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基础教学探讨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国家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国家也开始向素质教育方面进行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教育事业一定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美术绘画方面,对这方面的完善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基础和掌握绘画技巧,教师们也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展开恰当的教学模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绘画基础教学探讨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绘画基础教学探讨论文 篇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绘画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摘要: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中,绘画基础属于其中最为基本的课程内容,以帮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逐渐掌握美术基础常识,使其能够形成基本的观察及塑造能力,能够完成数字媒体作品创作中的美术绘画环节。但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并非都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因而教师需基于学生现实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以设计更为符合学生时下现状的教学方法,提高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绘画基础课;教学探讨

引言:

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数字媒体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重点专业课程,其涉及的领域及学科范围相对较广,就目前的发展现象而言,作品创作者的能力远不及这一技术的发展进程,因而教师在进行教育培养时,则需依据专业发展的方向展开教学设计。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及形式,以促使学生能够在绘画课程的学习中提升其专业能力。

绘画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其融合了计算机、媒体传播、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意,并以此为基点,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多领域作品创作。要求这一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进行作品多元创作,其中美术风格则是作品创作中的重要组成和表现元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以更好地提高作品的艺术感。然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通常不具备美术基础,对于美术知识亦是不了解,甚至在审美上存在一定的空白。绘画基础课程的设立,则是基于辅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弥补其专业中美术元素的缺陷,以使其能够在绘画学习中增强专业作品创作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

数字媒体绘画基础与传统课程的区别

传统美术的绘画基础课程安排主要以素描、色彩及速写为主线,作为美术专业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作品体现形式则为动画影视、游戏、广告等领域,其对于绘画基础的要求及使用特点方面与传统美术有着本质区别。比如动画作品上,则需要学生掌握繪图技巧,利用计算机绘制动画人物、背景;游戏作品方面,则需依据游戏进行设计绘制;影视和广告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镜知识等。其对于学生的能力诉求与传统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及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在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基础进行的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则需依据专业课程的本质特色进行教学设计,不能以传统美术教学为参考,需针对性的帮助无美术基础的学生掌握专业课程内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设计具有简单且易于完成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指导。

数字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普及应用至大众日常生活,如现行的各种新媒体软件,使得大众亦能够通过简单的导入、利用现成的素材模板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流行趋势使得数字媒体的创作门槛得以放低,且创作者的成就感亦能够从中得以提升,但这样的现象则易于导致学生对于这一专业课程形成认知偏差,认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习不需具备较强的美术基础,指导掌握计算机技术即可[2]。然而事实上,这一专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深层次独立创作方面,并不如表面现象看起来容易。如若不具备绘画基础,则思维、设计上难以有所突破,能力上更是局限于模仿、拼贴,无法真正的掌握这一专业技术进行独立创作。

数字媒体绘画基础课程的优化教学策略

首先,这一专业课程的学生多为理科生,对于美术基础方面并不具备较强的知识技术功底,与艺术类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在学习时,当涉及美术绘画方面,学生则不由地产生消极心理。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可从作品的欣赏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欣赏其喜爱、熟悉的美术作品,进而从中知会学生哪些技能操作易于掌握,并结合举例示范的方式,融入基础作品设计的方法,以降低学生对于绘画的畏惧心理,使其能够提升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融入学习状态当中。

其次,数字媒体技术的作品创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此才能够使得作品脱颖而出,具备独特的艺术性。因而教师亦需要在绘画课程中培养其审美创造能力。在数字媒体专业中,绘画课程主要以人物为绘画对象,且更加追求多样化的风格。基于此,教师则可设置专门的章节,并依据数字媒体作品的不同分类,设计不同的训练板块,以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比如,在人物设计章节部分,则可从服装审美的培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各个时代下服装的设计风格,进而指导其分别对其进行设计绘制。

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专业课程的内容,其中,数字媒体专业则是其中的“年轻专业”,且内容上涉猎至多个学科。绘画基础课如同基石一般,具有入门基础的教学性质,其在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仅能够理解专业绘画的浅显部分,未能有效深入展开技能练习。因此,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可延展其教学课时,并将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深度融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创作中的基础绘画技能。

参考文献

[1] 耿楠.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绘画基础课程现状及教学策略——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 考试周刊, 2015(60):156-156.

