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妇产科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手术是妇产科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护理妇产科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护理妇产科论文 篇1:

浅析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 要】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辅助治疗及良好的预后作用,是药物所不能取代的护理措施之一。同时,良好的心理护理也对患者家 属有着积极的影响。医院护理人员通过巧妙的沟通、细致专业的服务以及熟练的业务技能,为患者创造出舒适、放松的医疗环境,从而减轻患者 不良的心理状态,高效地缓解患者的压力以及恐惧心理,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积极配合治疗的状态。然而,产妇心理护理要根 据产妇的个人特点、文化程度、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等因人而异,灵活处理。

【关键词】妇产科;心理;护理

医疗技术日益发展,传统的护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患者对更加人性 化护理工作要求。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改变患者的心理和方式的护理, 它对患者的康复起到最佳的医疗护理作用。心理护理将患者的心理与 生理联系,患者消除自身的不良心理刺激,进而防止患者的身心疾病 的恶性循环。这样有助于协调关系,使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 护人员的信任,也有助于对患者的检查、诊断、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 进而为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的保持的保障。

一、妇科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

一是害羞。由于涉及性与生殖等隐私问题,许多患者离开了平时 熟悉的生活环境而住进陌生的医院,对这方面的问题显得十分谨慎,不 愿意与别人交流。未婚先孕和生育知识欠缺的女生普遍存在害羞心理。 前者多害怕被熟人发现而产生悔恨、自责、羞愧、负罪的心理。后者 因为对医院妊娠分娩的流程了解不够而存在担心自己隐私受侵犯等心 理障碍。

二是忧虑。孕产妇的忧虑心理主要表现在她们对分娩、对胎儿及 对家庭因素的忧虑等三个方面。初产妇对于来自亲朋好友之间的传说 及自己所目睹的其他产妇分娩经历,经产妇对于上次分娩的回忆都能 使她们对自己是否能正常分娩产生忧虑,这一点在那些文化程度高的 高龄初产妇中表现得最明显;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部分产妇除了 要忍受分娩的阵痛,还要为自己能否生一个理想的孩子而忧虑,担心 生女孩会受到家人冷落的产妇也大量存在;对于隐瞒婚前做过人流术 甚至多次人流术而以初产女自居的患者来说,她们还会为分娩对产后 的影响而感到忧虑。

三是恐惧。一些患有急、重症,如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子宫破裂、 胎盘早期剥离、难产、产后出血等的孕产妇,会由于自己突然从健康孕 产妇变成重患者而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加上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 自身也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她们很容易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

四是苛求择优的心理。尽管心理存在紧张恐惧等情绪,但对于治 疗的目的、效果、影响还是非常关注。患者希望能得到高水平、高资历、 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为自己治病。同时希望得到技术熟练、态度和蔼的 护理人员为自己护理。

五是自卑心理。妇科患者大多不愿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病情,情绪 低落,对治疗有时产生一种抵触,觉得自己患了妇科病就难以启齿,觉 得患这样的病,别人就会认为自己性生活不洁或者为人不检点,而且妇 科病很多病症需要做手术进行切除,这更让患者忐忑不安,觉得要从自 己身上拿走一些东西,就算明知是坏死的东西,心里还是会产生缺失感, 进而产生怀疑心理产生自卑。

二、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1 树立高度责任感,营造科室良好人文环境

例如,在晨间打扫与下午查房中,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用 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纠正她们不良的 喂哺习惯,并对产前及产后的系列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使她们树立了 分娩的信心及育婴的经验,同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同时,必须 始终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使入院的产妇有一个洁净、温馨的就医环境, 以减缓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并且为每个病房都设置了沙发、 卫生间,方便行动不便的产妇。

2 理清思想根源,把准心理护理切入点

现实中,大多数妇科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都有心理压力,认为得 了妇科病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很多时候是在不得不进行治疗的时候 才来医院就医。对于医生的询问,他们也是羞于开口,不好意思回答, 在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也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所以很多患者总是拖延病情。患病后会觉得很茫然和无助,害怕和别 人讲,担心他人知道自己得妇科病后会嘲笑自己,会歧视自己,这样, 患者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时候要秉承医德, 和患者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尊重与支持,给她们更多的 关爱,让他们感觉到亲人般的親近,多用以前成功的案例鼓舞激励他们, 解开其心结,用发自内心的关怀给予她们精神上的鼓励,用耐心细致 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根源上解除患者的思想障碍。

3 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强化理解和帮助

在平常的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的 过程中多方面的了解病人的家庭状况和心理状态。因为护理人员面对 的是各种不同的患者,患者的病情、性格、心理状态等等都因人而异。 比如,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患者,会因为担心医疗费用过高,而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忧心忡忡,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告诉治疗的重要性,经济压力固然应该考虑,但是千金也换不来一个 好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接触,引导 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症以及正确对待治疗,尊重患者,像对待亲人 一样对待他们,真正消除患者的思想包袱,使患者融入正常的治疗中, 真正做到根据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人文关怀。

4 强化心理护理的业务能力

由于患者的家族背景、受教育程度、性格等不同,患者的心理活 动也不尽相同。因此,护理人员还必须学会对症下药,对不同的患者 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素质 的提高,充实自己心理、伦理、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与修养,不断积 累心理护理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心理护理的业务能力。

三、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 断普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病人看病、住院、手术都会 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作为妇产科护理人员, 在妇产科的护理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护理技能,护 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中之重,分析探讨不同的 患者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相 应的护理措施。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足够的重视心理护理方 面的问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要端正态度,以人为本,微笑服务, 提高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及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谢雪芹 . 妇产科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J]. 北方药 学 ,2013,3:161-162.

