中所有能够涉及到的护理操作,并规范的应用在护理操作中。

(三)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长期有效的沟通,以情感为一线,通过自身的专业性减少产妇的紧张心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学生爱伤、敬伤的观念[12]。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展示出明显的优势,PBL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独立学习性,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最终给予评价总结。此种教学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与教学课程考核体系相结合,是提升PBL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普遍应用PBL教学方法的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才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这将是PBL教学模式未来发展的方向,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将PBL教学模式的效能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妇产科学双语教学查房中PBL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06(30):88-89.

[2]李红霞.妇产科学双语教学查房中PBL教学方法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06(12):148-149.

[3]陈勇华,苏茵.妇产科护理引入PBL教学法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07(22):47-48.

[4]王丽. BL模式与LBL模式相结合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大学,2013.

[5]郭鸣鹃.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海口:闽南师范大学,2013.

[6]罗阳,周丹丹,罗颖,等.护理专业学生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的认知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06(02):62-64.

[7]肖倩,陈向韵,李淑兰,等.PBL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在《母儿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评价[J].护理研究,2013,04(05):472-474.

[8]梁少斌.针对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05(07):79-81.

[9]赵粉琴,武权生,谢知慧,等.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06(02):85-87.

[10]邓颖,王艳玲,吴瑛,等.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09(04):147-150.

[11]罗桂华.情景式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8(07):338-340.

[12]陈红琴.PBL和LBL两种教学模式在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比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23):14-15.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JSJG071

项目名称:高职医学PBL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张蕾 施凤 马常兰 曾庆琪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3:

多种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以“静脉输液技术”实训教学为例,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法,根据实施结果,提出教师今后在教学中应对教学目标、内容、课时数、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形式多样、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实训教学 信息化 多种教学法 技能操作教学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实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护理学生护理质量。在以往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回示—教师总结”的传统教学法,学生对操作缺乏积极探索的意识,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强化,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信息化背景下,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综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将多种教学法融为一体,相互借鉴,合理补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笔者在梧州市卫生学校 2015 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

以梧州市卫生学校 2015 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的 2 个平行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一班 52 名学生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班 58 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信息化背景下的多元化教学法。学生年龄在 15-18 岁,均为女生,把每个班的学生分为 8 个小组,每组 6-8 人。

二、方法

(一)教学时数。实验组 64 学时,对照组 64 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时数相同。

(二)教学内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玲、蒙雅萍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 3 版)》,选择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对照组和实验组教学内容相同。

(三)考核方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考核内容、难易程度、考核方法、考核项目相同,2 名教师监考 1 名学生。

三、教学过程

以“静脉输液技术”实训教学为例,综合应用多元化教学法。

(一)翻转课堂,答疑解惑。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学生在课前通过班级 QQ 群、微信群观看老师布置的教学微课、视频、查阅资料、完成课前练习和测评,老师和学生课前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授课时间,对学生疑惑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不足和纠正错误手法等。这样,学生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把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场所,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班级 QQ 群或微信群,下载观看静脉输液技术的微课、视频和在线进行课前测评,课前练习。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测评结果及观看拍摄练习操作视频,找出大多数学生共同的操作难点和误区等作为课堂上重点讲授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予以重点讲解。

(二)分析案例,加深理解。课前通过班级 QQ 群、微信群布置学生分析案例及探讨提出的问题,如:患者王某,男性,34 岁。因呕血、黑便入院。检查:意识清醒,面色苍白,血压 84/50 mmHg,考虑病人血容量不足,根据医嘱予补充液体。问题:(1)什么是静脉输液?病人补液的目的是什么?(2)病人应先输入什么溶液,为什么?(3)如何进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操作过程应注意什么?通过班级 QQ 群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通过课前交流,找出需要在课堂上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的知识点有哪些,并通过 PPT 课件展示案例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情境模拟,小组合作,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具体步骤如下: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中学生疑问多、难于理解的操作环节,由教师操作演示并讲解,操作过程中强调要点,注意细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操作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如“排气法”及“进针角度和手法”。同时,要求每个小组选派同学负责用手机拍摄老师操作要点的演示过程,便于课后操作练习回放。由于本课程内容多,课时相对不足,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改进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占用过多课堂时间进行操作演示,同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提高了課堂效率。