[2] 任文静, 王伟伟. 高职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J]. 明日风尚, 2019, 000(002):P.141-141.

作者:郑治

绘画基础教学探讨论文 篇2:

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的探讨

摘 要:随着国家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国家也开始向素质教育方面进行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教育事业一定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美术绘画方面,对这方面的完善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基础和掌握绘画技巧,教师们也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展开恰当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更有效的提升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探讨

引言:就美术专业的课程来说,绘画基础是学习美术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课,打好基础对于以后才能有更稳定的进步与提升。而能够让学生提升绘画基础的关键因素是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质量的高低和教学资源的配置决定着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利用,这样一举两得,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发现在对基础巩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既完善了教学中的不足,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和高校美术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美术专业绘画的基础教学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方面的重视,各大高校招生的学生也在不断明显的增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和资源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观念和方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和提高。但是在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招生专业素质教育不过关

学校在急于招生的过程中不缺乏会忽略学生专业素质的这一方面。招生范围的扩大也让一些不具备绘画能力的学生也能进入学校,因为现在高考都是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录取的,加上高校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老师们也会比较偏向文化课,这也就导致偏文化课而且绘画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进入高校。这就为教学水平的提升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彈”,而这颗“定时炸弹”直到进入大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时候才会被发现。这种现象的发生也表明了学校对绘画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降低。因此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成绩,就需要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四、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如果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还是受传统的理念限制,即使有先进的资源和教学设备,教学质量也不能与时俱进。教师们死板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也只能死板的利用老师所交的绘画技巧,没有丝毫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从小的方面说不利于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说不利于不仅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让高校的名声走向下坡路。

五、学习兴趣的缺乏

学习兴趣是让学生能够投入精力的重要因素,不管是针对学习还是生活,兴趣才是促使学生的第一动力。在教学和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要用创新性的教学去教学生,试着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选择这一美术专业的初衷就是对美术充满着热爱和兴趣,学生们也要一直保持着这个初衷,这样才能在这个领域里有一番作为;而被迫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却并没有这种热爱,相对应的他们的成绩也不会很理想,在这个美术领域里也将会是平平无奇。

六、忽略学生的实际诉求

每个高校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侧重点也是会不一样的。有的高校会侧重于美术专业上的理论知识,有的高校会因为高考的压力偏向于文化课方面,更有的高校会着重偏向美术专业绘画上的绘画技巧......这些也仅仅是高校侧重的,完全忽略了学生们想要的是什么。而且这些也会导致学生偏科,比如侧重于绘画技巧会让学生不能利用理论知识去解释自己所画的作品。这些高校对美术专业的不全面教学会导致绘画基础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无法达到想要的目标,也会逐渐让学生失去兴趣。

二、提升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的相应策略

针对上面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其他方面的调整。这样以便让读者有一个参考的价值,希望会对他们有所帮助,以下是具体的措施:

(一)高校要加强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

学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只有让“大家长”重视了,落实了,实行了,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下面的“孩子”才能够跟着走,也会放更多的注意力在上面。“家长”也要对“孩子”的作业严格把控,同时对“家里的门槛”也要有所重视,制定一个好的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成绩。老师们也要与时俱进,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寻找更广泛的教学资源,通过适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并绘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和创造能力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和计划,所以老师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但是由于教师们深受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美术教育也远远比其他的国家要落后,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到现在还处于素质教育这一阶段,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方面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手中一切的现有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意识,并及时进行相对的训练来加以巩固,比如当老师拿来一幅作品的时候,需要学生去进行鉴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爬山,露营等等。这些视野开阔的地方,让学生们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三)老师要充分认识到“主体地位是谁”

往常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但是这也存在于“往常”。老师们需要以时代需求为前提实时改变教学模式,现在的时代是青年人的时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时代和课堂。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新颖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在把控作业质量的时候了解学生的绘画偏向和兴趣爱好以及不足之处。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绘画基础的巩固,两面兼顾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四)知行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事物的一切前提,学生们感兴趣了才会放更多的时间在上面。但是,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他科目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坐在教室里刷题之类的,很少会有课上的娱乐时间,但是美术专业就不同了,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在教室里,但是绘画可以在各种各种的地方。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之后,让学生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在教室进行绘画,老师也可以不定时的抽查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用理论知识解释,这样能更快的巩固基础,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技巧,这样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其他科目说所没有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能够有效的保障学生的绘画兴趣。