[2] 王艳秋 , 李艳萍 , 丛智宏等 . 常见不良情绪的心理护理 [J]. 中国 民康医学 ,2012,11(6):733.

[3] 张荣 .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J]. 吉林医学,

2013,10:1935-1937.

作者:梁丽冰

心理护理妇产科论文 篇2:

浅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

【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围手术期

手术是妇产科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手术又必然要给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出血、疼痛乃至一定程度的风险。对多数患者来说,则是一个心理性应激源导致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通过心理护理手段使患者顺利的活的适应。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心理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关爱、治疗融为一体,使心理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内容融入到护理工作中。

待手术病人是一类特殊患者群体,其心理活动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作为手术室护士不应机械地等待配合手术,而应深入病房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和适应能力,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患者50例;年龄:18-35岁,37例,占调查人口74%;36-45岁,12例,占调查人口24%;45岁以上1例,占调查人口2%;工人13例(26%),农民21例(42%),干部7例(46%),知识分子9例(18%)。均为大、中型择期手术。性格开朗外向型23例(46%),懦弱内向型16例(32%),无典型性格倾向者11例(22%)。

1.2心理问题

(1) 对手术本身的顾虑:不理解手术的必要性6例(12%),怕有生命危险23例(46%),怕出血25例(50%),怕上胃、尿管26例(52%),怕被作试验品38例(76%),怕患癌症20例(40.0%)。

(2) 对手术医生的顾虑:希望主任或高级医师主刀43例(86%),怕实习医生开刀32例(64%),选择手术医生性别3例(6%)。

(3) 对麻醉的顾虑:怕手术疼痛43例(86%),怕全麻影响智力1例(2%),要求全麻以消除恐惧3例(6%)。

(4) 对手术后的顾虑:怕术后无人照顾1例(2%),怕伤口感染31例(62%),怕术后影响生育能力11例(22%)。

(5) 社会因素造成的顾虑:怕花钱太多4例(8%),担心手术期间影响工作3例(6%),挂念亲人8例(16%)。

(6) 特殊手术引起的顾虑:怕知隐情2例(4%),怕影响身体美观3例(6%)。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实行心理护理前后是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解决心理问题具有显著意义,并对保障麻醉和手术的顺利施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心理护理的方法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预手术病人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比其他患者表现的更强烈。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相比,接触病人时间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的技巧。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主动进病房访视病人;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反应。首先要尊敬病人;其次要关心病人。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会取得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2.2重视营造科室人文环境始终将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使入院的产妇有一个洁净、温馨的就医环境,以减缓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并且为每个病房都设置了沙发、卫生间,方便行动不便的产妇。

2.3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在陈建打扫与下午查房中,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用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纠正她们不良的喂哺习惯,并对产前和产后的系列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使她们树立分娩的信心及育婴的经验,同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

3.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病人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和安慰。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和減轻病人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协助其手术的预后。术前术后访视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搞好医患关系,这样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作者:彭海英

心理护理妇产科论文 篇3: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危及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治的52例妇产科危及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实验组联合细节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2.3%患者对护理方案给予肯定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方案(52.8%)(P<0.05);实验组88.5%患者对护理方案对满意,高于对照组(69.2%)(P<0.05)。結论:妇产科危及重症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细节管理;心理护理;妇产科危及重症;护理效果

妇产科危及重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发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生命。部分患者发病后心理波动较大,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护理,造成护理过程中差错较多。近年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危及重症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1]。为了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危及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笔者医院诊治的52例妇产科危及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笔者医院诊治的52例妇产科危及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26例,患者年龄为(21~41)岁,平均年龄为(36.5±0.8)岁;对照组有26例,患者年龄为(20~26)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患者病程为(1.2~6.5)天。患者对其护理方案、治疗方法等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精神支持:入院后为为患者安置一间病房,并保持空气新鲜,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抢救过程中对于意识清醒患者要多与患者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心理疏导。患者发病后心理不免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向患者宣传教育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了解,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3)放松训练。患者治疗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锻炼指导,增强患者免疫,促进机体康复。

实验组联合细节管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护理时要具备细节管理风险意识,要深入临床、深入患者,做到有效的细节管理。医院要根据本院实际情况规范护理制度,重视护理管理中的不同细节,加强护师细节管理培训。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统一的细节管理考核标准,把细节管理渗透到护理质量中去。定期为护师讲授成功的护理案例,优化护理工作的中的细节服务,做好日常急救用品及其仪器的细节管理,保证患者抢救顺利进行[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将得到数据通过t方法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并进行卡方检查,实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2.3%患者对护理方案给予肯定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方案(52.8%)(P<0.05);实验组88.5%患者对护理方案对满意,高于对照组(69.2%)(P<0.05),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危及重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疾病类型也比较多,常见的有:产后异常出血、异位妊娠、先兆子痫等,患者发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患者将威胁其生命。近年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危及重症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2.3%患者对护理方案给予肯定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方案(52.8%)(P<0.05);实验组88.5%患者对护理方案对满意,高于对照组(69.2%)(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这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它的实施更加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它是一种爱的延伸,它的实施能够让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护理模式等有一个了解,消除患者消极心理,促进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同时,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还能够能够完善医院规章制度,规范护师行为,强化护师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使得患者护理更加有依可循,让每位护士把小事做细,养成良好的护理工作习惯,主动去对护理,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为贴心的护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此外,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实施过程中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且护理过程中不需要患者过多的配合,更加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妇产科危及重症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莉.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33(18):77-78.

[2]张贺真,傅华珍,赵正品.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63(5):874-875.

[3]牟洋,邓晓丽,张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68(5):884-885.

作者:何素英

上一篇:环卫年终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项目经理年终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