2.情境模拟。模拟病房情境为病人输液,重点练习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进行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等方面知识,让学生感受真实操作氛围。学生对操作进行合作练习,各学习小组成员按照课前设计的病例进行分配角色和操作训练,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要求每个小组选派同学负责用手机拍摄合作训练过程,通过回放要求小组成员自我点评和相互点评。通过合作,小组成员可以互相监督和纠正操作中错误手法和步骤,相互帮助,分享操作心得。教师巡视指导中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发现多名学生共同出现的操作手法错误或操作原则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小组合作展示。将班级学生分为 8 组,每组 6-8 人,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通过参与病例设计,分别扮演患者、护士、家属等角色进行操作展示,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操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增强职业感。同时,要求各小组把操作展示过程拍摄视频,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操作展示视频发送到班级 QQ 群、微信群,供大家学习、讨论、点评,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4.反馈评价。每个小组操作展示结束后,首先由该小组成员自行点评此次操作,总结出其中不足,其次由其他小组代表发言提出该小组还应改进的地方和改进措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重视知识应用,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同时对每个小组的操作展示情况进行评分,列入该小组所有成员的平时成绩。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注重课后小结的画龙点睛作用,对授课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巩固操作环节,布置各学习小组课后练习静脉输液技术,教师利用下一次操作练习课抽考每小组 2 人,2 人平均成绩计为本小组所有成员此项操作的平时成绩,既减少教师用于考核的时间,又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四、教学评价

(一)成绩评价。具体见表 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 ≥90分 89-80分 79-70分 69-60分 <60分 平均成绩 P值

实验组 58 46 10 2 0 0 92.1 <0.05

对照组 52 20 18 14 0 0 81.8

(二)实验组对多元化教学法的评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多元化教学法评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 58 份,回收问卷 58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具体结果见表 2。

表2 实验组对信息化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法的评价

项目 人数 百分率(%)

能激发学习兴趣 56 96.6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4 93.1

协作能力增强 51 87.9

增强学习效果 44 75.9

提高记忆力 48 82.8

沟通表达能力增强 47 81.0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50 86.2

五、讨论

(一)运用多种教学法的优点。具体如下: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 2 可知,96.6% 学生认为运用多种教学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直观的教学视频、微课,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结合情境模拟,学生分别扮演患者、护士、家属等不同的角色完成技能操作,同时要求学生拍摄操作练习过程,回放进行点评、讨论、纠错等,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学习注意力。

2.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时间,学习任务的驱动使其自觉地对业余时间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和管理,不断提高其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表 2 可知,有 93.1% 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护士不仅要与同行合作,还需与其他的医护人员配合。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日后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在护理基础实训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学习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信息,交换意见,甚至相互质疑和纠正,小组合作训练过程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不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 2 显示,87.9% 的学生增强了协作能力。

4.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应用 2 学时讲解“静脉输液技术”的理论内容和演示整个操作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后,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和操作难点,授课过程用 1 学时讲授理论内容和演示操作要点,1 学时学生动手练习,学生主动参与,节省了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运用多种教学法,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建议。运用多种教学法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备课,以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如能制作较高水平的课件、微课,拍摄较高水平的视频等,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首先,要增强教师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目前有相当部分护理学教师未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一部分护理学教师从医学院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临床经验;一部分从临床工作多年后到学校任教,缺乏教学经验,这些教师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护理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次,要实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目标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課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内容、课时数、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量体裁衣,选择形式多样、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光群,王成辉.试析高职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9(4)

[2]张红梅.多元化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

[3]周小菊,冼秋霞,梁 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

[4]郑玉春.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5)

[5]田志娟,金瑞华,刘春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9)

[6]罗 俊,刘宝妹,张欣荣,等.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4)

[7]张玉红,周滋霞,冯 蓉,等.高职妇产科护理翻转课堂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6)

[8]薛 晶.CCU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方法的应用探讨[J].现代护理,2004(2)

【作者简介】周小菊(1972— ), 女,广西贺州人,梧州市卫生学校高级讲师。

(责编 刘 影)

作者:周小菊

上一篇:酒店财会内控现状分析论文下一篇: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