(五)加强师生交流,增进感情

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和学生相处成两种关系:在课堂上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课下是朋友之间的关系。高校对美术专业的考核方式是看绘画的基础而评定的,同时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考核体系来避免抄袭的现象出现和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公平。专业老师在进行考核鉴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给与合适的评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恰当的指导建议,就能够让学生有自信心接着画下去。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老师在平常的作业中找到学生的不足,并且能够和学生以朋友关系自然的说出来,不会引起學生的反感,还能够让学生对老师有感激之情,并且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所以说,一个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解决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六)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在不断扩招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要制定一个完备的招生体系和入学考试,保证学生在专业方面上的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手中的资源去购买专业的设备以保证教学资源,老师们也要充分利用现在发达的高科技技术,网络技术等等一切信息化资源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学生们的绘画水平。例如老师让学生去绘出一幅较为抽象作品,学生们没有思路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去展开搜集,让学生们去观察进而获得灵感,提高教学的高效性。

(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内在美

当老师在对学生讲绘画技巧的时候可能会引用一些历史名画,学生学习美术专业不仅需要掌握绘画还应注重绘画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应用他们去解决专业方面的问题。学生也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历史名画来进行观赏,或者看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等等,多看一些名画和视频能够慢慢的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并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在不断的培养着。

总的来说,提升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几方面:(1)高校要重视美术专业,提高相应的教学资源;(2)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并且要学会利用现在的网络信息化来丰富教学资源,实时进行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和灌输学生绘画的历史;(3)学生要根据老师的步骤努力汲取知识,掌握绘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 ,不断提升自己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在老师组织户外活动的时候能够实时的创新和创造,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自内而外散发的气质。

三、结束语

结合以上方面,在新课改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也随之迎来了新一波的关注度,给它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在课堂上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也有了先进的设备,挑战是高校和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问题的不足并且及时修正,不断完善,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2):124-125.

[2]鲍丙峰,刘芳.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的探讨[J]. 同行,2016,(06):70-78.

[3]黄欣馨.高校本科美术史教学与课程优化探究[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02):56-57.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明波

作者:马明波

绘画基础教学探讨论文 篇3:

有关美术基础教育的探究分析

摘 要:从美术基础教学的概况,分析在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意见,旨在提高美术基础教育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鉴赏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育;探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属于艺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艺术水平、鉴赏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美术教学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美术基础教育就是有目的的以美术老师的实际美术教学作为有效的刺激及激发[1]。但是目前我国在美术基础教学上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我们需要对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并找出改善教学现状的措施,提高美术基础教学的效率。

一、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绘画水平

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水平。美术课堂基础教学教会了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向学生演示传授绘画技艺,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美术的内涵,同时让学生能够清晰把握美术理论基础知识。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将美术课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都在作品中直观地显示出来,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是十分有帮助的,能够较为迅速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美术课堂基础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如何从美术作品中看出它的门道,也就是美术鉴赏的水平。通过美术课堂中基础教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一件作品的鉴赏方式,能够通过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布局等了解到作品的内涵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真正看出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2]。美术课堂基础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能够让学生在美术的艺术海洋里得到美的享受。

(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美术作品在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挖掘出美术作品背后的精神力量,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的精神力量得到加强,然后通过这些精神力量对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所帮助。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积累及美术作品熏陶,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能够振奋人的精神,能够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正能量[3]。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这些正能量都能够提高你的精神承受能力,让你能够积极面对,让你拥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扫清所有的障碍,特别是当前大环境下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加重,精神上的负担也日益增多,他们很需要这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来适应当前社会残酷的竞争力。

