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绘画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当中,艺术设计专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美术绘画教学在此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非常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创新途径,期望能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设计绘画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艺术设计绘画教学论文 篇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近年来,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绘画课程是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上,传统的绘画教学方式与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确保充分发挥绘画教学的实际价值,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关学习目标的落实。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教学改革

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绘画课程是其基础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保障绘画教学的高质量以及可靠性能够有效地为学生的专业服务,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然而时代不断发展,设计行业也不断发生转变与改革,在此基础上,多数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绘画课程却不能够与时俱进得到全面的优化创新,这就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从而制约其发展,難以落实培养专业化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绘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贴合不断发展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存在的

不足之处

(一)教学目标落后,难以落实教学价值

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际开展的绘画教学工作来说,其相关教学课程的安排以及落实往往是立足于学校教学与人才培养定位,这就导致绘画教学工作仍然延续着传统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即侧重于帮助学生储备基础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该课程在实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由此,教学目标较为落后,难以贴合学生不断发展的实践应用与学习需求,导致教学课程的实际思想与价值难以有效发挥,无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准确抓取出发点与目标,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步入设计行业后的发展与提高[1]。

(二)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教学内容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与知识积累的根本因素,只有教学内容朝着多元化、丰富性的方向发展,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为学生打造坚实的技术应用基础。然而实际上,多数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都非常单一传统,其往往只重视学生素描绘画的能力。这样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绘画修养以及艺术认知,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在绘画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接触纷繁多样的绘画内容从而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艺术设计产业,由此更全面地填充、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而这些需求是传统化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的。

(三)教学形式传统,难以促进学生后期发展

绘画教学的主要方式通常都是笔纸教学,这一方式较为传统落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审美素养,但在信息技术与科技发展形势下,必定难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从而对学生的发展视野造成严重影响。当前,立足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逐渐涌现了大量的绘画以及教学软件,而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运用这些新型软件,从而延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周期,无法充分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导致学生成长速度较慢,与此同时,也阻碍了艺术设计的整体学科发展[2]。

(四)教学理论教条化,难以落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其与实际艺术设计产业之间的衔接,而部分学校的绘画教学仅仅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大纲的指导去开展,较少关注实践教学内容。教师也往往更加注重采用口头传递的方式表达绘画技巧以及重点等理论知识,从而难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将学生放置在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从而使学生逐渐脱离主体专业教育理念,无法有效提升专业设计实践能力。此外,艺术设计行业是动态发展着的,针对该专业所提出的要求也无法通过教条化的教学模式去实现,从而使得学校难以平衡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人才技术应用价值的培养二者间的关系。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资源多样化,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想要实现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绘画教学的改革创新,有效发挥其实际教学价值,首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完善,从而突破传统教学内容单一、落后给学生学习及发展所带来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其基础知识以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立足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指导下,进行一定的改革,针对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为学生编制多样性的教学内容,从而使不同职业发展角度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进行学习与实践。此外,教学内容并非仅仅为了达成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还要重视其实用性,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价值,促使其与职业教育理念相融合[3]。

(二)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技术水平

对于绘画教学来说,不能够单纯地侧重理论层面的知识教学,在保障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外,还需要重视提升其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这一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实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实现绘画教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之间的融合,从而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指导,落实对于学生的全面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学习重点,抓住学习落脚点,更高效可靠地理解所学专业。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善传统的素描或景物绘画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将一些实用性、行业需求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形式科技性,重视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的纸笔教学方式发展至今,已经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师还需要注重对于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课堂。基于此,教师首先需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各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针对实际需求落实对于纸笔教学以及绘画软件教学比例的规划安排,从而有效促进教学形式的合理性,更好地拓展学生的专业发展视野,为其今后的行业岗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有效提升其认知能力,丰富其知识结构体系。此外,教师还需要将相关的工程应用软件融入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美术绘图在产业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与产业联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为了充分保障教学效果,学校可以落实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结构。首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企业的需求,有效提升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对于企业的理解与认知;其次,为学生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平台,提供更直观、实用的实践机会;最后,还可以邀请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兼职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产业发展动态,不断完善自身发展学习的有效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从而更贴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4]。

综上所述,绘画教学的创新改革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落实教学,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技术能力,促进其长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舒宁.绘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31):1.

[2]李秀鹏.绘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和改革[J].科教导刊,2015(2):122.

[3]张丹清.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9(2):114-115.

[4]黄雪峰,试论高职美术院校绘画基础教学的地位和着力点[J].西部皮革,2018(10):95,102.