二、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问题反思

(一)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特点,美术一般不作为我们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艺术生除外),因此无论是美术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是学生在对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的时候都显得不够重视。美术老师在进行基础教学的时候只是像应付任务一样,只是机械性地按照相关教学任务去教授,在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提出高一点的学习要求,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相应的教学,这就造成老师无论是在课前备课还是教学积极性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而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的时候更多地是将美术课程当做放松的时间,当做他们玩乐的时间,因为考试的时候不会考美术,所以他们学起来就没有压力,也没有目标,只当做是繁重的课业之余的放松时间,就更别提他们在课余时间会花时间去钻研美术课程了[4]。在这种情况下,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十分匮乏的,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山区或者农村当中,学校在配置教师的时候根本不会投入太多的师资力量在美术的教学上。很多学校的美术老师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的,而画室和绘画工具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一来是因为重要的升学考试不会考,所以学校也就不重视;二来是因为美术的学习花费的金钱和时间确实不少,画笔、画板、画纸乃至一些其他的绘画工具给学校和家长都带来了资金压力,所以投入得很少。另外,学校的美术课时也是十分的少,一般一周就一个课时,顶多两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美术课堂基础教学有效率,简直是痴人说梦[5]。因此,师资力量匮乏是美术课堂基础教学当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美术教学方法简单粗暴

在很多美术基础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很多老师在进行基础教学的时候,就在课堂上简单画一幅画,然后让同学们依样画葫芦。更有甚者就是老师画一步,学生跟着画一步,丝毫没有艺术创作的空间。然后一节课就等着学生画画,下课收画走人,很少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基础知识教学[6]。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就更别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和丰富其精神世界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付学校,学生应付老师,大家都只是在应付,对美术教学百害而无一利。

(四)教学系统性不强

美术课堂的基础教学无论是理论基础知识教学还是实践基础知识教学,系统性都不强,基本上都是教到哪里算哪里。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受老师教学水平的限制。学生接受的教学系统性不强,学习的知识零零散散,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同时在很多课堂上,老师在进行基础教学的时候过于重视作品的临摹技巧和水平,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教学重视程度不高[7],这也造成学生在理解层次上容易出现断层,理论和实践没办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

三、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想要做好美术课堂的基础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学校要增加对美术老师的招收名额并提高老师的待遇,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美术老师走进课堂;其次,学校要加大对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不仅要完善教学设施,例如画室、画板等,而且要增加与美术有关的辅助资金,例如组织学生去写生、去看画展等[8];最后,加强学校文化艺术建设,增加学校的艺术气息,例如设置绘画展示墙。师资力量的支持是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美术课堂基础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老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去吸收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再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同时学校也要定期给予老师培训的机会,不断地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让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能够对美术课堂进行系统性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法上的改善

美术基础教学并不只是仅仅向学生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就算结束了,也不是让学生去照葫芦画瓢,而是应该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来传授学生绘画的技艺以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培养起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画作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画作具体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效率。

(四)改变考核机制

由于在当前重要的升学考试中都不需要考查美术,导致我们的教学和学习的态度都有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改变考核机制,来刺激教学和学习上的积极性[9]。首先,我们可以在升学考试中适当增加美术的考核;其次,我们可以在学校平时的评奖评优当中将美术的成绩算进去。最后,美术的成绩不能仅仅靠一张理论考试试卷或者一幅画来决定,而是应该参考该学生的绘画技艺以及鉴赏水平,综合考察学生的水平。通过考核来刺激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美术课堂基础教学的效率。

(五)开放式教学

美术课堂基础教学并不仅仅是限制在教室里,也不仅仅只是在老师一个人的身上。 艺术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界限的。我们可以将学生带离传统的教室,让学生去观看一些画展,去美术馆观看一些大师的画作,或者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让学生接受到其他老师的教学。这些开放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艺,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迅速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美术课堂基础教学对学生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断加强美术课程的基础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了解相关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我们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美术课堂基础教学,达到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婧思.对于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探究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2,(07):52.

[2]邹宜兵.幼儿美术基础教育中综合材料的运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谢富金.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张永龙.通过基础美术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5]苏皓男.基础教育阶段动漫美术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郝飞.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与美术教师素质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7]邓念.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

[8]李东风.高师美术教育的功能与职责——高师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的关系探讨[J].教育探究,2007,(03):56-60.

[9]陈池瑜,陈璐,郭良实,穆瑞凤,许俊,王珺英.“十二五”期间我国美术学科研究成果概述[J].艺术百家,2015,(06):26-39+47.

作者单位:

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朱江洁

上一篇:白杨语文教案下一篇:硫酸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