作者简介:

胡玠,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作者:胡玠

艺术设计绘画教学论文 篇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探究

摘 要: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当中,艺术设计专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美术绘画教学在此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非常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创新途径,期望能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绘画教学;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保证美术绘画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基于此,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研究十分重要。

1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绘画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便会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当前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缺少合理性以及高效性,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时候感觉非常困难。因此,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下,艺术设计专业应更加重视多样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其次,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美术绘画的相应技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美术绘画教学的实质性。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众多课程中,美术绘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条件。

再次,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依赖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有可能忽略学生美术绘画基本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合理安排时间,不然难以提升美术绘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最后,在具体教学中,如若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便会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可能将精力放在绘画教学上,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把精力与时间投入了美术绘画临摹,给学生规定了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2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途径

针对当前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美术绘画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

2.1 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

在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中,素描和速写是主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重视素描与速写的教学方式,除了向学生讲解最基本的绘画方法外,还要拓展教学思路,以提升学生们的绘画水准。第一,美术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石膏体进行探索和思考,除了掌握整体构造外,还要掌握石膏体的细节,也就是说,在素描时,学生必须注重作品的明暗面关系,以使作品更有立体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解析人物的神情。这些都是素描和速写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这些绘画技能,才能具有惟妙惟肖的绘画水准。在素描速写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让学生们组成绘画小组,每个组选出一个模特进行小组绘画,为学生们创建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使每名學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将绘画展示得有声有色。

2.2 在色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绘画教学中,色彩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忽略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在色彩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依照色彩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拥有更开阔的绘画思路,利用色彩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夸张地应用色彩。比如,教师选择色彩较为绚丽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的角度没有限制,非常广泛,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出情感与审美的共鸣即可。在学生鉴赏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所观所想尽情表达出来,从而在评价与欣赏的时候,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并让学生在欣赏多部美术作品之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展开创新。例如,对于水粉画的创作,学生们熟能生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配色布置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同时培养了其自主构图能力。

2.3 提高美术绘画教学水平,突破局限性

传统的绘画教学水平对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如若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突破当前教学互动的制约,保证高职院校美术绘画教学活动的创新水平。基于此,教师应展开创新,首先,将纸笔教学的时间合理缩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纸笔教学具备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完全使用纸笔教学方法,将很难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整体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保证此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美术绘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多样性教学手段运用其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逐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掌握美术绘画的具体技巧,与此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学习,并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张晓安(1961—),男,湖北黄陂人,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张晓安

艺术设计绘画教学论文 篇3:

浅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摘要】纵观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了继会计、财务管理后的第三大热门专业。虽然艺术设计专业是高职教育领域中的“新成员”,但这似乎丝毫不能阻挡其迅猛发展。但是基础教育关系到一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本文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过于强调表现技巧、绘画基础的重要性被忽略三方面,同时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手段——以人为本进行教学、改变思维方式、加强基础教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美术绘画教学 创新改革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毕竟高职教育关系到了很大一部分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培养出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了各行各业的未来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只有有了高质量人才,国家才有足够的竞争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其发展前景比较明朗,但是,毕竟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几年兴起的,在人才培养的各方面仍然不甚完善。本文将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的创新和改革进行分析。

一、高职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绘画教学课程常常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并不能根据学生专业来调整基础教学目标,例如室内设计和实在环境艺术设计所需要的基本功就不同,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下,绘画教学课程大多是同一模式,同一标准,丝毫没有针对性。绘画课程教学不能“量体裁衣”,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效果。

2.過于强调表现技巧

绘画教学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关系到了学生未来对艺术设计知识的整体运用情况,所以务必扎实学习,课程也要严谨安排。但是在我国绘画教学课程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表现技巧,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绘画技能的培养。

3.绘画基础的重要性被忽略

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很多教师因此忽略了绘画基础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技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代替,不需要深刻的学习。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就会缩短绘画基础的课时。

二、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进行的创新和改革

1.以人为本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主体,以学生为主,认识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真实需要进行对应的安排,不能以偏盖全,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绘画基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真正教学目标,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掌握都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2.改变思维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能重外在而忽略真正的技能培训,表现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绘画基本功作为绘画课程的基础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绘画基础对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踏实的教学,深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基础教学

虽然多媒体技术为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学生也需要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掌握,但是,计算机不能够完全替代手工绘图,绘画基本功的培养仍然需要认真踏实的学习。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在绘画基础课程的安排上应该增加课时,提高绘画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绘画这门课程的兴趣,便于以后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技能进行掌握。

【总结】我国高职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专业是应运而生的,这是一门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但是,毕竟艺术设计专业形成较晚,尚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基础教学,在艺术设计的基本功——绘画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过于强调表现技巧、绘画基础的重要性被忽略三方面,同时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手段——以人为本进行教学、改变思维方式、加强基础教学。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运用,为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余育锐. 浅谈中职美术专业绘画基础课的教学[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282-283.

[2]《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6期(总第95-100期)目录[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124-129.

[3]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总目录(总第81—86期)[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29-136.

作者简介:

马瑞(1982.04-)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学历。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绘画与艺术设计。

王春雷(1986.01-)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学历,职称设计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作者:马瑞 王春雷

上一篇: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精选2篇)下一篇:三新心得体会(精选2篇)